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學院「流體力學(雙語)」課程被認定為國家級線下一流本科課程

2021-01-15 西北工業大學新聞網

西工大新聞網12月9日電李婭)近期,教育部發布了《教育部關於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認定5118門課程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西北工業大學有40門課程被認定為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航海學院「流體力學(雙語)」課程被認定為國家級線下一流本科課程

課程介紹:

「流體力學(雙語)」課程面向船舶與海洋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三年級學生的專業必修課。

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發展和建設,流體力學已成為一門學術基礎紮實,教材和教學大綱完備、教師隊伍整體水平高、特色鮮明的優秀課程。如今流體力學已是航海學院的基礎骨幹課程,先後已為千餘名本科生授課。

近年來本課程除了沿襲以往採用文字教材進行課堂講授外,還配有相應的電子教案與網絡教材,採用先進的多媒體手段進行授課。這些電子教案與網絡教材將為教師節省大量的板書時間,擴大講課信息量,極大地提高上課效率。

2009年,「流體力學」課程被評為西北工業大學精品課程,經過三年的建設,建成校級精品課程網站,實現了課程簡介、教師風採、教學大綱、網絡教程、電子教程、實驗課堂、評價材料、課程參考文獻等課程相關內容的網上共享。

從2015年開始,為了適應國際化發展趨勢,提升學生專業英語能力,教學團隊將本課程改為雙語教學,引進全套國外教材,重新編制教學大綱和電子教案。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團隊深入重點,化簡難點,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採取多項措施保證教學成果。

1以重大科研項目為牽引,培養學習科技創新能力。在教學中引導學生了解重大科研項目,培養學生勤奮踏實、刻苦鑽研、嚴謹求實、團隊協作、勇於拼搏等品格,鍛鍊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動手能力、靈活運用知識能力及口頭與書面語言表達能力。

(2)依託現有實驗設備,配置和完善教學實驗系統,培養創新型人才。在雙一流學科建設支持下,補充建成了動量方程實驗裝置、勢流疊加演示實驗裝置等基礎性實驗裝置,同時建成了流體動力測試拖曳實驗系統等大型實驗設施,並運用在《流體力學》教學中。

(3)注重教材建設及教學內容更新,及時把科研新成果轉化為教學內容。《流體力學》是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學生進一步學習相關領域知識最重要的基礎課程之一。教學團隊全新編制了《流體力學》教材,同時開設了《流體力學與熱力學基礎》中英文雙語教學,培養學生的國際化視野。

(4)構建理論和工程實踐融合的水下航行器技術綜合創新基地,引導科技競賽,培養創新能力。以海洋高新技術需求為牽引,以本科生為主體,提供可自主操作使用的開放式創新平臺服務,開展新概念水下航行器和水下機器人等方面的創新設計活動,培養學生積極從事創新創業的能力。


(審稿:孫華強)

相關焦點

  • 天津大學45門課程獲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
    本站訊(通訊員 成雷鳴)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教高函〔2020〕8號)正式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天津大學共有45門課程獲得認定,其中,新認定課程37門,原2017年、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8門。從類型看,五類一流課程均有入選,從數量看,新認定課程數居全國高校第八、天津市高校第一。
  • 山東大學70門課程獲評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11月30日,教育部官網發布了《教育部關於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山東大學70門課程在列,被認定課程總數居全國高校第六位。通知稱,根據《教育部關於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教高〔2019〕8號)精神和有關通知要求,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高等學校申報推薦,並經專家評議與公示,認定5118門課程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含1559門在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特別是在應對新冠肺炎期間實施的大規模在線教學中作出了重要貢獻的原2017年、2018
  • 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公布!同濟54門課程上榜!
    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公布!同濟54門課程上榜!》,認定5118門課程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含原2017年、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
  • 北京大學102門課程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北京大學在五類一流本科課程中均有課程獲得認定,總共有102門課程入選,其中線上一流課程72門(含2017年、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51門),線下一流課程20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4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5門(含2017年、2018年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2項),社會實踐一流課程1門。
  • 河南財政金融學院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建設取得首次突破
    近日,《河南省教育廳辦公室轉發教育部關於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教辦高〔2021〕1 號 )公布,認定教育部首批5118 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其中河南財政金融學院劉筠教授負責的《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應用型)》線上課程被認定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實現了河南財政金融學院國家級課程建設的首次突破
  • 中南大學38門課程被認定為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排名全國第八位!
    近日,教育部發布了《關於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公示》。教育部公示了3560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按第一建設單位統計,中南大學有38門課程被認定為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在高校排名全國第八位。公示稱,根據《教育部關於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教高〔2019〕8號)、《關於開展2019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9〕32號)、《關於開展2019年度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認定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9〕33號)和《關於開展2019年線下、線上線下混合式、社會實踐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工作的通知》(教高廳函〔2019
  • 中國海洋大學26門課程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中國海洋大學26門課程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http://www.huaue.com  2020年12月2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11月30日,教育部官網發布了《關於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
  • 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山西取得優異成績
    1月11日,山西省教育廳消息,我省在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中取得優異成績,全省共有10所高校的45門課程入選,入選率達42.86%。最近,教育部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我省在首批認定中取得優異成績,入選課程質量高、範圍廣、示範效應強,涵蓋全部類型,其中線上一流課程2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7門,線下一流課程16門,線上線下混合一流課程17門,社會實踐課程3門。我省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排前三的高校為:山西醫科大學11門排第一,太原理工大學9門排第二,山西大學、中北大學各7門排第三。
  • 東莞理工學院2門課程入選國家級本科一流課程
    東莞理工學院2門課程入選國家級本科一流課程!日前,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東莞理工學院《工程力學》、《微機原理與單片機技術》2門本科課程入選。這是教育部在2018年新時代中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 「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啟動一流本科課程建設「雙萬計劃」以來,國家級五大「金課」首次一併亮相。
  • 南開大學31門課程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日前,教育部印發《教育部關於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推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了來自639所本科院校的5118門課程為首批國家級「金課」,南開大學此次共有31門課程入選,其中新認定課程22門,2017年、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課程9門。
  • 東軟44門課程獲批省級一流本科課程
    2021年1月8日,遼寧省教育廳辦公室發布了《關於公布2020 年省級一流本科課程名單的通知》(遼教辦〔2021〕5號),大連東軟信息學院44門課程獲批省級一流本科課程,其中線上一流課程1門、社會實踐一流課程1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6門、線下一流課程20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16門,
  • 首都師範大學七門課程獲評「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名單,我校有7門課程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2019年,在學校領導的直接帶領下,教務處提前部署、充分準備,組織相關院系積極申報。歷經申報動員,申報培訓,專家針對性輔導、一對一打磨申報文本等多輪工作,學校推薦的7門課程全部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其中線上一流課程1門,線下一流課程2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3門,社會實踐一流課程1門。入選數量位居北京市屬高校第一。
  • 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公布,主要有這些特點……
    日前,教育部推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共計5118門。在推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後,教育部對認定課程有什麼後續要求?下一步還有哪些工作舉措?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負責人就有關問題進行了解讀,一起來看——問: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的整體情況是怎麼樣的?
  • 江蘇大學18門課程獲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我校共有18門課程被認定為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其中,線上一流課程6門,線下一流課程4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2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6門。近年來,學校將一流本科課程建設作為提升本科教學質量和發展水平的核心要素來抓,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大力推動本科課程的內涵性建設和高質量發展。
  • 中南大學商學院兩門課程獲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中南大學商學院任勝鋼教授主講的課程《企業競爭模擬》和熊勇清教授主講的課程《管理素質與能力五項修煉——跟我學「管理學」》入選國家級一流課程。
  • 重慶高校84門"金課"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名單,共計5118門,其中,重慶高校85門課程入選。據了解,這是教育部明確提出 「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啟動一流本科課程建設「雙萬計劃」以來,國家級五大「金課」首次一併亮相。
  • 東軟教育(09616.HK)56門課程入選一流本科課程,均列各自省份民辦...
    近期,國家教育部以及各省教育廳相繼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和2020年度省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東軟教育(09616.HK)再創佳績,旗下三所高校共計有56門入選課程(其中2019年1門,2020年55門),獲認定數量均在各自所在省份的民辦高校中排名第一。
  • 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公布:武大《測繪學概論》入選
    日前,教育部發布《教育部關於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根據《通知》,經專家評議與公示,認定5118門課程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含1559門在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特別是在應對新冠肺炎期間實施的大規模在線教學中作出了重要貢獻的原2017年、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
  • 優秀:西南交通大學50門課程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全國第17!
    11月30日,教育部正式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西南交通大學50門課程入選,入選總數位列全國第17位。西南交通大學入選的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包含線上一流課程26門(全國並列第16位),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7門(全國並列第14位),線下一流課程10門(全國並列第23位),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5門(全國並列第23位),社會實踐一流課程2門(全國並列第5位)。
  • 《口腔外科學》獲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教育部近期公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我院口腔外科楊馳、張志願教授領銜、張善勇、陳敏潔、鄭凌豔等骨幹教師參與的《口腔外科學》,在九院、口腔醫學院分管領導和相關人員共同努力下,入選「線下一流課程」,是我院唯一入選的專業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