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香農時代信息產業發展面臨的十大挑戰數學問題

2020-11-22 電子發燒友

後香農時代信息產業發展面臨的十大挑戰數學問題

機器之心 發表於 2020-11-20 17:33:21

後香農時代的通信技術會如何發展?又有哪些值得業界關注的數學問題呢?在上月底結束的長沙「數學促進企業創新發展論壇」上,華為董事、戰略研究院院長徐文偉拋出了後香農時代信息產業發展面臨的了十大挑戰數學問題。

提到香農定理,通信領域的小夥伴應該是非常熟悉的了,可稱得上是該領域的「金科玉律」。1948 年,香農博士在《通信的數學原理》一書中提出了這一著名的定理。此後,香農定理成為現代資訊理論的基礎理論,在通信和數據存儲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並為今天通信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資訊理論之父克勞德 · 香農。

70 多年過去了,通信行業的發展依然離不開基礎數學理論的支撐。各大科技公司也紛紛採取自己的方式積極推動數學的發展和吸引數學人才,比如阿里巴巴舉辦的年度全球數學競賽等。

華為也不例外。在全球化戰略發展中,華為也充分彰顯出了其對數學的重視。華為先後在俄羅斯和法國設立了數學研究所,旨在加強基礎研究,特別是數學算法方面的研究。這些舉措為華為的技術發展提供持續不斷的理論源泉。

同樣,在國內,華為與眾多的數學領軍專家開展了深度合作。華為與張平文院士、徐宗本院士、李安民院士都建立了數學聯合實驗室,並且與高校和科研機構有大量合作課題。

據華為心聲社區報導,不久前,在湖南長沙由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舉辦的「數學促進企業創新發展論壇」上,華為董事、戰略研究院院長徐文偉做了主題為「後香農時代,數學決定未來發展的邊界」的演講,其中談到了華為對數學的重視,並提出了後香農時代信息產業發展面臨的了十大挑戰數學問題。

智能社會、5G 與香農極限

徐文偉在演講中說道,基於七十多年前的香農定理,信息產業才有了五十多年的高速發展,並發明了一代又一代的通信產品。在未來二三十年裡,人類社會將進入萬物感知、萬物互聯和萬物智能的智能社會,並由此催生新的新的工作、生產和生活模式,這些都與七十年前香農時代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與此同時,隨著社會進入 5G 時代,幾乎達到了香農定理的極限。可以說,當前的創新主要是把幾十年前的理論成果通過技術和工程來實現。

何謂香農極限?這是通信信道容量在理論上的一個極限值。我們可以先來看下香農第二定律,它表示信道中的極限信息傳輸率和信道能力,被奉為現代通信的「金科玉律」,公式表示如下:

其中 B 表示信道帶寬,S/N 表示信噪比,它們成為了決定網速上限的兩個基本因素。

根據這一公式,在相同信噪比的情況下,增加信道帶寬成為決定 5G 網速的主要因素。對於這種提升信道帶寬的方式,有些業內專家稱「5G 之後再無 G」,這意味著,未來通信的發展只剩下量的擴增,並無實質的技術進步。

此外,徐文偉還表示,隨著智能社會的到來,通信場景由以往的人與人通信為主向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通信為主轉換,並相應地出現人與人通信主導的時代沒有考慮到的場景和問題。

這些新場景、新問題和新挑戰,我們可以稱進入了後香農時代。在後香農時代,不僅需要理論的突破和工程技術的發明,更需要數學家們發揮核心作用。

所以,華為發布了後香農時代面向數學的十大挑戰問題,包括利用更少的計算和存儲資源獲得更高的性能、需要暴力計算的場景以及採用數學算法和軟體優化等減少資源消耗等等業界難題。

十大數學挑戰問題

挑戰問題 1:有損壓縮的極限問題(語義資訊理論)。

挑戰問題 2:突破信源編碼理論,挑戰無損信源壓縮極限。

挑戰問題 3:網絡基本業務模型問題。

挑戰問題 4:Massive MIMO 容量域。

挑戰問題 5:非線性信道補償問題。

挑戰問題 6:大規模通信網絡的最優控制問題。

挑戰問題 7:反問題高精度快速求解。

挑戰問題 8:高性能的糾錯碼 - 代數幾何(AG)碼。

挑戰問題 9:DNN 的可解釋性。

挑戰問題 10:網絡級流量矩陣近似計算。

最後,向機器之心的讀者們發問一句,這些問題你怎麼看?

責任編輯:lq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華為發布:後香農時代,面向數學的十大挑戰問題
    過去20多年,數學在提升華為產品競爭力方面起了極大作用,我們非常願意與大家分享華為如何把工程問題轉變為數學問題的經驗,同時我們也將在本次大會發布信息產業面臨的十大工程和數學問題,張榜求賢,希望與數學家們攻克難關。 我們正處於交叉科學及新技術爆發的前夜,在未來二三十年裡,人類社會將進入智能社會。
  • 華為徐文偉:後香農時代,面向數學的十大挑戰問題
    那麼,人與人的通信,是否可以更好地滿足人的認知要求;機器與機器的通信,是否可以不考慮人對內容的理解,探索高層次的語義問題;多點對多點,能否解決更複雜的香農容量域的難題。這些都是點對點可靠傳輸沒有考慮到的場景和問題。 這些新場景、新問題、新挑戰,我們可以稱之為進入了後香農時代。在後香農時代,需要理論的突破和工程技術的發明,更需要數學家們發揮核心作用。
  • 後香農時代,華為徐文偉提出面向數學的十大挑戰問題
    IT之家9月15日消息 8月28日,華為董事、戰略研究院院長徐文偉在長沙由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舉辦的 「數學促進企業創新發展論壇」進行發言,提出了《後香農時代,數學將決定未來發展的邊界》,並發布了10大待解答的數學挑戰問題。
  • 後香農時代,華為提出10大數學挑戰問題,你能看懂嗎?
    機器之心報導編輯:杜偉後香農時代的通信技術會如何發展?又有哪些值得業界關注的數學問題呢?在上月底結束的長沙「數學促進企業創新發展論壇」上,華為董事、戰略研究院院長徐文偉拋出了後香農時代信息產業發展面臨的了十大挑戰數學問題。提到香農定理,通信領域的小夥伴應該是非常熟悉的了,可稱得上是該領域的「金科玉律」。
  • 後香農時代 華為提出10大數學問題 網友:看懂題目都算我輸
    學過通訊的網友應該知道香農定律,這是通訊領域的金科玉律,我們現在使用的移動通訊技術都離不開它的指導。70多年去了,還有什麼數學定律能夠給通訊行業帶來變革呢?日前華為心聲社區公布了華為董事、戰略研究院院長徐文偉在長沙由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舉辦的「數學促進企業創新發展論壇」上的發言,談到了華為對數學的重視,並拋出了十大數學問題。徐文偉表示,隨著智能社會的到來,通信的場景發生了根本變化,也更加多樣化。
  • 誰是第一個研究信息的科學家?看資訊理論之父香農的偉大人生
    但是翻開內容,你就會明白這個標題起的是多麼貼切,正是這篇論文將人類帶入了資訊時代。信息是什麼?每個人好像都有自己的答案,你想研究信息,你就必須在科學上給信息作出一個定義。於是香農大師給出了。信息的本質是消除不確定性。一條信息究竟有多大的信息量,在於它能消除多少不確定性。
  • 包為民院士:航天發展面臨的控制問題與挑戰
    、月球探測等為代表的大規模空間設施建設及航天產業快速發展,相關產業規模快速增長,將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新趨勢和新模式。未來航天技術將聚焦四大能力,打造新興產業,培育新動能,迎接太空經濟。這四大能力是進出空間、探索空間、利用空間和開發空間。 進出空間能力將發展出低成本、高可靠進出空間的航天運輸系統。航天運輸由三個系統組成,分別是1小時全球抵達運輸+天地往返運輸+空間轉移運輸,具有高可靠、低成本特性,能滿足我國未來較長時間內空間探測任務需求,支撐航天任務和產業的發展。
  • 「資訊時代之父」香農:用一隻木老鼠奠定人工智慧的基礎
    香農在鏡頭裡告訴觀眾,「解決一個問題並記住解決方案,涉及到一定程度的心智活動,這已經有點類似大腦了。」對於美國觀眾,「忒修斯」幾乎被驚為天物:這簡直就是一臺能夠思考的機器! 這隻木老鼠以及整個迷宮系統,是香農和他的妻子花了無數個夜晚建造起來的。他說,靈感來自他對兒童積木玩具的喜愛,以及他對位於倫敦漢普頓宮中的樹籬迷宮的興趣。
  • 香農定律:新帝國的基石,資訊時代規則的制定者,5G幕後的大Boss
    眾所周知,瓦特改良蒸汽機,使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而麥克斯韋提出的電磁理論,則讓人類從蒸汽時代跨越到了電氣時代。而第三次信息革命,則是香農提出的香農定律吹響了變革的號角。這讓他對於信息產生了獨特的理解。當時香農在研究探討信息的本質和通信的理論極限問題,比如什麼是信息,怎樣從數學上定義衡量信息,數據壓縮和數據傳輸可達到的極限在哪裡。
  • 香農誕辰百年紀念特輯 | 香農說要有「熵」,資訊時代便由此開啟
    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電子工程系教授巴特·嗑死磕(Bart Kosko)說:愛因斯坦相對論之革命性在於它顛覆了之前的牛頓力學,而香農資訊理論之革命性在於它前無古人—— 香農對信息的認知開人類之先河,沒有什麼擋在前面需要被顛覆的;香農提出了全新的數學工具,就是所謂的資訊理論,並用這個工具回答了人類從未思考過的問題。
  • 天才是如何解決問題的——以資訊理論的創始人香農為例
    克勞德·香農是美國數學家、電子工程師和密碼學家,被譽為資訊理論的創始人。不僅如此,香農還被認為是數字計算機理論和數字電路設計理論的創始人。克勞德·香農花了大約十年的時間才完全形成了他開創性的信息理論。他最初的想法是在研究生院為他那個時代的許多信息技術(如電話、收音機和電視)建立一個共同的基礎。然而,直到1948年,他才發表了一篇關於溝通的數學理論。不過,這並不是他唯一的重大貢獻。
  • 香農,帥又有才的科學家
    今年是資訊理論的創始人香農(C. E. Shannon,1916-2018)誕辰102周年。他於1948年發表了著名的文章「通信的數學理論」(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創建了資訊時代的理論基礎——資訊理論。香農因而被稱為「資訊理論之父」。
  • 天才VS頑童,帶你走近克勞德·香農
    提到香農最先湧入腦海的是什麼?香農韋弗數學傳播模式資訊理論和人工智慧的奠基人《通信的數學理論》眾所周知,瓦特改良了蒸汽機,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麥克斯韋提出的電磁理論,則讓人類從蒸汽時代跨越到了電氣時代。而第三次信息革命,則是香農提出的香農定律吹響了變革的號角。縱觀香農的人生該怎麼給他下一個定義呢?
  • 在1024 特殊日子,怎麼能忘記香農及比特 bit
    直到兩年後,他丟出了自己的博士論文——《理論遺傳學的代數學》,並憑此獲得了麻省理工的數學博士學位。是的,這傢伙玩了個跨界,竟然從電子工程學跨到了生物遺傳學。。。1945年,他向貝爾實驗室提交了一份備忘錄——《密碼學的一個數學理論》。1948年6月至10月,香農在《貝爾系統技術雜誌》連載了那篇改變人類社會發展軌跡的論文——《通信的數學理論》。次年,香農又在該雜誌發表了另一篇著名論文——《噪聲下的通信》。在這兩篇論文中,香農給出了通信系統的基本模型,提出了信息熵的概念以及數學表達式。
  • 資訊理論之父——克勞德·香農 | 致敬先驅
    4月30日,是香農誕辰的102年(1916.04.30-2001.02.26),就讓我們一起來懷念這位與馮·諾伊曼、圖靈並稱的人工智慧領域的先知。20世紀50年代,圖靈與馮·諾伊曼兩位大師相繼離世後,香農成為人工智慧領域承上啟下的關鍵人物。
  • 中科院-北郵「通信工程中的數學問題」研討會在我校召開
    北京郵電大學喬建永校長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自香農以「通信中的數學原理」為題創立資訊理論以來,人類信息通信獲得了巨大發展,其對網際網路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的影響更是舉世矚目。本次研討會將大力推動理工融合和產教融合的改革實踐,啟動長期穩定的學術交流合作機制,為數學研究推動信息通信技術原始創新,以及通信問題牽引數學本身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交流平臺,有助於促進學科交叉和與共同發展,必將為教學、科研、學科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注入新的活力。
  • 堪與E=mc²比肩的香農公式,5G背後的主宰
    雖然克勞德·香農沒有愛因斯坦那般赫赫有名,卻也是享譽一時的偉大人物。    在科學的世界,始終流傳著各種有關香農的傳說,人們稱他為「資訊理論之父」和「數字通信時代的奠基人」。這一切都源於他1948年親手所繪的那一幅「數字時代的藍圖」——《通信的數學原理》。
  • 資訊理論創始人克勞德·香農:真正的天才是如何思考的?
    編者按:克勞德·香農(Claude Shannon),美國數學家、電子工程師和密碼學家,被譽為資訊理論的創始人。1948年,香農發表了劃時代的論文《通信的數學原理》,奠定了現代資訊理論的基礎。不僅如此,香農還被認為是數字計算機理論和數字電路設計理論的創始人,也為軍事領域的密碼分析, 包括密碼破譯和保密通信,做出了很大貢獻。
  • 資訊時代的組合數學
    迫於中國組合數學發展自身的需要,以及中國信息產業發展的需要,在中國發展組合數學已經迫在眉睫,刻不容緩。2. 組合數學與計算機軟體隨著計算機網絡的發展,計算機的使用已經影響到了人們的工作,生活,學習,社會活動以及商業活動,而計算機的應用根本上是通過軟體來實現的。我在美國聽到過一種說法,將來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可以直接從軟體產業反映出來。
  • 坤鵬論:香農說,信息是能夠用來消除不確定性的東西
    可以說,以牛頓為代表的科學時代,可謂至今以來人類歷史中科技最璀璨的時代。牛頓將這些術語加以量化,以便能夠放在數學方程中使用。而在他之前,光是「運動」這個詞的含義都像「信息」一樣龐雜不清。牛頓做的事就是用奧卡姆剃刀——剃掉一切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