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價格走高 珍貴古生物化石為何頻遭劫

2020-12-05 搜狐網

  珍貴古生物化石為何頻頻遭劫

  新聞快讀

  全國最大宗化石走私案查獲的2700件古生物化石,在逃離了走私者的魔爪後,最終有了令人欣慰的歸宿。然而,更多的古生物化石仍在被瘋狂盜掘、倒賣,流失海外。

我國是擁有古生物化石數量及種類最多的國家,古生物化石的破壞及流失,將使我們丟失一把把解開地球與生物演化謎團的鑰匙。

  管理經營集一身導致重保護輕開發

  分頭管理出現交叉化石保護難到位

  各部門鑑定標準不同執法發生衝突

  立法級別低以罰代刑難起震懾作用

  法制網記者 蔡巖紅

  備受社會和文物界關注的全國最大宗化石走私案中,查獲的2700件古生物化石,在經過國土資源部和海關總署批准後,於近日移交給了浙江自然博物館。包括石油馬來鱷、潛龍、劍齒虎頭骨、孔子鳥等730多件珍貴古生物化石隨後被公開展出。這些栩栩如生、隱藏著億萬年生物進化秘密的化石,在逃離了走私者的魔爪後,最終有了令人欣慰的歸宿。

  然而,並非所有古生物化石都能享有如此好的命運。

  就在一個月前,一枚在我國廣東出土的恐龍蛋窩化石在美國以42萬美元的高價拍出。此化石屬於白堊紀時代,已有6500萬年歷史,其中19枚恐龍蛋中還含有初具雛形的小恐龍胚胎。最令我國科學家深感痛惜的是,這樣的標本就連我國科學家自己都沒有。

  據了解,目前我國不少珍貴的古生物化石頻遭劫掠,盜掘瘋狂,倒賣猖獗,損毀嚴重,流失海外,並有不斷加劇之勢。「這與我國古生物化石的管理機構不健全,管理不到位,相關的法規不完善以及法規宣傳力度不夠等因素不無關係。」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所長高星說。

  管理經營集於一身分頭管理出現交叉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目前我國一些地方的化石管理部門既是管理者,也是經營者。有的不但自己組織了挖掘隊,還建立了化石市場,自挖自售。

  「一些採掘隊,因為沒有相關古生物化石保護方面的專業知識,既不對出土化石進行記錄編號,也不能對挖掘的化石進行妥善地修補、保存,使得大量古生物化石標本源源不斷地流入市場,更有一些珍貴的化石流失到國外。」浙江自然博物館副館長金幸生對記者說。

  曾參與「2004·11·1」化石案偵破工作的緝私人員告訴記者,該案走私者收購的不少化石都來自遼寧一些化石市場。據了解,僅遼寧省曾一度開設的合法化石經營機構就達90家。有些商家將化石製成禮品,成批地賣給一些部門,當作會議紀念品送給代表;有的地方管理部門竟拿本地化石資源入股進行對外招商……

  「化石市場越繁榮,我國的化石資源毀滅就越快。」中國科學院的一位專家說。

  高星認為,化石不是礦產,不該進入流通領域。但很多地方官員卻把化石等同於礦產,輕保護、重開發,甚至還喊出把當地建成「最大化石市場」的口號。

  「在一些地方的化石市場,什麼樣的化石能買賣,什麼樣的化石不能買賣,全憑當地管理部門一句話。對於已知物種的化石,這個辦法也許可行。但是目前很多化石都需要研究後才能判定究竟是什麼物種,而大部分地方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並沒有相關的專業知識,他們怎麼判定呢?這樣會讓一些不法者有空可鑽,使我國珍貴化石不斷流失。」高星說。

  「此外,按照目前的規定,我國古生物化石實行分頭管理。200萬年以前的古生物化石歸國土資源部管理,而第四紀(200萬年後)的古人類、古脊椎動物化石歸國家文物局管理。這樣就人為地將古生物化石保護割裂開。表面上看好像沒有衝突,但隨著科學研究的不斷進展,目前古人類活動已遠遠推進到了第四紀以前,結果就導致管理出現交叉。」金幸生介紹說。

  以罰代刑缺乏震懾力化石保護呼喚新立法

  據了解,目前,我國許多珍貴的古生物化石流失難以得到有效的控制,盜掘化石行為屢禁不止,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近年來恐龍等化石標本的價格一路走高,有的甚至能賣幾十萬元人民幣,如此高額的利潤導致了盜掘的猖狂。」高星說,「而化石買賣是我國政策和法規管制的灰色地帶,對買賣標準和違法活動的量刑都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

  「目前,我國古生物化石保護立法級別低,特別是以罰代刑對盜挖化石者缺乏震懾力。」杭州海關緝私人員告訴記者,《古生物化石保護辦法》規定,對濫挖化石行為只給予三萬元以下的罰款,儘管辦法中規定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但在刑法中卻找不到相對應的罪名及法律依據。同時根據現行的法律規定,除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化石外,其他古生物化石仍不屬於文物,所以無法對買賣這部分走私化石者以「走私文物罪」加以處罰。

  儘管全國人大常委會在2005年12月29日表決通過了關於刑法有關文物的規定適用於具有科學價值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古人類化石的解釋,但司法界有關人士認為,這仍需一系列相關規定予以配套,才能使上述司法解釋具有切實的可操作性。

  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古生物化石定級標準。如杭州「11·1」化石走私案查獲的化石就有兩套鑑定標準。一是國土資源部出據的鑑定標準,稱這批走私化石共有1至3級化石25件;而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鑑定的標準結論是:該批古生物化石1至3級化石達662件。從兩者鑑定結果不難看出,由於鑑定標準的不同,導致化石級別數量的差距極大。而鑑定標準是國家執法部門定罪量刑最重要的依據。

  眾多古生物化石專家不久前籤署了《古生物化石保護倡議書》,呼籲儘快著手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古生物化石保護法》及其實施細則,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及其實施細則進行修訂,以增加有關古生物化石保護與管理的條款,使古生物化石的保護、管理、發掘、研究和利用有完善的法律依據和切實的法律保障。

  專家們認為,在目前的情況下,最緊迫的任務是應該儘快成立一個由專家組成的第三方鑑定小組或權威鑑定部門,規定所有出土化石必須經過專家或權威部門鑑定後,才能進入流通領域,以避免我國珍貴化石不斷流失的現狀。

  據記者了解,目前國土資源部已著手制定《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而受國家委託,浙江省博物館館長康熙民也正帶領一批專家研究制定《自然類藏品定級標準》,以彌補我國在古生物化石鑑定標準方面的空白。據悉,此標準有望今年出臺。法制網北京1月4日訊(責任編輯:徐豔麗)

相關焦點

  • 珍貴古生物化石為何頻頻遭劫
    珍貴古生物化石為何頻頻遭劫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05日 09:06 來源:       包括石油馬來鱷、潛龍、劍齒虎頭骨、孔子鳥等730多件珍貴古生物化石隨後被公開展出。這些栩栩如生、隱藏著億萬年生物進化秘密的化石,在逃離了走私者的魔爪後,最終有了令人欣慰的歸宿。  然而,並非所有古生物化石都能享有如此好的命運。  就在一個月前,一枚在我國廣東出土的恐龍蛋窩化石在美國以42萬美元的高價拍出。
  • 8件珍貴遼寧古生物化石從歐洲萬裡歸鄉
    別小看了它們 其中還有兩項世界之最呢8件珍貴遼寧古生物化石從歐洲萬裡歸鄉「徐氏曙光鳥」是世界上最早的鳥 「赫氏近鳥龍」是最早的帶羽毛恐龍  8塊極為珍貴的距今1.25億年—1.6億年的恐龍和鳥化石輾轉自歐洲回到故鄉遼寧,正式落戶遼寧古生物博物館。
  • 北京查獲五十年來最大一批珍貴古生物化石
    來源:中新網 | 作者:吳慶才   記者22日從北京工商部門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日前,北京查獲了包括距今一點二四億年前的朝陽鳥化石在內的三十一件珍貴古生物化石
  • 新華縱橫:揭開古生物化石非法交易黑幕
    一隻鳥、一棟樓,暴利引誘遼西古生物化石頻遭盜挖(同期:這東西比打工強,輕快、掙的還多);  面積廣、人員少,保護古生物化石群遭遇難題(同期:這個化石的面積太大了,他們藏在每一個隱蔽地方,都可以挖啊,甚至他夜間都可以挖)。  敬請關注本期節目《揭開古生物化石非法交易黑幕》。
  • 守好古生物化石這份財富
    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軟體動物化石群——澄江動物化石群,被譽為揭示寒武紀生物大爆發奧秘的金鑰匙;世界上極為珍貴的身披羽毛恐龍化石,在遼西熱河生物群中被發現……美國科學家曾驚嘆:「除了中國,世界上沒有其他地方,有如此多的古生物化石群落。
  • 化石藏品難住古生物專家 西伯利亞野牛角難辨識
    昨天上午,由本報和中科院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共同舉辦的「第五屆化石鑑賞會」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舉行。由中科院古生物研究所的古生物和古植物專家為化石愛好者提供免費諮詢和化石鑑定。記者發現,昨天來「鑑寶」的都是一些「民間高手」,不僅假的化石很少,一些珍貴的寶貝讓專家們感到「驚豔」。
  • 什麼條件下才會形成化石?為何化石如此珍貴
    摘要:化石,是一種存在於地下的古生物遺蹟,它主要分為三個種類,分別是實體化石、遺蹟化石和分子化石,它們是由於一些自然因素被掩埋後氧化形成的產物。有很多去過中藥店的朋友都會看到一些特別的藥材,例如龍骨、龍齒、石蟹等等,其實這些外表奇特的藥材都是化石,它們是古代生物在死亡後進行石化而留下的動物遺蹟,不光是動物,一些植物也是可以有機會變成化石的,那麼,化石的形成都需要哪些條件呢?
  • 霍林郭勒:古生物化石富集區
    082009年8月,一名司機在北露天礦採掘時發現一根長約1.5米的猛獁象牙和多塊古生物化石。09還有……從陸續發現古生物化石的情況看,應該說霍林郭勒市是古生物化石的富集區。通過採煤或工程施工,如此多次的從深層地下發現古生物化石的消息,首先引起了媒體的關注,新華社內蒙古分社的記者多次與本地新聞工作者聯繫,了解情況並開始對外宣傳報導。與此同時,在霍林郭勒地區多次發現古生物化石也引起了文物考古工作者的極大關注,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吉平曾在2004年10月22日專程到霍林郭勒市對發現的古生物化石進行了鑑別。
  • 貴州關嶺:古生物化石保護的「劫」與「難」
    在貴州省安順市關嶺縣新鋪鎮,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在家切割、「加工」化石,一度成了不少農戶的「生意」。一些村民家中堆放著至少幾十塊化石,有殘缺的,有完整的。他們用螺絲刀在厚度約5釐米的石板上將古生物骨架周邊的雜質剔除、磨平,古生物骨架得以清晰地顯現。古生物化石精美的圖案和稀缺性,令不法商販爭相購買。
  • 一億年前琥珀現最完整古鳥 8件珍貴古生物化石從歐洲萬裡歸鄉
    (記者楊雪 受訪者供圖)相關新聞:8件珍貴遼寧古生物化石從歐洲萬裡歸鄉8塊極為珍貴的距今1.25億年—1.6億年的恐龍和鳥化石輾轉自歐洲回到故鄉遼寧,正式落戶遼寧古生物博物館。1月13日,在遼寧古生物博物館,地質古生物學界多位院士、專家和有關部門人員嘉賓共同為回歸化石揭幕。
  • 馬拉菊石、龜甲菊石……大連海關「發現」大批古生物化石
    億年前遠古生命 漂洋過海來大連4月11日,141件古生物化石在大窯灣海關的監管下快速驗放通關。古生物化石是地質歷史時期形成並賦存於地層中的動物或植物的實體化石及其遺址化石,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的寶貴遺產。古生物化石在運輸過程中要求極其嚴苛,為保障本次化石快速通關,大窯灣海關第一時間聯繫代理企業,詳細了解貨物信息,查詢相關文件,諮詢相關業務專家,及時聯繫施檢科室,綜合各方面意見,為企業快速辦理通關事宜。目前,大連貝殼博物館已經順利接收到這批展品,免去了倉儲、運輸中的諸多風險。
  • 綦江地質探秘之三:綦江古生物 化石密碼
    大自然在經歷一次又一次巨變之後,留下了大量化石。綦江境內就有豐富的恐龍足跡化石,數量眾多、類型獨特,分布集中、保存完整,國內罕見、世界少有,成為世界恐龍化石中耀眼的明星。目前,綦江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收藏有680件地質標本。如果地球的歷史是一本史書,那麼,古生物化石就是史書中精彩的文字,保護古生物化石就是保留地球珍貴的史籍。
  • 珠峰古生物化石遭劫難(圖)
    點擊進入>>> 珍貴的古化石不再完整。譚慶駒攝  本報珠峰大本營訊  (特派記者陸詠鴻、譚慶駒)珠穆朗瑪峰地區的海洋軟體動物化石正在大量流失。這是記者近日在珠峰發現的。
  • 歐洲收藏8件珍貴化石回遼寧老家
    2018年1月13日,遼寧瀋陽,「接收歐洲贈送的遼西化石回遼寧儀式」在遼寧古生物博物館舉行。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辦公室、中國古生物學會、遼寧省國土資源廳、遼寧省化石資源保護管理局等部門領導,中國地質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吉林大學、東北大學、瀋陽師範大學等研究機構及高校的專家學者出席了本次活動。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廷棟院士、劉嘉麒院士、著名恐龍學家董枝明、徐星教授等也應邀參加。
  • 庫倫旗博物館古生物化石展廳正式對外開放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庫倫旗博物館古生物化石展廳於十月一日正式對公眾開放。吸引許多居民遊客紛紛前來參觀。走進博物館古生物化石展廳,這裡異常熱鬧。很多居民和遊客細細地觀看著展廳內展出的第四紀猛獁象骨骼化石、披毛犀骨骼化石等展品,感受古生物化石的魅力。
  • 遼寧古生物博物館:接收8件流失在歐洲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回遼寧
    央廣網瀋陽1月16日消息(記者郭威)為支持我國《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實施,增進中歐科學合作,歐洲化石收藏家和研究專家,主動提出將他們在歐洲收集和研究的產於中國遼西的8件珍貴古脊椎動物化石無償贈送給中國遼寧古生物博物館。
  • 張元動:古生物化石的「朗讀者」
    張元動把發現的每一塊化石都視若至寶,工作離不開石頭,生活也少不了石頭的影子。在別人的眼裡,張元動所在的古生物所背靠北極閣,山景旖旎,而在他眼裡只有侏羅紀地層概念。  4.45億年前,地球上發生了第一次生物大滅絕事件,85%的海洋生物物種滅絕,一片凋零。這次大滅絕後,海底世界就一片死寂,毫無生機了嗎?張元動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 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模型重磅展出!90件珍貴化石再現傳奇
    為慶祝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成立90周年,中國古動物館開設特展《90周年紀念展》,今天上午展覽開幕,90件極具代表性的珍貴化石,帶領公眾體會90載漫長歲月造就的偉大與神奇。此次特展展出至2020年1月5日。
  • 古玩市場神秘小店賣帶皮肉恐龍化石 你敢信?
    古生物博物館收藏朝陽發現的「馳龍」化石而瀋陽師範大學古生物學院周長付教授給出的結論是:就算這塊化石真的屬於恐龍腳趾化石,也不會值這麼多錢,而且從這塊「化石」的圖片來看,像是經過雕刻,應該屬於一種「矽質」,類似瑪瑙一類的物質。那麼,這些「化石」到底是真的寶貝,還是一堆笑話?
  • 拯救遼西古生物化石刻不容緩
    走私的古生物化石(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