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周口店猿人洞戴「鋼盔」重新開放
昨天,加裝了保護棚的猿人洞重新開放。 本報記者 饒強攝
本報訊(記者 陳強)今年是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發現100周年。歷經7年論證、3年施工,9月21日,加裝了保護工程的周口店遺址第1地點(猿人洞)重新開放。今後,猿人洞將免受日曬、雨淋、風蝕等自然力的破壞。
周口店遺址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首批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是目前世界上同時期材料最豐富、最全面、最系統和最具代表性的古人類遺址。猿人洞,則是周口店遺址中最重要的一處地點。
昨天的北京,碧空如洗,站在龍骨山下向猿人洞所處的方向望去,南北跨度77.5米、東西跨度54.5米、覆蓋面積達3700餘平方米的鋼製保護棚已然橫跨在猿人洞上,十分壯觀。覆蓋著綠植的保護棚,猶如一頂巨大的「軍用鋼盔」,未來,隨著表面綠植的生長,這頂「鋼盔」將與龍骨山在形態上融為一體,還原山體原貌。
進入已經關閉了3年的猿人洞,仿佛穿越回了幾十萬年前。新安裝的兩臺裸眼3D設備,搭配先進的聲光電技術,在洞內的石壁上播放宣傳片,介紹著猿人洞的形成過程以及發現、發掘、研究的經過。站在猿人洞內向上望,最大高度達35.7米的保護棚,因為內頂表面採用了巖石紋路的設計,與周圍歷經歲月洗禮的巖石相得益彰,並不突兀。
沿保護棚外臺階拾級而上,即到達了新增的觀景平臺。在這裡,不僅能一覽猿人洞盛景,保護棚也變得「觸手可及」。
「保護棚由825塊葉片拼接而成,分為內外兩層。」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工作人員介紹,施工過程中,為了避免相鄰葉片之間產生的交叉問題,所有葉片嵌入前均需使用無人機測量數據並進行3D建模,讓葉片「對號入座」。同時,遺址管理處還針對施工中的振動,建成後的基礎沉降、結構受力、結構變形等進行監測和數據分析,以確保保護設施安全穩定。
猿人洞保護棚已榮獲中國建築鋼結構行業工程質量的最高榮譽——中國鋼結構金獎。
相關新聞
周口店遺址舉辦「百年記憶」歷史回顧展
本報訊(記者 陳強)即日起至12月31日,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舉辦「百年記憶」歷史回顧展,紀念周口店遺址發現100周年。
展覽以時間為軸,結合實物展品和紀錄片,充分展示周口店遺址自上世紀20年代至今,發現發掘、考古研究、遺產保護、文化交流、建設發展等方面的歷程。
悠悠歲月,百年回眸。周口店遺址管理處希望通過「看得見、聽得到、摸得著」三大亮點,帶公眾領略周口店遺址的前世今生。
其中,190件(組)照片、展板,55件(組)實物讓遺址的百年變遷「看得見」。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新智、周口店遺址博物館原館長袁振新、周口店遺址博物館館長董翠平,三位周口店遺址不同時期代表性人物的講述,讓遺址的前世今生「聽得到」。展廳裡特設的觸控螢幕,則讓展品和口述所未涉及的故事與趣聞「摸得著」。
(責編:孟竹、鮑聰穎)
王府井地區打造全市首個「不停車街區」 經過近4個月的整治,王府井地區周邊目前已經全部實現15條道路和胡同不停車,打造出全市第一個「不停車街區」,徹底終結了王府井地區周邊胡同停車難、停車亂的歷史。下一步,王府井地區周邊還將打造全市第一個「無架空線街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