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貼合In-Cell/On-Cell/OGS三種屏幕技術之間存在哪些差別

2020-12-06 電子發燒友

全貼合In-Cell/On-Cell/OGS三種屏幕技術之間存在哪些差別

佚名 發表於 2020-03-27 15:11:28

隨著智能設備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許多廠商都希望通過硬體、技術的差異化來凸顯自己,很多時候在我們還未理解新技術的時候,市場又出現了新的技術概念,如現在觸控市場比較火熱的In-Cell、On-Cell及OGS全貼合技術,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01 屏幕的結構

從屏幕的結構上看,我們可以把屏幕大致分成三部分,從上到下分別是保護玻璃,觸控螢幕,顯示屏。而這三部分是需要進行貼合的,一般來說需要兩次貼合,在保護玻璃與觸控螢幕之間進行一次貼合,而另一次的貼合則是在顯示屏與觸控螢幕之間。按貼合的方式分可以分為全貼合和框貼兩種。

02 框貼

所謂框貼又稱為口字膠貼合,即簡單的以雙面膠將觸控螢幕與顯示屏的四邊固定,這也是目前大部分顯示屏所採用的貼合方式,其優點在於工藝簡單且成本低廉,但因為顯示屏與觸控螢幕間存在著空氣層,在光線折射後導致顯示效果大打折扣成為框貼最大的缺憾。

03 全貼合

全貼合即是以水膠或光學膠將面板與觸控螢幕以無縫隙的方式完全黏貼在一起。相較於框貼來說,可以提供更好的顯示效果。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全貼合屏幕主要是以原有觸控屏廠商為主導的OGS方案,以及由面板廠商主導的On Cell 和In Cell技術方案。

全貼合優點:全貼合技術取消了屏幕間的空氣,這有助於減少顯示面板和玻璃之間的反光,可以讓屏幕看起來更加通透,增強屏幕的顯示效果。

全貼合反光減少75%

全貼合技術的另外一個好處是屏幕再也不會進灰了。觸控模塊也因為與面板緊密結合讓強度有所提升,除此之外,全貼合更能有效降低顯示面板噪聲對觸控訊號所造成

的幹擾。雖然說全貼合的優勢巨大,但良品率相對較低,因為良率不佳而造成的表面玻璃和甚至面板於貼合過程中的消耗、報廢,必然會造成成本的上升,因此脫泡與貼合良率的控制就會成為比材料成本更重要的因素。

全貼合In-Cell/On-Cell/OGS三種屏幕技術

01 In-Cell

In- Cell是指將觸摸面板功能嵌入到液晶像素中的方法,即在顯示屏內部嵌入觸摸傳感器功能,這樣能使屏幕變得更加輕薄。同時In-Cell屏幕還要嵌入配套的觸控IC,否則很容易導致錯誤的觸控感測訊號或者過大的噪音。因此,對任一顯示面板廠商而言,切入In-Cell/On-Cell式觸控屏技術的門檻的確相當地高,仍需要過良品率偏低這一難關。因為In-Cell一旦損壞損失的不僅僅是觸控螢幕,顯示屏也將連同一起報廢,因此廠商對In-Cell良率要求更高。

02 On-Cell

On Cell是指將觸控螢幕嵌入到顯示屏的彩色濾光片基板和偏光片之間的方法,即在液晶面板上配觸摸傳感器,相比In Cell技術難度降低不少。三星、日立、LG等廠商在On-Cell結構觸控螢幕上進展較快,目前,On Cell多應用於三星AMOLED面板產品上,技術上尚未能克服薄型化、觸控時產生的顏色不均等問題。

In-Cell、On-Cell對比

03 OGS /TOL

OGS 技術就是把觸控屏與保護玻璃集成在一起,在保護玻璃內側鍍上ITO導電層,直接在保護玻璃上進行鍍膜和光刻,由於節省了一片玻璃和一次貼合,觸控螢幕能夠做 的更薄且成本更低。目前國內手機品牌廠商中如天宇大黃蜂1代、金立風華、小米2已都採用了OGS技術。不過OGS仍面臨著強度和加工成本的問題。由於 OGS保護玻璃和觸控螢幕是集成在一起的,通常需要先強化,然後鍍膜、蝕刻,最後切割。這樣在強化玻璃上切割是非常麻煩的,成本高、良率低,並且造成玻璃邊 沿形成一些毛細裂縫,這些裂縫降低了玻璃的強度,目前強度不足成為制約OGS發展的重要因素。

在有些觸控廠商的內部文檔中會用TOL ( Touch On Lens)來表述OGS ,兩者是一個意思。當然還有其它類似OGS全貼合屏幕結構,如GG,GG2,GF等。

04 In-Cell/On-Cell/OGS/GG四種屏幕對比

責任編輯:gt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終結流言 In-Cell/On-Cell/OGS屏幕全面解析
    關於屏幕概念的炒作,從之前的IPS、AMOLED、SLCD的面板之爭,到現在清一色標榜自己是OGS全貼合屏幕,如何如何輕薄、透光、圖像「浮現」在屏幕上,蘋果則貌似更為「高端」,傳出了In-cell/On-cell的概念。煮機做這期關於OGS/In-Cell/On-Cell屏幕的科普,力求通俗易懂,望以最簡單的方式讓大家了解真相。
  • On-cell/In-cell將成全貼合觸顯一體化終極方案|廈門天馬微電子...
    觸摸面板和液晶面板一體化包括In-cell和On-cell兩種方法。In-cell是將觸摸面板嵌入到液晶像素中的方法,蘋果iPhone 5因使用了In-cell技術,將厚度降低為7.6mm,比iPhone4S的9.3mm要薄出1.7mm,而On-cell是將觸摸面板嵌入到彩色濾光片基板和偏光板之間的方法,廣為三星手機和諾基亞Lumia旗艦系列採用,同樣降低了屏幕的厚度。
  • 臺灣觸控面板趨勢:On-cell/全貼合/新材料
    市場研究機構NPDDisplaySearch指出,主要3大觀察重點與發展趨勢包括:On-cell嵌入式液晶觸控面板發展情況、觸控面板模組全貼合(opticalbonding)需求變化,以及取代ITO的新材料量產進程等等。
  • Incell、On-Cell及OGS顯示屏優劣解析
    ,從之前的IPS、AMOLED、SLCD的面板之爭,到現在清一色標榜自己是OGS全貼合屏幕,如何輕薄、透光、圖像「浮現」在屏幕上,蘋果則貌似更為「高端」,傳出了In-cell/On- cell的概念。最後,還需要指出的是,保護玻璃/觸控層與顯示面板之間,一般貼合技術會形成一層空氣(即圖中標註了Bonding的金黃色區域),如果採用全貼合技術去除這層空氣,屏幕反光會大大減少,點亮屏幕時就顯得更為通透,熄屏時更加黑沉,沒有灰白的觀感。   傳統的G/G、 GFF屏幕,都是標準的保護玻璃+觸控層+顯示面板層的結構,不同之處在於觸控層。
  • 全貼合技術OGS觸控螢幕在智能機市場擴大,電阻式觸控螢幕空間壓縮
    從工藝上看,in-cell依然存在有待解決的技術挑戰。由於自身獨特的結構(in-cell將觸摸功能和顯示功能集成在一起,信號傳輸採用搭橋方式),使得信號幹擾問題更加嚴重,色彩過濾薄化困難,而且尺寸越大越難生產。而OGS的顯示效果已經足以和傳統GG技術媲美,通過採用FTS優化算法,更是基本解決了LCD幹擾問題。
  • 屏幕的全貼合技術,AMOLED貼合技術全解析
    近段時間,各種品牌各種新款手機一個接一個的推,看的小編眼冒桃心,今天要跟大家聊的就是關於屏幕的全貼合技術。   從手機的屏幕的結構上看,可以大致分成3個部分,從上到下分別是保護玻璃、觸控螢幕、顯示屏。而這三部分是需要進行貼合的,按貼合的方式分可以分為全貼合和框貼兩種。
  • OGS全貼合效果驚豔 THL美猴王2屏幕測試
    而說到我們今天測試的重點—屏幕—THL美猴王2採用了5英寸1080p解析度IPS顯示屏,可視角度大,視覺效果清晰細膩,同時結合OGS全貼合技術,屏幕更薄,透光率也有一定的提升。  第2頁:什麼叫OGS全貼合技術  前面我們說到了OGS全貼合技術,那麼在展示手機屏幕的各種表現之前,我們還是先來了解一下什麼叫做全貼合。
  • OGS全貼合技術的特點和應用簡析
    而應用了OGS技術的手機屏幕比起採用原有技術的產品來說不僅在穩定性、透光率、強度方面有著同樣甚至勝出的優勢,而且更輕、更薄。 「OGS全貼合技術」並非只局限於一種技術 那麼,OGS全貼合技術就是一種簡單的將兩塊玻璃整合成一塊的技術嗎?其實,許多長的的手機採用的都是OGS全貼合技術,或者可以這樣說,TOL、In-Cell技術,都是OGS技術的一種方案體現。
  • 360 N7月牙白版即將開賣 正面配備5.99英寸In-cell全貼合屏幕
    360手機官方稱,360 N7月巖白版採用正面配備5.99英寸In-cell全貼合屏幕,視野開闊。背部則為全金屬+特殊噴漆工藝,工藝難度較高,手感細膩。從官方公布的宣傳視頻來看,該版本集顏值和手感於一身。
  • 觸屏技術科普知識:In-Cell、On-Cell、OGS
    目前較有實力的顯示面板廠商傾向推動On-Cell或In-Cell的方案,主要原因是其擁有顯示屏生產能力,即傾向於將觸摸層製作在顯示屏;而觸控模組廠商或上遊材料廠商則傾向於OGS,即將觸控層製作在保護玻璃上,主要原因是具備較強的製作工藝能力和技術。 兩者的共同點均可以減少貼合次數,這樣也就可以達到節省成本提升貼合的良品率。
  • 為什麼榮耀暢玩8C額外耗資8000萬,也要用上Full in-cell?
    昨天(10月11日),榮耀暢玩8C在北京正式亮相,發布會稱:榮耀暢玩8C的屏幕貼合技術使用的是Full in-cell技術,為了在榮耀暢玩8C中實現這一技術,榮耀竟然額外耗資8000萬元的成本!那Full in-cell技術到底好在什麼地方?它比在千元機上廣泛使用的GFF全貼合技術好在哪裡?這兩種不同的貼合技術對屏幕的使用有哪些影響?不妨跟著小編往下看。為了更好的了解這兩種技術,我先將兩種技術就做一個解釋。
  • On-Cell和In-Cell曲高和寡:OGS才是未來主流
    而至於論壇中提到的「屏幕小點」問題,也不過是虛驚一場,這並不是什麼質量問題,而是一種新的屏幕工藝技術——OGS(One Glass Solution),既全貼合技術。  智能設備的普及帶來了觸屏技術的飛速發展,而目前觸屏領域也出現了幾個發展方向,既以原有觸控屏廠商為主導的OGS方案,以及由面板廠商主導的 On Cell 和In Cell 技術方案。
  • 不僅僅是小米4:OGS全貼合屏幕手機盤點
    單玻璃全貼合是如今屏幕上比較熱門的技術,由於減少了一塊玻璃及取消了空氣層,使得手機變得更加輕薄,顯示效果更好,而且使用該技術的手機在在關屏狀態下幾乎完全看不到屏幕,使得手機一體化感更加強,更加酷。今天就為大家推薦幾款熱門全貼合手機。
  • 手機全貼合屏幕技術解析:將成主流
    「全貼合屏幕」可以說就是近一年來各大手機廠商熱炒的話題之一,那麼「全貼合」技術擁有什麼特點,對於用戶來說,又能帶來什麼體驗,相信大家也都非常關注,因此,讓我們來一起了解下全貼合屏幕技術。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下屏幕的結構,手機屏幕的組成可分為大致3個部分,分別為保護玻璃、觸控螢幕、顯示屏。
  • 傳iPhone 6屏幕將採用新的on-cell技術
    今年蘋果發布的新一代iPhone,也就是我們習慣稱呼的 iPhone 6模型機、外殼製造模具、NFC功能、屏幕製造商等等陸續曝光,在蘋果iPhone 6的外形確定後,現在媒體的重點又轉移到該機觸控屏規格方面。
  • 什麼是In-cell及On-cell(in-cell/on-cell),將觸摸面板功能與
    另外,在將觸摸面板外置於液晶的原方式中,液晶和觸摸面板之間存在物理空間,因此,在液晶面板的上面和觸摸面板的下面之間會反射外來光線等,導致在室外等明亮的環境下的可視性降低   相對於將觸摸面板設置在液晶面板上使用的原有方法,將觸摸面板功能與液晶面板一體化的研究日漸盛行。
  • 打造輕薄觸控模組 OGS/In-Cell精簡感應層結構
    北京時間03月15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 低成本與輕薄化已是下一代觸控技術發展的首要考量,因此,除高整合度的內嵌式(In-cell)技術外,僅在顯示面板外加上一層保護玻璃的OGS方案,同樣備受業界期待。目前,全球觸控面板製造商已全力投入OGS與In-Cell技術研發,期進一步提高貼合良率,早日大量商用。
  • 華為「性價比利器」In-Cell全貼合技術+麒麟659!還在觀望?
    華為「性價比利器」In-Cell全貼合技術+麒麟659!還在觀望? 這款手機在華為中性價也是說一數二的,這款手機就是華為nova2,下面我面就來詳細的介紹一下這款手機,外觀上,這款手機採用的是5英寸。屏幕佔比達到了70.33%。這款手機的主屏解析度是1920x1080像素。
  • 全貼合技術工藝流程及常見問題剖析
    近段時間,各種品牌各種新款手機一個接一個的推,看的小編眼冒桃心,今天要跟大家聊的就是關於屏幕的全貼合技術。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8/384787.htm從手機的屏幕的結構上看,可以大致分成3個部分,從上到下分別是保護玻璃,觸控螢幕、顯示屏。
  • in-cell與on-cell觸控技術最新進展及應用
    市場研究機構NPDDisplaySearch指出,面板廠商推動內嵌式觸控解決方案系依據其觸控感應器所處基板位置、而分為in-cell與on-cell兩種方案,而目前in-cell與on-cell觸控技術主要應用均為手機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