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一號將「失控墜落」!想太多

2021-02-25 CEO跨界謀略

經北京航天飛控中心和專業機構分析,預計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的時間在2018年3月31日至4月4日之間。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將再入大氣層燒毀。

近日,各國媒體都開始進入「倒計時」,緊盯天宮一號預測落點,部分境外媒體甚至渲染天宮一號的「謝幕」風險,妄稱「中國已對天宮一號失去控制」。

點擊下方視頻,看看外媒都說了些什麼吧~

美國廣播公司(ABC)在其網站煞有介事地刊文稱:「2016年,在發射升空5年後,中國航天機構失去了對天宮一號的控制。目前,天宮一號正在垂直砸向地球,澳大利亞處於危險區域。」

▲部分境外媒體對於天宮一號「失控撞地」的報導。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截至2018年3月26日,天宮一號運行在平均高度約212.0公裡的軌道上,整器結構完整,即將再入大氣層燒毀。北京航天飛控中心和專業機構分析,預計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的時間在2018年3月31日至4月4日之間。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官方網站將每日發布有關監測預報信息。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官方網站關於天宮一號軌道狀態公告截圖。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太空)科學中心博士錢航發文指出,中國對天宮一號採取兩方面應對措施。一是加強對飛行器的地面監測和預警;二是在飛行器軌道壽命末期,使天宮一號主動離軌,重返大氣層燒毀。

此前,天宮二號總設計師朱樅鵬在接受國內媒體採訪時就指出,中國一直在監控天宮一號,其墜入大氣層後就會燒毀,剩餘殘骸將落入指定海域,不會危害地面。

事實上,美國航空航天局、歐洲航天局等多個國外權威航天機構都已明確表示,天宮一號殘骸墜落到地球人口密集區的可能性近乎為零。「從最壞的角度考慮……天宮一號碎片砸中某個人的機率是中彩票機率的100萬分之一。」

▲《紐約時報》報導截圖

多位西方專家也承認,天宮一號殘骸墜落地球人群聚居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英國航天局的首席工程師理察·克勞瑟說:「天宮一號軌道艙的大部分估計將在再入過程中升溫燃燒,殘餘碎片落入海洋的可能性最大。」

對於外界懷疑中方是否具備「精準控制」太空飛行器墜落地點的能力,中國其實已有豐富經驗。

2014年11月1日,中國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通過在大氣層表面「打水漂」方式減速,最後落在內蒙古預定位置。

在受控墜落方面,中國於2009年,在相隔40萬公裡之遙控制嫦娥一號衛星撞擊月球豐富海地區。2017年9月,又控制天舟一號飛船脫離軌道,經過兩次制動進入大氣層燒毀,殘骸墜入南太平洋一處遠離大陸的深海區。

中國從2000年啟動「空間碎片行動計劃」,已完成太空碎片地基監測一期工程建設,並多次對廢棄衛星實施離軌處理。中國也已成立國家航天局空間碎片監測與應用中心,已具備太空物體安全返回、太空載具解體分析等能力。

不同於個別外媒炒作天宮一號「失控墜落」,更多外媒則看到中國發展天空技術的卓越成就。

天宮一號是中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於2011年9月29日發射升空,曾先後與神舟8號、9號、10號太空船交會對接。它的發射升空使中國成為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後第三個擁有空間站的國家。

相關焦點

  • 中國天宮一號或失控墜毀?
    ★更多軍事資訊盡在微信公眾號:三芒星軍事  圖為天宮二號飛行器  近日,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發表文章稱,中國天宮一號飛行器目前已經停止運作,未來,不排除隨時會失控的可能性,如此一來,天宮一號可能會墜毀在地球的任何一個地方。
  • 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墜落南太平洋中部:歡迎你回家
    利用地面觀測設備,我們可以非常精確地測定飛船的速度值,但其他參數的測定卻充滿了不確定性,因此要想非常精確的估算天宮一號的墜落時間和地點是非常困難的。首先,這絕對不是一次什麼大不了的事件,在歷史上這樣的事情太多了。天宮一號重量超過8噸,在人類歷史上不受控自由墜落的太空飛行器中只能排到第50位。當天宮一號墜入大氣層時,絕大部分部件將會焚燒銷毀。按照一般情況下的估算方式,預計將可能有佔質量20%~40%的物體可能倖存下來,那也就相當於1.5~3.5噸的物質殘骸會墜落。
  • 天宮一號將失控撞向地球?外媒打臉了,你知道是什麼嗎?
    天宮一號將失控撞向地球?外媒打臉了,你知道是什麼嗎?天宮一號是第一個完全由中國自己獨立研發,並且創造了學習電工一號的成功,一號發射任國際瞬間炸開,因為這意味著正式成為是成為世界第三個證書,掌握該領域的國該領域的國家只是天宮一號在發射三年或者終止的數據組三十五三年四月的時候提供一號隕石墜落外國外國美體,現在中國貢獻報效祖國,而對於公眾號的墜毀。
  • 太陽現象弱於預期 天宮一號或周一早7:30墜落
    天宮一號最初被認為最早將於本周六墜落。雖然目前對天宮一號重入大氣層時間的估計差別很大,但在觀察到太陽現象沒有能加速其墜落速度後,歐洲空間局官員現在向後推遲了對天宮一號墜落時間的預測。 來自太陽的高速粒子流- 預計將對地球地磁場產生影響- 沒有產生預期的影響,未來數天地球及其周圍大氣層天氣平靜。
  • 中國天宮一號或失控墜毀? 情況如何, 或墜毀在南太平洋
    中國天宮一號失控墜毀?怎麼樣了,還是在南太平洋墜毀了?圖為天宮二號飛船。vt.(1) 最近,根據「華盛頓郵報」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國的天宮一號飛船現在已經停止運行,未來任何時候失去控制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這樣天宮一號可能會墜落到地球上的任何地方去。
  • 我國「天宮一號將失控撞地球?不,是受控!!
    據《環球時報》報導,針對所謂已「失控」的中國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將於2018年「撞」向地球的炒作,西方媒體已炒過不知多少輪,而在2018
  • 「天宮一號」失控撞地球?別扯了……
    最近,部分外媒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當作炒作目標,稱其已經失控並將撞向地球,對地面環境及安全造成威脅。這一論調並非首次出現。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實驗室系統總設計師朱樅鵬對此予以否認。朱樅鵬日前表示,我國一直在監控天宮一號,預計在今年上半年讓它墜落。
  • 「天宮一號」失控撞地球?會砸到我嗎?答案來了
    來源:科技日報記者:付毅飛最近,部分外媒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當作炒作目標,稱其已經失控並將撞向地球,對地面環境及安全造成威脅
  •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將再入大氣層 會墜落到地面嗎?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介紹,截至3月25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運行在平均高度約216.2公裡的軌道上(近地點高度208.1公裡、遠地點高度224.3公裡),整器結構完整,即將再入大氣層燒毀。
  • 天宮一號墜落了,但具體在哪兒?
    先來看看新華社消息:經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和有關機構監測分析,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差不多同一時間,美國聯合部隊太空司令部(JFSCC)發布簡報:天宮一號已經再入大氣層,墜落區域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
  • 天宮一號預計產生1-1.5噸殘骸 將墜入南太平洋
    天宮一號突破的空間交會對接、航天員短期駐留等關鍵技術,為我國空間站建設積累了重要技術基礎。  專家表示,此次天宮一號再入堪稱「完美」,落區也正處於太空飛行器扎堆墜入的太平洋「太空飛行器墳場」區域。經計算預測,8噸左右的天宮一號,或將產生1-1.5噸左右的殘骸墜入大洋。
  • 天宮一號順利墜入地球,讓西方的一切炒作都化為泡影
    天宮一號的體積與一輛大巴車相似,重量為8.5噸。 「天宮一號」無疑是不受控制後重返大氣層的大體積飛行器,但它並非史上最大飛行器:1979年,美國宇航局的「天空實驗室」(Skylab)的重量幾乎達到80噸,當時部分失控。部分碎片落入澳大利亞西部部分地區,但未造成地面人員傷亡。
  • 最後墜落身影美國網站要全程直播
    ▲虛擬望遠鏡計劃將直播天宮一號墜落過程。
  • 天宮一號變身太空武器突襲美國?巨大陰謀浮出水面
    境外媒體對於天宮一號「失控撞地」的報導近日,英國《衛報》網站頭條消息的標題。一篇文章引發外界對天宮一號所謂「失控撞地」的恐慌。報導聲稱:「2016年,在發射升空5年後,中國航天機構失去了對天宮一號的控制。」《衛報》稱,中國首座空間站天宮一號,將完全失控的墜毀,從此消失在這個世界上,屆時,天宮一號將撞向地球,北京、紐約、波士頓以及芝加哥等大城市,均在危險區域內。這篇文章發表不到6個小時,已經獲得了超過600條評論,這在英媒中並不常見。
  • 天宮一號將回家,你想要了解的都在這......
    天宮一號隨後也盡職地達到目標,先後在2011年11月、2012年6月和2013年6月與神舟8號、神舟9號和神舟10號飛船進行了對接。但在2016年3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宣布已經天宮一號已經正式終止數據服務,彼時,原定在軌運行2年的天宮一號已經超期服役兩年半。
  • 天宮一號空間站下個月墜入地球 墜落地點尚不確定
    2016年,中國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停止了數據傳輸,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雖然它的結構依然完整,但是卻已經不受控制,而8.5噸的前哨站一直在漫無目的地在太空中漂泊。廢棄的衛星及太空飛行器隨時都在地球的引力作用下墜落著。
  • 中國天宮一號失控,即將墜毀,砸向北京、紐約、波士頓、芝加哥?!
    「再過十幾天,中國首座空間站天宮一號,將無可挽回地墜毀,從此消失在這個世界上」。這幾天,天宮一號「墜毀」的消息頻繁見諸媒體尤其是英國《衛報》網站的一篇文章引發了外界對中國天宮一號「失控撞地天宮一號的確會「毀」但撞地?
  • 天宮一號即將"謝幕" 墜落時是否危及地面?官方回應
    中新社發 秦憲安 攝 3月9日,一篇題為《別了,天宮一號》的文章在朋友圈流傳,引來不少航天愛好者的傷感。8日19時左右,天宮一號出現在北京上空。它從西北方出現,從北極星「身邊」划過,「穿過」北鬥七星,消失在東北方向。文章稱,對於北京及周邊地區的朋友,3月9日以後就幾乎不可能再看到天宮一號。
  • 天宮一號順利墜落南大洋,西方大呼小叫一整年成笑話
    經過早年的衛星測量,專家發現,當距離地面高度500公裡以上,地球磁場強度將迅速減弱,對太空輻射和宇宙射線的屏蔽作用將大大下降。最有效的屏蔽區,還是在500公裡以下的區域;而大氣層的正常最大高度上限在200公裡左右。因此500到350公裡的高度,就成為長時間繞地載人太空飛行器的理想軌道高度。
  • 核真丨天宮一號順利墜落南太平洋,擊碎了哪些謠言?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天宮一號》,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 http://www.cmse.gov.cn/art/2018/1/10/art_1821_32184.html12.   《天宮一號/神舟八號任務新聞發布會舉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http://www.cmse.gov.cn/art/2011/9/29/art_18_5167.html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