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3日,遼寧瀋陽,「接收歐洲贈送的遼西化石回遼寧儀式」在遼寧古生物博物館舉行。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辦公室、中國古生物學會、遼寧省國土資源廳、遼寧省化石資源保護管理局等部門領導,中國地質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吉林大學、東北大學、瀋陽師範大學等研究機構及高校的專家學者出席了本次活動。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廷棟院士、劉嘉麒院士、著名恐龍學家董枝明、徐星教授等也應邀參加。與會領導與專家代表共同為回歸化石揭幕,專家現場鑑定標本,參會者也一睹了這些珍貴化石的風採。
本次歐洲收藏家捐贈的8件珍貴化石包括7件帶羽毛恐龍和1件原始鳥類化石。其中4件為近年來在國際重要學術刊物已發表的帶羽毛恐龍(如徐氏曙光鳥、短羽始中國羽龍、孫氏絲鳥龍)或原始鳥類(曲足熱河鳥)的模式標本,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學價值。其中「曙光鳥」的模式標本曾在國際權威學術刊物、英國Nature發表,學術價值極高;「赫氏近鳥龍」 化石為瀋陽師範大學課題組2009年在英國Nature發表的迄今世界最早的帶羽毛恐龍的重要補充;其餘3件待研究的帶羽毛恐龍化石標本也具有重要研究價值。
自2010年國務院頒布《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以來,我國化石保護的法制化日益深入人心,並在國外產生積極反響。為支持中國、特別是遼寧的化石保護,2017年1月23日法國化石收藏家艾斯奎裡先生等委託比利時恐龍學家哥德弗洛伊特教授給遼寧古生物博物館館長孫革教授寫信,主動提出將他們在歐洲收集和研究的8件產於遼寧的重要化石標本無償贈送給中國遼寧古生物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