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51Touch 時間:2017-11-13 源於:手機報在線 總點擊:
【導讀】:受益於蘋果訂單數量與單價的增長,宸鴻和業成的業績表現都遠好於國內同行,並且已經是連續多個季度呈現同比增長態勢。而且其中業成由於業務成本遠低於宸鴻,產能擴張速度與技術改造升級上的力度也較大
北京時間11月13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OLED外掛觸控螢幕四方混戰,業成營收過千億成大中華最大TP廠。從近日臺灣兩大TP觸控面板企業的相關公告顯示, TPK-KY宸鴻(3673.TW)今年10月的營收為新臺幣100.76億元(約合人民幣22.17億元),環比減少5.65%,同比增加21.18%;累計1-10月營收844.11億元(約合人民幣185.77億元),同比增加15.94%。
本文來自:http://www.51touch.com/touchscreen/news/dynamic/201711/13-48741.html
而GIS-KY業成 (6456.TW) 今年10月的營收為新臺幣178.43億元(約合人民幣39.27億元),同比增加58.64%;累計1-10月營收1024.53億元(約合人民幣225.47億元),同比增加67.99%。
從兩家的業績數據來看,受益於蘋果訂單數量與單價的增長,宸鴻和業成的業績表現都遠好於國內同行,並且已經是連續多個季度呈現同比增長態勢。而且其中業成由於業務成本遠低於宸鴻,產能擴張速度與技術改造升級上的力度也較大,不但在業績上超過了宸鴻,而且還在業績總量上成為了大中華地區最大的觸控企業,當然業成的業績增長部分裡,有蘋果筆記本電腦的模組加工部分在內。
目前宸鴻和業成都是蘋果的TP觸控面板全貼合力工商,為蘋果加工壓力觸控模組和LCD產品的玻璃蓋板全貼合業務。今年蘋果新機iPhone X雖然採用三星的柔性AMOLED,觸控貼合部分也由三星自己的供應鏈資源負責,但是由於柔性AMOLED的壓力觸控產品加工與貼合工序增加,產品的單價同樣有明顯的提升。
宸鴻由於此前過度投資玻璃電容屏觸控技術,導致投資成本浪費過多,一度影響盈利狀況,目前在新技術與新產能上,布局相對謹慎,但對於蘋果產品和汽車產品的產能投資和設備更新仍保持了積極態度。
針對目前業內較火爆的OLED觸控加工市場,宸鴻採用了對同行樂觀其成的旁觀態度,僅表示將會將自己的納米銀技術進行完善,一旦OLED市場有需求,也會擇機貢獻產能給市場。不過宸鴻還是在中國大陸另外布了一局,就是希望與歐菲成立合資公司來爭取OLED觸控加工訂單與汽電子觸控訂單。
業成由於可以共用鴻海集團的大量公共資源,跟鴻海內部其它公司一樣,可以省去很多與地方之間行政溝通與維護成本,有集團採購的通路優勢等等,因此與同行相比,在業務成本上佔據了絕對的優勢,盈利能力在業內十分強悍。
與宸鴻一樣,業成目前也是專注蘋果的加工業務,不過在OLED觸控加工業務上,業成希望切入產業鏈的意願要強於宸鴻。近日業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在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再次取得計三筆建物及土地使用權,建物面積約11.7萬平米;土地面積約11.6萬平米;交易總金額為人民幣3.68億元。
同時,業成董事會在本月7日剛剛還核准子公司業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新增資本支出預算新臺幣28.98億元(約合人民幣6.34億元),繼續強攻OLED全貼合業務。業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成立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切入OLED觸控加工業務,為京東方和蘋果配套。
除業成外,目前在OLED全貼合業務上,中國大陸的藍思和歐菲也同樣意願強烈。藍思剛剛也宣布了與日本NISSHA株式會社就觸控感應器產品的生產合作籤署了基本協議,同樣是瞄準京東方和蘋果,而歐菲本就是全球市場上目前外掛GFF電容屏出貨量最大的供應商,對這塊市場同樣採用了不容有失的態度。同時前面也講過,為了增加自己在高端市場上的話語權,歐菲與宸鴻也擬成立類似藍思與日本NISSHA株式會社那樣合作的合資公司,來應對OLED觸控加工業務與汽車電子觸控業務。
觸控螢幕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控螢幕材料、觸控螢幕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控螢幕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裡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