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瀋陽1月16日消息(記者郭威)為支持我國《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實施,增進中歐科學合作,歐洲化石收藏家和研究專家,主動提出將他們在歐洲收集和研究的產於中國遼西的8件珍貴古脊椎動物化石無償贈送給中國遼寧古生物博物館。近日,遼寧古生物博物館在瀋陽舉行了「接收歐洲贈送遼西化石回遼寧」活動,並將該8件珍貴化石收做館藏。
2017年1月,法國化石收藏家艾斯奎裡先生委託比利時恐龍學家哥德弗洛伊教授,聯繫上遼寧古生物博物館館長孫革教授,表示願將他們在歐洲收集和研究的這8塊化石標本無償贈送給遼寧古生物博物館。經遼寧省國土資源廳研究並報請國土資源部批准,同意接收這批珍貴的化石標本,並由遼寧古生物博物館作為館藏。2017年10月30日,由遼寧省化石管理局局長郭傑、遼寧古生物博物館館長孫革等組成的中方接收代表團,在我國駐比利時大使館協助下,與歐方贈送者在比利時皇家自然史研究所(布魯塞爾)正式舉行了「贈送中國化石返回中國——化石交接儀式」。2017年11月中旬,這8件化石自比利時安全運回瀋陽。在瀋陽海關和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辦公室的大力協助下,12月下旬,全部化石已安全到達遼寧古生物博物館。
此次『返鄉』的8塊化石包括:「徐氏曙光鳥」、「短羽始中國羽龍」、「孫氏絲鳥龍」和原始鳥類「曲足熱河鳥」等模式標本。「徐氏曙光鳥」為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鳥,其年代比「始祖鳥」還早1000餘萬年。其模式標本曾在國際權威學術刊物、英國Nature發表,學術價值極高。「赫氏近鳥龍」則是世界上最早的帶羽毛恐龍,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其化石為瀋陽師範大學課題組2009年在英國Nature發表的迄今世界最早的帶羽毛恐龍的重要補充。其餘3件待研究標本(中國鳥龍未定種等)也具有重要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