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材料新變革論壇:把握液晶面板市場做強本土材料產業

2020-11-25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顯示材料新變革論壇:把握液晶面板市場做強本土材料產業

  11月21日,由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 、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共同承辦的2020世界顯示產業大會顯示材料新變革論壇在安徽省合肥市召開。以「新格局、新材料、新發展」為主題,與會專家就新型顯示材料產業的發展變化趨勢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近年來,我國新型顯示產業取得了巨大的成績,「十三五」期間,我國面板產線建設投資近8000億元,新建TFT-LCD面板產線17條,AMOLED面板產線12條,總產能較2015年底增長149%。2019年我國新型顯示全行業累計營收規模約3725億元,較2015年增長133%。

  材料作為顯示產業的上遊,發揮著基礎與關鍵的作用。沒有堅實的材料產業做支撐,顯示產業就無法從根本上做大做強。正如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常務副秘書長胡春明在致辭中指出,顯示產業的發展同樣有賴於材料和裝備產業做大做強,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對於顯示產業十分重要。

  在大規模面板生產線建設的帶動下,我國顯示材料產業鏈本地化水平持續增強。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顯示產業上遊材料營收440億元,僅有6代及以下低世代玻璃基板、液晶材料等材料具有一定產業基礎。在國家各項政策的促進下,「十三五」期間我國新型顯示產業材料和裝備國產化進程取得了明顯進展。2019年我國顯示產業上遊材料實現營收869億元,複合增長率達到18.5%。全球材料和設備龍頭企業積極來華建廠,與中國大陸面板企業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

  但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國新型顯示產業亦存在起步較晚,在新興技術儲備不足,產業創新大多處於跟隨地位等問題。根據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魯瑾的介紹,2019年中國新型顯示材料本土化率40.26%。新型顯示材料部分具備一定規模,如掩膜版、溼化學品、電子氣體、靶材等,玻璃、偏光片、光刻膠、OLED材料等仍然需要補強。重點發展材料產業仍然極為重要。

  針對發展策略,與會專家紛紛提出建議。魯瑾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雖然對經濟造成衝擊,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驅動了下遊顯示終端的需求,對材料也是一個發展機會。隨著中國大陸顯示面板產能的擴大,對新材料的導入是有利的,當然這要解決好供應鏈與專利技術方面的問題。此外,科研機構、投資機構應與企業聯合起來,產學研合作,做好合作創新,實現產業共贏。樂金化學(南京)信息電子材料有限公司中國偏光板總裁朱志勇在談到偏光片產業時指出,中國大陸廠商應加強與下遊面板廠以及上遊原材料廠商之間的協同合作,進一步鞏固LCD優勢地位,並同時加強在OLED等新應用領域的拓展。通過上下遊共同努力,打造相對完整和有競爭力的產業鏈和生態圈。杭州格林達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方偉華在談到中國大陸溼電子材料產業發展時指出,需要國家政策的引導、專項資金扶持,以及上下遊的聯合技術創新,大家共同努力突破專利和技術壁壘

(文章來源:中國電子報)

(責任編輯:DF398)

相關焦點

  • 鄭永剛:偏光片作為液晶顯示面板的核心材料極具未來性產業之一
    鄭永剛指出,偏光片作為液晶顯示面板的關鍵核心材料,是極具未來性的產業之一,中國企業應當加強協同創新力度,儘快在該領域取得快速發展。但是,鄭永剛認為,在顯示領域我國依舊有很多核心技術有待提升,偏光片領域的相關技術便是其中之一。偏光片作為液晶顯示面板的關鍵核心材料,技術要求標準高,市場進入難度大,同時,由於日韓廠商進入顯示市場較早,積累了較為完整的專利鏈條,並且形成了相當大的產業規模,因此偏光片技術被日韓廠商所掌控,相關行業也長期被日韓廠商所壟斷。
  • 中國顯示材料有所突破,但核心材料依賴外企
    中國顯示產業崛起 當前,全球顯示產業格局已定,中國大陸在全球液晶面板產業佔據主導地位。根據IHS數據,中國大陸面板產能佔比穩步提升,到2021年將達到52%。其中國內大尺寸液晶面板2020年全球佔比將達到56.6%,預計到2025年佔比將達到71.6%。 在液晶面板市場無力與中國大陸廠商競爭的廠商紛紛尋求轉型。
  • OLED包括發光材料、柔性膜等都進口,中國的OLED顯示產業大而不強
    液晶面板但是中國液晶面板產業的迅速發展,並不代表中國面板依賴進口歷史的徹底結束,依然有一道烏雲籠罩在中國顯示器面板產業的上空,那就是產業遭到「破壞性創新」,導致中國在液晶面板領域的努力毀於一旦。新技術取代舊技術,當然是一種進步,但是對於中國的面板產業,卻未必是一個好消息,因為中國OLED產業起步比較晚,因此國內OLED產業鏈除了面板製造環節外,設備、材料等高毛利環節基本都掌控在美、日、韓等國外企業手中。中科院院士歐陽鍾燦曾在多個公開場合大聲疾呼。
  • 中國工程院院士彭壽:顯示關鍵材料產業呈現「四個特徵、三個範式」
    信息顯示產業將加速我國進入數位化、智能化、信息化為特徵的新型工業化時代。 隨著技術的發展和產業的調整,如今我國已成為世界顯示產業大國。我國顯示產業從「缺芯少屏」邁向「中國製造」,從日韓市場主導逐漸向中國市場傾斜。目前,我國已投產的面板線達45條,後續還有19條高世代液晶面板產業和4條AMOLED面板產線陸續投產,總投資約為1.3萬億元。
  • 中國大陸平板顯示:面板、設備、材料三大市場合力衝刺萬億產值
    2018年全球液晶電視(TFT-LCD TV)銷量2.32億臺,同比增長3.8%。OLED電視銷量近250萬臺,液晶電視仍佔據98.9%的絕對主力地位。未來整機製造商希望能藉助新的電視技術努力挖掘更多客戶需求、滿足原有液晶電視無法匹敵的新方向。
  • 得材料者得天下!顯示材料行業「十四五」規劃前瞻
    中商情報網訊:新一代信息技術是推動社會生產方式變革、創造人類生活新空間的重要力量,顯示是信息交互的重要埠。顯示產業的發展,將助推我國加速進入以數位化、智能化、信息化為特徵的新型工業化時代。作為顯示產業的產業鏈核心,顯示關鍵材料已成為我國多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卡脖子」和「殺手鐧」環節。
  • 【疲軟】未來全球超大尺寸新型顯示面板將主要在大陸生產;4月面板...
    作為中國新型顯示產業領域的代表,維信諾總裁張德強受邀參加「新一輪技術革命」分論壇,並發表觀點,結合新興顯示產業發展提出對新一輪技術革命的思考。2011年6月,我國19家OLED企事業單位共同發起成立了中國OLED產業聯盟。在液晶顯示上,我國目前已經形成了京津冀、珠三角、閩臺、長三角、中西部5個面板產業集群。迄今為止已有8條8.5代線投入量產,另有5條高世代線已經籤約或開工建設,我國已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液晶面板製造基地。
  • 新工藝新材料引發觸控面板行業質變
    ,已經超過傳統市場的容納力,並將在未來數年內顯著影響整個顯示行業的產業格局。  新材料應用帶來產業新空間  ITO(氧化銦錫)材料作為觸控面板產品導電玻璃的主要選擇已經有30年歷史。但是,目前,ITO的霸主地位已經不保。  驅動觸控行業選擇新型材料的動力是近兩年來「柔性」顯示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 我國首條G8.5玻璃基板線量產,液晶面板關鍵材料國產化配套破局
    這標誌著我國平板顯示上遊玻璃基板、蓋板玻璃產業迎來新突破。中國電子總經理劉烈宏表示,平板顯示產業是中國電子著力發展的戰略性產業。目前中國電子初步形成了以面板為中心、整機為龍頭、基板為核心的新型顯示產業鏈,而彩虹集團液晶玻璃基板產業正是這一產業鏈的關鍵和核心。
  • 液晶分會權威解讀DIC 2021全新主題 助推顯示產業鏈開放交流 協作...
    「十三五」以來,中國新型顯示產業在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儘管受到新冠疫情帶來的多方面影響,中國顯示行業也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單,實現了穩步發展。根據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CODA)的統計數據,2020前三季度,中國顯示行業累計產值達到3238億元,同比增長27%。
  • 2020年液晶市場調查分析 - 2020版中國液晶市場調研與前景預測分析...
    **年,中國液晶電視市場上,品牌關注格局變化不大,本土品牌與日系、韓系品牌勢成三足。從具體的變化來看,主要受到韓系品牌的衝擊,本土品牌的關注度略有下滑。  隨著液晶電視大幅降價,大尺寸面板液晶電視也逐漸走俏。隨著綠色、節能技術的推廣,使得各大液晶電視企業逐漸淘汰高能耗產品。
  • 面板行業深度報告:產業轉移+景氣向上,LCD國產材料有望受益
    產能轉移+景氣向上,LCD 材料迎來機遇LCD 面板產能加速向中國大陸轉移,利好材料國產化當前 LCD 產業主要集中在日本、韓國、中國臺灣和中國大陸地區,中國大陸平板顯 示產業在政府及銀行雄厚的資金支持下,近年來發展迅猛,積極投資購買生產設備建設新
  • 江豐電子大型液晶面板產業用濺射靶材及機臺部件項目將開工
    02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去年6月份,合肥江豐電子材料有限公司「大型液晶面板產業用濺射靶材及機臺部件生產項目」一期工程舉行項目開工儀式,如今,該項目投產正進入倒計時。隨著核心機臺設備入廠,合肥江豐正式投產的腳步也越來越近,未來將進一步提升江豐電子在液晶顯示用濺射靶材領域的行業地位。    據悉,該項目一期總投資20713萬元,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按照計劃,該項目一期將於明年6月底正式投產,主要生產電視、手機顯示屏晶片中的重要材料。項目建成後,不僅將節約液晶平板的生產成本,還將打破國外壟斷,增加整個中國平板顯示產業的製造安全。
  • 2018年液晶面板產業研究報告
    ▌大陸面板市場歷經風雨,終見彩虹面板行業崛起:從貿易逆差到世界第一液晶面板被譽為「信息社會的牛奶和麵包」,作為支撐信息產業持續發展的戰略性和基礎性產業,其對整個信息產業的轉型升級都意義重大。面板行業起步之時技術受制於人,前進之路飽含辛酸淚。我國液晶面板行業起步時就已經落後日本近十年,大陸彩電等市場長期遭受「缺屏之痛」。
  • 臺灣觸控面板趨勢:On-cell/全貼合/新材料
    臺灣觸控面板產業2013年遭遇重大考驗、訂單流失,許多觸控面板廠商陷入虧損。展望2014年,臺灣觸控面板產業是否還有機會扳回一城?
  • 含硫高偏旋光性液晶材料 改善液晶應用
    永源科學儀器雖然顯示器廠紛投資發展新技術,但液晶技術仍有創新,日刊工業新聞報導,日本豐橋技術科學大學(Toyohashi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荒川優樹助理教授團隊,開發出室溫下具更高偏旋光性的液晶材料,以及相關的液晶膜製造技術,有助於增強液晶的顯示效果。
  • 2020年液晶顯示板行業分析報告 - 2020版中國液晶顯示板市場調研與...
    產業現狀  我國液晶顯示板在本土和全球的市場份額正在不斷提升。中國大陸面板廠在本土市場的佔比,從**年22%大幅提升至**年的31%;中國大陸面板在全球面板市場的佔比也從**年的20%增加到**年的25%。
  • 八億時空:掌握核心技術的混合液晶材料龍頭
    公司在TFT型液晶材料上已實現多項技術突破,形成覆蓋智慧型手機、電腦、高畫質電視、車載顯示、智能儀表等領域的全系列產品,成為國內少數有能力生產高性能混合液晶材料的企業之一。問:請介紹一下TFT混合液晶產品的主要客戶。趙雷:公司TFT混合液晶產品的主要客戶包括:京東方及其下屬子公司、群創。問:請介紹一下公司的市場地位。
  • 2019海峽兩岸新型顯示產業高峰論壇成功舉辦
    此外,南京平板顯示行業協會、臺灣顯示器產業聯合總會、成都新型顯示行業協會、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深圳市平板顯示行業協會、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發光二級管顯示應用分會、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等協會的專家領導,以及來自中電熊貓、京東方、華星光電、友達、天馬、維信諾、惠科、信利、TCL、創維、合肥鑫晟光電、冠捷、廣州新視界、長虹、中興通訊、默克、康寧、江蘇和成
  • 回顧2017顯示面板產業,展望2018顯示面板產業發展
    隨著LTPS和AMOLED顯示器產能的不斷擴大,中國智慧手機製造商不再短缺面板,但柔性OLED面板則因面板供應商尚屬於寡佔,因此柔性屏仍舊面臨挑戰。  2018年:中國面板供貨商開始生產AMOLED顯示面板,在已經飽和的國內市場中,中國智慧手機製造商願意增加其採用量和促銷力度,用來做為一個差異化的產品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