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猿人化石失蹤之謎

2020-08-27 周一文

關於人類的起源,歷來是歷史學家和文物考古專家專業領域內的學術研究問題,人類的起源目前雖然是達爾文的「進化論」代表主流觀點,但是質疑聲也從未間斷過。因為近、現代以來隨著考古的發現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一些遠古時代的化石被人們發現,這些化石可以改變許多人的看法甚至顛覆了以前的認知。在中國,曾經有一批遠古人類化石,可惜最後不知所蹤。

1918年春季,有位叫做安特生的瑞典地質學家在北京西南郊區的周口店龍骨山發現哺乳動物化石,後來考古人員又陸續發現人牙化石。經研究這些化石屬於古人類的一個新科屬,專家們把它定名為「北京人」。1928年12月2日,中國北京大學裴文中教授在周口店挖掘出一個完整的猿人頭骨化石。

這是一個重大的考古發現。文物是歷史的見證者,這個頭骨的發現,為研究人類的起源及發展,以及再現遠古時代人類生活原狀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專家們認為北京猿人將人類歷史提前了50萬年,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

從1928年12月份開始到1937年「盧溝橋事變」前,在周口店挖掘出四十多個「北京人」的人骨化石及大量石器,這批無價之寶當時珍藏在北京協和醫院的保險箱裡,由人類學家美國人魏敦瑞負責保管並研究。

1941年初,日本與美國的關係也趨於緊張,魏敦瑞提出北京猿人化石留在北京很不安全,建議將化石轉運到美國紐約歷史博物館保存,待戰後再運回中國。中美雙方達成協議後,當年11月美國大使館指令美國駐北京公使館負責轉運事宜。11月20日,北京協和醫院奉命將「北京猿人」化石:頭蓋骨5枚、頭骨碎片15枚、下頜骨14枚、鎖骨、大腿骨、上臂骨、牙齒等147枚秘密裝箱(後改為美軍專用標準化箱裝運),由美軍海軍陸戰隊上校阿舒爾斯特負責押運。

按照原計劃,12月11日有一艘「哈裡遜總統」號輪船從上海出發,途經秦皇島、然後駛往美國。海軍陸戰隊軍醫福萊受上校之命,把標準化箱連他自己的行李共24箱由北京押運至秦皇島霍爾坎伯美軍軍營,由福萊護送這批化石到美國。不料,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發,美軍在秦皇島的軍營被日本人佔領,美國大兵被日軍俘虜,後來這批美軍士兵被轉移到大澤戰俘營,當時確認福萊軍醫的行李和標準化箱大部分還在。福萊軍醫將剩餘的行李(包括標準化箱)一部分行李寄放在瑞士商人在天津的倉庫,一部分寄放在法租界巴斯德研究所,一部分寄放在中國友人家中。寄放之前,福萊軍醫沒有打開過標準化箱子。

二戰戰事結束後,裝有中國北京猿人的標準化箱子卻下落不明。就這樣,這批無價之寶經美國海軍陸戰隊之手,由北京至秦皇島、再由秦皇島至天津,最後在天津失蹤,到現在還是個謎,國寶究竟在何人手中,一切不知!

事後,關於中國北京猿人化石的去向也是眾說紛紜:

一種說法是,標準化箱裝上「哈裡遜總統」號輪船後在大海中沉沒,中國猿人化石沉落海底了;

一種說法是,輪船在中途被日軍截獲,化石已落入日本人手中;

一種說法是,化石根本沒有運出北京城,它被埋在美國北京公使館的後院裡,有個美軍哨兵曾看到有人抬了一箱東西埋在院子裡。只不過當年埋東西的地方,現在都有建築物無法挖掘;

一種說法是,1942年8月有兩個日本考古學家曾到北京協和醫院尋找過中國猿人化石,日本軍方也進行搜尋、關押、拷問過許多人,兩個月後說在天津找到了中國猿人的化石,後來又說找到的東西與中國北京猿人無關,但是日本人搜尋工作此後就停止了。


還有許多說法,但就是不能明確說出這批無價之寶的最終下落。國家羸弱就是如此,處處被人欺凌,在中國自己土地上發現的文物還要由別國研究,由別國保護,直到現在還不知道究竟在何處。此事雖有蹊蹺,但沒有證據也不能妄下結論。1987年,周口店北京人遺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北京猿人頭蓋骨失蹤之謎:至今無解
    1929年12月2日,我國古生物學家裴文中帶領考古發掘人員首次在北京房山周口店發掘出北京猿人第一個完整的頭蓋骨。這一發現,平息了上個世紀以來圍繞爪哇猿人的爭論,確立了「猿人階段」的存在,證實了達爾文關於人類起源於古猿的理論,從而揭開了人類進化史上重要的一頁。
  • 北京猿人頭蓋骨發現90周年:丟失的化石在哪裡?
    化石採掘是一項辛苦、枯燥的工作,雖然出土了大量脊椎動物化石,但長時間不見讓人為之興奮的新材料,發掘者漸有「雞肋」之感。主持發掘工作的楊鍾鍵記道:「日日如此,自覺有些生厭,尤其每日要對付成百個工人,更為繁雜……好像成了工頭一樣。」  1929年12月份,楊鍾鍵等人要去陝西考察,便指定裴文中主持遺址發掘工作。那時,天氣冷、發掘成績差,大家的情緒都不怎麼高。
  • 國寶「北京人」失蹤之謎:是被帶到日本還是美國?還是沉入海底?
    1929年12月2日下午四時,研究古人類的北京協和醫學院新生代的幾位科學工作者,在房山縣周口店龍骨山的山洞中,憑藉著微弱的燭光,正在緊張地挖掘。裴文中先生用工具在巖層裡果斷地向上一撬,挖出了一個完整的猿人頭蓋骨,名為「北京人」。這一重大發現像春雷般震動了國際學術界,使裴文中的名字傳遍全世界。
  • 河南首次考古出土猿人化石 揭秘欒川人之謎(圖)
    在這次座談會上,專家們認定這些牙齒是中更新世直立人化石,並一致同意將其定為「欒川人」。  據了解,直立人俗稱猿人,生活階段是從200多萬年前到20萬年前,屬於地質年代的更新世,主要分布在中更新世。更新世是指地質時代第四紀的早期,地球歷史上的更新世和考古學上的舊石器時代相當。
  • 北京猿人牙齒化石揭示古人類生活細節
    新華網北京4月28日電(記者楊春雪)科學家近日在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發現了一枚被遺忘的北京猿人牙齒。科學家認為,重新發現這枚牙齒為學術界提供了周口店發掘最早期階段的珍貴北京猿人化石材料。  生活在距今60萬年前的北京猿人化石極其稀少,多在二戰中丟失。
  • 北京猿人頭蓋骨如何「失而復得」?
    周口店遺址出土過4塊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引起世界轟動。此前發現的猿人化石無法確定是人還是猿,而來自北京的發現證明了直立人在人類進化中的地位,從而確立了直立人階段的存在。這是北京考古為人類知識進步做出的重大貢獻。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相關化石失蹤。抗戰勝利後,裴文中先生曾赴日尋找。1949年1月底,北平和平解放。當年9月27日,中斷了12年的發掘工作便重新開始。
  • 1300多種動物存在同類相食,北京猿人可能是食人族
    19世紀中葉,世界上掀起了一股尋找人類祖先的風潮,從歐洲到非洲的廣大區域,遍布了西方探險家的足跡,然而,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人類的史前世界仍然是未解之謎。19世紀末,苦苦尋覓的探險家最終將注意力轉向了東方,而中國,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開始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 北京猿人發現90周年:它曾轟動世界,後遭戰爭厄運,如今下落成謎
    北京猿人頭骨模型 | Wikimedia Commons,Kevinzim原來,裴文中找到的古人類化石就是後來為人熟知的北京猿人。時至今日,北京猿人頭蓋骨的發現已經過去了整整90周年。這90年裡,北京猿人的化石歷經輝煌、戰亂、離散,以及學界的各種質疑和挑戰。可是,關於它的諸多謎團仍然沒有消散。
  • 朊病毒基因揭秘北京猿人可能是早期食人族(圖)
    第1頁:2003年非洲朊病毒DNA揭秘全球不同種族都有抗食人基因第2頁:關注北京猿人頭蓋骨傷痕處1939年德國學者論證最早食人族第3頁: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多於軀幹與被食的尼安德特人頭顱情形相似 圖1:北京猿人塑像
  • 北京猿人化石79年前就丟了,至今下落不明,那復原像是怎麼來的?
    我們對於北京猿人並不陌生,歷史書和博物館都會把他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這主要是因為它是國內最早發現的古人類化石,同時也是極具代表性的直立人化石。但是,與北京猿人同屬直立人的其他化石,許多人可能並不熟悉,比如巫山人、建始人、元謀人、藍田人等等。
  • 北京猿人:上下五千年,是歷史上最早出現的人類之一
    北京猿人:上下五千年,是歷史上最早出現的人類之一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經歷了近百年內憂外患的中國社會積貧積弱,1929年北京周口店發現了第一顆猿人頭骨,當時所有人立刻意識到了它意義非凡,甚至在場的攝影師激動到連發現者的頭部都沒有拍到。
  • 河南省南召猿人遺址:這裡的「猿人時代」,比「北京猿人」還早!
    說起人類的起源,我們大概從上學的書本上就知道了「北京猿人」,「元謀猿人」,其實在河南省南召縣雲陽鎮西北3.5公裡的杏花山上,這裡還有一個"南召猿人遺址",它是和「北京猿人」是同一時代的。到過這裡的人應該知道,這裡氣候溼潤,光照充足,非常的適合居住,而作為中原人類的鼻祖"南召猿人"就是在50、60萬年前在這裡生活,繁衍生息的。河南省南召猿人遺址是在1978年才被發現,考古專家在杏花山上發現了一顆古人類的牙齒和一批古脊椎動物的化石。經過世界級古生物學家的多次鑑定,確認為這顆古人類的牙齒是早期人類右下第二前臼齒。
  • 外國專家:北京猿人是最早的食人族
    外國專家:北京猿人是最早的食人族。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約70萬至20萬年的北京周口店,屬於直立人,還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徵,會使用天然火,打制和使用工具,並且往往是幾十個人生活在一起,共同勞動,一同分享勞動成果,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會。
  • 讀《中華上下五千年》第7集 北京猿人
    當時的中國一方面受到西方列強欺辱,一方面革命黨正在密謀推翻滿清,而按照克拉伯裡的理論,東、西方文明均出自古巴比倫,兩者無優劣之分,漢族人來自西方,自古就是強勢民族,地位優越,驅逐滿人合情合理。由於當時許多中國學者的大力提倡,克拉伯裡的學說風行一時。
  • 北京:周口店猿人洞保護棚有望年內動工
    晨報記者 李木易/攝  周口店猿人洞保護棚有望年內動工  「北京人」頭蓋骨的發現,使周口店遺址成為世界聞名的早期人類發祥地。今年是第一顆「北京人」頭蓋骨化石發現85周年。北京晨報記者昨天從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管理處獲悉,今年年內,周口店猿人洞保護方案有望啟動,屆時,一個面積達3400平方米的保護棚將為已有70萬年歷史的猿人洞遮風擋雨。
  • 北京猿人是我們的祖先嗎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在北京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出土了大約40個左右的直立人化石,他們生活在六七十萬年前,被稱為北京猿人。研究表明他們的腦量平均在1088克左右,也就是介於現代人跟黑猩猩之間,北京猿人已經能夠製作和使用工具,而且會用火,所以他們是具有文化能力的遠古人類。
  • 北京猿人是不是現代中國人的祖先?
    但當時,他並沒有直接的化石證據來支持這種觀點。1891—1892年,荷蘭軍醫杜布瓦在印度尼西亞爪哇發現1件人類頭蓋骨和股骨化石,根據大腿骨的形態特徵,他確定曾經生存在爪哇的古人類已經能夠直立行走,於是將其命名為直立猿人。但由於找不到石器等其他證據,當時學術界對其是否算人有較大爭議。20世紀20年代以來,人們在中國發現了生活在50多萬年前的北京猿人化石。
  • 北京猿人是最早的史前食人族 2006-04-28 - 文章——老人天地
    《史前食人族》片中截圖    19世紀中葉,世界上掀起了一股尋找人類祖先的風潮,從歐洲到非洲的廣大區域,遍布了西方探險家的足跡,然而,半個世紀過去了,人類的史前世界仍然是未解之謎  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頭骨數量,因為頭骨最能反映人類的體質特徵,可是仔細想過之後,魏敦瑞卻又感到奇怪,為什麼其它部位的骨骼會如此之少呢?  在周口店出土的其他動物化石就表現出完全相反的結果。它們的軀幹骨和四肢骨都是多於頭骨,這也符合一般的常理,因為每個動物的肢體骨骼在塊數和體積上都比頭骨多得多,只是北京猿人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反常呢?
  • 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北京猿人的技能可不低!
    【北京人所在地】我們對北京猿人應該都不陌生,他們被稱為「中國早期人類的代表」。中國著名舊石器考古學家、古人類學家高星介紹,根據在猿人洞發掘的火塘(又稱「火坑」)、原地燒結土、燒石、燒骨等古人類用火遺物,以及附近沉積物的分析結果表明,遺址疑似用火區沉積物很可能經歷了700℃以上的加熱,而自然火一般無法達到如此高的溫度。……例如,存在集中用火的部位,存在持續燃燒導致的高溫事件,野火無法達到的溫度,這些都指向人類有控制地用火的行為。
  • 食人族陰影籠罩北京猿人(組圖)
    1939年,德國古人類學家魏敦瑞在對北京猿人頭蓋骨進行研究後,得出了北京猿人是最早的食人族這一論證。  隨著50萬年前北京猿人原始生活圖景的不斷展現,德國古人類學家魏敦瑞在研究北京猿人頭蓋骨時,卻發現了重重疑云:北京猿人頭蓋骨保存得並不完好,而且同樣是人的一部分,為什麼頭蓋骨會多於軀幹骨和四肢骨呢?  魏敦瑞於1935年到達北京協和醫院,開始全面負責北京猿人的發掘研究工作。在研究分析過程中,他發現第一顆北京猿人頭骨頂骨表面,留有多處鑿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