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貼合技術工藝流程及常見問題剖析

2020-11-23 電子產品世界

近段時間,各種品牌各種新款手機一個接一個的推,看的小編眼冒桃心,今天要跟大家聊的就是關於屏幕的全貼合技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8/384787.htm

從手機的屏幕的結構上看,可以大致分成3個部分,從上到下分別是保護玻璃,觸控螢幕、顯示屏。而這三部分是需要進行貼合的,按貼合的方式分可以分為全貼合和框貼兩種。

框貼又稱為口字膠貼合,即簡單的以雙面膠將觸控螢幕與顯示屏的四邊固定;顯示屏與觸控螢幕間存在著空氣層。

全貼合技術即是以水膠或光學膠將顯示屏與觸控螢幕無縫隙完全茹貼在一起。

全貼合工藝優點

屏幕能隔絕灰塵和水汽。普通貼合方式的空氣層容易受環境的粉塵和水汽汙染,影響機器使用;而全貼合OCA膠填充了空隙,顯示面板與觸控螢幕緊密貼合,粉塵和水汽無處可入,保持了屏幕的潔淨度。

更佳的顯示效果。全貼合技術消除了屏幕間的空氣,能大幅降低光線的反射、減少透出光線損耗從而提升亮度,增強屏幕的顯示效果。

減少噪聲幹擾。觸控螢幕與顯示面板緊密結合除能提升強度外,全貼合更能有效降低噪聲對觸控訊號所造成的幹擾,提升觸控操作流暢感。

使機身更薄。全貼合屏有更薄的機身,觸控螢幕與顯示屏使用光學膠水貼合,只增加25μm-50μm的厚度;較普通貼合方式薄0.1 mm-0.7mm。

全貼合工藝缺點

工藝複雜的所提升,生產良率較低,返工較難,設備投入成本較高,對車間環境要求更高等。

全貼合技術方向

In-Cell技術

指將觸摸面板的功能嵌入到液晶像素中的技術,即在顯示屏內部嵌入觸摸傳感器功能,因此原本3層的保護玻璃確蟲摸屏+顯示屏變成了兩層的保護玻璃+帶觸控功能的顯示屏,這樣能使屏幕變得更加輕薄。這一技術主要由面板生產商所主導研發,門檻相對較高。

In Cell技術屏幕層數:In-Cell的屏幕由表層玻璃粘合LCD層(觸屏在LCD層上),共2層。

On-Cell技術

On-Cell是指將觸控螢幕嵌入到顯示屏的彩色濾光片基板和偏光片之間的方法,即在液晶面板上配觸摸傳感器,相比工n-Cell技術難度降低不少。

On Cell多應用於三星AMOLED面板產品上,技術上尚未能克服薄型化、觸控時產生的顏色不均等問題。

On Cell技術屏幕層數:由表層玻璃粘合觸屏、LCD層,共3層。

OGS /TOL技術

OGS技術就是把觸控屏與保護玻璃集成在一起,在保護玻璃內側鍍上工TO導電層,直接在保護玻璃上進行鍍膜和光刻,由於節省了一片玻璃和一次貼合,觸控螢幕能夠做的更薄且成本更低。

TOL是指OGS的小片製程,即將白片玻璃鋼化好後在做邊框BM與功能電極。其產品的強度均高於大片製程的OGS,但因製程效率低故成本也較高,國內手機品牌有不少都採用了OGS技術。不過OGS仍面臨著強度和加工成本的問題,均需要通過二次強化來增加強度。

OGS技術屏幕層數: 由OGS層粘合LCD層,共2層。

其他傳統全貼技術

GG、PG、GF、 G1F、 GF2、GFF等均需兩次貼合,厚度比較厚,良率不高。

屏幕的通透性:OGS是最好的,In-Cell和On-Cell則次之,GFF最差。

輕薄程度:In-Cell最輕最薄這也是為什麼i Phone和P7等手機能做得比較輕薄的原因之 一,OGS和On-Cell次之,GFF最差。

屏幕強度:GFF>On-Cell>OGS>In-Cell。

觸控效果:嚴格意義上,OGS的觸控靈敏度比On-Cell/In-Cell要好,但觸控還與手機的系統等底層優化有關,像用了In-Cell的i Phone在觸控體驗上要比很多安卓手機強不少。

成本技術難度:In-Cell/On-Cell的難度較高,成本也較高,其次是OGS/TOL,GFF的成本和技術難度最低所以大多用在千元機上。

貼合工藝分類

全貼合目前主要分為兩種工藝:

OCA貼合

LOCA(水膠)貼合

OCA貼合

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用於膠結透明光學元件(如鏡頭等)的特種粘膠劑 。要求具有無色透明、光透過率在90%以上、膠結強度良好,可在室溫或中溫下固化,且有固化收縮小等特點。

主要適用於小尺寸的產品貼合且每款產品均需開模,價格昂貴,貼合成本高;對貼合產品材質無特殊要求,厚度一般在100um、125um 、150um、175um、200um等。

優點:

生產效率高,厚度均勻,無溢膠問題,粘接區域可控,無腐蝕問題,無黃變。

工藝流程OCA的全貼合流程相對水膠的全貼合流程要複雜一些,因為需要模切廠的介入。

目前很多大的全貼合廠(其中包括TP廠和模組廠)都沒有自己相對應的模切工位,所以全貼合的OCA的第一供應商是大中型的模切工廠,所以存在很多配合方面的問題。

模切廠主要會以OCA的模切性能和產品的出貨外觀等,為主要的驗收標準和測試依據。

全貼合廠主要以OCA的填補性(即排泡性)、返工性、和信耐性為主要的驗收標準和測試依據。

綜上所述OCA的工藝流程其實分為兩大塊 :

OCA的模切工藝流程

OCA的貼合工藝流程

全貼合OCA的模切工藝流程

全貼合OCA的貼合工藝流程

傳統OCA全貼合工藝流程(OGS/GFF/GG/…)

In-Cell / On-Cell

LOCA貼合,液態光學透明膠,英文名稱為:Liquid Optical Clear Adhesive,是一款主要用於透明光學元件粘接的特種膠粘劑。

無色透明,透光率98%以上,粘接強度好,可在常溫或中溫條件下固化。且同時具有固化收縮率小,耐黃變等特點。

主要適用於大尺寸貼合,曲面或者較複雜結構貼合,較高油墨厚度或不平整表面貼合。

優點:可以粘接曲面或者不平整表面材料,對油墨厚度不敏感,易返工,成本較OCA低。

LOCA貼合作業方式:

LOCA 在分裝後和使用前應脫泡,選擇設計合理的分裝器。在運輸過程後初次使用前靜置24小時後方可使用。

LOCA全貼合工藝流程

全貼合關鍵設備

全貼合常見不良

Particle(異物)

Fiber(毛屑)

Dirty(髒汙)

Bubble(氣泡)

Misalignment(對位偏移)

Function test fail (功能不良)

異物、毛屑類

需要分清來源,區別對待。如外觀不能確定,可做異物成分分析,與材料庫對比。

髒汙類

需要分清是機臺導致,人為導致,還是物料本身自帶。

氣泡不良類

主要分為3種形態:

開放性氣泡,為油墨厚度與OCA搭配,機臺參數等導致。

有核氣泡:為異物導致。

純氣泡:空氣殘留在貼合層,形成真正的純氣泡。

功能性不良

TP不良:開路不良,IC壓傷,ESD擊傷等。

模組顯示不良:異顯,Mura,黑屏等。

相關焦點

  • 屏幕的全貼合技術,AMOLED貼合技術全解析
    近段時間,各種品牌各種新款手機一個接一個的推,看的小編眼冒桃心,今天要跟大家聊的就是關於屏幕的全貼合技術。   從手機的屏幕的結構上看,可以大致分成3個部分,從上到下分別是保護玻璃、觸控螢幕、顯示屏。而這三部分是需要進行貼合的,按貼合的方式分可以分為全貼合和框貼兩種。
  • 手機全貼合屏幕技術解析:將成主流
    「全貼合屏幕」可以說就是近一年來各大手機廠商熱炒的話題之一,那麼「全貼合」技術擁有什麼特點,對於用戶來說,又能帶來什麼體驗,相信大家也都非常關注,因此,讓我們來一起了解下全貼合屏幕技術。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下屏幕的結構,手機屏幕的組成可分為大致3個部分,分別為保護玻璃、觸控螢幕、顯示屏。
  • 觸控螢幕貼合工藝流程_觸控螢幕技術_技術學院_中國觸控螢幕網
    工藝流程:        (一).OCA貼合流程         (二)OCR貼合流程              二. 主要設備及作業方式:        (一).切割、裂片:         主要工藝過程:        1.
  • 全貼合In-Cell/On-Cell/OGS三種屏幕技術之間存在哪些差別
    許多廠商都希望通過硬體、技術的差異化來凸顯自己,很多時候在我們還未理解新技術的時候,市場又出現了新的技術概念,如現在觸控市場比較火熱的In-Cell、On-Cell及OGS全貼合技術,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最全】煙氣脫硫技術及工藝流程超全剖析
    溼法脫硫技術比較成熟,效率高,操作簡單。前煙氣脫硫技術是當今化工人、環保人都不會陌生的廢氣處理技術。目前煙氣脫硫技術種類達幾十種,按脫硫過程是否加水和脫硫產物的乾濕形態,煙氣脫硫分為:溼法、半乾法、幹法三大類脫硫工藝。溼法脫硫技術較為成熟,效率高,操作簡單。
  • OGS全貼合技術的特點和應用簡析
    而應用了OGS技術的手機屏幕比起採用原有技術的產品來說不僅在穩定性、透光率、強度方面有著同樣甚至勝出的優勢,而且更輕、更薄。 「OGS全貼合技術」並非只局限於一種技術 那麼,OGS全貼合技術就是一種簡單的將兩塊玻璃整合成一塊的技術嗎?其實,許多長的的手機採用的都是OGS全貼合技術,或者可以這樣說,TOL、In-Cell技術,都是OGS技術的一種方案體現。
  • 全貼合技術OGS觸控螢幕在智能機市場擴大,電阻式觸控螢幕空間壓縮
    但目前該技術面臨感應線路的製程選擇、兼做表面玻璃時該有的強度維持與質量穩定性、控制晶片的調校等問題,良率提升困難使得量產廠商較少    嵌入式觸控螢幕OGS向中低端手機市場蔓延,全貼合工藝熱情升溫。去年還只有蘋果一家要求採用全貼合工藝,但是今年整個業界對全貼合工藝的熱情都在升溫,國內品牌手機如華為P1、中興雅典娜、OPPO Finder、小米2等紛紛採用全貼合工藝,並作為產品賣點。    用於全貼合的液體膠/固體膠也因此開始受到重視。
  • 煙氣脫硫技術及工藝流程超全剖析
    對比石灰石法脫硫技術,雙鹼法煙氣脫硫技術則克服了石灰石—石灰法容易結垢的缺點。   2、間接石灰石-石膏法   常見的間接石灰石-石膏法有:鈉鹼雙鹼法、鹼性硫酸鋁法和稀硫酸吸收法等。   其工藝流程與石灰石-石膏法基本相同,包含煙氣系統、脫硫劑製備系統、吸收循環系統、副產物處理及電氣自動控制等系統。
  • 智慧黑板市場全貼合佔比達67%,大尺寸觸控螢幕全貼合大勢所趨!
    貼合技術,主要是將觸控、液晶面板、蓋板玻璃相結合的技術,目前市場中應用技術多為框貼合和全貼合,全貼合相較於框貼合而言,由於少了中間空氣層,整體顯示效果更好,在書寫時,由於筆尖距離顯示屏更近,書寫隔空感也大幅度得到緩解,因此市佔率在近兩年快速提升,據
  • 洩漏檢測與修復(LDAR)工作流程及常見問題剖析
    北極星VOCs在線訊:摘要:指出了洩漏檢測與修復(LDAR)技術是控制工藝設備與管線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洩漏的最佳可行技術,通過對我國多家石化企業30餘套裝置LDAR技術應用情況的跟蹤研究,總結了LDAR工作實施流程,剖析了企業在LDAR實施過程中常見的問題,對如何規範開展LDAR技術應用提出了相關建議。
  • 臺灣觸控面板趨勢:On-cell/全貼合/新材料
    市場研究機構NPDDisplaySearch指出,主要3大觀察重點與發展趨勢包括:On-cell嵌入式液晶觸控面板發展情況、觸控面板模組全貼合(opticalbonding)需求變化,以及取代ITO的新材料量產進程等等。
  • 華為「性價比利器」In-Cell全貼合技術+麒麟659!還在觀望?
    華為「性價比利器」In-Cell全貼合技術+麒麟659!還在觀望? 這款手機在華為中性價也是說一數二的,這款手機就是華為nova2,下面我面就來詳細的介紹一下這款手機,外觀上,這款手機採用的是5英寸。屏幕佔比達到了70.33%。這款手機的主屏解析度是1920x1080像素。
  • OGS全貼合效果驚豔 THL美猴王2屏幕測試
    而說到我們今天測試的重點—屏幕—THL美猴王2採用了5英寸1080p解析度IPS顯示屏,可視角度大,視覺效果清晰細膩,同時結合OGS全貼合技術,屏幕更薄,透光率也有一定的提升。  第2頁:什麼叫OGS全貼合技術  前面我們說到了OGS全貼合技術,那麼在展示手機屏幕的各種表現之前,我們還是先來了解一下什麼叫做全貼合。
  • 不僅僅是小米4:OGS全貼合屏幕手機盤點
    單玻璃全貼合是如今屏幕上比較熱門的技術,由於減少了一塊玻璃及取消了空氣層,使得手機變得更加輕薄,顯示效果更好,而且使用該技術的手機在在關屏狀態下幾乎完全看不到屏幕,使得手機一體化感更加強,更加酷。今天就為大家推薦幾款熱門全貼合手機。
  • 大尺寸TP-LCM全貼合工藝介紹
    OCF(thermoplastic-Optical Clear Fi lm)熱可塑性UV固化光學膠膜專用於補充或替代目前OCA和LOCA的光學膠膜,適用於TP/LCM全貼合使用,對於玻璃材質有優異的附著力,中性成分不侵蝕1 T 0和偏光片,在UV固化前的返工極為簡單和易於操作,並且在大尺寸的全貼合應用上有著極高良率,UV固化後的冷熱衝擊以及耐候更是明顯優於
  • 常見零件的熱處理工藝流程
    一、齒輪1.滲碳及碳氮共滲齒輪的工藝流程毛坯成型預備熱處理切削加工滲碳(碳、氮共滲)、淬火及回火(噴丸)精加工2.感應加熱和火焰加熱淬火齒輪用鋼及製造工藝流程配料鍛造正火粗加工精加工感應或火焰加熱淬火回火珩磨或直接使用調質3.高頻預熱和隨後的高頻淬火工藝流程鍛坯正火粗車高頻預熱精車
  • 高嶺土的加工技術及工藝流程
    總體來說,高嶺土的加工技術包括:提純增白、超細加工、改性等。雖然通過加工高嶺土的粒度已可達到納米尺度,但降黏技術不成熟仍是中國缺乏造紙塗布用高嶺土的主要原因,劉攀等發現相對較集中的粒徑分布可有效降低漿料的黏度。高嶺土礦物納米材料不僅可以降低漿料的黏度,而且其具有良好的表面效應、小尺度效應等,是擴大高嶺土應用範圍的重要研究方向。
  • 常見的幾種AR眼鏡顯示器原理剖析
    打開APP 常見的幾種AR眼鏡顯示器原理剖析 佚名 發表於 2017-12-20 17:22:44 自20世紀60年代後期以來,透視顯示器具有廣泛的歷史(我將添加一些內容,幫助讀者獲得更多的技術背景)。
  • 廉價新iPhone將放棄Incell全貼合屏幕
    今天有關這臺iPhone的消息又來了:這臺6.1英寸的iPhone X將無法使用In-Cell或On-Cell貼合的屏幕,只能使用外掛式觸控面板(即非全貼合)。因為這一改變,宸鴻、業成等外掛式觸控面板供應商將會因此收益,這兩家現在為蘋果提供3D觸控感測貼合業務,所以如果要開啟外掛式觸控面板的業務,宸鴻、業成需要改動現有的產線,必須在第二季度之前將新產線布置完畢,才能夠下半年的新品需求。不過目前為止,蘋果並沒有任何在觸控面板上的動作。
  • 廉價新iPhone或將放棄Incell全貼合屏幕
    今天有關這臺iPhone的消息又來了:這臺6.1英寸的iPhone X將無法使用In-Cell或On-Cell貼合的屏幕,只能使用外掛式觸控面板(即非全貼合) 。因為這一改變,宸鴻、業成等外掛式觸控面板供應商將會因此收益,這兩家現在為蘋果提供3D觸控感測貼合業務,所以如果要開啟外掛式觸控面板的業務,宸鴻、業成需要改動現有的產線,必須在第二季度之前將新產線布置完畢,才能夠下半年的新品需求。不過目前為止,蘋果並沒有任何在觸控面板上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