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模型重磅展出!90件珍貴化石再現傳奇

2020-12-06 北京日報客戶端

為慶祝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成立90周年,中國古動物館開設特展《90周年紀念展》,今天上午展覽開幕,90件極具代表性的珍貴化石,帶領公眾體會90載漫長歲月造就的偉大與神奇。此次特展展出至2020年1月5日。

在古脊椎所成立90年之際,中國古動物館從中國古脊椎動物研究90年曆程中的24萬件標本裡,精心挑選出90件珍品,再現了遠古中國的演化傳奇,也書寫了中國古生物研究的壯麗篇章。

1929年12月2日,25歲的裴文中在北京周口店,捧起了那個舉世聞名的北京直立人頭蓋骨。從此,中國以及中國化石濃墨重彩地標記在世界古生物研究的版圖上,同時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也自此肇始。但是,這塊見證歷史的北京人化石在日本侵華戰爭中不翼而飛,僅留下了一件珍貴的化石模型,展覽中,這件模型作為「肇始」的見證,重磅展出。

許氏祿豐龍是我國第一具由中國人自己發現、發掘、研究和裝架的恐龍,也是中國地質時代最早的恐龍之一,由中國古脊椎動物研究之父楊鍾健先生組織發掘、採集,並為其命名。

從北京猿人第一個頭蓋骨化石丟失前製作的珍貴模型,到揭示冰河時代動物高原起源的西藏披毛犀,再到2019年最新的兩項成果——卡蛋難產的慈母鳥,以及恐龍中的「蝙蝠俠」渾元龍等等,在中國古動物館的科學課堂以及相關展廳中展出。90件化石不僅描繪見證了地球上億年來生命演化的壯麗篇章,也是中國古脊椎動物學和古人類學研究的微縮景觀,漫步展廳,公眾可以領略到中國90 年時間裡由弱到強的了不起的「進化」。

上午,新書《證據:90載化石傳奇》同期發布,該書由中國古動物館館長王原以及科研團隊成員共同撰寫,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發行。全書以中國古脊椎動物研究90年曆程中重要的90塊化石標本為線索,講述了中國古生物發展的輝煌歷史。全書採用編年體例,共分九章,從1929年始,到2019年止,每十年為一章,以圖文並茂的形式介紹各個時期我國發現的化石精品。同時,書中還配有二維碼,包括張彌曼院士、吳新智院士、鄧濤研究員、徐星研究員、王原館長在內的28位專家通過視頻親自介紹他們所研究的化石標本,讓讀者深入了解化石發現及研究過程的真實故事。

相關焦點

  • 北京猿人頭蓋骨發現90周年:丟失的化石在哪裡?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30日電(記者上官雲)1929年12月,北京周口店遺址出土了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震驚世界學術界。在此之前,雖也有疑似古人類化石發現,但人們無法認定這是人還是其他猿。上述發現,恰恰確立了「直立人」階段的存在。  今年是北京猿人頭蓋骨發現90周年。但遺憾的是,由於種種原因,那些珍貴的化石在戰火中丟失了,至今下落不明。
  • 北京猿人頭蓋骨如何「失而復得」?
    1951年、1958年、1959年、1960年,前後又進行了4次發掘工作,先後發掘出北京猿人牙齒、肱骨、脛骨、下頜骨等化石,偏偏沒有頭蓋骨化石。苦尋20年而未得,裴文中先生為之祈願。1966年5月4日,遺址中發現了兩塊頭骨化石斷片,來自一位50多歲的男性北京猿人,經過與此前出土斷片拼合,成為目前僅存的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標本。
  • 北京猿人牙齒化石揭示古人類生活細節
    新華網北京4月28日電(記者楊春雪)科學家近日在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發現了一枚被遺忘的北京猿人牙齒。科學家認為,重新發現這枚牙齒為學術界提供了周口店發掘最早期階段的珍貴北京猿人化石材料。  生活在距今60萬年前的北京猿人化石極其稀少,多在二戰中丟失。
  • 北京猿人化石失蹤之謎
    文物是歷史的見證者,這個頭骨的發現,為研究人類的起源及發展,以及再現遠古時代人類生活原狀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專家們認為北京猿人將人類歷史提前了50萬年,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從1928年12月份開始到1937年「盧溝橋事變」前,在周口店挖掘出四十多個「北京人」的人骨化石及大量石器,這批無價之寶當時珍藏在北京協和醫院的保險箱裡,由人類學家美國人魏敦瑞負責保管並研究。1941年初,日本與美國的關係也趨於緊張,魏敦瑞提出北京猿人化石留在北京很不安全,建議將化石轉運到美國紐約歷史博物館保存,待戰後再運回中國。
  • 北京猿人化石79年前就丟了,至今下落不明,那復原像是怎麼來的?
    我們對於北京猿人並不陌生,歷史書和博物館都會把他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這主要是因為它是國內最早發現的古人類化石,同時也是極具代表性的直立人化石。但是,與北京猿人同屬直立人的其他化石,許多人可能並不熟悉,比如巫山人、建始人、元謀人、藍田人等等。
  • 文明之聲 | 北京猿人頭蓋骨出土90周年:不斷豐富史前文化遺產
    北京猿人頭蓋骨出土90周年不斷豐富史前文化遺產高  星1929年12月2日,在北京市房山縣龍骨山上的周口店遺址第1地點,裴文中發現第一個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90年間,周口店遺址留下了豐富的學術記錄:代表40餘個體的北京猿人化石被逐一發現,數十萬件石製品被發掘出土,早期人類有控制用火的證據被收集論證,大量與古人類生存相關的動物化石被採集,26處有學術價值的遺址點被發現和發掘……通過大量研究成果,東亞古人類從直立人經早期智人直至晚期智人的近80萬年的體質演化和文化發展框架得以搭建
  • 90載化石研究探索5億年生命演化奧秘
    1929年的一個冬日,北京周口店「第1地點」古人類發掘遺址,時年25歲的裴文中捧起了一個距今約50萬年的古人類頭蓋骨化石,揭開了世界古人類研究的新紀元。這件被稱為「北京人」的頭蓋骨化石,由於確立了「直立人」在人類演化歷史中的地位,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也自此肇始。
  • 著名地質學家胡承志:曾是修理「北京人」化石的小學徒
    學徒1936年,一位年輕人製作的一批周口店「北京人」頭蓋骨化石模型,漂洋過海,以其精湛的技術贏得了西方古人類學家的稱讚。抗戰期間,「北京人」頭蓋骨化石丟失,模型成為絕版。如今,80多年過去了,當年那位年輕人已百歲高齡,因為他的健在,我國近現代地質學界的那些往事,沿承清晰有序。
  • 「北京人」頭蓋骨化石首次公開展出 專家認為其學術價值無可替代
    ,說明它們同屬一個中年男性  新華社北京9月21日電(記者劉浦泉)國內目前保存的惟一一件50萬年前的「北京人」頭蓋骨(額骨)化石真品,21日首次在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公開展出。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所長朱敏介紹說,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從1927年正式發掘,到1937年共發現五個完整和比較完整的「北京人」頭蓋骨。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除了三顆放在瑞典實驗室的牙齒外,其餘都神秘失蹤,至今仍是千古之謎。新中國成立後,北京人遺址恢復發掘工作,至今共發掘出代表40個「北京人」個體的化石材料、十餘萬件石器、豐富的用火遺蹟以及大量脊椎動物化石。
  • 1937年,國寶「北京猿人頭蓋骨」丟失,成為全世界的遺憾
    以上這5種世界文化遺產對於中國人來說,可謂是老少皆知耳熟能詳的存在,其實與這5種文化遺產並駕齊驅位列中國第一批世界文化遺產的還有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但是相比較於長城、北京故宮、敦煌莫高窟等等這些普通人都會經常參觀的文化遺產來說,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對於普通人來說有點點陌生,可能初中生和喜歡歷史的人會更加熟悉,但是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在中國文化遺產中擁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為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是最早得到世界公認的直立人化石地點,得到了世界學術界的認可。
  • 頭蓋骨化石的秘密:消失的部位被食人魔吃了...
    當大家看到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的時候,有沒有覺得有點不太對勁?                                              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是這樣的:只有眉弓以上的位置,腦門這個地方是有的,眉弓以下臉這個部位卻消失了。
  • 「北京人」頭蓋骨懸案何時破解?(組圖)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大修」正式啟動,我國僅存的兩塊「北京人」頭蓋骨化石中的枕骨公開展出,裴文中百年誕辰生平事跡展又同時拉開帷幕,這些紀念展示活動使得遺失的「北京人」頭蓋骨——這個半個多世紀未結的懸案,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1>半個多世紀未結的懸案  1929年,古人類學家裴文中在北京西南郊周口店龍骨山猿人洞發現一顆完整的、距今50萬年的「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震撼了全世界。
  • 北京猿人頭蓋骨失蹤之謎:至今無解
    1929年12月2日,我國古生物學家裴文中帶領考古發掘人員首次在北京房山周口店發掘出北京猿人第一個完整的頭蓋骨。這一發現,平息了上個世紀以來圍繞爪哇猿人的爭論,確立了「猿人階段」的存在,證實了達爾文關於人類起源於古猿的理論,從而揭開了人類進化史上重要的一頁。
  • 「北京猿人」的遺產—新聞—科學網
    12月2日傍晚,北京周口店龍骨山已近寒冬。25歲的青年古生物學家裴文中吊著繩索下降到一個支洞中。借著搖曳昏暗的燭光,他發現了一塊稀世珍寶。 這塊半露在外面、半埋在硬土裡的「石頭」,就是而後舉世聞名的第一顆完整的「北京人」頭蓋骨化石。 這個發生在90年前的故事很快震驚世界,甚至登上了《紐約時報》,給大蕭條時期的美國帶去了些許談資。
  • 直立人化石遺址博物館60萬歲美女是北京周口店人遷徙來的?
    12月2日,是北京猿人頭蓋骨發現90周年紀念日。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召開的國際古人類學術研討會上,中國科學家團隊帶來了他們對古人類的最新研究成果:周口店發現的古人類化石的演化地位分別被歸納為直立人、古老型智人(或者早期智人)和早期現代人。
  • 池州華龍洞考古發掘出一塊猿人頭骨化石(圖)
    新安晚報、安徽網記者從發布會現場獲悉,目前已累計發現包括1 件古人類頭骨化石在內的20 餘件古人類化石、古人類製作使用的石器、大量具有人工切割或砍砸痕跡的骨片和20 餘種脊椎動物化石。專家介紹,華龍洞是在我國發現的又一處重要的包含有頭骨化石的直立人(猿人)化石地點,對於研究中國以及整個東亞地區人類演化具有很重要的科學價值。
  • 北京猿人發現90周年:它曾轟動世界,後遭戰爭厄運,如今下落成謎
    北京猿人頭骨模型 | Wikimedia Commons,Kevinzim原來,裴文中找到的古人類化石就是後來為人熟知的北京猿人。時至今日,北京猿人頭蓋骨的發現已經過去了整整90周年。這90年裡,北京猿人的化石歷經輝煌、戰亂、離散,以及學界的各種質疑和挑戰。可是,關於它的諸多謎團仍然沒有消散。
  • 北京:周口店猿人洞保護棚有望年內動工
    晨報記者 李木易/攝  周口店猿人洞保護棚有望年內動工  「北京人」頭蓋骨的發現,使周口店遺址成為世界聞名的早期人類發祥地。今年是第一顆「北京人」頭蓋骨化石發現85周年。北京晨報記者昨天從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管理處獲悉,今年年內,周口店猿人洞保護方案有望啟動,屆時,一個面積達3400平方米的保護棚將為已有70萬年歷史的猿人洞遮風擋雨。
  • 在這裡,「北京人」頭蓋骨掀起「蓋頭」驚世界
    到此,直立人在人類演化歷史中的地位被正式確立:它們代表從猿到人的一個過渡階段,具有直立行走能力,猿人真正「站」起來了!  在周口店的猿人洞內發現過許多處厚厚的灰燼層,有些還含有動物的骨骼和燒過的石塊。  1933年,取自北京周口店的北京猿人第一化石點的灰燼標本,成為北京猿人使用火的最有力證據。用火是人類群居生活習慣的一個重要飛躍。
  • 食人族陰影籠罩北京猿人(組圖)
    1939年,德國古人類學家魏敦瑞在對北京猿人頭蓋骨進行研究後,得出了北京猿人是最早的食人族這一論證。北京人頭蓋骨出土時的現場。  主要論據 只剩頭蓋骨,不正常  1921年,北京人遺址被發現。1929年12月2日,考古專家裴文中帶領考古發掘人員首次在北京房山周口店發掘出北京猿人第一個完整的頭蓋骨。1936年的冬天,賈蘭坡又連續找到了三顆猿人頭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