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Cell和In-Cell曲高和寡:OGS才是未來主流

2021-01-13 OFweek維科網

  日前,在聯想平板S8的京東討論區中出現一篇非常熱鬧的帖子。帖子的來源是一名網友在使用平板電腦時,從一定的角度看屏幕會發現許多排列規則的「小點」,並懷疑是產品質量出現了問題。此帖一發出就立刻得到了不少網友的回應,也紛紛表示自己的產品上也出現了類似問題,論壇上也出現來了對產品質量的聲討,那麼事實究竟是什麼呢?

  就此,我們諮詢到了相關的行業專家。專家表示,像聯想這樣的大型企業,一般是不會出現大面積的質量問題,大眾對產品質量完全可以放心。而至於論壇中提到的「屏幕小點」問題,也不過是虛驚一場,這並不是什麼質量問題,而是一種新的屏幕工藝技術——OGS(One Glass Solution),既全貼合技術。

  智能設備的普及帶來了觸屏技術的飛速發展,而目前觸屏領域也出現了幾個發展方向,既以原有觸控屏廠商為主導的OGS方案,以及由面板廠商主導的 On Cell 和In Cell 技術方案。要了解OGS技術,首先需要知道觸控螢幕的基本結構。簡單來說我們可以把屏幕大致分成3個部分,從上到下分別是保護玻璃,觸控螢幕、顯示屏。而這三 部分是需要進行貼合的,一般來說需要兩次貼合,在保護玻璃與觸控螢幕之間進行一次貼合,而另一次的貼合則是在顯示屏與觸控螢幕之間。這種傳統的觸摸技術就是 On Cell,該技術最大的弊端就是屏幕厚度很難降低,而且會影響屏幕色彩顯示。

  於是為了追求更好的屏幕顯示效果,OGS技術順勢誕生。OGS技術就是把觸控屏與保護玻璃集成在一起,在保護玻璃內側鍍上ITO導電層,直接在 保護玻璃上進行鍍膜和光刻,由於節省了一片玻璃和一次貼合,觸控螢幕能夠做的更薄且成本更低。同時,由於取消了屏幕間的空氣,有助於減少顯示面板和玻璃之間 的反光,大幅提升了光穿透率(達90%以上),這意味著色彩和亮度的大幅提升。不過提升光穿透率的技術產生了屏幕上的金屬架橋點,這些點非常整齊而美觀的 成矩陣排列,只在特定角度下可以看見,而這就是上面網友所看到「小點」。

  與此同時,面板廠商也推出了與OGS類似的技術,既In Cell方案。In Cell也是在顯示屏內部嵌入觸摸傳感器功能,但In Cell屏幕還要嵌入配套的觸控IC,否則很容易導致錯誤的觸控感測訊號或者過大的噪音。蘋果iPhone 5、諾基亞Lumia920都採用了該項技術。

  不過即使In Cell有蘋果這樣的強大的支持者,其極高的技術門檻和良品率偏低的問題使得該技術僅在高端智能設備領域使用,因為In Cell一旦損壞損失的不僅僅是觸控螢幕,顯示屏也將連同一起報廢,因此廠商對面板廠商的良率要求更高。

  雖然OGS也存在成本高、良率低的問題,但放在整個觸屏行業來看,OGS還是公認成本最低,且觸控質量最好的技術,許多人看好其將成為未來的主流觸控技術。例如微軟就於2012年併購了一家OGS廠,韓國政府更是直接投入700億韓元發展OGS,顯見市場對其未來發展十分樂觀。目前,OGS技術 在手機和平板電腦等設備中已經開始廣泛使用,如Google Nexus 7、LG G Pad以及聯想最新發布的S8平板電腦等都採用了OGS,因此說OGS是未來觸控面板的主流,決不是空穴來風。

相關焦點

  • 打造輕薄觸控模組 OGS/In-Cell精簡感應層結構
    【導讀】:隨著外掛式(Out-Cell)和On-Cell觸控產品大量採用投射式電容技術,擴大多點觸控的生活化應用。自此開始,投射電容式觸控面板漸成市場主流,故本文僅就此一技術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做介紹。     北京時間03月15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 低成本與輕薄化已是下一代觸控技術發展的首要考量,因此,除高整合度的內嵌式(In-cell)技術外,僅在顯示面板外加上一層保護玻璃的OGS方案,同樣備受業界期待。目前,全球觸控面板製造商已全力投入OGS與In-Cell技術研發,期進一步提高貼合良率,早日大量商用。
  • 終結流言 In-Cell/On-Cell/OGS屏幕全面解析
    關於屏幕概念的炒作,從之前的IPS、AMOLED、SLCD的面板之爭,到現在清一色標榜自己是OGS全貼合屏幕,如何如何輕薄、透光、圖像「浮現」在屏幕上,蘋果則貌似更為「高端」,傳出了In-cell/On-cell的概念。煮機做這期關於OGS/In-Cell/On-Cell屏幕的科普,力求通俗易懂,望以最簡單的方式讓大家了解真相。
  • 什麼是In-cell及On-cell(in-cell/on-cell),將觸摸面板功能與
    觸摸面板和液晶面板的一體化包括「In-cell」方法和「On-cell」方法。In-cell是指將觸摸面板功能嵌入到液晶像素中的方法。On-cell是指將觸摸面板功能嵌入到彩色濾光片基板和偏光板之間的方法。  如果能使原本外置的觸摸面板部件與液晶面板實現一體化,便有可能實現面板的薄型化和輕量化。
  • in-cell與on-cell觸控技術最新進展及應用
    一、各大廠家在On-Cell和In-Cell領域最新進展:  京東方董秘劉洪峰表示:「目前,京東方已經完成了OGS工藝開發,On-Cell及HybridIn-Cell技術開發,並在逐步導入量產。」  「京東方早在5年前就開始了G/G等觸控技術的研發」,他進一步表示,新型的On-Cell、In-Cell技術均可用於AMOLED和TFT-LCD。
  • Incell、On-Cell及OGS顯示屏優劣解析
    佚名 發表於 2014-07-29 14:29:19   關於屏幕概念的炒作,從之前的IPS、AMOLED、SLCD的面板之爭,到現在清一色標榜自己是OGS全貼合屏幕,如何輕薄、透光、圖像「浮現」在屏幕上,蘋果則貌似更為「高端」,傳出了In-cell
  • On-cell/In-cell將成全貼合觸顯一體化終極方案|廈門天馬微電子...
    觸摸面板和液晶面板一體化包括In-cell和On-cell兩種方法。In-cell是將觸摸面板嵌入到液晶像素中的方法,蘋果iPhone 5因使用了In-cell技術,將厚度降低為7.6mm,比iPhone4S的9.3mm要薄出1.7mm,而On-cell是將觸摸面板嵌入到彩色濾光片基板和偏光板之間的方法,廣為三星手機和諾基亞Lumia旗艦系列採用,同樣降低了屏幕的厚度。
  • fuel cell
    The purpose of a fuel cell is to produce an electrical current that can be directed outside the cell to do work, such as powering an electric motor or illuminating a light bulb or a city.
  • ZYX_Tumor cell metabolism and anti-tumor T cell response
    While these data might suggest that there are other T cell-surface immune checkpoints that continue to inhibit T cell function in the tumor, T cell-extrinsic immunoregulatory factors exist that inhibit
  • Germ Stem Cell
    is 「an unspecialized cell that gives rise to a specific specialized cell, such as a blood cell」.Key words: DNA; life; stem cell; germ; differentiate Abbreviations: ESC, embryonic stem cell; MSC, mesenchymal stem cell; PGC, primordial germ cell; SC, stem cell; SSC, somatic stem cell;
  • 深天馬研發in-cell引爆股價 觸控顯示上演三國殺
    iPhone5剛剛發布完畢,敦泰科技隨即在9月13日正式公布其和顯示屏製造商共同開發的最新的in-cell面板觸控技術。據悉,敦泰科技之所以反應如此迅速,完全是憑藉之前做LCDDriver的底子,以及結合多年來在觸控領域積累的逾億顆觸控晶片量產出貨的經驗,而其in-cell方案也是採用的敦泰科技最新研發的觸控晶片FT3306.
  • Cell Stem Cell:華人科學家找到炎症狀態下影響腸癌進展的關鍵分子
    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cell stem cell上。腸道慢性炎症能夠增加結腸癌風險,最高可達5倍。文章作者Xiling Shen這樣說道:「全世界有四分之一人口受到各種腸道炎症的影響,腸炎病人發生結腸癌的風險更高,但是其中的原因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釋。我們在這項研究中找到了一些線索。」研究人員在這項研究中發現了一種調節細胞分裂的microRNA可能與結腸癌發展存在內在聯繫。
  • Cell:miRNA操控胚胎幹細胞「命運」
    多能胚胎幹細胞(pluripotent embryonic stem cell)來自胚泡(blastocyst)的內細胞群(inner cell mass),它們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能發育成外胚層、中胚層和內胚層。而細胞命運決定(cell-fate decision)的精確控制對於未來多能胚胎幹細胞應用於醫學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 Cell stem cell:sox9調節皮膚癌細胞自我更新促進腫瘤轉移和侵襲
    2015年6月25日訊 /生物谷BIOON/ --本文亮點: sox9通過wnt/b-catenin依賴性方式在基底細胞癌形成中發揮重要作用 chip-seq和基因晶片揭示了sox9調控的癌症特異性基因網絡 sox9能夠促進基底細胞癌的乾性以及自我更新同時抑制分化過程
  • In-cell技術發展面臨三大瓶頸
    打開APP In-cell技術發展面臨三大瓶頸 佚名 發表於 2015-08-28 08:14:48   觸控螢幕追求輕薄,原本顯示器外掛觸控模組的方式,近來逐漸被in-cell內嵌式取代,將觸控元件電極整合到顯示元件的驅動線路基板上,以減玻璃或薄膜 的堆迭,實現顯示模組的輕薄化,此種工藝需要具有極高黃光微影能力與先進設備的廠商,才能將極細小線寬的線路整合併開出合理良率的產品,因此至今in- cell的供應廠商還是僅限於少數LTPS面板廠,而且生產工序繁複、良率不易提高
  • Developmental trajectory of prehematopoietic stem cell ...
    , vitelline) of 9.5 days post coitus (dpc) to 11.5 dpc mouse embryos by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and single-cell assay for transposase-accessible chromatin sequencing.
  • 燃料電池 Fuel Cell
    The difference lies in a fuel cell's ability to constantly produce electricity as long as it has a source of fuel where a battery needs to be recharged.
  • Cell Stem Cell:一種可防脫髮的膠原蛋白
    日本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細胞—幹細胞》雜誌上報告說,動物實驗證實毛根缺乏一種膠原蛋白可同時導致脫髮和白髮。這一研究成果將有助於開發出治療脫髮和白髮的新藥。 東京醫科齒科大學教授西村榮美等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發現ⅩⅦ型膠原蛋白的作用可使毛囊幹細胞不會枯竭,從而防止脫髮。同時,這種膠原蛋白在毛囊幹細胞產生轉化生長因子-β的過程中也是不可缺少的。
  • Mate 40旗艦系列將採用BOE On-cell面板
    來自韓媒The Elec的消息稱,京東方(BOE)在早些時候向華為交付了旗艦機型使用的On-cell OLED面板。經過評估,這次的產品再次縮小了三星顯示器和LG顯示器之間的技術差距。
  • on-cell觸控液晶面板市場正面臨大的成長契機
    近日,NPDDisplaySearch發布報告顯示,隨著具有on-cell內嵌式觸控結構的液晶面板被中低檔智慧型手機廠商採用,on-cell內嵌式
  • Cell Stem Cell:基因Nanog、Oct 4和 Sox2協同調控人胚胎幹細胞發育
    科學家想理解自我更新和分化過程以便治療很多疾病,如帕金森疾病,脊髓損傷,心臟病和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科學家們已經鑑定出在發育早期有活性的三個基因Nanog、Oct 4和 Sox2是維持胚胎幹細胞自我更新能力並阻止它們提前分化為「錯誤」類型細胞的能力而所必需的。因為胚胎幹細胞的使用受到限制,對這些基因的很多研究一直是在小鼠中開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