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信 發表於 2020-11-25 09:26:42
隨著工業網際網路和物聯網等新興行業的高速發展,各類創新應用對網絡指標提出極致要求,端到端低時延、數據不出場等核心需求都需要邊緣計算技術的支持,邊緣計算已成為垂直行業數位化轉型發展的剛需。IDC預測,到2020年,將有超過500億個終端與設備聯網,40%的數據需要在網絡邊緣分析、處理與存儲。因此,邊緣計算市場規模將超萬億元。
一直以來,中國移動高度重視邊緣計算的發展,積極推動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從產業合作、標準制定、平臺打造和應用示範等多個方面持續推進產業發展。
在產業合作方面,成立邊緣計算開放實驗室,並在中國通信學會發起成立邊緣計算委員會,成為國內邊緣計算領域重要的學術和產業交流平臺;
在標準制定方面,中國移動在ETSI、CCSA等多個國內外標準化組織中牽頭邊緣計算和邊緣雲領域的標準制定,為產業形成共同的技術體系提供基礎。
在平臺打造方面,中國移動積極推進OpenUPF和OpenSigma邊緣計算產品研發,構建網邊融合的服務能力,為合作夥伴提供高質量的網邊融合系列產品。
在應用示範方面,截至目前中國移動已建設百餘個邊緣計算示範項目,覆蓋22個省份,15個細分行業,推出30餘個面向商用的邊緣計算行業解決方案。
目前,MEC仍處於初具商業規模的階段,2023年以後,MEC才能進入規模商用階段。從目前來看,MEC發展還面臨三大挑戰。
一是標準,傳統的核心網目前還是一個緊耦合階段,邊緣計算技術的關鍵部件需要進行解藕,這需要標準規範的開放性;
二是應用,目前業內聚焦MEC的應用主要集中在移動方面,而許多行業應用本來就是基於固定網絡,如何實現固定和移動的融合,為客戶提供固定移動融合的行業升級方案,仍有許多問題待探討;
三是協同,核心網的一些關鍵網元向邊緣延伸,MEC在實現的同時需要邊緣設備和運營商通信核心網絡有很多協同,會帶來雲邊協同需求,如何來滿足這種需求業界也尚在探索之中。
除此之外,業內就邊緣的具體位置以及不同行業場景所需的邊緣技術看法不一。針對智能工廠、智慧港口和智慧園區等,應就近部署邊緣技術以支撐關鍵應用,為其提供超低時延、實時處理分析、安全可靠網絡等一體的最優運行環境。如果需要覆蓋更廣範圍的應用場景,包括智慧城市、自動駕駛、雲/邊緣沉浸式遊戲 以及通過移動終端接入和使用的其他服務,那麼以區或市為顆粒度來部署邊緣基礎設施將更加經濟有效。
為此,中國移動提出「謀共識」、「強能力」和「促合作」三大建議,促進國內邊緣計算技術體系達成共識,推動產業生態凝心聚力,加速邊緣計算商用發展。
「謀共識」,加速體系完善。邊緣計算在實施中遇到部署位置不夠明確,平臺與應用的API接口不夠標準等問題,中國移動將攜手產業鏈共同打造統一完善的體系架構。
「強能力」,加速網邊雲協同發展。運營商邊緣計算的核心在於有能力實現網、邊、雲的協同,現階段如何實現網絡能力的快速對外開放、如何實現雲能力高效的下沉到邊緣,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促合作」,加速應用驅動。垂直行業的定製化需求千差萬別,需培養重點行業,有側重地在特定行業,如智能製造、智慧交通、AR/VR等先行先試,在實踐中摸索邊緣計算的商業成功之道。
責任編輯:xj
原文標題:中國移動:邊緣計算發展三大建議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資治通信】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