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王心馨
7月9日,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在上海如期召開。在開幕式上,中國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圖靈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期智發表了《人工智慧理論的新方向》的主題演講。
姚期智在演講中提到了三個觀點,他希望能通過自己的舉例說服大眾。
他的第一個論點是AI理論很重要。在姚期智看來,AI現在面臨的挑戰,我們所面臨的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理論來分析,這種分析能夠讓我們更清楚地知道我們面臨的到底是什麼樣的挑戰,從而獲得一些啟迪和啟示,找到尋求解決方案的方法。
姚期智的第二個觀點是人工智慧(AI)絕對是一個跨學科的行業。有許多例證可以表明,在AI方面獲得的一些巨大成果往往是因為一些看似完全不搭界學科之間的合作,這可能需要幾十年的努力,因為沒有其他學科科學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的話,在AI方面我們是不可能取得這麼快的發展。
第三,姚期智稱希望通過他舉的例子,告訴大家一些非常有意思、值得探索的新方向。他舉了三個例子,分別是神經拓撲結構:神經網絡研究的新視角;隱私保護學習:人工智慧+多方計算;可控的superAI(超級人工智慧):如何設計有益的超級智能?
姚期智說,第一個例子,講到了深度學習和神經網絡,這是很多現在AI應用的基礎。比如機器學習和拓撲學之間的聯繫,這是數學非常有意思的分支。第二個例子是關於人工智慧和隱私之間的關係,就是密碼學,這是AI一個全新的領域。第三個例子是一個很多人非常感興趣但也充滿爭議的話題,就是可控的超級人工——super AI,人們比較擔心的是AI快速進展可能會帶來對於人類社會的威脅。
姚期智,1946年12月24日出生於中國上海,計算機學家,2000年獲得圖靈獎,也是唯一一位獲得該獎的華人學者。2011年,姚期智擔任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2017年2月姚期智放棄美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正式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歸屬於信息技術科學部。
今年1月份,上海期智研究院在上海揭牌成立,標誌著姚期智正式落戶上海發展。上海期智研究所在上海市支持及姚期智院長主導下,匯聚多校尖端人才開展前沿交叉科學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包括:人工智慧、現代密碼學、高性能計算系統、量子計算及量子人工智慧、物理器件與計算。
責任編輯:李躍群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新聞報料:4009-20-4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