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氫燃料電池汽車四大瓶頸

2021-01-13 新華社客戶端

2 0 18長三角氫能燃料電池汽車科普巡遊活動期間,一輛氫能燃料電池物流車在江蘇如皋發車

發展氫能是尋求解決能源、資源和環境危機,推動能源革命的有益探索。近年來,全球氫能產業興起,美、日、韓、德等國家均出臺相應政策,將發展氫能產業提升到國家能源戰略高度。氫能可廣泛應用到三次產業多個領域,在我國交通領域應用成為突破口。

經過多年積累,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初具產業化條件,商業化應用正在開啟。

氫燃料電池汽車初具產業化條件

近年來,國家《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和《「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都將氫能發展與燃料電池技術創新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列為重點發展方向。

我國已經初步掌握氫燃料電池堆及其關鍵材料、動力系統、整車集成和氫能基礎設施等核心技術,基本形成氫能研發、製備、儲運、應用等完整產業鏈,且產業鏈上下遊協作意識增強,不同環節企業戰略合作行動顯著增加。雖與國際領先梯隊存在一定差距,但已經初步具備產業化條件。隨著技術進步,我國燃料電池汽車進入商業化導入期,可在低速短程和遠距離運輸方面與純電動汽車互為補充。

三大產業集群引領發展。地方政府和企業積極探索氫能產業發展,形成了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等主要氫能產業集群,並逐漸輻射到周邊地區。在珠三角地區,佛山雲浮氫能產業園目前達到年產5000輛燃料電池汽車和2萬臺燃料電池電堆的產能,並基本完成產業鏈布局,產業集群效應初顯。長三角地區以上海為中心,江蘇如皋的「氫經濟示範城市」、浙江台州的「氫能小鎮」建設項目正在推進,安徽六安相關技術已接近世界先進水平。京津冀以北京、天津、張家口等城市為核心,以服務2022年冬奧會為契機,打造我國北方氫能產業示範基地。

近年來,大型央企開始關注氫能並強勢進入,行業發展定位普遍較高,且計劃布局全產業鏈。與中小型民企相比,大型石油化工企業氫氣來源廣、資金雄厚、擁有龐大的加油站網絡及運營經驗,對促進燃料電池汽車發展優勢明顯。

地方政府布局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速度也明顯加快,促進了產業發展。

直面四大瓶頸,「加氫焦慮」待破解

——關鍵材料和核心技術尚未自主。近年來,我國發布一系列政策引導鼓勵氫能產業發展,在關鍵零部件和技術開發方面已有所突破。液氫儲罐已經實現國產化,最大容積可達300立方米,已掌握氦製冷循環設備核心技術。但關鍵零部件主要依靠進口,燃料電池的關鍵材料包括催化劑、質子交換膜以及炭紙等材料大都採用進口材料。關鍵組件製備工藝急需提升,膜電極、雙極板、空壓機、氫循環泵等和國外存在較大差距。關於氫品質、儲運、加氫站和安全的標準較少,氫氣品質檢測和氫氣洩漏等重要測試裝備欠缺,權威檢測認證機構仍未形成。

——加氫基礎設施建設不足。從國內外看,「加氫焦慮」是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尚處起步階段,運營車輛較少,加氫站的建設運營無法通過規模經濟效應平衡收支,導致建設運營模式不夠成熟,加氫設備產業化能力不足、成本偏高。而基礎設施不足又反過來影響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目前,我國實際運營和在建加氫站多為示範性或為示範性汽車提供加注服務,暫未實現商業化運營。

——氫燃料電池車輛商業化推廣模式沒有建立。從制氫環節來看,現有制氫技術大多依賴煤炭、天然氣等一次性能源,經濟性、環保問題依然突出。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氫存在效率低、綜合成本高等問題。從儲氫環節來看,儲氫密度、安全性和儲氫成本之間的平衡關係尚未解決,離大規模商業化應用還有一段距離。從用氫環節來看,燃料電池汽車仍發展緩慢,技術尚不成熟。建設加氫站所需關鍵零部件沒有量產的成熟產品,導致建設成本過高。以上諸多問題極大制約了我國氫能汽車商業化運行進程。

——專項規劃和政策體系尚未形成。我國雖從戰略層面肯定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發展,但專項規劃和政策體系缺位,產業發展方向、目標和重點尚待明確。氫氣仍歸為危化品管理,主管部門不明確,加氫站審批難度大,對產業發展形成較大制約。

發力四大問題,氫燃料電池汽車方能跑得歡

——協調好氫燃料電池汽車與電動汽車的關係。氫燃料電池汽車與純電動汽車不是相互排斥的,在不同應用場景下二者可互為補充。氫燃料電池汽車具有零排放、續航裡程長、加注時間短等特點,是適應市場需求的最佳選擇。燃料電池汽車能滿足零下30攝氏度高寒地區的使用需求。應適時將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重點向燃料電池汽車拓展,在運輸需求大及環保要求高的區域,優先開展氫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

——統籌產業發展空間和潛力。目前,氫能在我國熱度很高,但產業發展尚待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應認真研究氫能技術和產業發展趨勢,科學預判技術突破和試驗示範方案的時間節點、商業化應用的發展規模和生產成本等,為政策制定提供參考依據。

——財政資金應重點發力基礎研究。為使燃料電池產業化擁有足夠的技術支撐,迫切需要加強燃料電池的材料新體系及其電化學機理過程研究,政府資金應在基礎研究環節集中發力,儘快突破核心技術和關鍵材料瓶頸。

——防範產業無序競爭和產能過剩風險。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地方政府規劃的氫燃料電池電堆總產能超過1500兆瓦,氫燃料電池汽車產能總計近萬輛。我國氫能產業化尚處於起步階段,市場容量有限,短時間內這些產能很難充分釋放,一旦規劃實施有可能馬上面臨產能過剩風險,對此應高度警惕。

順應能源結構調整趨勢,根治「談氫色變」

強化頂層設計引導,儘快研究制定氫能產業發展專項規劃。順應我國能源結構優化調整趨勢,結合我國氫能產業發展實際情況,確定氫能產業發展戰略導向。儘快出臺專項規劃,明確氫能產業發展方向、目標和重點。

積極扶持技術研發和自主創新。針對關鍵技術不成熟、成本高等突出問題,積極支持基礎研究,強化車用氫能技術研發,加快車用氫能制氫、儲存、運輸、加注及安全方面技術研發。不斷完善氫能產業體系,對產業薄弱環節加強政策支持和引導,鼓勵自主創新,加大對企業氫能研究相關投入的補助,激發企業主體作用。

健全行業監管體系和標準體系。結合行業發展形勢,從國家層面明確行業主管部門和協作部門。構建符合中國氫能技術發展趨勢的氫能技術標準體系,加強對氫能源利用管理、規範技術要求和產品認證等綜合標準研究。

推動擴大示範應用。目前,普通民眾對氫能不夠了解,存在顧慮甚至「談氫色變」。為消除認知差異,推動擴大示範應用項目必不可少。燃料電池公交車和物流車技術門檻較低,且在推廣應用宣傳方面更有優勢,可成為燃料電池汽車的突破口。

規劃建設產業基地。為更好地指導全國氫能發展,探索氫能產業政策體系,建議選擇經濟基礎好、環保要求高和產業配套強的地區,建設若干國家級「氫能和燃料電池應用示範區」,加強宣傳和示範,引導和提高公眾對氫能的接受度。(作者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研究員 景春梅)

相關焦點

  • 政策東風下,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瓶頸與突破
    政策先行下,是技術發展上的喜憂參半,上遊制氫結構尚需優化,新型制氫技術還需完善;中遊儲氫技術亟待突破,高壓儲氫罐「瓶」頸仍在;下遊電池技術取得進步,電池電堆發展迅猛,核心材料有所突破。 但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整體與國外玩家差距明顯,政策春風下,產業鏈需要加快發展,突破更多關鍵技術,擁抱氫燃料電池汽車廣闊的發展前景。
  • 什麼是氫燃料電池_氫燃料電池汽車原理
    燃料電池的燃料是氫和氧,生成物是清潔的水,它本身工作不產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也沒有硫和微粒排出。因此,氫燃料電池汽車是真正意義上的零排放、零汙染的車,氫燃料是完美的汽車能源!  氫燃料電池車的優勢毋庸置疑,劣勢也是顯而易見。隨著科技的進步,曾經困擾氫燃料電池發展的諸如安全性、氫燃料的貯存技術等問題已經逐步攻克並不斷完善,然而成本問題依然是阻礙氫燃料電池車發展的最大瓶頸。
  • ...新能源汽車|氫燃料電池|氫能源|燃料電池|產業鏈|燃料電池汽車
    根據發展規劃,我國力爭經過十五年持續努力,新能源汽車關鍵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融合發展協調高效、產業生態健全完善,純電動乘用車成為主流,燃料電池商用車實現規模化應用,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趨於普及,我國進入世界汽車強國行列。《技術路線圖2.0》則提出,至2035年達到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各佔50%的目標。
  • 科普:氫燃料電池汽車不神秘
    2017年,科技部部長萬鋼為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尤其是氫燃料電池客車的發展指出方向。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逐漸統一認識,氫燃料電池汽車是下一步的發展趨勢。但廣大用戶卻分成兩類,一類是滿懷期待在等待,一類是敬而畏之有擔憂。其實,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原理並不神秘,其安全性也經過驗證,完全不必顧慮。
  • 【聚焦】氫燃料電池汽車優缺點剖析
    豐田汽車公司已推出氫燃料電池汽車,並將在2015年上半年上市。2014年1月6日知名汽車廠商日本豐田宣布,面向其他廠商無償提供 5,680 項燃料電池相關的技術專利授權,包括燃料電池、儲氫罐、電池控制系統等方面的技術專利,豐田此舉是為推動以氫為主要燃料的電動車推廣和普及。
  • 氫燃料電池車發力的車企,現在都怎樣了
    各國紛紛開始全力研發氫燃料電池汽車,圍繞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氫燃料電池汽車有大動作在日本,松下在大阪建造「H2 Kusatsu Farm」氫氣站,為其工廠內所使用的氫燃料電池叉車提供氫能源。整套系統每天可滿足兩臺燃料電池叉車運行,可以在約3分鐘內加滿氫。
  • 氫燃料電池汽車優缺點分析
    氫燃料電池是使用氫這種化學元素,製造成儲存能量的電池。其基本原理是電解水的逆反應,把氫和氧分別供給陽極和陰極,氫通過陽極向外擴散和電解質發生反應後,放出電子通過外部的負載到達陰極。   和普通電池一樣,燃料電池由陽極、陰極和電解質組成。大部分燃料電池汽車使用聚合物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
  • 氫燃料電池汽車前景起爭議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宋健日前表示,氫燃料電池汽車整車製造成本高,氫的製取、運輸和儲存成本也偏高,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前景還有待觀察。同時,國際上也有專家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前景持謹慎態度。  那麼,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未來發展趨勢究竟如何?
  • 氫燃料電池汽車零部件,是否會成為下一個風口?
    對於一家產品尚未批量投放市場的新創企業,其中包含的無非是業內外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厚望。 就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而言,豐田是在氫能源領域投入較大、實力較強的汽車廠商。1992年以來,豐田在燃料電池電堆、高壓儲氫、燃料系統軟體、氫氣生成等方面積累了大量技術及專利,尤其是在電池電堆和高壓儲氫技術方面領先世界。
  • 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深度研究
    1.新能源汽車概論1.4 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和趨勢1.4.1 全球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純電動汽車的歷史比燃油車更早,但由於技術的瓶頸導致經過了初期的繁榮之後就一度消沉,直到近些年鋰電池技術的不斷突破全球來看,純電動汽車在發達國家基本普及,在發展中國家普及率逐漸提高,插電混動汽車將作為長距離交通工具使用。氫燃料電池成本不斷下降,儲氫、制氫技術獲得突破。有條件的政府通過採購用於公共運輸來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國內政策層面,補貼政策轉換為溫和方式。
  • 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駛入快車道—新聞—科學網
    相比純電動汽車的蓄電池,氫燃料電池充電時間要短得多,更換更便捷。付甜甜也指出了氫燃料電池存在的三大局限:一是制氫儲氫技術複雜,價格昂貴;二是對密封性要求嚴格,使得燃料電池發動機的製造工藝相對複雜,使用、維護困難;三是由於燃料電池不能充電,氫燃料電動汽車必須配備輔助電池系統。
  • 氫燃料電池步入發展快車道 大規模存儲技術仍有待進一步突破
    來源:證券日報 原標題:氫燃料電池步入發展快車道 專家表示氫能源大規模存儲技術仍有待進一步突破  本報記者 劉會玲日前,由世界鉑金投資協會和英美資源集團主辦的新能源、新材料、新生態—2020國際鉑族金屬科技創新及發展峰會在蘇州召開。
  • 氫燃料電池車將是汽車工業的發展方向
    理想狀態下,氫燃料電池車的尾氣,排出來的是水,是最為環保的燃料之一。此外,加注時間短和續航裡程長的特點也使得氫能被業界視為傳統內燃機理想的替代解決方案。在此背景下,全球各大車企都紛紛試水氫燃料電池汽車,未來,新能源汽車或將步入嶄新的氫燃料時代。據外媒報導,由於英國政府計劃2035年前停售所有的燃油車,因此捷豹路虎計劃在2030年前正式推出氫燃料電池車型。
  • 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將迎「春天」
    2020中國(四川)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高峰論壇現場。 鮑安華 攝中新網成都12月4日電 (單鵬)「實現新能源革命,就必須實現儲能的革命,要靠新能源汽車帶動。」2020中國(四川)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高峰論壇4日至5日在成都舉辦,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在致辭中表示,在車用氫燃料電池產業,燃料電池技術已取得重要突破,燃料電池產業鏈基本建立。清潔高效、來源廣泛的氫能是中國能源革命的重要方向。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則是推廣氫能源使用的突破口。
  • 氫燃料電池壽命有多長_氫燃料電池汽車優缺點
    打開APP 氫燃料電池壽命有多長_氫燃料電池汽車優缺點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3-24 08:58:44 目前,氫燃料電池廣泛應用於大巴、物流卡車、應急電站、醫療、旅遊等領域,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目前,採用國內技術生產的氫燃料電池壽命普遍只有約2000小時、效率只有40%,而雪人公司新研發的電池壽命已超過1萬小時,是前者的5倍。
  • 韓國本土累計銷量突破萬輛 現代汽車氫燃料電池技術顯示硬實力
    據韓聯社報導消息稱,截至2020年10月底,現代汽車氫燃料電池車NEXO自2018年上市以來,在韓國本土累計銷量突破了10,000輛大關,成為全球首款在單一國家銷量過萬的氫燃料電池車型。其中,2018年NEXO銷售727輛、2019年售出4,194輛、2020年1-10月售出5079輛。
  • 氫燃料電池汽車火熱下諸多問題待解 業內:發展將迎關鍵節點
    正是由於氫燃料電池汽車具有加注速度快、低溫性能好、續航裡程長等特點,氫燃料電池車輛將在2020年高山滑雪世界盃延慶站、北京冬奧會各類測試賽及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展應用保障。歐陽明高也指出,北京冬奧會將成為氫燃料電池汽車的一個重要節點,「供氫,加氫量在冬奧會期間最少一天達到20噸,多的打滿算80噸,這是很大的量,我們加氫站至少得20個。」
  • 廣東:加快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
    方案提出,加快整合省內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資源,重點突破氫燃料電池關鍵核心技術和產業化,建立自主可控、技術先進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著力培育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支持氫燃料電池技術研發創新,開展氫燃料電池汽車規模化推廣應用,具體如下:為貫徹落實《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粵府〔2018〕46號),加快培育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持續增強新能源汽車產業核心競爭力,制定本實施方案。
  • 新政促發展 氫燃料電池汽車駛入快車道
    隨著政策規劃密集推出,氫燃料電池汽車駛入賽道。在眾多地區和企業爭相搶跑的背景下,氫燃料電池汽車是否會彎道超車?值得行業關注。  示範區利好政策不斷  業內人士認為,氫能源與燃料電池產業成本的降低,既需要核心技術的突破,也需要通過規模化推廣來促進總成本的下降。
  • 氫燃料電池有沒有投資機會?
    近期,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規劃中提到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用作業系統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