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走私的古生物化石(組圖) |
2002年7月,瀋陽海關破獲一起特大古生物化石走私案,包括韓國人在內的6名犯罪嫌疑人被抓獲,追繳古生物化石2300多件,許多是國家二級保護化石,堪稱無價之寶。雖然瀋陽海關稱這是他們處理的"第一起"化石走私案,但是遼西古生物化石走私由來已久並一度猖獗卻是人所共知的。
首都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任東:中國化石在國外商店、拍賣行裡、博物館裡都可以見到,很多化石都是遼西的化石。像昆蟲、還有一些鳥類、魚類重要的化石都產於中國。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周忠和:到目前為止,已經有數百件孔子鳥化石,流失到了日本,德國、美國等很多國家和地區。現在從遼西地區發現的孔子鳥化石的具體數量我們不太清楚,有人估計可能達到上千件,那麼這些化石有多少件在我們的科研機構、博物館和高校呢?可能只佔很少一部分,大量的化石走私到了國外。
這些化石通過化石販子走私到國外,好的少則幾千元,多的可賣到幾十萬元。豐厚的利潤,使他們敢鋌爾走險。
化石販子:年年種地沒多少收入,孩子讀書用錢,賣個化石能賺倆錢。這次賺了三萬元。與大量化石流失到國外相反,國內許多學者卻得不到一流的研究標本。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汪筱林:我們承擔的都是國家973項目,有國家計經委的項目,有中國科學院的項目,方方面面國家級的重大項目,都需要我們做最基本的野外發掘工作,這是我們的第一環節。沒有材料你研究什麼?你發現什麼?但每次都受到一些影響。
![]() |
很多古化石是拼湊成的 |
![]() |
豐厚的利潤讓化石走私販鋌爾走險 |
走私到國外的化石,由於很少能標出準確的出土地點和層位,也造成了科學研究的混亂。
首都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任東:有一篇關於蜻蜓化石的文章,發表在英國著名的古生物學雜誌上。文章作者是一個法國人,化石是在法國一個拍賣場拍買下來的,但它的層位、產地都給弄錯了。它的產地是在內蒙古道口溝侏羅紀的九龍山祖的地層裡面,但是文章中寫道,是錦州義縣族,產在四合屯。所以產生科學上巨大的謬誤。
巨額利潤,使一批化石造假者也"應運而生"。中科院的專家向記者介紹,目前許多流失到國外和國內收藏者手中的化石,許多都是拼湊起來的。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周忠和:最近幾年,我覺得造假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根據我的感覺,比如說一些重要的,如鳥類,恐龍化石70%---80%都有造假的跡象,都有造假的證據在裡面。
遼寧省國土資源廳化石保護管理處處長趙毅賓:在市場上發現過造假的化石,造假化石完全是人為修理雕刻的,用現代動物的古骼冒充化石,去弄上去的,拼接在一起。
美國著名的《地理》雜誌,前幾年發表了一篇古盜鳥的文章,引起很大轟動。但後來更轟動的是,這個走私到美國的古盜鳥,竟是中國一個農民用鳥的身子和恐龍的尾巴拼湊起來的。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周忠和:這樣的事情影響了我們國家的名聲,化石是中國農民做的,但同時對我們的科學研究,對我們科學家的形象也造成很大的影響。比如說,我們發表文章,國外的很多同行首先懷疑你的化石來歷怎麼樣?你的化石是不是真的,有沒有造假?過去這種現象很少發生。
調查中記者發現,由於一塊化石可能使一個學者從寂寞無名到揚名世界,國內外的一些研究人員,有時也要到化石販子手中去購買化石,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長了化石販子對古生物化石盜挖、走私、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