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11日,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在滬召開。本次大會共邀請到海內外近600位重磅嘉賓,涵蓋產學研用多個領域,包括7位圖靈獎得主、1位諾貝爾獎得主、39位院士在內的200多位專家學者以及國內外頂尖人工智慧企業領袖。
在為期3天的活動中,他們將分享關於行業發展和人類未來的最新思考。
在今天的開幕式上,圖靈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期智帶來了題為《人工智慧理論的新方向》的主題演講。
姚期智介紹說:「我們觀察周圍,比如在今天的大會堂當中,我們就會看到AI領域以及應用的一些新進展。而所有這些其實是來自於一些基礎科學,這些基礎科學都來自於基礎理論。所以對於我們來說,應該在理論創新方面有所突破,特別是在AI方面。」
他表示,AI現在面臨的挑戰,我們所面臨的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理論來分析,這種分析能夠讓我們更清楚地知道我們面臨的到底是什麼樣的挑戰,從而獲得一些啟迪和啟示,找到尋求解決方案的方法。
現在的應用來自於過去的理論研究,現在做的理論研究在未來某一天會讓我們獲得巨大的進步。
姚期智通過一些例子介紹了在AI理論方面大家所關注的新進展以及值得探索的新方向。他表示,「人工智慧絕對是一個跨學科的行業。有許多例證可以表明,在AI方面獲得的一些巨大成果往往是因為一些看似完全不搭界學科之間的合作,這可能需要幾十年的努力,因為沒有其他學科科學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的話,在AI方面我們是不可能取得這麼快的發展。」
第一個例子,深度學習和神經網絡,這是很多現在AI應用的基礎。
很多人沒有預計到深度學習獲得了成功,因為它很多年以來都沒有什麼進展,直到突然之間到達了一個點,幾個要素結合在一起之後使得我們看到深度學習和神經網絡有如此巨大的應用和影響。
但是為什麼神經網絡這麼成功?神經網絡的力量到底來自於哪裡?很多人不知道為什麼。
如果你能理解神經網絡的成功,也許你就會知道如何來改善神經網絡,並且取得下一個突破。
第二個例子,是關於人工智慧和隱私之間的關係,也就是密碼學,這是AI一個全新的領域。
姚期智說:「假定有很多不同的當事方,每個方面都有一些數據,你需要各方面數據結合在一起才能夠通過AI挖掘到一些重要的結果,但是所有當事方所擁有的數據是秘密的,而且是非常有價值的,他不希望把自己的秘密給到第三方知道。
那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做,讓計算的結果不需要去揭秘這個數據屬於誰,甚至不必要揭秘這個數據,是否可以通過多方密碼做法來實現這個結果?
我認為,其實可以通過密碼學實現這個目標。
密碼學的技術很早就已經開發出來了,當時應用得非常少,但那麼多年之後,成本已大大下降,現行技術讓我們有了實現的可能。」
對於很多人擔心的是否會出現超級人工智慧?
姚期智表示,「我們不知道超級人工智慧會不會出現,但是伯克利大學的一位教授去年有一本書,講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概念。他說,儘管我們不知道超級人工智慧會不會來,但是我們最好做好準備。他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方法論,讓大家用一些非常具體的方法做好準備。」
【來源:周到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