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靈獎得主姚期智院士:人工智慧存在三大技術瓶頸

2020-12-06 騰訊網

人工智慧目前存在哪些技術瓶頸?未來是否可能對人類帶來威脅?今天下午舉行的2020浦江創新論壇全體大會上,圖靈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期智做了題為《人工智慧面對的一些挑戰》的演講。在他看來,人工智慧有三大技術瓶頸亟待突破,需要科學家「從0到1」的原創研究。

作為現代密碼學的奠基人,姚期智創立的上海期智研究院今年初在滬成立。目前,這家新型研發機構已匯聚4位兩院院士、20多位科學家和多所高校的青年人才。上海期智研究院依託清華大學和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等滬上高校和科研機構,瞄準人工智慧、現代密碼學、高性能計算系統、量子計算及量子人工智慧、物理器件與計算、生物智能等6個方向開展前沿研究,旨在打造中國人工智慧「夢之隊」,推動以人工智慧為主導的交叉學科發展。

在姚期智看來,脆弱性是人工智慧面臨的第一大技術瓶頸。人眼識別十分穩定,一個圖像如有微小改變,人仍能一眼看出它是什麼。然而,人工智慧在圖像識別方面有點「人工智障」,比如將一隻小豬的照片加入一些圖像「雜音」,一些機器視覺系統居然會把它識別為飛機。「小豬變飛機」這種漏洞會給人工智慧應用帶來安全隱患,比如黑客可以攻擊汽車自動駕駛系統,誘導它將馬路上的「停止」標識當作「通行」,從而引發交通事故。

第二大技術瓶頸是機器學習算法缺乏可解釋性,很多算法處於「黑盒子」狀態。例如一個科研團隊開發了一個房地產估價系統,這個系統通過一套算法學習了有關各地房地產價格的大數據,從而能自動評估房地產價格。然而,這套算法像黑盒子一樣,很難給出估價的完整依據。這在商業應用上是一塊很大的短板,房地產商會懷疑:人工智慧系統是否低估了價格?是不是有利益相關方對系統做了手腳,故意壓價?因此,算法的可解釋性問題亟待科研突破,否則會大幅限制人工智慧的商業應用進程。

第三大技術瓶頸是人工智慧的對抗性較弱。如今,一個無人機群可以輕鬆完成燈光秀、農林作業等任務,但要看到,這些任務都是在自然環境下完成的,如果是處於高對抗的人為環境中呢?比如在電子競技和軍事戰鬥中,無人機群的協同作戰能力就會受到很大考驗,要在對抗中勝出,需要計算機科學、數學等領域的科學家進行深入的強化學習、博弈論研究,讓無人機群能夠在高對抗環境中自主找到最優策略。「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科研方向,需要從到1的突破。」姚期智說。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未來是否會產生「超級人工智慧」,進而對人類產生威脅?姚期智引用了人工智慧先驅約翰·麥卡錫1977年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我們需要概念上的突破,需要1.7個愛因斯坦和0.3個曼哈頓項目,可能需要5年至500年時間。」這句話意味著,「超級人工智慧」是否會產生、何時產生,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為應對這種潛在的威脅,姚期智給出了制約智能機器的三個原則:一是利他,即人的利益應凌駕於機器利益;二是謙卑,即機器不能自以為是;三是盡心,即機器能學懂人的偏好。「每個原則都要用嚴格的算法來實現,並貫穿於設計之中,這樣就能有效駕馭人工智慧。」

相關焦點

  • 圖靈獎得主、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期智:人工智慧存在三大技術瓶頸
    昨天舉行的2020浦江創新論壇全體大會上,圖靈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期智做了《人工智慧面對的一些挑戰》主題演講。在他看來,人工智慧有三大技術瓶頸亟待突破,需要科學家「從0到1」的原創研究。作為現代密碼學的奠基人,姚期智創立的上海期智研究院今年初成立,目前已匯聚4位兩院院士、20多位科學家和多所高校的青年人才。研究院瞄準人工智慧、現代密碼學、高性能計算系統、量子計算及量子人工智慧、物理器件與計算、生物智能6個方向開展前沿研究。在姚期智看來,脆弱性是人工智慧面臨的第一大技術瓶頸。
  • 圖靈獎得主姚期智:人工智慧算法還需突破哪些瓶頸
    圖靈獎得主、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期智在「科學前沿與顛覆性技術」論壇上發言。人臉識別、自動駕駛、語音識別、語義理解,人工智慧已經在醫療、教育、交通等領域有了很好的應用落地。看上去,如今的人工智慧已經取得了巨大突破。但回到技術本身,在姚期智看來,人工智慧仍有自己的發展限制和需要突破的地方。
  • 圖靈獎得主姚期智:人工智慧算法還需突破兩個瓶頸
    人工智慧在最近幾年得到了迅猛的發展,最重要的幾個領域是:人臉識別、自動駕駛、語音識別,以及語義理解。在應用方面,安防、交通、醫療、教育、智能製造等都有了實際的應用落地。人工智慧從提出到現在發展了大半個世紀,看起來,現在已經欣欣向榮,但是,作為一項可能與人類大腦PK的技術,還遠遠談不上成熟,甚至還存在一些仍需努力突破的地方。
  • 72歲圖靈獎得主姚期智院士創業,建立南京圖靈AI研究院
    雷鋒網獲悉,4月20日,計算機科學最高獎圖靈獎唯一華裔得主(截至2017年)、中科院院士姚期智率領清華團隊組建新型研發機構——南京圖靈人工智慧研究院。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親自出席了研究院揭牌與項目籤約儀式。姚期智於2000年獲得計算機科學領域最高獎圖靈獎。
  • 圖靈獎得主姚期智:人工智慧算法的有限性有哪些
    巔峰贅婿原標題:圖靈獎得主姚期智:人工智慧算法的有限性有哪些「人工智慧(AI)對我們人類的生活帶來的巨大影響,已經非常顯而易見,但實際上AI還有一些目前無能為力的領域。我們需要思考的是,現在AI算法的限制是什麼,它的有限性在哪裡?接下來在機器學習以及AI的發展之中,還有哪些需要實現突破的地方?」
  • 圖靈獎得主姚期智:人工智慧是一個跨學科的行業
    在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開幕式上,中國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圖靈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期智發表了《人工智慧理論的新方向》的主題演講。他的第一個論點是AI理論很重要。姚期智的第二個觀點是人工智慧(AI)絕對是一個跨學科的行業。
  • 圖靈獎得主姚期智:深度學習、神經網絡、密碼學……人工智慧絕對是...
    7月9-11日,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在滬召開。本次大會共邀請到海內外近600位重磅嘉賓,涵蓋產學研用多個領域,包括7位圖靈獎得主、1位諾貝爾獎得主、39位院士在內的200多位專家學者以及國內外頂尖人工智慧企業領袖。
  • 圖靈獎得主姚期智:人工智慧絕對是一個跨學科的行業
    澎湃新聞記者 王心馨7月9日,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在上海如期召開。在開幕式上,中國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圖靈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期智發表了《人工智慧理論的新方向》的主題演講。姚期智在演講中提到了三個觀點,他希望能通過自己的舉例說服大眾。他的第一個論點是AI理論很重要。
  • 圖靈獎得主姚期智:人工智慧絕對是一個跨學科的行業
    7月9日,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在上海如期召開。在開幕式上,中國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圖靈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期智發表了《人工智慧理論的新方向》的主題演講。姚期智在演講中提到了三個觀點,他希望能通過自己的舉例說服大眾。
  • 圖靈獎得主姚期智:基礎研究對人工智慧的發展至關重要
    姚期智院士作學術報告。 同濟大學供圖 攝中新網上海8月11日電 (黃艾嬌 許婧)圖靈獎獲得者、中科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姚期智教授11日在同濟大學作題為「人工智慧淺談」的學術報告時指出,基礎研究對於人工智慧的發展至關重要。
  • 圖靈獎得主姚期智:基礎研究對人工智慧的發展至關重要
    同濟大學供圖 攝中新網上海8月11日電 (黃艾嬌 許婧)圖靈獎獲得者、中科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姚期智教授11日在同濟大學作題為「人工智慧淺談」的學術報告時指出,基礎研究對於人工智慧的發展至關重要。報告中,姚期智闡述了人工智慧的科學基礎,介紹了作為神經網絡研究新視角的神經拓撲結構、隱私保護學習以及可控的超級人工智慧三個新方向。
  • 超級人工智慧何時到來?姚期智院士:不可預知,應可控而有益
    在10月22日下午舉行的2020浦江創新論壇全體大會上,世界著名計算機學家、2020年圖靈獎得主、中科院院士姚期智發表了大會報告,重點從當今人工智慧的弱點、下一步突破的方向和如何解決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三方面關注人工智慧面對的一些挑戰。
  • 姚期智:圖靈獎得主
    姚期智,1972年獲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1975年獲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圖靈獎創立以來首位獲獎的華裔學者。清華大學教授。  圖靈獎得主姚期智印象  文/劉冬梅 圖/高海濤2000年,美國計算機學會把該年度的圖靈獎(公認為計算機領域諾貝爾獎)授予他,使他成為自圖靈獎創立以來首位獲獎的華裔學者。  2004年9月,姚期智正式加盟清華大學,任高等研究中心全職教授。他說,之所以要成為清華大學的全職教授,是因為他對清華有信心,也希望清華人看到他的信心。對自己的清華學生,姚期智只有一個要求:做世界一流的工作!
  • 圖靈獎得主姚期智:人工智慧算法的有限性有哪些
    「人工智慧(AI)對我們人類的生活帶來的巨大影響,已經非常顯而易見,但實際上AI還有一些目前無能為力的領域。我們需要思考的是,現在AI算法的限制是什麼,它的有限性在哪裡?接下來在機器學習以及AI的發展之中,還有哪些需要實現突破的地方?」
  • 他是圖靈獎唯一華人得主,更是中國人工智慧引路人
    姚期智是哈佛大學的物理學博士,師從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格拉肖(Sheldon Lee Glashow)。但在太太儲楓的影響下,他轉投計算機領域,最終憑藉對計算理論,包括偽隨機數生成、密碼學與通信複雜度作出的突出貢獻,獲得圖靈獎。功成名就之後,姚期智回到中國任教,並重新加入中國國籍。
  • 圖靈獎得主姚期智院士:學科融合「令人興奮」
    作者 |姚期智我分享一點關於科學創新的想法。首先,談一談學科融合。一個是,近年來的一些諾獎成果既可以拿化學獎,也可以拿物理學獎或醫學獎,表明這三個領域有相當大的交叉。這並不是偶然現象。近年來,人工智慧突飛猛進,使人們有了新工具從數據中攫取知識。這個工具在不同的學科領域都是有效的,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信息科學現在和其他領域走得更近。因此,我認為學科融合的現象,會把科學慢慢帶向一個我們「了解更多」的學科。作為科學家,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令人興奮的現象。兩千年前,科學從哲學開始分櫱。
  • 放棄外籍身份,中國71歲圖靈獎得主姚期智:我要回去了,永遠的
    姚期智,世界頂級的科學家,在美國享有極高的聲譽,姚期智曾經獲得過計算機科學的諾貝爾獎——圖靈獎,可謂是功成名就。 但是當國家號召海外優秀人才歸國支援中國建設之時,71歲高齡的圖靈獎得主姚期智,毅然決然地放棄了美國的一切,永遠的離開了美國,致力於中國計算機人才的培養。
  • 放棄外籍身份,中國71歲圖靈獎得主姚期智:我要回去了,永遠的
    姚期智,世界頂級的科學家,在美國享有極高的聲譽,姚期智曾經獲得過計算機科學的諾貝爾獎——圖靈獎,可謂是功成名就。但是當國家號召海外優秀人才歸國支援中國建設之時,71歲高齡的圖靈獎得主姚期智,毅然決然地放棄了美國的一切,永遠的離開了美國,致力於中國計算機人才的培養。
  • 圖靈獎得主姚期智:人工智慧發展將有三個新方向
    封面新聞記者 雷強7月9日,在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圖靈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期智發表主題演講。他認為人工智慧理論將有三個新的方向:神經拓撲結構、隱私保護學習、可控的SuperAl (超級人工智慧) 。
  • 大家| 專訪圖靈獎唯一華人得主姚期智:我要培養中國人工智慧...
    他,是世界現代密碼學基礎的奠基人,是圖靈獎唯一一位華人獲獎者;2004年,他放棄美國國籍,回國創辦了計算機天才雲集的「姚班」;去年,他創辦了培養人工智慧人才的「智班」;就在不久前,他將致力於研究最前端科技的「期智研究院」落子上海。下一步,他將為上海的人工智慧發展帶來怎樣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