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Stem Cell:基因Nanog、Oct 4和 Sox2協同調控人胚胎幹細胞發育

2021-01-11 生物谷

Copyright ©版權Bioon.com所有,若未得到生物谷授權,請勿轉載。

胚胎幹細胞在懷孕之後很快就產生,並且能夠變成體內任何一種細胞類型。除了自我更新產生新的幹細胞之外,細胞隨著發育不斷進行而變成越來越特化。科學家想理解自我更新和分化過程以便治療很多疾病,如帕金森疾病,脊髓損傷,心臟病和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科學家們已經鑑定出在發育早期有活性的三個基因Nanog、Oct 4和 Sox2是維持胚胎幹細胞自我更新能力並阻止它們提前分化為「錯誤」類型細胞的能力而所必需的。因為胚胎幹細胞的使用受到限制,對這些基因的很多研究一直是在小鼠中開展的。

這項新研究表明人胚胎幹細胞在人類中發揮作用的方式與小鼠胚胎幹細胞存在顯著的差別。比如,在人類中,Nanog和Oct4一起來調節神經外胚層細胞(neuro-ectoderm cell)---產生神經元和其他中樞神經系統細胞的細胞系---的分化。相反地,Sox2抑制中胚層細胞---產生肌肉和很多其他組織類型的細胞系---的分化。Oct4與其他基因一起發揮協同作用,在調節全部4種早期細胞系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其中這4種細胞系是外胚層細胞、中胚層細胞和內胚層細胞---產生胃腸道、肝臟和胰腺等的細胞系---和自我更新產生的新幹細胞。幹細胞的自我更新也參與幾種癌症類型的形成。

美國耶魯大學幹細胞研究中心遺傳學助理教授和論文通訊作者Natalia Ivanova強調很多其他基因必須參與這些早期發育變化的調節,而且她的實驗室目前正在研究這個問題。

相關研究結果於2012年4月6日發表在Cell Stem Cell期刊上。(生物谷:towersimper編譯)

Copyright ©版權Bioon.com所有,若未得到生物谷授權,請勿轉載。

Distinct Lineage Specification Roles for NANOG, OCT4, and SOX2 in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Zheng Wang, Efrat Oron, Brynna Nelson, Spiro Razis, Natalia Ivanova

Nanog, Oct4, and Sox2 are the core regulators of mouse (m)ESC pluripotency. Although their basic importance in human (h)ESCs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e mechanistic functions are not well defined. Here, we identify general and cell-line-specific requirements for NANOG, OCT4, and SOX2 in hESCs. We show that OCT4 regulates, and interacts with, the BMP4 pathway to specify four developmental fates. High levels of OCT4 enable self-renewal in the absence of BMP4 but specify mesendoderm in the presence of BMP4. Low levels of OCT4 induce embryonic ectoderm differentiation in the absence of BMP4 but specify extraembryonic lineages in the presence of BMP4. NANOG represses embryonic ectoderm differentiation but has little effect on other lineages, whereas SOX2 and SOX3 are redundant and repress mesendoderm differentiation. Thus, instead of being panrepressors of differentiation, each factor controls specific cell fates. Our study revises the view of how self-renewal is orchestrated in hESCs.

相關焦點

  • Cell:miRNA操控胚胎幹細胞「命運」
    多能胚胎幹細胞(pluripotent embryonic stem cell)來自胚泡(blastocyst)的內細胞群(inner cell mass),它們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能發育成外胚層、中胚層和內胚層。而細胞命運決定(cell-fate decision)的精確控制對於未來多能胚胎幹細胞應用於醫學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 Stem cell reports:科學家發現胚胎幹細胞向血管細胞分化的開關分子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stem cell reports上。 這項研究發現了兩個能夠調節胚胎幹細胞向內皮細胞分化所需特定基因表達的關鍵酶,這兩個關鍵酶主要負責進行表觀遺傳學修飾。表觀遺傳學修飾是通過對DNA或與DNA相互作用的蛋白添加或去除某種化學基團改變特定基因表達活性,而不改變DNA本身序列的一種基因表達調控方法。
  • Cell Stem Cell:幹細胞用於再生醫學可能是安全的
    不過,Victoria Mascetti和Pedersen教授的研究表明,將人類多能幹細胞成功移植到小鼠胚胎,然後它們正常發育和成長,這是可能的。但在此之前,關於它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存在巨大的問號」Pederson教授解釋道。Mascetti在這項新研究中的突破表明,人類多能幹細胞相當於一個胚胎配對物(embryonic counterpart)。之前融入人類多能幹細胞的嘗試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幹細胞沒有匹配到正確的胚胎發育發展階段:這些細胞需要在比之前認為的(原腸胚形成)更後期的階段移植到小鼠胚胎中。
  • Cell Stem Cell |單細胞譜系追蹤解析造血幹細胞命運與轉錄組特徵
    記錄、追蹤並繪製細胞發育歷史的過程被稱為譜系追蹤 (lineage tracing) 。近年來科學家通過發展譜系追蹤的方法學,深入理解了幹細胞驅動的器官再生與穩態,推動了體外迷你器官培養的進步。在癌症領域,譜系追蹤揭示了腫瘤細胞的起源和克隆演化,提供了靶向腫瘤幹細胞的新型腫瘤治療策略。
  • Cell Stem Cell:基因Mesp1開啟可以使幹細胞發展成心臟和肌肉
    2013年5月4日 訊 /生物谷BIOON/ --明尼蘇達大學Lillehei心臟研究所一項新的研究顯示通過開啟一個單一基因Mesp1,幹細胞可以創建成為不同類型的細胞包括心臟,血液和肌肉。研究發表在Cell Stem Cell雜誌上。
  • Cell Stem Cell:非經典PRC1複合物調節幹細胞和胚胎發育
    7月5日,Cell Stem Cell雜誌在線報導,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在幹細胞和早期胚胎發育中發揮關鍵調節作用的非經典多梳家族蛋白複合物。科學家已知多梳家族蛋白成員L3mbtl2與轉錄抑制和染色質組裝有關,但尚未確定其生物學功能。本研究顯示,破壞L3mbtl2表達可導致胚胎不能完成原腸胚發育而致死的結果。
  • Cell Stem Cell | 蘇大張文勝組揭示小鼠胚胎幹細胞三胚層分化調控機制
    該研究結果揭示了小鼠胚胎幹細胞ESC分化期間特定BAF和PRC2亞基的不同機製作用。BAF複合物已被證明對哺乳動物植入前後的發育至關重要,並且在控制胚胎幹細胞的自我更新和多能性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然而,在胚胎幹細胞和早期胚胎中僅研究了少量BAF複合物亞基的功能,以及BAF複合物如何機械控制細胞命運決定尚不清楚。
  • Cell:誘導人胚胎幹細胞快速和高效地產生12種高純度的中胚層細胞群體
    我們花了幾年時間才能夠分離出造血幹細胞和造腦幹細胞(brain-forming stem cell, 即形成大腦的幹細胞)。在這項新的研究中,我們利用我們對很多其他動物模型發育生物學的了解提供正信號因子和負信號因子來指導這些組織幹細胞和器官幹細胞的發育選擇。在5到9天內,我們能夠產生幾乎所有我們需要的純細胞群體。」
  • Cell Stem Cell:幹細胞分化和早期胚胎發育中的關鍵調控信號通路
    近日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證實Calcineurin-NFAT信號通路在胚胎幹細胞及胚胎的早期譜系分化中發揮精密調控作用,相關論文於2011年1月7日在線發表在Cell出版社旗下的Cell Stem Cell雜誌上。
  • Cell:Jarid2/PRC2加強組蛋白和DNA綁定促進幹細胞發育
    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已經識別了一個重要的成分叫Jarid2,其對這種平衡行為來說很重要,能將其他的調控蛋白募集到參與分化的基因上,同樣還能調節幹細胞的活性使其保持在準備就緒狀態。理解相關基因的靶向以及幹細胞仍然處於準備就緒狀態的機制是胚胎幹細胞研究領域的熱門話題。
  • 胚胎幹細胞發育研究取得新進展
    清華大學陳燁光研究組和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研究所韓敬東研究組合作在胚胎幹細胞發育研究方面取得新的進展,相關成果文章「Genome-wide mapping of
  • Cell:北大學者利用一種化學混合物讓多能性幹細胞具備全能性
    圖片來自Cell, doi:10.1016/j.cell.2017.02.0052017年4月7日/生物谷BIOON/---當科學家們談論實驗室幹細胞是全能性還是多能性時,他們的意思是這些幹細胞如胚胎那樣有潛力產生體內的任何組織。
  • Stem Cells:Rcor2-LSD1蛋白複合物在維持胚胎幹細胞特性和誘導體...
    2011年3月23日我所高紹榮和朱冰實驗室合作在 Stem Cells 雜誌在線發表文章。該文首次提出了Rcor2-LSD1蛋白複合物在維持胚胎幹細胞特性和誘導體細胞重編程為iPS細胞中的重要作用。核小體是染色質的基本組成形式,其組蛋白以八聚體結構形式將真核細胞DNA包裝形成染色質。
  • Cell Stem Cell:大鼠誘導iPS細胞的最新研究結果
    但是迄今為止,仍然沒有大鼠多能的胚胎幹細胞系成功建立的報導,而多能的胚胎幹細胞是反向遺傳學研究和製作疾病模型的重要工具。因此大鼠的遺傳學研究以及用大鼠製作人類疾病模型的研究都遠遠落後於小鼠。從數百個形態類似胚胎幹細胞的細胞克隆中,建立了22個類似胚胎幹細胞的細胞系。經過進一步篩選、鑑定,最終獲得兩株符合多能幹細胞標準的大鼠iPS細胞系。這些細胞系形態類似小鼠胚胎幹細胞,具有跟小鼠胚胎幹細胞類似的幹細胞標記基因的表達,而且在體外和體內都具有向內、中、外三個胚層分化的能力。自從1981年小鼠的胚胎幹細胞被建立後,公認的胚胎幹細胞系被報導的哺乳動物只有小鼠、猴和人三個物種。
  • Stem Cell Reports:尼古丁會影響胚胎的健康發育
    2019年3月1日 訊 /生物谷BIOON/ ---研究人員2月28日在《Stem Cell Reports》雜誌上報導,尼古丁在個體細胞水平上對人類胚胎發育產生廣泛的不利影響。人胚胎幹細胞(hESC)衍生的胚狀體的單細胞RNA測序顯示,3周的尼古丁暴露會破壞細胞間的通訊,降低細胞存活率,並改變調節心肌等關鍵功能的基因的表達。
  • Cell Stem Cell:利用CRISPR/CAS9對人類幹細胞系進行可誘導基因敲除
    2015年7月10日訊 /生物谷BIOON/ --本文亮點:●本文描述了對hPSC細胞系進行可誘導基因敲除的有效方法●Dual-sgRNA的靶向作用對於FRT進行雙等位基因精確敲入至關重要●可誘導的基因敲除在分化任意階段的所有細胞中都可實現
  • Cell Stem Cell:科學家找到維持皮膚幹細胞功能的兩個蛋白「守衛」
    一項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Cell Stem Cell上的最新研究發現兩個同家族蛋白構成了皮膚幹細胞存在的重要基礎,如果沒有這兩種蛋白皮膚幹細胞也將不會存在。 研究人員發現的這兩個蛋白就是DNA甲基化酶Dnmt3a和Dnmt3b,它們對於皮膚幹細胞的自我更新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們能夠啟動幹細胞基因編程的第一步。
  • Cell Stem Cell:證實心臟也有自產的幹細胞
    2011年12月1日《細胞-幹細胞》(Cell Stem Cell)期刊發表一篇新研究論文,表明這些幹細胞確實是心臟所產生的,能夠形成有朝一日可以用來幫助修復損傷(比如心臟病發作時導致的)的細胞類型。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幹細胞生物學家蒂姆-坎普(Tim Kamp),未參與該項研究,他說,「這是心臟如何能夠長期維持和修復自我的另一個迷人故事。
  • Cell Stem Cell:四倍體胚胎補償技術使克隆動物出生效率提高了6倍
    自體細胞克隆技術問世以來,克隆胚胎發育成個體的效率一直很低。以小鼠為例,50-70%的核移植重構胚胎在體外能發育成囊胚,但是,將這些囊胚移入假孕小鼠子宮內,只有3%左右的囊胚能發育成克隆動物。那麼,為什麼大部分克隆囊胚不能發育成個體呢?一種假說認為,克隆囊胚滋養外胚層存在的重編程異常細胞是克隆胚胎發育失敗的主要原因。
  • Nature:幹細胞關鍵蛋白Nanog作用新解
    ,也為進一步胚胎幹細胞研究提出了新的課題。    有關幹細胞的自我更新(Renew)機理,近年來進展十分迅速,三年前大家普遍認為是因為oct3/4和LIF信號通路維持了胚胎幹細胞的自我更新。2006年5月發現了一種重要調控因子,即Nanog因子,這種因子被認為一個ES細胞自我更新維持因子,可以獨立地在LIF/Stat3因素撤去的情況下支持ES細胞的自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