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觸控面板趨勢:On-cell/全貼合/新材料

2020-12-06 電子產品世界

  臺灣觸控面板產業2013年遭遇重大考驗、訂單流失,許多觸控面板廠商陷入虧損。展望2014年,臺灣觸控面板產業是否還有機會扳回一城?市場研究機構NPDDisplaySearch指出,主要3大觀察重點與發展趨勢包括:On-cell嵌入式液晶觸控面板發展情況、觸控面板模組全貼合(opticalbonding)需求變化,以及取代ITO的新材料量產進程等等。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34702.htm

  On-cell嵌入式液晶觸控面板是今年臺灣觸控面板產業最受矚目的焦點之一。因為臺灣4家液晶面板廠都已投入on-cell嵌入式液晶觸控面板技術。過去面板廠曾試圖開發on-cell嵌入式面板,但除了Samsung的On-cellAMOLED外,液晶面板廠在On-cell的發展在一直不甚理想。除了品牌廠採購不願受制於單一貨源外,成本不具優勢也是原因之一。

  後來臺灣面板廠開始和控制晶片廠商合作,並由控制晶片廠商在2012年提出單層多點圖案做法。相對於傳統SITO圖案,單層多點僅需要一道光罩,而且不需電極架橋,儘管靈敏度較SITO差,但價格卻有競爭力,因此單層多點圖案在2012年時被應用於GF1結構,較GFF結構省掉一張ITO薄膜和一張光學膠。2013年層多點圖案又取代SITO結構,導入On-cell嵌入式液晶觸控面板。

  NPDDisplaySearch強調,不同於Apple的In-cell和Samsung的On-cellAMOLED定位於高階機種,搭載單層多點圖案的On-cell嵌入式液晶觸控面板定位在中低階智慧型手機領域。而單層多點圖案On-cell嵌入式觸控面板不僅改善了傳統SITO圖案的良率和成本,更讓品牌商感受到價格競爭力,並且提高面板廠的生產意願,又解決品牌商在採購上對於單一貨源的顧慮,促使On-cell正加速普及。

  而觸控面板模組全貼合(opticalbonding)亦為臺灣觸控面板產業今年重要發展趨勢之一。根據NPDDisplaySearch說明,所謂全貼合係指用固態(OCA)或是液態光學膠(OCR)來進行貼合。特別是指感應線路層和面板之間的全貼合。全貼合可以改善空氣層(airgap)全反射現象,有助於液晶面板背光順利穿透表面玻璃。同時,全貼合在縮短堆疊厚度亦有助益。

  不過,全貼合的代價就是良率損失。在貼合過程中如果遇上貼合瑕疵、無法重工,液態光學膠滲透進面板或紫外線固化不均等因素也都可能使觸控面板報廢。另外,高階產品除了需要全貼合來凸顯光學規格,其觸控面板價格也往往較高,因此觸控模組廠就算是僅有1%良率下滑,都可能讓毛利賠進去。反之,若是模組廠全貼合能力強,除了可以形成競爭門檻外,還可以增加來自面板轉手的營業額。

  據調查,2013年已經有些品牌商高階平板電腦都採用了全貼合,但領導品牌Apple的iPad卻依然採用較差的口字膠貼合。NPDDisplaySearch預期,2014年iPad系列可能改採全貼合技術、以提升觸控面板光學效果。

最後在新材料方面,目前臺廠投入開發並推廣的新觸控材料技術包括MetalMesh、奈米銀等等,主要用於薄膜結構電容式觸控面板產品。NPDDisplaySearch認為,觸控新材料應有機會成為新一代的薄膜式電容導電材料,雖然短時間內還無法全面取代ITO,但取代比重可能會逐年提高。

相關焦點

  • On-cell/In-cell將成全貼合觸顯一體化終極方案|廈門天馬微電子...
    ,將觸摸面板與液晶面板「一體化」的趨勢日漸盛行,全貼合技術也因此受到追捧。         全貼合觸顯一體化已經大勢所趨,不過其挑戰仍不可小覷,其貼合難度大且尺寸越大越難貼合,加上液晶面板與觸摸面板這兩種產品價格都不便宜,一旦在貼合的過程中損壞,整個顯示屏和觸控螢幕都要報廢,損失將非常龐大。        「把觸控面板從外面買進來做全貼合,貼壞後會很麻煩,維修時需要拆除TP和LCM,這樣LCD也可能會破掉,風險很大。
  • 新工藝新材料引發觸控面板行業質變
    大尺寸觸控面板平均每寸報價下探到1.5~1.7美元,相比目前每寸1.9~2美元的均價,降價幅度高達15%~20%。  受制於價格戰,觸控產業企業營收紛紛波動。以傳統觸控面板全球第一重鎮臺灣為例,2014年第二季臺灣觸控面板產值約為597億元新臺幣,相較於2014第一季的488億,成長了為22%;但2013第二季的668億產值相比較,則衰退了11%。
  • 全貼合技術OGS觸控螢幕在智能機市場擴大,電阻式觸控螢幕空間壓縮
    去年還只有蘋果一家要求採用全貼合工藝,但是今年整個業界對全貼合工藝的熱情都在升溫,國內品牌手機如華為P1、中興雅典娜、OPPO Finder、小米2等紛紛採用全貼合工藝,並作為產品賣點。    用於全貼合的液體膠/固體膠也因此開始受到重視。
  • 大尺寸觸控面板生產技術與應用趨勢
    42寸)連網電視、電子白板的多點觸控也蓄勢待發中…  尺寸要大也要多點觸控  從ATM提款機、機關場所的互助導覽系統,到百貨公司的電子白板,這些需要觸控應用的裝置,就跟手機、平板一樣朝著大尺寸趨勢邁進。
  • 全貼合In-Cell/On-Cell/OGS三種屏幕技術之間存在哪些差別
    許多廠商都希望通過硬體、技術的差異化來凸顯自己,很多時候在我們還未理解新技術的時候,市場又出現了新的技術概念,如現在觸控市場比較火熱的In-Cell、On-Cell及OGS全貼合技術,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觸控面板控制晶片廠威達高科被臺灣光罩股份收購
    北京時間08月13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臺灣光罩擬斥資2.93億元 收購觸控晶片廠。臺灣光罩決定再次出手展開併購,將以新臺幣2.93億元額度內,收購觸控面板控制晶片廠威達高科所有流通在外股權,每股收購價不高於11.5元。
  • 臺灣TP觸控面板廠宸鴻和業成的業績表現都遠好於國內同行
    從近日臺灣兩大TP觸控面板企業的相關公告顯示, TPK-KY宸鴻(3673.TW)今年10月的營收為新臺幣100.76億元(約合人民幣22.17億元),環比減少5.65%,同比增加21.18%;累計1-10月營收844.11億元(約合人民幣185.77億元),同比增加15.94%。
  • on-cell觸控液晶面板市場正面臨大的成長契機
    >觸控液晶面板的出貨量在2014年上半年已經超過2000萬片。2013年全年on-cell的出貨量僅為470萬片,這預示著on-cell內嵌式觸控液晶面板市場正面臨著成長的契機。到2018年,on-cell內嵌式觸控液晶面板的出貨量預計將達1.29億片。
  • 打造輕薄觸控模組 OGS/In-Cell精簡感應層結構
    【導讀】:隨著外掛式(Out-Cell)和On-Cell觸控產品大量採用投射式電容技術,擴大多點觸控的生活化應用。自此開始,投射電容式觸控面板漸成市場主流,故本文僅就此一技術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做介紹。     然而,隨著外掛式(Out-Cell)和On-Cell觸控產品大量採用投射式電容技術,擴大多點觸控的生活化應用。自此開始,投射電容式觸控面板漸成市場主流,故本文僅就此一技術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做介紹。
  • 解析觸控面板新興材料對比_行業新聞_顯示面板材料資訊_顯示面板...
    過去以碳納米管作為觸控面板用透明導電膜的嘗試,以亞洲廠商為主,例如日廠東麗(Toray)、臺廠遠東新世紀以及韓廠三星電子等,但均因導電性不如其他ITO代替品、靶材成本較高、以及製程穩定度不足等缺陷而始終無法量產。       近期,鴻海投資的識驊科技因具有量產觸控面板成功的實績而引人囑目。
  • 全平面式觸控面板技術方案解析
    觸控面板的主要材料包括導電薄膜(ITO Film)及導電玻璃(ITO Glass),一般指的傳統4線電阻式觸控面板,通常是Film+Glass(簡稱F/G),由觸控面板生產,再交貨給面板廠或是終端組裝廠貼合在顯示面板上,由於生產過程標準化,以及貼合組裝過程單純
  • 屏幕的全貼合技術,AMOLED貼合技術全解析
    近段時間,各種品牌各種新款手機一個接一個的推,看的小編眼冒桃心,今天要跟大家聊的就是關於屏幕的全貼合技術。   從手機的屏幕的結構上看,可以大致分成3個部分,從上到下分別是保護玻璃、觸控螢幕、顯示屏。而這三部分是需要進行貼合的,按貼合的方式分可以分為全貼合和框貼兩種。
  • 全臺晶像將籌資擴充觸控面板產能
    中小尺寸面板模組廠全臺今年第二季受惠於TFT及TN面板產能利用率提升、觸控面板出貨成長、毛利率改善,本業順利轉虧為盈380萬元,單季接近損益平衡。為了持續擴充電容式觸控面板產能,全臺並預計將辦理3000萬股之現金增資、每股發行價格暫定12元,以及3億元國內有擔保可轉換公司債,以因應購置機器設備之資金需求。
  • 臺灣光罩擬新臺幣2.93億元收購觸控面板控制晶片廠威達高科
    打開APP 臺灣光罩擬新臺幣2.93億元收購觸控面板控制晶片廠威達高科 工程師曾玲 發表於 2018-09-01 10:23:00
  • 二次強化技術突破 OGS觸控滿足筆電變形設計
    然而,儘管目前新概念的觸控筆電具備明顯的設計感和差異性,高銷售價格卻成為不景氣時代的發展阻力,各品牌業者為壓低成本,幾乎將發展重心投注在降低筆電零組件的生產成本上,促使單片玻璃方案(OGS)觸控產品成為現今觸控筆電的產品首選。
  • 替代ITO薄膜 分析觸控面板新興材料發展概況
    隨著觸控面板大尺寸化、低價化的需求,以及ITO薄膜不適用於可撓式顯示器應用、導電性及透光率等本質問題不易克服等,眾廠商紛紛開始研究ITO替代品,包括納米銀線、金屬網格、碳納米管以及石墨烯等材料,其中以納米銀線和金屬網格的發展較為成熟。
  • in-cell與on-cell觸控技術最新進展及應用
    in-cell觸控解決方案系將觸控感應線路製作於液晶面板兩層基板玻璃間的液晶區域(通常位於TFTArray基板之上),而on-cell觸控解決方案則系將感應線路製作於彩色濾光片玻璃基板的表層或底層(採用AMOLED架構的顯示面板則需製作於其封裝玻璃之上)。
  • 智慧黑板市場全貼合佔比達67%,大尺寸觸控螢幕全貼合大勢所趨!
    貼合技術,主要是將觸控、液晶面板、蓋板玻璃相結合的技術,目前市場中應用技術多為框貼合和全貼合,全貼合相較於框貼合而言,由於少了中間空氣層,整體顯示效果更好,在書寫時,由於筆尖距離顯示屏更近,書寫隔空感也大幅度得到緩解,因此市佔率在近兩年快速提升,據
  • 全貼合技術工藝流程及常見問題剖析
    普通貼合方式的空氣層容易受環境的粉塵和水汽汙染,影響機器使用;而全貼合OCA膠填充了空隙,顯示面板與觸控螢幕緊密貼合,粉塵和水汽無處可入,保持了屏幕的潔淨度。更佳的顯示效果。全貼合技術消除了屏幕間的空氣,能大幅降低光線的反射、減少透出光線損耗從而提升亮度,增強屏幕的顯示效果。減少噪聲幹擾。
  • OGS全貼合技術的特點和應用簡析
    「OGS全貼合技術」並非只局限於一種技術 那麼,OGS全貼合技術就是一種簡單的將兩塊玻璃整合成一塊的技術嗎?其實,許多長的的手機採用的都是OGS全貼合技術,或者可以這樣說,TOL、In-Cell技術,都是OGS技術的一種方案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