-
...強度較常年偏弱 未來一周在南海或西北太平洋可能有一個颱風生成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餘勇發布未來的天氣氣候趨勢預測:預計未來一周,主要降雨區位於西北地區東部、華北大部、黃淮北部、東北地區及華南大部、四川盆地和雲南等地,降雨量較常年偏多五成到一倍;江淮、江南、華南東北部等地以高溫少雨天氣為主;在南海或西北太平洋可能有一個颱風生成。
-
今年已有7個颱風登陸中國 較常年平均偏多1.7個 2017還有幾個颱風
據中央氣象臺統計,今年以來颱風生成數量較常年偏多,並且登陸我國也偏多,預計9月下旬還可能有1到2個颱風生成。 在中國氣象局昨天(15日)舉行的「直擊天氣——與科學家聊『天』」活動上,颱風專家張玲介紹,今年以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有19個颱風生成,比歷史同期偏多2.8個。
-
中國氣象局:9月生成颱風個數比常年同期偏多2.1個
人民網北京9月29日電(李楠樺)從中國氣象局獲悉,9月全國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15%,全國平均氣溫為歷史同期最高,生成颱風個數比常年同期偏多2.1個。 9月全國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 降水分布不均 2016年9月(1日—28日),全國平均降水量71.6毫米,較常年同期(62.4毫米)偏多15%。
-
中國氣象局:9月仍是颱風活躍期 預計較常年偏多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氣象局獲悉,根據該局發布的9月氣候預測:9月南海及西北太平洋可能有6個至7個颱風生成,較常年同期的5個偏多。其中,2個至3個登陸或影響我國沿海地區,較常年同期的1.8個略偏多。
-
10月颱風生成偏多近一倍 氣象專家分析成因
中新社北京11月4日電 (記者 陳溯)據中國氣象局統計,今年10月颱風生成個數比常年偏多近一倍。氣象專家4日對這一現象成因進行解析。當天,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10月,西北太平洋(601099,股吧)及南海共有7個颱風生成,生成個數較常年同期(3.6個)偏多3.4個,有1個強熱帶風暴登陸中國,比常年同期略偏多,10月13日,強熱帶風暴「浪卡」在海南瓊海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0級(25米/秒)。「浪卡」「沙德爾」和「莫拉菲」帶來較強風雨,對廣東、廣西和海南等地民眾生活生產造成一定影響。
-
中國氣象局:今年颱風登陸地點「偏北」
中青在線北京8月22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邱晨輝)今年以來,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0個颱風生成,其中8個登陸我國大陸。今天,中國氣象局在其官方網站發布的專家解讀提到,今年颱風呈生成數和登陸數明顯偏多、登陸地點偏北、路徑複雜多變等特點。
-
中國氣象局權威解析:今年秋季颱風偏多成因
人民網北京11月1日電(楊翼)今天下午,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詳細分析了今年秋季颱風偏多的成因。10月以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6個熱帶氣旋(8級以上),生成個數較常年同期(1981-2010年平均生成3.6個)偏多2.4個,其中有1個在我國登陸,登陸個數比常年同期(1981-2010年平均登陸0.57個)略偏多。
-
今年8月颱風偏多 9月或有2-3個颱風登陸或影響我國
本文轉自【中國天氣網】;中國天氣網訊 今天(9月2日)下午,中國氣象局召開9月新聞發布會。會上指出8月共生成7個颱風,較常年同期(5.8個)偏多;預計9月颱風仍較常年同期偏多,有2~3個登陸或影響我國沿海地區。
-
今年影響我國南海的颱風浪仍在繼續
據悉,截至11月9日,今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出現了22次颱風浪過程。預報專家分析今年颱風浪活動特徵稱:颱風浪發生次數較常年偏少,平均強度偏弱。 預報專家介紹:今年是西北太平洋颱風浪發生次數分布極其不均衡的一年。上半年颱風浪發生次數明顯偏少,僅出現了兩次颱風浪過程;下半年,7月份罕見的一次颱風浪過程也沒有,8月開始颱風浪過程接踵而至,一直到11月仍然颱風浪過程不斷。
-
2020年6月至8月全國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15%
中新網9月2日電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副司長、新聞發言人王志華2日表示,2020年6月至8月,全國平均降水量373毫米,較常年同期(325毫米)偏多15%,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次多,僅次於1998年(397毫米)。資料圖:山西太原市市民冒著大雨出行。
-
中國氣象局:去年31省份平均氣溫均較常年偏高
中新網北京1月15日電(冷昊陽)今日,中國氣象局在北京發布2017年《中國氣候公報》,公報指出,2017年全國平均氣為1951年以來第三高,全國平均高溫日數12.1天,為1961年以來最多,31個省份的氣溫均較常年偏高,其中河南、山西平均氣溫為歷史最高。
-
今年颱風登陸偏多偏北 登陸時平均強度偏弱
據中國氣象局統計,今年以來,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0個颱風生成,其中8個登陸中國大陸,呈生成數和登陸數明顯偏多、登陸地點偏北、路徑複雜多變等特點。目前,因颱風防禦措施得力,登陸颱風影響總體利大於弊,颱風降雨有效緩解了東部和北方地區的高溫和乾旱。
-
10月上旬仍將有颱風生成 常年國慶期間平均每4.6年有颱風登陸我國
本文轉自【中國天氣網】;中國天氣網訊 今天(9月21日)下午,今年第12號颱風「白海豚」生成,或將影響日本沿海。預計,10月上旬,南海或西北太平洋面還將有1~2個颱風生成。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錢傳海表示,1949年來共有16個年份颱風在國慶假期登陸我國,平均每4.6年國慶期間就有颱風登陸我國一次,最近一個年份是在2015年10月4日,颱風「彩虹」登陸廣東湛江沿海。截至2020年9月21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12個颱風生成,較多年同期平均(18.1個)偏少6.1個。
-
中國氣象局:今年颱風異常
9月21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媒體通氣會上獲悉,今年以來颱風呈現生成源地明顯偏西等特點,其中,7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無颱風生成,是自1949年有氣象記錄以來首次出現
-
10月上旬將有颱風生成 常年國慶期間約平均每4.2年有颱風登陸我國
中國天氣網訊 今天(9月21日)下午,今年第12號颱風「白海豚」生成,或將影響日本沿海。預計,10月上旬,南海或西北太平洋面還將有1~2個颱風生成。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錢傳海表示,1949年來共有17個年份颱風在國慶假期登陸我國,約平均每4.2年國慶期間就有颱風登陸我國一次。
-
氣候中心:8月或生成4-6個颱風 出現超強颱風可能性較小
中新網8月4日電 4日下午,中國氣象局舉行8月新聞發布會,據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介紹,根據預測,今年8月在南海和西北太平洋可能會有4~6個颱風生成,其中可能會有2~3個颱風登陸我國華東和華南沿海地區,出現超強颱風的可能性較小。
-
中國氣象局:今年颱風整體強度偏弱 但影響較集中
人民網北京11月5日電(丁亦鑫)4日下午,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氣象中心副主任薛建軍在回答人民網記者提問時表示,受副熱帶高壓影響,今年登陸或影響我國的颱風總體呈現生成地點偏西、整體強度偏弱,影響較集中等主要特點。
-
10月上旬將有颱風生成 常年國慶期間平均約每4.2年有颱風登陸我國
中國天氣網訊 今天(9月21日)下午,今年第12號颱風「白海豚」生成,或將影響日本沿海。預計,10月上旬,南海或西北太平洋面還將有1~2個颱風生成。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錢傳海表示,1949年來共有17個年份颱風在國慶假期登陸我國,約平均每4.2年國慶期間就有颱風登陸我國一次。
-
10月全國平均降水量為30.1毫米 較常年同期偏少16%
中新網11月4日電 在中國氣象局11月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副司長馮玲介紹,2020年10月,全國平均降水量30.1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16%。資料圖:下雨天給民眾出行帶來影響。
-
今年還會有颱風登陸我國嗎?中國氣象局專家釋疑
中國氣象局10月21日消息,10月20日,今年第17號颱風「沙德爾」在菲律賓以東洋面生成,預計後期將經過海南島南部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