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召猿人遺址:這裡的「猿人時代」,比「北京猿人」還早!

2021-02-08 悠悠河南史

說起人類的起源,我們大概從上學的書本上就知道了「北京猿人」,「元謀猿人」,其實在河南省南召縣雲陽鎮西北3.5公裡的杏花山上,這裡還有一個"南召猿人遺址",它是和「北京猿人」是同一時代的。

到過這裡的人應該知道,這裡氣候溼潤,光照充足,非常的適合居住,而作為中原人類的鼻祖"南召猿人"就是在50、60萬年前在這裡生活,繁衍生息的。

河南省南召猿人遺址是在1978年才被發現,考古專家在杏花山上發現了一顆古人類的牙齒和一批古脊椎動物的化石。經過世界級古生物學家的多次鑑定,確認為這顆古人類的牙齒是早期人類右下第二前臼齒。距今大約有50多萬年,那就是和之前發現的「北京猿人」屬於同一時期的古人類化石。

消息一經確認,震驚全國,南召猿人的化石的發現是研究古人類的又一重大發現,而且在河南省也是第一次發現古人類化石,這也說明猿人在古代的分布範圍又有新的增加,填補了中原地區舊石器文化的歷史空白,為研究人類起源又提供了有力的資料。

後來考古人員又在小空山和大空山上,發現了一批古脊椎動物化石,有劍齒虎、劍齒象、腫骨鹿等20餘種,又發掘出約1萬年——3萬年前舊石器晚期猿人會用火和管理火的洞穴遺址。這就意味著,「南召猿人」在那個時代已經會使用火了。1987年被列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每逢節假日到這裡參觀的遊客就數以萬計,這裡成了南召縣的著名景點之一。你想去這裡探索古人類的足跡嗎?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南陽人,你知道「南召猿人」是如何發現的,是男是女?
    「我們帶著『牙齒』上北京,領著專家下南召。1980年,國家和河南省科學工作者在杏花山附近的小空山和大空山上,發掘出約1-3萬年前舊石器晚期猿人會用火和管理火的洞穴遺址。火的使用,標誌著「南召猿人」已步入了人類文明的新紀元。 「你知道嗎,從1978年到現在已經40年的時間,南召猿人的發現研究工作並沒有結束。1999年出版的《中國古人類遺址》說,這顆牙齒與北京猿人的女性猿人較為接近,從磨耗程度上看,可能屬於一個青年人。
  • 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北京猿人的技能可不低!
    但你可能並不知道,原來他們還擁有很多與進化論者所期待的「原始地位」不匹配的「先進技能」!中國著名舊石器考古學家、古人類學家高星介紹,根據在猿人洞發掘的火塘(又稱「火坑」)、原地燒結土、燒石、燒骨等古人類用火遺物,以及附近沉積物的分析結果表明,遺址疑似用火區沉積物很可能經歷了700℃以上的加熱,而自然火一般無法達到如此高的溫度。……例如,存在集中用火的部位,存在持續燃燒導致的高溫事件,野火無法達到的溫度,這些都指向人類有控制地用火的行為。
  • 世界文化遺產,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
    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位於北京房山區周口店,是1929年由我國考古學家發展,當時震驚世界。經科學家研究鑑定,認為所發現的北京猿人頭蓋骨,是距今60萬年前的猿人,而後根據推測還原了猿人的生活場景,建立了遺址博物館。後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圖為深秋時節的周口店。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位於北京房山區周口店,是1929年由我國考古學家發展,當時震驚世界。
  • ——北京猿人食性探微
    早在1931年,北京猿人頭蓋骨的發現者——裴文中先生就發現,動物骨骼上有齧齒動物和鬣狗的啃咬痕跡,猿人洞可能曾經是嚙齒類動物、貓頭鷹或者食肉動物的「家」。還有學者發現,洞穴裡有許多從外面衝刷進來的沉積物,有些動物骨骼也可能是後期被流水搬運到洞穴裡的,和猿人也沒有關係。 此外,猿人的生活本身充滿了風險,一不小心就會落入野獸之口。
  • 北京猿人頭蓋骨如何「失而復得」?
    「希望能再次從自己手中找到中國猿人的化石。」 在發掘工作開始前,裴文中先生表達了這樣的願望。1966年3月15日,在裴文中先生主持下,對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進行了再次發掘(參加發掘的有顧玉珉、柴鳳歧等,還有越南留學生杜文寧)。這是自1929年12月2日下午4時,裴文中先生在主持發掘時,首度發現完整的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後,又一次大規模發掘工作。
  • 北京猿人生活時代鬧烏龍?
    1月11日,北京的一位家長施女士向記者反映,人教版歷史書上寫著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約70萬年至20萬年,同為該社出版的生物書上則寫著:「他們是生活在大約距今50萬至20萬年前的直立人。」經測定,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約70萬至20萬年。」 值得一提的是,教育部2012年審定、2018年1月第6次印刷的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生物學》教科書上,在第四單元第一章《人的由來》(第7頁)裡,則寫著:「1929年,裴文中第一個發現了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到1937年,共發現代表40多個不同個體的北京猿人的骨化石,以及石器、骨器,還有用火的多種痕跡。
  • 北京人遺址發現100周年 「猿人洞」保護棚5月底完工
    今年是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發現100周年。記者昨天從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管理處獲悉,經過近3年緊張施工的周口店遺址第1地點「猿人洞」保護工程,將於5月底完工,6月初亮相。目前,該工程已完成主體結構施工,正在進行玻璃幕牆和機電設備的安裝。   昨日晴空萬裡,站在龍骨山下向「猿人洞」所處方向望去,一面巨大的弧度「鋼管網」已橫跨在「猿人洞」之上,在藍天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壯觀。
  • 北京猿人和山頂洞人,相隔60萬年相遇龍骨山
    這是一個適宜生物生存的時代,空氣溼潤、水草豐茂,大片的闊葉林和針葉林相互交錯,草原植被覆蓋大地,長達兩米的鬣狗和劍齒虎若隱若現地出沒在叢林裡,野豬、犀牛、梅花鹿成群結隊地悠遊嬉戲,一種雙角寬度可達4米的「腫骨大角鹿」,是這裡獨有的生靈,寬大的角給它帶來了獨特的魅力,但也帶來了致命的殺機——因為行動不便,而成了獵食者的獵物,包括「北京猿人」。 北京猿人獵鹿場景還原。
  • 周口店猿人遺址半日遊,感受下原始人的生活氛圍
    記得小學時的課本就介紹過山頂洞人,周口店猿人等情況,但當時限於年齡以及興趣的原因,對這些都是一知半解,正趕上最近幾天比較煩,下午和媳婦一塊來到北京周口店猿人遺址看一下,既能散散心,也補充一下知識。剛到大門口便是一個巨大猿人頭像,猿人大約生存於距今200萬年——30萬年之間,由於歷史久遠,所以與現在人的相貌差異很大。單看這個石像猿人頭骨比較低且平,而眉骨突出眼窩深陷,上下嘴唇厚重且向前突,樣子確實與動物園裡的猩猩有些相似。
  • 北京猿人化石失蹤之謎
    因為近、現代以來隨著考古的發現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一些遠古時代的化石被人們發現,這些化石可以改變許多人的看法甚至顛覆了以前的認知。在中國,曾經有一批遠古人類化石,可惜最後不知所蹤。文物是歷史的見證者,這個頭骨的發現,為研究人類的起源及發展,以及再現遠古時代人類生活原狀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專家們認為北京猿人將人類歷史提前了50萬年,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
  • 食人族陰影籠罩北京猿人(組圖)
    1939年,德國古人類學家魏敦瑞在對北京猿人頭蓋骨進行研究後,得出了北京猿人是最早的食人族這一論證。1936年11月,魏敦瑞考察周口店遺址時的留影。北京人頭蓋骨出土時的現場。  主要論據 只剩頭蓋骨,不正常  1921年,北京人遺址被發現。1929年12月2日,考古專家裴文中帶領考古發掘人員首次在北京房山周口店發掘出北京猿人第一個完整的頭蓋骨。1936年的冬天,賈蘭坡又連續找到了三顆猿人頭蓋骨。
  • 北京猿人是不是現代中國人的祖先?
    北京猿人化石所代表的個體共有40多個,包括6件頭骨化石、14件下頜骨化石、150餘枚牙齒化石以及大量的頭後骨化石。人們普遍認為,北京猿人已經具備了人的特徵:其股骨的形態與現代人基本接近,已經具備了能夠直立行走的特徵,能製造工具,但顱容量較小,頭部還保留了較多的原始特徵。北京猿人被歸到人科人屬中的直立人種,又被稱為「周口店直立人」。北京猿人是眾多亞洲直立人中的一支,也是人類演化樹上的重要成員。
  • 淄博不可移動文物知多少:沂源猿人遺址
    沂源猿人遺址地點: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南魯山鎮芝芳村西北年代:距今40—50萬年類別:古遺址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沂源猿人遺址概貌簡 介沂源猿人化石發現於沂源縣南魯山鎮騎子鞍山東麓的一處石灰巖裂隙中
  • 北京的周口店猿人遺址你是否去探尋過近百萬年前的歷史遺蹟
    在我們美麗的首都北京同樣存在著一個被發掘的歷史遺蹟,那就是周口店猿人遺址。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位於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是中國舊石器時代的重要遺址。
  • 北京猿人頭蓋骨發現90周年:丟失的化石在哪裡?
    遺址中的驚人發現  北京猿人頭蓋骨的發現,與古生物學家、考古學家裴文中有著密切關係。資料圖:北京周口店猿人洞遺址。 王文波 攝 圖片來源:CTPphoto  1928年,當時的中央地質調查所與北京協和醫學院正在聯合發掘周口店遺址。
  • 北京猿人:上下五千年,是歷史上最早出現的人類之一
    北京猿人將人類歷史提前了50萬年,這一發現使中國成為了當時全人類的發源地,那種驕傲和自豪多年都保留在中國人的心中。亦稱北京猿人(全名為"中國猿人北京種",或簡稱"北京人")。一種滅絕了的人,發現於中國周口店的更新世山洞堆積物中,有破的頭骨和身體的部分骨骼,他在某些形態細部方面比爪哇猿人進步,但與後者相近的程度比與其他化石人類或與近代人相近的程度都大。
  • 北京:周口店猿人洞保護棚有望年內動工
    晨報記者 李木易/攝  周口店猿人洞保護棚有望年內動工  「北京人」頭蓋骨的發現,使周口店遺址成為世界聞名的早期人類發祥地。今年是第一顆「北京人」頭蓋骨化石發現85周年。北京晨報記者昨天從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管理處獲悉,今年年內,周口店猿人洞保護方案有望啟動,屆時,一個面積達3400平方米的保護棚將為已有70萬年歷史的猿人洞遮風擋雨。
  • 相對於北京猿人,山頂洞人的社會有著怎樣的進步?
    在中國考古歷史上,周口店遺址的發現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其不但有著大量遠古人類的化石,還有保存相對完好的生活遺蹟遺址,這讓考古學家們可以更好地了解遠古時期猿人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發展程度。
  • 「北京猿人」的遺產—新聞—科學網
    1927~1937年,科學家在周口店遺址開展了系統發掘,並於1936年連續又發現了3件「北京人」頭蓋骨,再次震動了學術界。 隨著越來越多證據的出土,一切水落石出。「根據人類化石的形態特徵及其地質年代,周口店發現的古人類化石的演化地位分別被歸納為直立人、古老型智人(或者早期智人)和早期現代人。」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吳秀傑說。
  • 「北京猿人生活時代鬧烏龍」 教科書內容要嚴謹求實
    「還有這等奇事,同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生物教材和歷史教科書上關於北京猿人距今多少萬年的時間不一致,被我兒子在閱讀時發現了,兩者相差20萬年呢,到底以哪個版本為準呢?」1月11日,北京的一位家長施女士向北京青年報記者反映,人教版歷史書上寫著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約70萬年至20萬年,同為該社出版的生物書上則寫著:「他們是生活在大約距今50萬至20萬年前的直立人。」(1月12日《北京青年報》)  北京猿人究竟有多久的歷史?至今70萬年,還是50萬年?這本身是一個學術問題,需要經過嚴謹的科學研究,進行反覆論證,並結合考古物證推斷,方能得出合理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