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觀眾朋友們很抱歉之前拖更的時間有那麼億點長。
不過大家放心,我保證以後還會繼續拖更噠。
言歸正傳,本期咱們盤點一些古生物的誤區。
1.古生物體型大是因為含氧量高
事實上,在歷史上的確有一個含氧量高峰期,那就是石炭紀。而且當時昆蟲的體型和現在比的確都十分巨大。
而石炭紀較高的含氧量則是得益於植物數量的增長。不過事實上目前能夠確定的其實也只有這一個含氧量的高峰期。而且當時最大的節胸蟲也就兩米左右。
像是之後的恐龍生活的侏羅紀和白堊紀含氧量應該是和現在差不多的,在更早的三疊紀含氧量可能還沒現在高。而真正吃含氧量這一套的應該也只有昆蟲,像是恐龍體型的巨大主要還是歸功於它們在當時領先全球的呼吸系統。
2.滄龍和上龍你還分不清嗎?
這個問題看過我之前發布的講上龍和蜥蜴的兩篇文章的小夥伴一定不會陌生。(詳情請看我之前發布的兩篇文章)
首先就是它倆年代壓根不一樣。上龍的主場是侏羅紀和白堊紀早期,而滄龍的主場則是白堊紀中後期。可以說是上龍剛滅絕了滄龍就下海了。
而且倆龍壓根也不是同一家族的。之前也說了上龍應該是鰭龍家族也就是主龍類的。而滄龍則屬於蜥蜴家族也就是鱗龍類。所以說它們倆要是硬攀關係的話也就是祖宗都是蜥形綱的。
而且其實你要是稍稍仔細觀察一下它們倆就能發現明顯的區別。
滄龍的身體是細長的,遊泳時動力主要靠像扇子一樣的尾部。
和滄龍比起來上龍更扁,動力主要靠身體兩側的四個槳,遊泳的姿態也更像在水中飛翔。
現在,大家能分出來下圖哪個是滄龍哪個是上龍了嗎?可以把答案打在評論區喲。
另外多說一句,在之前的BBC海怪系列中滑齒龍的體型被嚴重放大到了25米,以至於能一口吃掉一頭七米長的扭椎龍。不過在現實中滑齒龍也就六七米,可能還沒扭椎龍大…
扭椎龍內心:我**心態崩了呀。
那麼本期就到這裡,之後我還會陸續更新其它內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