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店猿人遺址半日遊,感受下原始人的生活氛圍

2020-12-04 冀北老梅

記得小學時的課本就介紹過山頂洞人,周口店猿人等情況,但當時限於年齡以及興趣的原因,對這些都是一知半解,正趕上最近幾天比較煩,下午和媳婦一塊來到北京周口店猿人遺址看一下,既能散散心,也補充一下知識。剛到大門口便是一個巨大猿人頭像,猿人大約生存於距今200萬年——30萬年之間,由於歷史久遠,所以與現在人的相貌差異很大。單看這個石像猿人頭骨比較低且平,而眉骨突出眼窩深陷,上下嘴唇厚重且向前突,樣子確實與動物園裡的猩猩有些相似。

原始人的食物主要來源於狩獵和採集,而北京周口店人大約生活於距今70萬年—20萬年之間,當時已經進入新食器時代,人們已經懂得用火和吃熟食,自然也曉得如何保護火種。新時器時代相比於舊石器時代是一個巨大的進步,石器的應用提高了人們捕獵的工作效率,極大的避免了挨餓。而火的出現使們們能夠吃得上熟食,從而間接的延長了人的壽命。

處在山頂的這處洞穴是猿人曾經居住過的地方,這裡是一處天然的港灣,不怕強風和暴雨,不得不佩服當時人的大腦雖然只有1088毫升,但還是比較聰明的。

周口店猿人遺址的發現,為達爾文的進化論提供了有力的佐證,同時也解決了直立人究竟是人還是猿的爭論等,是中國人為世界考古界做出的最偉大的貢獻之一。

相關焦點

  • 北京的周口店猿人遺址你是否去探尋過近百萬年前的歷史遺蹟
    在我們美麗的首都北京同樣存在著一個被發掘的歷史遺蹟,那就是周口店猿人遺址。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位於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是中國舊石器時代的重要遺址。
  • 北京:周口店猿人洞保護棚有望年內動工
    晨報記者 李木易/攝  周口店猿人洞保護棚有望年內動工  「北京人」頭蓋骨的發現,使周口店遺址成為世界聞名的早期人類發祥地。今年是第一顆「北京人」頭蓋骨化石發現85周年。北京晨報記者昨天從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管理處獲悉,今年年內,周口店猿人洞保護方案有望啟動,屆時,一個面積達3400平方米的保護棚將為已有70萬年歷史的猿人洞遮風擋雨。
  • 周口店猿人洞戴「鋼盔」重新開放 「百年記憶」歷史回顧展舉辦
    原標題:周口店猿人洞戴「鋼盔」重新開放 本報記者 饒強攝   本報訊(記者 陳強)今年是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發現100周年。歷經7年論證、3年施工,9月21日,加裝了保護工程的周口店遺址第1地點(猿人洞)重新開放。今後,猿人洞將免受日曬、雨淋、風蝕等自然力的破壞。   周口店遺址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首批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是目前世界上同時期材料最豐富、最全面、最系統和最具代表性的古人類遺址。
  • 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 | 文化遺產--中國數字科技館
    突出普遍價值北京周口店充足的水源和天然洞穴,為遠古人類的生存提供了優越的自然環境。20世紀二三十年代是周口店遺址的發掘、研究最輝煌的時期,全世界幾乎所有具有權威的古人類學、古生物學、地質學專家,都曾主持或參與過周口店遺址的發掘或研究工作。
  • 周口店猿人遺址發現"北京人"用火新證據反駁西方學者
    今日,中國著名舊石器考古學家、古人類學家高星在北京周口店遺址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此次發布會主要公布2011年—2014年對周口店遺址第1地點猿人洞第4層的發掘成果。化石標本 中國網肖冰 攝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研究員、猿人洞搶救性清理髮掘隊隊長張雙權介紹
  • 北京周口店猿人洞保護建築工程啟動
    人民網北京8月16日電 (陳一諾)2015年8月16日,房山周口店遺址召開,暨第1地點(猿人洞)保護建築工程啟動新聞發布會。 周邊環境得到有效改善 房山區為了實現「讓周口店遺址的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的目標。先後關閉、關停了遺址周邊9家水泥廠、11條立窯生產線、40家非煤礦山、13家煤礦等汙染和破壞自然環境的工礦企業。治理了周口店河和周邊廢棄礦山,植樹造林1000餘畝,拓寬了京周公路並對沿線進行了綠化,使之成為通往「北京人」家園的綠色通道。
  • 北京周口店遺址考古發現「北京人」用火新力證
    人民網北京7月19日電(記者餘榮華)記者近日從北京市文物局獲悉,在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第1地點(猿人洞)2009年—2014年的清理髮掘過程中,出土了大量具有科研價值的人類文化遺存。古人類用火遺物、遺蹟的密集出現, 為「北京人」用火行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學素材。
  • 周口店猿人洞保護工程或年內動工(圖)
    綠意掩映的周口店文化遺址中最重要的一處——猿人洞,正被一個巨大的褐色工棚遮住頂子。很快,這個臨時工棚將被一頂魚鱗狀大「傘」所取代。記者昨天了解到,猿人洞保護工程已獲得批覆,正在做最後的項目評審,有望於今年內啟動施工。  周口店第一地點猿人洞位於龍骨山的東北坡,是周口店遺址最重要的一處地點。
  • 北京周口店猿人洞發掘進入關鍵期 將持續數年
    本報訊 (記者張然)自2009年啟動以來,周口店遺址第一地點(猿人洞)的保護性清理髮掘備受關注。記者昨天獲悉,本年度發掘工作已於日前啟動,本輪保護性清理髮掘將持續數年。發掘項目主持人、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所長高星博士表示,從下周開始,發掘工作將進入本輪發掘啟動以來最關鍵階段,考古人員將深入遺址第四層。據介紹,這是人類活動和用火證據最為豐富的一層,有望為回應相關方面質疑找到新證據。  據高星介紹,近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在周口店遺址管理處的配合下,在周口店猿人洞開啟了今年的考古發掘,發掘部位仍然是猿人洞西剖面堆積。
  • 北京房山周口店猿人洞保護建築,獲聯合國表彰
    日前,位於房山區的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第一地點(猿人洞)保護建築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創新獎。該獎項每年舉辦一次,分為文化遺產保護和遺產文脈下的新設計兩大類,共設五大獎項,有助於改變人們對文化遺產的組成、文化遺產管理的利害關係,以及文化遺產對城市、社會、環境的可持續性貢獻方式等方面的認知。獲獎的項目是區內文物古蹟保護技術的基準,亦是該地區文物古蹟保護活動的催化劑,可推動其他所有者保留歷史建築。
  • 北京周口店猿人洞將搭建保護棚 抵禦自然侵蝕
    此次搭建保護棚的猿人洞是周口店遺址的核心區域,這裡曾發現了代表約40個「北京人」個體的近200件人類化石、十萬餘件石器、數層灰燼和百餘種動物化石,是遺址最具科學價值的標誌性堆積體,保存了遺址最完整的地層序列和豐富的科學信息。  最小遮蓋融入自然  據了解,自上世紀二十年代發掘以來,周口店遺址長期遭受日曬、雨淋、風蝕等自然力的破壞。
  • 北京周口店猿人洞72年來首次保護性發掘
    中廣網北京5月5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7時28分報導,昨天,從「周口店遺址保護、發掘專家論證會」上傳出消息,經國家文物局批准,今年5月到7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將和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管理處聯合對周口店遺址第一地點猿人洞西剖面進行保護性清理髮掘。
  • 周口店猿人洞保護棚7月完工 巖體曾遭雨水溶蝕破壞
    新京報實習生 餘華尊 攝  周口店猿人洞保護棚7月完工  遺址發掘以來巖體遭受雨水溶蝕破壞,保護棚將全方位保證猿人洞安全  新京報訊 (實習生餘華尊)昨日,「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北京市主會場活動在周口店遺址舉辦,記者從現場了解到,周口店遺址猿人洞科技保護工程將於今年7月全部完成。
  • 世界文化遺產,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
    經科學家研究鑑定,認為所發現的北京猿人頭蓋骨,是距今60萬年前的猿人,而後根據推測還原了猿人的生活場景,建立了遺址博物館。後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圖為周口店猿人遺址博物館外景。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位於北京房山區周口店,是1929年由我國考古學家發展,當時震驚世界。
  • 定了,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發現100周年郵資片發行量87萬,高清圖搶先...
    現在開始JP237《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發現100周年》郵資片(6月9日)首日掛號實寄片預定,需要的童鞋儘快預定(5月20日上架開始辦理預定)!  周口店遺址位於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鎮,背靠峰巒起伏的太行山脈,面臨廣闊的華北平原,山前一條小河潺潺流過。這裡自然資源豐富,氣候溫暖宜人,是50萬年前的北京猿人、10-20萬年前的早期智人、1-3萬年前的山頂洞人曾經生活的地方。  周口店遺址發現於1918年,1921年開始試掘,1927年進行系統發掘,1929年裴文中發現第一顆完整的「北京人」頭蓋骨化石。
  • 北京人遺址發現100周年 「猿人洞」保護棚5月底完工
    今年是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發現100周年。記者昨天從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管理處獲悉,經過近3年緊張施工的周口店遺址第1地點「猿人洞」保護工程,將於5月底完工,6月初亮相。目前,該工程已完成主體結構施工,正在進行玻璃幕牆和機電設備的安裝。   昨日晴空萬裡,站在龍骨山下向「猿人洞」所處方向望去,一面巨大的弧度「鋼管網」已橫跨在「猿人洞」之上,在藍天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壯觀。
  • 您知道在猿人時期,我們的人類祖先是如何生活的嗎?
    您知道在猿人時期,我們的人類祖先是如何生活的嗎?遠古人類的生活沒有文字記載,只能從遺址中去探尋他們的生活足跡。我國考古工作者在全國發現了20多處猿人遺址,是世界上發現遺址最多的國家。我國著名的猿人遺址,有元謀猿人,藍田猿人和北京猿人,他們都以發明地命名。1965年在雲南元謀縣發現了兩顆距今約170萬年的猿人牙齒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這是已知的,我國境內的最早居民,中國的歷史也由此揭開序幕。
  • 北京猿人頭蓋骨發現90周年:丟失的化石在哪裡?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30日電(記者上官雲)1929年12月,北京周口店遺址出土了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震驚世界學術界。在此之前,雖也有疑似古人類化石發現,但人們無法認定這是人還是其他猿。上述發現,恰恰確立了「直立人」階段的存在。  今年是北京猿人頭蓋骨發現90周年。但遺憾的是,由於種種原因,那些珍貴的化石在戰火中丟失了,至今下落不明。
  • 北京猿人和山頂洞人,相隔60萬年相遇龍骨山
    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北京猿人,改寫人類史的發現中國人究竟起源於何處?從猿到人,又是何時完成轉變的?早在晚清時期,兩種外來起源說受到中國學界的重視,一種是古巴比倫說,認為中國人起源於古巴比倫;另一種是帕米爾—崑崙山說,認為中國人起源於崑崙山,梁啓超即相信此說。一直到周口店「北京猿人」的發現,這兩種說法才逐漸衰落。
  •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發現洞熊化石
    原標題: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發現洞熊化石  此前中國無明確的洞熊化石記錄;周口店遺址是否為「北京人」生活場所待進一步研究此次研究大大擴展了人們對洞熊分布的認識,也對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的研究帶來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