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嚴護水制亟須突破三大瓶頸

2021-01-14 半月談網

 

國務院辦公廳今年1月初印發了《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辦法》(以下簡稱「考核辦法」),此舉意味著,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以及水資源日趨緊張的背景下,我國解決水資源總量不足、提高用水效率以及防治水汙染有了可以量化考核的剛性制度。

半月談記者在湖北、山西等地採訪時了解到,基層幹部及執法人員對考核辦法表示認同,但在具體落實過程中存在著不少困難和問題,亟須採取相關措施予以解決。

以剛性制度呵護水資源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要求建立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2012年年初,國務院頒布關於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提出了更為明確的要求。

水利部部長陳雷在《求是》雜誌上發文稱,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付出的水資源、水環境代價過大,導致一些地方出現水體汙染、水質惡化,河道斷流、湖泊萎縮,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土流失、生態退化等問題,可持續發展面臨嚴峻挑戰。

要以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為抓手和切入點,抓緊確立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汙「三條紅線」,建立健全水資源管理責任和考核制度,從源頭上扭轉水環境惡化趨勢。

山西、湖北的一些水利專家告訴半月談記者,2013年初國辦出臺的考核辦法實際上是把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和國務院的相關要求進一步量化為考核指標,並與地方政府主要負責人和領導班子綜合考核評價相掛鈎,既是落實中央和國家相關精神的具體舉措,也具有很強的操作性。

「水資源論證、水資源費徵收等水資源管理工作,若不通過強有力的考核辦法,就沒法執行,中央的精神也不可能落到實處。」山西省水利廳水資源管理中心主任薛鳳海告訴記者。

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下屬的長江水資源管理局總工程師穆宏強認為,「紅線管理」含金量很高,對地方工作的考核也是硬性的,完不成考核目標會依法依紀進行處罰,對省一級具有很強的約束力。

山西、湖北均是國家確定的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試點省。去年12月,湖北向全省地市州縣下發了加快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試點方案。

山西省的相關試點工作也在加緊推進,並於年底出臺了節約用水條例,從法規意義上明確了政府、節約用水行政主管部門、用水單位和個人節約用水的責任和義務,強化了節約用水的政府責任,並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基層落實遇到三大瓶頸

記者採訪了解到,儘管各地基層政府認為這次國辦出臺考核辦法很有必要,並表示「對指標無條件服從,並認真執行」,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

最大障礙是經濟發展與水資源管理的矛盾短期內難以調節。「基層工作確實面臨經濟發展轉型的壓力,如果地方上馬的還是落後產能、高耗能、高汙染的項目,地方指標就很難控制,要完成國家下達的目標也就非常困難。」穆宏強說。

一些基層水政執法人員表示,「三條紅線」一划,執法內容要大增,但是當前地方還是以GDP為首要任務,需要服務好企業。用水直接關係到企業生產經營,一些地方甚至發文,明確規定「執法部門只能在規定時間內進入企業」。「這種執法環境,『三條紅線』劃出來,也必定是執行難的局面。」湖北安陸一位基層水政執法幹部告訴記者。

其次,用水缺口大,基層水利幹部普遍感受指標分解難。記者在湖北採訪時了解到,國家給該省2015年的用水總量指標是315億立方米,而實際上湖北省測算的是需要365億立方米。「50億立方米的用水缺口,對今後工作提出了嚴峻挑戰。」湖北省水利廳水資源處處長熊春茂說。

第三,重要江河湖泊水質達標標準設定不科學。薛鳳海告訴記者,像山西這樣的北方省份,河流季節性很強,汛期與非汛期的河流水量差別很大,特別是非汛期河道內自然流水很少,流淌的主要是汙水處理廠排放的廢水。

以化學需氧量為例,企業排放達到每升50毫克也算達標,但地表水水質監測標準中,超過每升15毫克就算是三類以上汙染。「也就是說,就算企業排放的是達標水,但進入河流按地表水的水質標準看,很多都是五類甚至劣五類。在企業和城市汙水排放量固定的情況下,要達到四季達標是非常難的,應當合理考核。」薛鳳海說。

最嚴護水制度勢在必行

水利部副部長胡四一介紹,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重在落實,建立責任與考核制度,是確保主要目標和各項任務措施落到實處的關鍵。考核辦法明確了責任主體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政府主要負責人負總責,同時明確了各地「三條紅線」的控制目標。

每5年為一個考核期,採用年度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結合,劃定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個等級。對考核優秀的予以通報表揚,在相關項目安排上優先予以考慮;對考核不合格的要作出書面報告,提出限期整改措施。對整改不到位的,由監察機關依法依紀追究該地區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

業內人士認為,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勢在必行,要解決目前面臨的水資源短缺、汙染嚴重與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矛盾,保障考核辦法的順利落實,必須要求各地各級政府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產業結構,並進一步健全節約用水、汙染管控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和相關制度,建立起與水資源管理相適應的發展規劃和制度體系。

專家們表示,考核辦法中的一些指標體系設置一定要科學,需要進一步調整和完善。考核辦法設置了用水總量、用水效率和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三項控制目標。

在基層落實過程中,用水總量可以通過細化到市縣來控制,但用水效率包括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農業灌溉用水效率等方面,涉及工業企業、農業等各個產業類別,不太好控制。此外,對這一指標的控制目標設置也易出現「鞭打快牛」等情況。

中南環境資源法研究所、湖北水事研究中心研究員陳虹告訴半月談記者,最主要的還是要確立一套對下行之有效、有足夠約束力的行政首長考核體系。為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水資源管理績效應成為地方政府及其各職能部門考核、問責的重要內容。

除了自上而下的行政手段,可以把流域諮詢機構作為流域信息共享平臺,推動社會公眾積極參與。在開發利用、保護水資源方面要鼓勵公眾監督,形成行政問責和公眾問責的雙重壓力機制。(《半月談內部版》2013年第2期,記者 晏國政 黃豔)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半月談網"的所有作品,均為半月談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任何報刊、網站等媒體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連結、轉帖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如需授權,點擊 獲取授權

相關焦點

  • 最嚴「禁捕令」 共護一江魚
    如何提升長江流域漁政執法監管能力,確保史上最嚴「禁捕令」落實落地?怎樣徹底斬斷市場銷售產業鏈,保護長江流域生態安全?記者為此進行了調研。  1.雷霆出擊,確保「清船」「清網」「清江」「清湖」  【案例】  11月30日上午10時許,長江武漢漁政碼頭,12位執法人員代3名違禁在長江捕魚的被告人,將73.76公斤成魚、13.83萬尾魚苗放還長江。
  • In-cell技術發展面臨三大瓶頸
    打開APP In-cell技術發展面臨三大瓶頸 佚名 發表於 2015-08-28 08:14:48   恆煦電子材料總經理許銘案表示,以目前In-cell技術的發展來看,遇到中大尺寸觸控將變得不靈敏、未來2k解析度或4倍像素高畫質的顯示使線路設計製作難度加高、以及難以製作曲面觸控等三大瓶頸。
  • 圖靈獎得主姚期智院士:人工智慧存在三大技術瓶頸
    在他看來,人工智慧有三大技術瓶頸亟待突破,需要科學家「從0到1」的原創研究。 作為現代密碼學的奠基人,姚期智創立的上海期智研究院今年初在滬成立。目前,這家新型研發機構已匯聚4位兩院院士、20多位科學家和多所高校的青年人才。
  • 圖靈獎得主、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期智:人工智慧存在三大技術瓶頸
    在他看來,人工智慧有三大技術瓶頸亟待突破,需要科學家「從0到1」的原創研究。作為現代密碼學的奠基人,姚期智創立的上海期智研究院今年初成立,目前已匯聚4位兩院院士、20多位科學家和多所高校的青年人才。研究院瞄準人工智慧、現代密碼學、高性能計算系統、量子計算及量子人工智慧、物理器件與計算、生物智能6個方向開展前沿研究。在姚期智看來,脆弱性是人工智慧面臨的第一大技術瓶頸。
  • 志願者尋訪「護水英雄」傳承「護水精神」
    志願者尋訪「護水英雄」傳承「護水精神」 2014-08-20 13:26:00 導讀:連日的陰雨天並沒有擋住紹興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學院「青春助力五水共治」社會實踐隊的腳步,這群大學生們走街串巷,尋訪著一個個「護水英雄」,將「英雄」的「護水精神」傳遞出去,用自己的行動和青春助力五水共治。
  • 打開 最嚴「禁捕令」 共護一江魚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如何提升長江流域漁政執法監管能力,確保史上最嚴「禁捕令」落實落地?怎樣徹底斬斷市場銷售產業鏈,保護長江流域生態安全?記者為此進行了調研。今年起,這一「禁漁令」升格為史上最嚴的十年禁捕。為全局計、為子孫謀。史上最嚴「禁捕令」的執行,成為沿江各地踐行「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理念的一次絕佳契機。湖北荊州市荊州區李埠鎮龍洲村村民陳中國祖祖輩輩以捕魚為生。長江禁捕後,他上交了漁具、漁網、漁船,成為全村最早一批主動上交漁船的漁民。「為了子孫,想得通也放得下。」陳中國說。
  • 我國昆蟲飼養和病毒提取技術瓶頸已突破
    該公司高品質昆蟲病毒生物殺蟲劑原藥首次採用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棉鈴蟲群養技術和系統集成的病毒分離提純技術,大幅度提高了產品的病毒含量,突破了嚴重製約該產品產業化發展的主要技術瓶頸,促進了世界昆蟲病毒生物殺蟲劑產業提升。   長期以來,我國昆蟲病毒生物農藥的生產始終無法突破昆蟲飼養和病毒提取等關鍵技術瓶頸,致使生產成本過高,生產規模過小,難以規模化開發和大面積應用。
  • 我國科學家首次突破光合作用反應量瓶頸,該技術可用於人造地球
    光合作用反應量瓶頸光合作用是人類最愛的化學反應之一,它把無機物轉成有機物,才讓世界充滿色彩,才有了人類。人類希望光合作用的量可以更快更多,這樣溫室效應就離我們更遠,樹木可以更綠,我們呼吸的氧氣更多。但是光合作用的量,是有瓶頸的,它的瓶頸就是進行光合作用的生物,自身的需求。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機物,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為了給生物自身提供能量,生成有機物的量不會超過自身需求。例如植物自身光合作用最終是為植物自身生成碳水化合物,用於自身維持生命和生長。
  • 世界級技術突破產業瓶頸,山東化工短板可望變優勢
    解決這一瓶頸,必須要靠關鍵技術突破。精細化學品綠色合成技術的開發及產業化示範」項目榮獲2016年度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甜菜鹼鹽酸鹽是食品、化妝品等行業的基礎原料,國內年需求量超過10萬噸,產能卻連一半也達不到。
  • 中鋁集團突破鋁燃料電池產業化技術瓶頸
    但由於其存在一些技術瓶頸仍未解決,產業化推進速度緩慢。日前,記者在十五屆中國國際鋁工業展獲悉,中鋁集團旗下從事金屬空氣電池產品研發生產的企業——寧波烯鋁新能源有限公司(簡稱「烯鋁公司」)突破了鋁燃料電池產業化技術瓶頸,在展會上首次隆重發布了三款產品:鋁燃料通信備用電源、可攜式鋁燃料應急電源、水電熱一體鋁燃料應急保障設備,並即將實現規模化生產。
  • 政見|國際數學大師丘成桐:人工智慧時代,亟須數學理論突破
    政見|國際數學大師丘成桐:人工智慧時代,亟須數學理論突破深秋的石窟河,碧藍清幽,遠山叢林掩映其中,好似一幅極美畫卷。時隔兩年,國際數學大師、哈佛大學教授丘成桐再次踏上故土,發起卡拉比-丘(梅州蕉嶺)數學大會。日前,在接受南方日報、南方+客戶端專訪時,年過七旬的他分享了自己與祖國、與家鄉蕉嶺的點滴故事,並為中國基礎科學研究的發展和人才培育鼓與呼。
  • 兩大舉措助力突破洱海水質改善瓶頸
    洱海是我國典型的高原湖泊,也是我國富營養化初期湖泊的代表,正處於營養狀態可逆的敏感轉型期,水質波動較大,亟須加大治理力度。隨著流域社會經濟發展和生產生活方式的快速轉變,生產生活用水量以及汙水排放量快速增大,導致流域低汙染水排放量急劇增加,汙染已成為洱海富營養化的關鍵驅動力之一。
  • 政策東風下,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瓶頸與突破
    政策先行下,是技術發展上的喜憂參半,上遊制氫結構尚需優化,新型制氫技術還需完善;中遊儲氫技術亟待突破,高壓儲氫罐「瓶」頸仍在;下遊電池技術取得進步,電池電堆發展迅猛,核心材料有所突破。 但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整體與國外玩家差距明顯,政策春風下,產業鏈需要加快發展,突破更多關鍵技術,擁抱氫燃料電池汽車廣闊的發展前景。
  • 淨水器不制水-家用淨水器不知道為什麼不制水?
    當然隨著淨水器的普及,使用人越來越多,當然也在使用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故障的問題,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就會影響我們用水的困難,從而給我們帶來不便,那如果淨水器在使用中遇到淨水器不制水的故障的話,該怎麼辦呢?今天家有山泉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淨水器遇到不制水的常見原因和解決方法吧,希望能給您的生活帶來幫助。
  • 中國A股雞年三大關鍵詞:價值投資、嚴監管、國際化
    原標題:(經濟觀察)中國A股雞年三大關鍵詞:價值投資、嚴監管、國際化  中國A股14日飄紅收官迎接農曆狗年,盤點A股雞年的風雲變幻,「價值投資」、「嚴監管」、「國際化」成為三大關鍵詞。
  • 科學網—新藥研發模式亟須轉變
    2017年我國新藥研發的形勢和挑戰——
  • 突破氫燃料電池汽車四大瓶頸
    三大產業集群引領發展。地方政府和企業積極探索氫能產業發展,形成了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等主要氫能產業集群,並逐漸輻射到周邊地區。在珠三角地區,佛山雲浮氫能產業園目前達到年產5000輛燃料電池汽車和2萬臺燃料電池電堆的產能,並基本完成產業鏈布局,產業集群效應初顯。
  • 陰重陽輕,以戊土製水護火為喜
    若水陰五又透水,八字有戊土製為喜,若水木同透者,先金后土更宜,若只有土透則降層次。坤造:丁巳 壬寅 乙未 戊寅出生於立春後第三天戊土司令10虛歲起運,10癸卯,20甲辰,30乙巳,40丙午,50丁未,60戊申,70己酉【命局組合】乙木生寅月,戊土司令,立財局,但寅巳穿戊土根傷,取食神生財,丁壬合,壬水攪局,需用戊土救應。
  • 嚴控油、水、空氣 挖機徹底擺脫故障
    而真相往往佔據在少數人手裡,往往機器故障率低、折舊費少、狀態強勁的機器,都有一個在保養方面絲毫不敢懈怠的機主,其實只要是把油、水和空氣這三關牢牢把住,挖掘機75%以上的故障可以直接宣告扼殺在搖籃裡!我們一起來看看。嚴控第一關:油不管是液壓油也好,還是柴油、機油、齒輪油,雖說各司其職但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機器運轉良好,所以油品乾淨是最基本的要求!
  • 半導體光電子晶片突破關鍵瓶頸
    半導體光電子晶片突破關鍵瓶頸 澎湃新聞 發表於 2020-04-07 17:22:59 你能否想像通過巧妙的安排,使得許多支足球隊同時在同一個球場上訓練陣型而互不幹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