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人族陰影籠罩北京猿人(組圖)

2021-01-15 搜狐網
    食人族陰影籠罩北京猿人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6-5-22 9:55:07 · 來源:新京報

  德國學者據北京猿人骨骼特徵推測「人吃人」

  1939年,德國古人類學家魏敦瑞在對北京猿人頭蓋骨進行研究後,得出了北京猿人是最早的食人族這一論證。近幾年,國外古人類是食人族的研究不斷見諸於科學刊物。北京猿人,同樣是猿進化為人進程中的重要一環,在50多萬年前,它會與國外古人類一樣,是食人族嗎?

  對此,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和古人類研究所吳新智院士等專家均對此表示了反駁。他們認為,北京猿人獲取食物的方式是採集夾雜著狩獵。  魏敦瑞認為周口店曾經同時生存著兩類猿人,一類人頭腦發達,另一類四肢發達卻頭腦簡單;而這種大腦的差距可能導致了在飢餓狀態時人吃人慘劇的發生,後者淪為了前者的獵物。1936年11月,魏敦瑞考察周口店遺址時的留影。

北京人頭蓋骨出土時的現場。

  主要論據 只剩頭蓋骨,不正常

  1921年,北京人遺址被發現。1929年12月2日,考古專家裴文中帶領考古發掘人員首次在北京房山周口店發掘出北京猿人第一個完整的頭蓋骨。1936年的冬天,賈蘭坡又連續找到了三顆猿人頭蓋骨。

  隨著50萬年前北京猿人原始生活圖景的不斷展現,德國古人類學家魏敦瑞在研究北京猿人頭蓋骨時,卻發現了重重疑云:北京猿人頭蓋骨保存得並不完好,而且同樣是人的一部分,為什麼頭蓋骨會多於軀幹骨和四肢骨呢?

  魏敦瑞於1935年到達北京協和醫院,開始全面負責北京猿人的發掘研究工作。在研究分析過程中,他發現第一顆北京猿人頭骨頂骨表面,留有多處鑿痕。同樣,賈蘭坡發現的3顆北京猿人頭蓋骨中,也有切痕。第二顆頂骨中部有一塊陷下去的、直徑約1.5釐米的、淺而不平的圓凹痕。這些痕跡似乎是遭到尖銳物打擊所致。

  魏敦瑞還發現,周口店出土的其他動物化石,軀幹骨和四肢骨都是多於頭骨,但北京猿人卻恰恰相反。發掘出的北京猿人頭蓋骨,頭顱面部和底部的骨骼沒有多少,卻有較多的頭蓋部分。

  魏敦瑞認為從結構上說,人的顱骨主要由前面的面顱和後上方的腦顱組成,而北京猿人都只剩下了頭蓋骨,絕對不正常。他推測,北京猿人將同類脆弱的面部砸碎,取食腦髓,最後只留下了堅硬的頭蓋骨。魏敦瑞的斷言是北京猿人食人的最早論斷。

  同行旁證 尼安德特人類比北京猿人

  堅定魏敦瑞信念的還有同行對尼安德特人曾發生過人吃人的論斷。

  1939年,義大利考古學家在羅馬南部齊爾切奧小島上,發現了一個20萬年前的山洞。山洞深處有顆人的頭顱:底部有一個大洞,整個頭顱破裂嚴重,而人體其餘部位的任何骨骼卻不可見。研究人員測定這是20萬年前歐洲史前人類尼安德特人的頭骨,他頭部的右側明顯遭到過兇狠的擊打;而這個尼安德特人便是喪生在其同類手下。

  魏敦瑞認為義大利考古學家發現的尼安德特人的頭骨和北京猿人頭蓋骨非常相似:他們的頭骨都受到打擊,頭骨和肢骨數量的比例都極為不相稱。

  1943年魏敦瑞就在《中國猿人頭蓋骨》一書中寫道:「猿人獵食自己的親族,正像他獵食其他動物一樣。因為古猿人意識到後腦較其他部位更易致人於死地,於是就用鋒利的石器敲打頭部,然後吸乾腦髓,再慢慢割下其他部位的肉吃。」

  食人原因 50萬年前曾存在兩類猿人

  茂密的原始森林,生命演化歷程中已經出現人類文明的曙光。北京猿人會打制各種工具,能夠採集食物,並會靈活地使用火。

  那麼,文明的曙光是否也反映在了北京猿人的體格構造上?

  魏敦瑞發現,出土的北京猿人其頭骨和肢骨發展極不平衡,頭骨明顯與猿頭更加接近。他們的腦殼很厚,大約是現代人的一倍;腦子不算大,只有現代人的一半。但是,他們的肢骨卻和現代人的極為接近,已經基本具備了現代人的結構,完全可以像現代人一樣行走甚至奔跑。

  魏敦瑞疑惑地推論,在進化中,人大腦的發展應該走在肢體的前面,可是,北京猿人的情況卻恰恰相反。由此,魏敦瑞認為50萬年前的周口店曾經同時生存著兩類猿人:一類人頭腦發達,另一類四肢發達卻頭腦簡單;而這種大腦的差距可能導致了在飢餓狀態時人吃人慘劇的發生,頭腦簡單的淪為了頭腦發達的猿人獵物?

  除此之外,魏敦瑞還推測引發北京猿人發生食人現象,除了可能存在兩類猿人外,還有當時的氣候惡劣所造成的殘酷生存競爭。

  儘管已具備採集食物、使用火的文明手段,但是由於寒冬的到來,北京猿人面臨著食物匱乏的問題。魏敦瑞推測在此生存競爭下,也便發生了一部分猿人吃掉另一部分猿人的現象。

  人物

  魏敦瑞,猶太人,上世紀上葉西方古人類學權威。1873年出生於德國,1935年來華,研究周口店的化石。

  日本侵華戰爭爆發,周口店工作停頓,他於1941年4月離京去美,在紐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根據北京猿人第一手頭骨化石模型繼續研究北京猿人的頭骨。魏敦瑞對北京猿人化石進行了細緻深入的形態比較研究,於1936—1943年間,發表了北京猿人下頜骨、顱內模、牙齒、肢骨和頭骨研究多種專著,闡述了猿人類型的典型特徵。後入美國籍,1948年末病逝。

  新發現

  DNA、基因指證食人史

  1941年,北京猿人頭蓋骨遺失,魏敦瑞終止了自己的研究。然而關於史前古人類是否為食人族的爭論卻未停歇。近幾年,來自國際科學界的一些研究又讓食人族成為一個熱門話題。

  1999年,法國和美國考古學家在《科學》雜誌上發表《法國阿爾代什省莫拉—古爾西的尼安德特人食人現象》,科學家們論證了歐洲古人類尼安德特人曾發生過食人現象。科學研究人員在莫拉-古爾西山洞裡10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遺骨化石中發現,V形的石器劃痕顯現在尼安德特人的頭骨、腿骨上,然而手骨、腳骨卻保存完好———這兩處吸不出骨髓。

  據此,科學家們推論10萬年前是歐洲最後一個冰河時期,尼安德特人急劇減少,惡劣的生存環境引發歐洲古人類走向了自相殘食,直至3萬年前突然滅絕。由於手骨、腳骨吸不出骨髓,便使得這兩處保存完好。

  2000年,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生物學教授馬拉在《自然》雜誌上公布,他已通過DNA生命科學的手段,檢驗出人吃人的物質證據。馬拉教授從850年前至1000年前科羅拉多大峽谷的印地安人糞便化石中,提取出了人類的肌紅蛋白。這表明糞便的主人在排洩前的12小時至36小時內,吃了同類。

  除DNA生命科學的手段外,2003年美英科學家又發現,世界各地不同種族的DNA樣本中,還有抗食人基因,表明「人吃人」現象可能曾經是人類祖先的一種習俗。

  美英等國科學家組成的科林奇小組在《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弗雷族有過吃人的習慣,且容易受到一種罕見疾病的感染。而在遠古時,人類的祖先很可能與弗雷族人有著相同的遭遇,即「人吃人」造成了普裡昂蛋白疾病的流行,這便意味著變異的普裡昂蛋白從被吃者的體內轉移到了吃人者的體內。

  進而,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那些擁有突變型普裡昂蛋白基因的人適者生存了。而現代人普遍擁有這種基因,說明我們的祖先確實可能有吃人的習慣。人類祖先確是食人族,並且是在反抗被食中成長起來的。

  專題採寫:本報記者 李健亞

  本專題感謝:

  吳新智(中科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院士)

  黃萬波(中科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

  劉武(中科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

  〖 返回頂端 〗 〖 關閉本頁 〗

相關焦點

  • 朊病毒基因揭秘北京猿人可能是早期食人族(圖)
    第1頁:2003年非洲朊病毒DNA揭秘全球不同種族都有抗食人基因第2頁:關注北京猿人頭蓋骨傷痕處1939年德國學者論證最早食人族第3頁: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多於軀幹與被食的尼安德特人頭顱情形相似 圖1:北京猿人塑像
  • 外國專家:北京猿人是最早的食人族
    外國專家:北京猿人是最早的食人族。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約70萬至20萬年的北京周口店,屬於直立人,還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徵,會使用天然火,打制和使用工具,並且往往是幾十個人生活在一起,共同勞動,一同分享勞動成果,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會。
  • 北京猿人是最早的史前食人族 2006-04-28 - 文章——老人天地
    北京猿人將人類歷史提前了50萬年,這一發現使中國成為了當時全人類的發源地,那種驕傲和自豪多年都保留在中國人的心中。  備受讚譽的北京猿人怎麼會和人吃人有關,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史前世界籠罩的陰影也還不會影響魏敦瑞,他滿懷著期待,原始人類的生活畫卷已經開始在他面前緩緩展開。
  • 1300多種動物存在同類相食,北京猿人可能是食人族
    從石器、用火的遺蹟到完整的猿人頭蓋骨,周口店將人類的歷史起碼向前推進了50萬年,立刻,這裡被認定為人類起源的聖地。北京猿人骨骼異常破碎德國人魏敦瑞是國際知名的古人類學家,1935年的春天,他也趕到了中國。在北京協和醫學院B樓的辦公室裡,他接手了一項夢寐以求的工作,全面負責周口店北京猿人的發掘和研究工作。
  • 組圖:恐怖陰影籠罩耶路撒冷 當局呼籲別用管道煤氣
    組圖:恐怖陰影籠罩耶路撒冷 當局呼籲別用管道煤氣2002年3月25日02:46  新華網
  • 北京猿人吃人說證據不足 基因證據或有他解[圖]
    反駁1 頭蓋骨更容易保存    「認為北京猿人是食人族的原因,無非就是認為所發掘的北京猿人化石中,頭骨較多,肢骨很少。」吳新智院士認為所謂的這一證據其實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北京猿人長期以來便被認為是開『食人之風』的始祖,這種說法是魏敦瑞首先提出的,但是我國老一輩科學家對此早就提出了疑義。」
  • 北京猿人和山頂洞人,相隔60萬年相遇龍骨山
    20世紀40年代,德籍猶太科學家魏敦瑞在研究了北京猿人化石後得出結論:「北京猿人」是現代人的祖先。魏敦瑞發現,北京猿人不少形態特徵與現代黃種人一致,如顏面較平,鼻梁比較扁塌,上門牙向口腔內的一面兩側邊緣較厚,當中凹下,形成鏟形門牙。不過,也一直都有人持反對意見,一種觀點認為,北京猿人是人類進化過程中走向滅絕的旁支。
  • 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北京猿人的技能可不低!
    【北京人所在地】我們對北京猿人應該都不陌生,他們被稱為「中國早期人類的代表」。中國著名舊石器考古學家、古人類學家高星介紹,根據在猿人洞發掘的火塘(又稱「火坑」)、原地燒結土、燒石、燒骨等古人類用火遺物,以及附近沉積物的分析結果表明,遺址疑似用火區沉積物很可能經歷了700℃以上的加熱,而自然火一般無法達到如此高的溫度。……例如,存在集中用火的部位,存在持續燃燒導致的高溫事件,野火無法達到的溫度,這些都指向人類有控制地用火的行為。
  • 河南省南召猿人遺址:這裡的「猿人時代」,比「北京猿人」還早!
    說起人類的起源,我們大概從上學的書本上就知道了「北京猿人」,「元謀猿人」,其實在河南省南召縣雲陽鎮西北3.5公裡的杏花山上,這裡還有一個"南召猿人遺址",它是和「北京猿人」是同一時代的。到過這裡的人應該知道,這裡氣候溼潤,光照充足,非常的適合居住,而作為中原人類的鼻祖"南召猿人"就是在50、60萬年前在這裡生活,繁衍生息的。河南省南召猿人遺址是在1978年才被發現,考古專家在杏花山上發現了一顆古人類的牙齒和一批古脊椎動物的化石。經過世界級古生物學家的多次鑑定,確認為這顆古人類的牙齒是早期人類右下第二前臼齒。
  • 北京猿人頭蓋骨如何「失而復得」?
    「希望能再次從自己手中找到中國猿人的化石。」 在發掘工作開始前,裴文中先生表達了這樣的願望。1966年3月15日,在裴文中先生主持下,對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進行了再次發掘(參加發掘的有顧玉珉、柴鳳歧等,還有越南留學生杜文寧)。這是自1929年12月2日下午4時,裴文中先生在主持發掘時,首度發現完整的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後,又一次大規模發掘工作。
  • 北京猿人是我們的祖先嗎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在北京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出土了大約40個左右的直立人化石,他們生活在六七十萬年前,被稱為北京猿人。研究表明他們的腦量平均在1088克左右,也就是介於現代人跟黑猩猩之間,北京猿人已經能夠製作和使用工具,而且會用火,所以他們是具有文化能力的遠古人類。
  • 北京猿人是不是現代中國人的祖先?
    北京猿人是不是現代中國人的祖先?北京猿人化石所代表的個體共有40多個,包括6件頭骨化石、14件下頜骨化石、150餘枚牙齒化石以及大量的頭後骨化石。人們普遍認為,北京猿人已經具備了人的特徵:其股骨的形態與現代人基本接近,已經具備了能夠直立行走的特徵,能製造工具,但顱容量較小,頭部還保留了較多的原始特徵。北京猿人被歸到人科人屬中的直立人種,又被稱為「周口店直立人」。北京猿人是眾多亞洲直立人中的一支,也是人類演化樹上的重要成員。
  • ——北京猿人食性探微
    教科書對我們耳熟能詳的北京猿人描繪如下:身著獸皮,手握石制工具,背著流淌鮮血的獵物,在夜色降臨的時候回到猿人洞,圍坐在篝火旁共進晚餐。 可能在鬣狗的菜單上,猿人也是一道美味佳餚。古人類學家的確在一件北京猿人頭骨上,發現了食肉動物的啃咬痕跡。
  • 世界文化遺產,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
    經科學家研究鑑定,認為所發現的北京猿人頭蓋骨,是距今60萬年前的猿人,而後根據推測還原了猿人的生活場景,建立了遺址博物館。後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圖為周口店北京猿人頭蓋骨還原塑像。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位於北京房山區周口店,是1929年由我國考古學家發展,當時震驚世界。
  • 北京猿人化石失蹤之謎
    1928年12月2日,中國北京大學裴文中教授在周口店挖掘出一個完整的猿人頭骨化石。從1928年12月份開始到1937年「盧溝橋事變」前,在周口店挖掘出四十多個「北京人」的人骨化石及大量石器,這批無價之寶當時珍藏在北京協和醫院的保險箱裡,由人類學家美國人魏敦瑞負責保管並研究。1941年初,日本與美國的關係也趨於緊張,魏敦瑞提出北京猿人化石留在北京很不安全,建議將化石轉運到美國紐約歷史博物館保存,待戰後再運回中國。
  • 中國人的祖先和北京猿人有著怎樣的關係?
    1929年12月2日,在北京周口店發現了一個完整的猿人頭蓋骨。這就是著名的北京猿人。北京猿人與現代人有什麼關係?在中國國家歷史博物館有著一個成年男性北京猿人復原像,仔細觀察下這個北京猿人,你就可以發現:和我們現代人相比,北京猿人他的眉嵴粗壯、吻部前伸,沒有前額和下巴,樣子長得很像猿,所以被稱為猿人嘛;北京猿人儘管他們被稱為猿人,但是他們已經可以用雙腳站立行走了,雙手已經解放出來使用工具了,這是人和動物之間一個很大的差異。
  • 北京猿人生活時代鬧烏龍?
    「還有這等奇事,同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生物教材和歷史教科書上關於北京猿人距今多少萬年的時間不一致,被我兒子在閱讀時發現了,兩者相差20萬年呢,到底以哪個版本為準呢?」1月11日,北京的一位家長施女士向記者反映,人教版歷史書上寫著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約70萬年至20萬年,同為該社出版的生物書上則寫著:「他們是生活在大約距今50萬至20萬年前的直立人。」
  • 北京猿人真的是我們祖先嗎?
    我相信任何一個但凡學過一點歷史的朋友都對北京猿人這個名字不陌生——在談到這些古猿的時候我們也很為自己燦爛的歷史和悠久的文化而驕傲。但是假如我今天告訴你,其實北京猿人,包括歷史課本上的元謀人、丁村人、馬壩人、長陽人有可能不是我們的祖先,甚至跟我們現代人沒有太大關係。你會相信嗎?
  • 「北京猿人」的遺產—新聞—科學網
    裴文中手捧北京人頭蓋骨化石。中科院古脊椎所供圖。
  • 北京猿人是猿和人的過渡物種嗎?猿人和直立人有什麼關係?
    最早使用「猿人」這個稱呼的是德國的博物學家和進化論學者海克爾,19世紀末期,他在研究尼安德特人骨骼化石的時候,提出了一種人類演化之路的假想,他認為人類經歷了猿-猿人-尼安德特人-現代人的連續演化過程,猿人和尼人(尼安德特人)一樣,都是某個演化時期的早期人類,其中猿人最為特殊,因為它是猿到人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