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在最近幾年得到了迅猛的發展,最重要的幾個領域是:人臉識別、自動駕駛、語音識別,以及語義理解。在應用方面,安防、交通、醫療、教育、智能製造等都有了實際的應用落地。人工智慧從提出到現在發展了大半個世紀,看起來,現在已經欣欣向榮,但是,作為一項可能與人類大腦PK的技術,還遠遠談不上成熟,甚至還存在一些仍需努力突破的地方。EGGednc
圖靈獎得主、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期智在上海舉辦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科學前沿與顛覆性技術」論壇上表示:人工智慧仍有自己的發展限制和需要突破的地方。EGGednc
EGGednc
人工智慧需要突破的第一個瓶頸是如何保證算法的穩健性。在人臉識別技術上,AI已經可以做的比人類好了,但他們的穩定性和人類相比仍有差距。姚期舉了一個例子:自動駕駛領域,自動駕駛汽車能識別車輛和行人。但如果有人給系統增加了變動,系統將紅燈或者停車標誌識別錯誤,那就會發生非常嚴重的交通事故。EGGednc
第二個需要突破是AI算法的可解釋性。人工智慧目前已經在環境、醫藥、教育等領域有了廣泛應用,我們對於AI的依賴會越來越高。如何判定一個算法被大眾接受,廣泛使用,姚期智認為需要滿足一些標準。EGGednc
同樣的,姚期智舉了一個例子。假設有一個給房屋評估的AI程序,可以對房屋進行評估。這個算法可以根據輸入的房屋數據、周邊情況和其他數據,給房子做出評估。你進行操作後,發現自家房子只值200萬,那你可能會不高興了,因為你自己覺得房子能值400萬。AI為什麼會根據算法給你的房子評估出200萬的價值,你可能會懷疑中介在中間做了手腳。這中間就會引發法律糾紛。因此,如何去解釋AI算法做出決策的關鍵就非常重要。但現在科學家仍無法解釋AI算法。EGGednc
人工智慧領域遇到的第三問題是超級AI已經來了嗎?姚期智說,很多人都在講人工智慧的威脅。但我們究竟如何去理解一般AI和超級AI,這是我們需要在概念上突破的,這是個開放性問題EGGednc
「現在機器學習能力大幅改進,人們開始相信在未來十年、五十年,我們能夠看到AI能與人類具有可比性,但我們的問題就在於要不要控制AI。」姚期智說。EGGednc
EGGed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