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ell技術發展面臨三大瓶頸

2020-12-06 電子發燒友

In-cell技術發展面臨三大瓶頸

佚名 發表於 2015-08-28 08:14:48

  觸控螢幕追求輕薄,原本顯示器外掛觸控模組的方式,近來逐漸被in-cell內嵌式取代,將觸控元件電極整合到顯示元件的驅動線路基板上,以減玻璃或薄膜 的堆迭,實現顯示模組的輕薄化,此種工藝需要具有極高黃光微影能力與先進設備的廠商,才能將極細小線寬的線路整合併開出合理良率的產品,因此至今in- cell的供應廠商還是僅限於少數LTPS面板廠,而且生產工序繁複、良率不易提高、易有幹擾、尺寸大型化不易等困難。

  恆煦電子材料總經理許銘案表示,以目前In-cell技術的發展來看,遇到中大尺寸觸控將變得不靈敏、未來2k解析度或4倍像素高畫質的顯示使線路設計製作難度加高、以及難以製作曲面觸控等三大瓶頸。

  金屬網格外掛觸控將是克服上述in-cell難題的方案趨勢,許銘案說,由於銅是相當優良的導電材,電阻值小於ITO的1/100,非常容易製作大型化 併兼具高敏感度的觸控模組,對於驅動IC也沒有特殊要求。同時,金屬網格metalmesh銅製程能夠同時製作極細(3um)的感測區與集線區線路,省去 多道工序與銀漿等材料,使觸控模組的製作成本大幅下降。

  恆煦電子材料集合半導體製程技術及光阻技術,開發出精細銅製程的全套材料方案,突破銅 金屬網格Cumetalmesh銅製程技術瓶頸,不需昂貴的曝光設備,銅導線寬最小也可做到1~2um,推展在今年有了初步成果,目前已有多家廠商導入用 於銅集線小於20um的Cu-ITO極窄邊框薄膜觸控,以及純銅線寬小於2um的銅金屬網格Cumetalmesh玻璃與薄膜觸控感測器生產。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圖靈獎得主姚期智院士:人工智慧存在三大技術瓶頸
    人工智慧目前存在哪些技術瓶頸?未來是否可能對人類帶來威脅?在他看來,人工智慧有三大技術瓶頸亟待突破,需要科學家「從0到1」的原創研究。 作為現代密碼學的奠基人,姚期智創立的上海期智研究院今年初在滬成立。目前,這家新型研發機構已匯聚4位兩院院士、20多位科學家和多所高校的青年人才。
  • 圖靈獎得主、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期智:人工智慧存在三大技術瓶頸
    在他看來,人工智慧有三大技術瓶頸亟待突破,需要科學家「從0到1」的原創研究。作為現代密碼學的奠基人,姚期智創立的上海期智研究院今年初成立,目前已匯聚4位兩院院士、20多位科學家和多所高校的青年人才。研究院瞄準人工智慧、現代密碼學、高性能計算系統、量子計算及量子人工智慧、物理器件與計算、生物智能6個方向開展前沿研究。在姚期智看來,脆弱性是人工智慧面臨的第一大技術瓶頸。
  • VEECO總裁談目前Micro LED在磊晶發展上所面臨到的技術瓶頸
    VEECO總裁談目前Micro LED在磊晶發展上所面臨到的技術瓶頸 作者:51Touch時間:2018-09-28 來源:LEDinside
  • MEC發展面臨的三大挑戰及對策
    打開APP MEC發展面臨的三大挑戰及對策 資治通信 發表於 2020-11-25 09:26:42 隨著工業網際網路和物聯網等新興行業的高速發展,各類創新應用對網絡指標提出極致要求,端到端低時延、數據不出場等核心需求都需要邊緣計算技術的支持,邊緣計算已成為垂直行業數位化轉型發展的剛需。
  • 食品工業發展面臨「四大瓶頸」
    瓶頸二:綠色高新精深加工與粗放生產方式並存綠色精細生產體現在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渠道及先進管理方法,實現對產品品種類型、質量安全和高附加值的追求以及對節能環保責任的承擔。但是,食品工業以數量擴張為主的粗放型發展方式仍然未得到全面改變。大量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創新主體地位不突出,產學研用結合不緊密,缺乏工程技術中心、工程實驗室等創新平臺,自主研發水平和成果轉化率較低。我國食品研發投入強度為 0.44%,不僅低於發達國家2%以上的水平,也低於新興工業化國家1.5%的水平。
  • 未來科技發展面臨哪些瓶頸?世界頂尖科學家們這樣說……
    但是在科學家眼裡,目前這些領域研究進展取代人類仍然面臨系統瓶頸。約瑟夫·基發基斯指出自動駕駛面臨環境感知、自主學習、動態系統複雜性、可靠性和可信賴性等瓶頸問題。針對當前全球共同面臨的、嚴重的疫情背景,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野依良治不僅指出疫情對當前社會中技術應用的影響,如遠程教學和數據工作,也預見到除
  • in-cell與on-cell觸控技術最新進展及應用
    其中,in-cell觸控解決方案目前主要應用於手機產品,並且隨著Apple於2012年發表iPhone5產品而迅速發展。Apple最近發表的iPhone5c及iPhone5s機種仍繼續採用in-cell觸控面板,預料此將帶動in-cell觸控面板出貨量進一步增長。  此外,Apple亦將in-cell觸控面板應用於其可攜式媒體播放機如iPodtouch產品等。
  • 未來人類將面臨三大技術的挑戰
    馬雲認為,未來10-20年以內,將有三大技術讓人類面臨挑戰:機器智能、IoT(物聯網)和區塊鏈。馬雲說的真有可能發生嗎?世界上很多人對此發表過意見,總結一下。第一人類智能有情感?機器智能會產生情感嗎?「如果一國政府對無人機、幹細胞或人工智慧技術進行管制,禁止使用,那就意味著相關的研發和生產會轉移到別的國家進行。」
  • on-cell觸控液晶面板市場正面臨大的成長契機
    近日,NPDDisplaySearch發布報告顯示,隨著具有on-cell內嵌式觸控結構的液晶面板被中低檔智慧型手機廠商採用,on-cell內嵌式
  • 中鋁集團突破鋁燃料電池產業化技術瓶頸
    但由於其存在一些技術瓶頸仍未解決,產業化推進速度緩慢。日前,記者在十五屆中國國際鋁工業展獲悉,中鋁集團旗下從事金屬空氣電池產品研發生產的企業——寧波烯鋁新能源有限公司(簡稱「烯鋁公司」)突破了鋁燃料電池產業化技術瓶頸,在展會上首次隆重發布了三款產品:鋁燃料通信備用電源、可攜式鋁燃料應急電源、水電熱一體鋁燃料應急保障設備,並即將實現規模化生產。
  • 王新奎:中國外部環境面臨三大挑戰,新發展格局關鍵要轉換發展動力...
    > 王新奎,圖/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 王新奎表示,從外部環境來看,中國主要面臨三大挑戰過去30年構建起的全球生產和供應鏈布局,在全球價值鏈革命和貿易高速發展的時代,不同區域間和國家層面正面臨著新的調整,這種調整「甚至是很激烈的」。 第二是全球貿易規則的重構,過程中存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 第三是數字經濟全球化的鴻溝。
  • 渦輪基組合發動機面臨這10大關鍵技術瓶頸
    陳敏、賈梓豪於2020年《科技導報》第12期刊發了《渦輪基組合循環動力關鍵技術進展》一文,梳理了諸多航空強國關於渦輪基組合循環動力關鍵技術的發展脈絡,分析了開展渦輪基組合循環發動機技術研究必須解決的關鍵技術瓶頸。
  • 細胞治療技術:未來醫學的第三大支柱
    中國江蘇省泰州市2014年8月8日電 /美通社/ -- 近年來,隨著幹細胞生物學、免疫學、分子技術、組織工程技術等科研成果的快速發展,細胞免疫治療作為一種安全而有效的治療手段,在臨床治療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被譽為「未來醫學的第三大支柱」。
  • 孟加拉國服裝業發展遇瓶頸 勞動力技能短缺最致命
    孟加拉國服裝業發展遇瓶頸 勞動力技能短缺最致命 2015-07-06 08:32:23 來源:雨果網 孟加拉國的服裝行業迅猛發展
  • 電動汽車永磁電機技術瓶頸、結構與原理分析
    電動汽車永磁電機技術瓶頸、結構與原理分析 鄧佳佳 發表於 2018-03-19 13:56:43 前段時間,特斯拉Model 3首批車交付車主,電動汽車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 荷專家:芯技術終遇瓶頸,光刻機已不是最大危機,中國或將反超
    大家都知道,隨著現在信息科技的時代發展下去,那麼我們必定就繞不開晶片的問題,而在過去的2020年這一年,世界上很多國家都遭受了衛生事件的危機,很多的晶片廠商都為此受到了障礙,而哪些需要晶片的廣大廠商更是為此而斷貨了。
  • 最嚴護水制亟須突破三大瓶頸
    水利部部長陳雷在《求是》雜誌上發文稱,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付出的水資源、水環境代價過大,導致一些地方出現水體汙染、水質惡化,河道斷流、湖泊萎縮,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土流失、生態退化等問題,可持續發展面臨嚴峻挑戰。
  • 中色科技何向問:當前鋁合金熔鑄面臨的挑戰及發展趨勢
    ,他表示:「熔鑄行業內部需求不斷增強,而外部環境卻形勢嚴峻,鋁熔鑄行業要長遠可持續的發展遭遇瓶頸,必須明確方向並找到一個新的突破口。」   熔鑄行業發展遭遇瓶頸   內部需求:大宗產品生產效率需要提高;高端定製
  • 熔鹽技術:欲破瓶頸需各方合力
    ,卻讓熔鹽行業陷入了發展瓶頸期。  技術發展遇瓶頸  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會長王孝峰提到,我國熔鹽相關研究起步較晚,雖然北京工業大學、中科院青海鹽湖研究所等研究機構對高溫熔融鹽的傳熱、蓄熱性能進行了研究,但部分內容還停留在實驗室階段,難以解決產業應用上出現的全部問題。「現有產業基礎能不能支撐相關產業的大發展,以及如何支撐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是我們行業要考慮的主要問題。」王孝峰說。
  • On-cell/In-cell將成全貼合觸顯一體化終極方案|廈門天馬微電子...
    在此背景下,顯示與觸控一體化的需求日漸凸顯,相關的技術研究一時間成為廠商的重點方向。走在前列的日韓企業主導的On-cell和In-cell技術,成功實現將顯示屏和觸控屏做在到一起,成為目前「觸顯一體化」道路上的先驅。      相比In-cell技術,On-cell目前在技術上更容易實現,隨著On-cell技術的亮相,液晶面板和觸摸面板的一體化迎來了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