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收藏8件珍貴化石回遼寧老家

2020-12-04 環球網

2018年1月13日,遼寧瀋陽,「接收歐洲贈送的遼西化石回遼寧儀式」在遼寧古生物博物館舉行。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辦公室、中國古生物學會、遼寧省國土資源廳、遼寧省化石資源保護管理局等部門領導,中國地質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吉林大學、東北大學、瀋陽師範大學等研究機構及高校的專家學者出席了本次活動。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廷棟院士、劉嘉麒院士、著名恐龍學家董枝明、徐星教授等也應邀參加。與會領導與專家代表共同為回歸化石揭幕,專家現場鑑定標本,參會者也一睹了這些珍貴化石的風採。

本次歐洲收藏家捐贈的8件珍貴化石包括7件帶羽毛恐龍和1件原始鳥類化石。其中4件為近年來在國際重要學術刊物已發表的帶羽毛恐龍(如徐氏曙光鳥、短羽始中國羽龍、孫氏絲鳥龍)或原始鳥類(曲足熱河鳥)的模式標本,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學價值。其中「曙光鳥」的模式標本曾在國際權威學術刊物、英國Nature發表,學術價值極高;「赫氏近鳥龍」 化石為瀋陽師範大學課題組2009年在英國Nature發表的迄今世界最早的帶羽毛恐龍的重要補充;其餘3件待研究的帶羽毛恐龍化石標本也具有重要研究價值。

自2010年國務院頒布《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以來,我國化石保護的法制化日益深入人心,並在國外產生積極反響。為支持中國、特別是遼寧的化石保護,2017年1月23日法國化石收藏家艾斯奎裡先生等委託比利時恐龍學家哥德弗洛伊特教授給遼寧古生物博物館館長孫革教授寫信,主動提出將他們在歐洲收集和研究的8件產於遼寧的重要化石標本無償贈送給中國遼寧古生物博物館。

相關焦點

  • 8件珍貴遼寧古生物化石從歐洲萬裡歸鄉
    別小看了它們 其中還有兩項世界之最呢8件珍貴遼寧古生物化石從歐洲萬裡歸鄉「徐氏曙光鳥」是世界上最早的鳥 「赫氏近鳥龍」是最早的帶羽毛恐龍  8塊極為珍貴的距今1.25億年—1.6億年的恐龍和鳥化石輾轉自歐洲回到故鄉遼寧,正式落戶遼寧古生物博物館。
  • 遼寧古生物博物館:接收8件流失在歐洲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回遼寧
    央廣網瀋陽1月16日消息(記者郭威)為支持我國《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實施,增進中歐科學合作,歐洲化石收藏家和研究專家,主動提出將他們在歐洲收集和研究的產於中國遼西的8件珍貴古脊椎動物化石無償贈送給中國遼寧古生物博物館。
  • 歐洲收藏家向遼寧贈送8件「世界最早的鳥」化石
    8件「世界最早的鳥」化石 (1/14) "← →"翻頁 1月13日,「接收歐洲贈送的遼西化石回遼寧儀式」,在遼寧古生物博物館舉行。
  • 一億年前琥珀現最完整古鳥 8件珍貴古生物化石從歐洲萬裡歸鄉
    (記者楊雪 受訪者供圖)相關新聞:8件珍貴遼寧古生物化石從歐洲萬裡歸鄉8塊極為珍貴的距今1.25億年—1.6億年的恐龍和鳥化石輾轉自歐洲回到故鄉遼寧,正式落戶遼寧古生物博物館。1月13日,在遼寧古生物博物館,地質古生物學界多位院士、專家和有關部門人員嘉賓共同為回歸化石揭幕。
  • 80餘件珍貴植物化石亮相南京 講述億萬年前的故事
    【解說】近日,80餘件珍貴植物化石集中亮相南京,講述億萬年前地球上植物生長的故事。  【解說】此次展覽精選了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模式標本館館藏的近80件珍貴的植物化石標本,年代跨度從四億年前到距今1800萬年前。記者在現場看到,南京花、靜子花、威爾姆遜花和遼寧古果等各色植物化石依次擺放在展櫃中,吸引了不少參觀者和媒體記者的目光。
  • 專家建議遼寧朝陽珍貴化石申請世界遺產
    專家建議遼寧朝陽珍貴化石申請世界遺產 2002年6月10日01:05  遼瀋晚報   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一位農民發現首枚鳥化石以來,朝陽境內已陸續出土了聖賢孔子鳥、三塔中國鳥、燕都華夏鳥、菠蘿赤鳥、嬌小遼西鳥等珍貴鳥類化石,特別是
  • 八塊帶毛恐龍化石有故事
    遼寧古生物博物館館長孫革回憶說,哥德弗洛伊告訴他一個好消息,法國化石收藏家艾斯奎裡主動提出,將自己在歐洲收集的8件來自中國遼寧的化石標本,無償贈送給遼寧古生物博物館。  經過初步溝通,2017年1月,受收藏家艾斯奎裡的委託,哥德弗洛伊給孫革寫來一封信,信中正式提出要將化石標本無償贈送給遼寧古生物博物館。
  • 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模型重磅展出!90件珍貴化石再現傳奇
    為慶祝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成立90周年,中國古動物館開設特展《90周年紀念展》,今天上午展覽開幕,90件極具代表性的珍貴化石,帶領公眾體會90載漫長歲月造就的偉大與神奇。此次特展展出至2020年1月5日。
  • 珍貴古生物化石為何頻頻遭劫
    來源:法制網    新聞快讀  全國最大宗化石走私案查獲的2700件古生物化石,在逃離了走私者的魔爪後,最終有了令人欣慰的歸宿。然而,更多的古生物化石仍在被瘋狂盜掘、倒賣,流失海外。2700件古生物化石,在經過國土資源部和海關總署批准後,於近日移交給了浙江自然博物館。
  • 海百合化石收藏價值不可估量
    其實在收藏市場上,除了古玩、字畫、奇石、珠寶,還有不少偏門的收藏品,在小眾圈子裡,非常瘋狂,比如珍稀的海百合,成交價格在幾萬元/平米。昨日,資深收藏者劉先生向外界透露,除了隕石切片,他手上還有上千件化石藏品,其中也有十幾年前收藏的鱘魚、恐龍蛋、魚龍、龍魚、海百合化石等。
  • 市場價格走高 珍貴古生物化石為何頻遭劫
    珍貴古生物化石為何頻頻遭劫  新聞快讀  全國最大宗化石走私案查獲的2700件古生物化石,在逃離了走私者的魔爪後,最終有了令人欣慰的歸宿。然而,更多的古生物化石仍在被瘋狂盜掘、倒賣,流失海外。
  • 化石收藏門檻高監管嚴
    古生物化石,是指地質歷史時期形成並賦存於地層中的動物和植物等實體化石及其遺蹟化石。在科考界,這類化石一直被視為開展地球演變、生物進化等研究的最重要資料,不僅是確定地層時代進而尋找礦產資源的重要線索,也是研究古代動植物生活習性、繁殖方式及生態環境的珍貴實物證據,更是人類探索地球演化史上生物的大批死亡、滅絕事件的最重要實體。
  • 海百合化石 稀世國寶
    北京自然國家博物館考古專家稱,海百合生長於4.5億年前,比恐龍時代還要早2億年,應該是史上最早的生物。海百合之所以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和考古價值,是因為海百合對其生存的環境要求極其苛刻,能成為完整化石存世極其稀少,非常珍貴,更是一幅天然巧奪天工的藝術品,形狀酷似一幅天然的荷花藝術,栩栩如生。普通的海百合化石花朵在10cm-20cm的居多,小型的海百合化石由於結晶不強。市面上較多。能達到直徑20-30cm的海百合屬於大型花朵就很少見了。
  • 歸故裡 八塊流落歐洲的恐龍和鳥化石回國
    歸故裡 八塊流落歐洲的恐龍和鳥化石回國 1月13日拍攝的曲足熱河鳥化石。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八塊距今1.25億年-1.6億年的恐龍和鳥化石輾轉萬裡,從歐洲回到故鄉遼寧,並於13日正式落戶遼寧古生物博物館,地質古生物學界多位院士、專家和有關部門人員共同見證了這一時刻。
  • 遼寧古盜鳥事件及古生物化石造假的屢禁不止
    《國家地理》主編比爾·艾倫得知這件化石的存在,喜出望外,發表了這篇長文。 沒曾想,不久之後,中國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博士徐星給《國家地理》發來一個消息。這個消息就像一盆冷水倒下來,這個遼寧古盜鳥是用兩種化石拼起來的,它的上半身是燕鳥(學名Yanornis sp.)
  • 我國遼寧首次發現「中生代的嚙齒類」動物化石
    新華社北京8月16日電(記者 王立彬)中美兩國科學家16日宣布,在我國遼寧首次發現被稱為「中生代的嚙齒類」的侏羅紀多瘤齒獸類哺乳動物。    記者當日從中國地質科學院召開的發布會上獲悉,由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北京自然博物館、美國卡內基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國際合作團隊在當日的國際著名學術雜誌《科學》上報導了這件產自遼寧建昌1.6億年前的具有完整齒列和骨骼的多瘤齒獸類哺乳動物化石。這一發現對於研究多瘤齒獸最早期的演化、食性分異、運動適應起源等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 化石收藏越偏門越瘋狂 稀有隕石一克上萬元(圖)
    其實在收藏市場上,除了古玩、字畫、奇石、珠寶,還有不少偏門的收藏品,在小眾圈子裡,非常瘋狂,比如珍稀的海百合,成交價格在幾萬元/平米。  昨日,資深收藏者劉先生向華西都市報記者透露,除了隕石切片,他手上還有上千件化石藏品,其中也有十幾年前收藏的鱘魚、恐龍蛋、魚龍、龍魚、海百合化石等。
  • 北京查獲五十年來最大一批珍貴古生物化石
    ,這也是五十年來北京罰沒的最大一批珍貴化石。  這批珍貴的化石是北京某公司以送禮品化石、打造企業形象、促進企業經營為由,進行非法買賣時被查獲的,包括產自中國遼西地區早白堊世的三件鳥化石;八件屬於爬行動物恐龍的鸚鵡嘴龍化石;三件較完整的滿洲龜化石;五件形態各異的幼體水生蜥化石,以及生活於當時淡水湖泊中的三種魚類化石,包括北票鱘、原白鱘和大量狼鰭魚。
  • 守好古生物化石這份財富
    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軟體動物化石群——澄江動物化石群,被譽為揭示寒武紀生物大爆發奧秘的金鑰匙;世界上極為珍貴的身披羽毛恐龍化石,在遼西熱河生物群中被發現……美國科學家曾驚嘆:「除了中國,世界上沒有其他地方,有如此多的古生物化石群落。
  • 4件古生物化石件件是寶貝!深圳海關移交給廣東自然資源廳
    12月4日,深圳海關向近日掛牌成立的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移交查獲的古生物化石4件,移交的化石將由深圳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管理處收藏保管。經古生物化石專家鑑定,此次移交的化石分別為三葉蟲化石2件、橫板珊瑚化石1件、軟體動物腹足類化石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