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誇的蘿蔔比被罵的蘿蔔長得好?成都一小學實驗引發質疑

2021-01-08 澎湃新聞

「見到你真高興,有你這樣的朋友在身邊,好開心!」「真討厭,滾一邊去,看見你心裡就來氣。」面對兩個普通的白蘿蔔,成都金牛區金泉小學的學生們,對著一個說讚美的話,而對另一個則用力罵。

原來,這是學校師生為期一個月的實驗,讓孩子們用不同的語言對待兩顆蘿蔔,感受語言對蘿蔔生長的作用。

實驗結束,學校給出的答案是:被罵的蘿蔔比被讚美的蘿蔔壞得更快一些。而如果結果相反,則表示被讚美的蘿蔔過於驕傲,不思進取,因此比被罵的蘿蔔壞得更快。

然而,該實驗引起了不少家長和網友的質疑,學校方面對此解釋,該實驗確實沒有科學依據,主要是對學生起到教育作用。教育和生物學領域專家表示,植物生長與人的語言並無關係,如此方式會對學生造成一種誤導,不符合教育規律和科學。

金牛教育發表的「蘿蔔實驗」的文章

蘿蔔實驗:

每天對著兩顆蘿蔔分別進行讚美和批評

今年2月到3月一個月時間裡,成都金牛區金泉小學三年級學生波波(化名)的班上,40多位同學每天分組,輪流對著兩個白蘿蔔誇獎和責罵,「我是覺得有點搞笑,但孩子說這是一個實驗,很期待結果。」這是波波母親最初的看法。

這是學校開展的一次「蘿蔔試驗」——在今年2月19日金泉小學新學期開學典禮上,學校為每個班級分發了2個普通的白蘿蔔,大小、重量相當。當天,學校校長舉著一顆大蘿蔔站在旗臺上,倡議全校師生做一個為期一個月的實驗,讓孩子們用不同的語言對待兩顆蘿蔔,然後去觀察、發現、記錄蘿蔔的成長和變化,旨在切身感受生活中語言的作用,讓孩子都變得更加文明和友善。

根據該校一名老師介紹,全校共1600多名學生,六個年級每個班均分得兩顆白蘿蔔,學校通過向全校孩子徵集選出了「最受激勵」和「最讓人沮喪」的十句話。在一個月時間裡,每天每班安排三組孩子,分別對兩個蘿蔔進行「表揚」和「打擊」。「別放棄,你一定能行……知道嗎?你的美麗是一直努力的結果……」「瞧你這熊樣!長大了也好不到哪裡去……還想有進步,可能嗎?你是我見過的最愚蠢的人了。」

孩子們用截然不同語言,分別說給面前的兩顆蘿蔔「聽」,在蘿蔔對比實驗開始之前,學校表示並沒有告知學生可能的實驗結果,而是讓他們每天一邊發現、觀察,一邊繪製蘿蔔的變化圖,把蘿蔔每天的變化記錄下來。

金牛教育發表的關於「蘿蔔實驗」的文章

實驗結論:

學校發文稱得到表揚的蘿蔔比批評蘿蔔長得好

3月底,「蘿蔔實驗」已經結束,成都金牛區教育局在其微信公眾號上,推出了一篇文章,名為「金泉小學的師生每天對蘿蔔進行表揚和批評,一個月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文章中,附上了一張兩個蘿蔔對比圖,在表皮上畫著笑臉的蘿蔔,明顯比旁邊的一顆更完好。文章中則表示:左為某班的「沮喪」蘿蔔,右為「開心」蘿蔔,其實蘿蔔是本無差異的,帶來如此極端差異的,是每天孩子們至少三次的對話。「若不是親身經歷,有誰會相信,僅僅就是不同的10句話,居然會對蘿蔔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原來平常間我們說出的話語,真的可以『毀掉生命』。」

此次學校共發了60顆蘿蔔,在兩張集體展示的照片中,「沮喪蘿蔔」和「開心蘿蔔」差別也較為明顯。不過「沮喪蘿蔔」有30顆,而「開心蘿蔔」只取了18顆樣本,另外12顆是什麼狀況?

最初,文章一再強調不同的語言會對蘿蔔產生不同的影響,並用圖片表明被表揚的比被打擊的更完好。但隨後又提到,也有少部分班級的同學看到,「沮喪蘿蔔」長得比「開心蘿蔔」要好,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們卻有另外一番感悟,他們看到的是,在逆境中的蘿蔔永不言棄,勇敢的去面對人生的挫折。

據該校的老師說,他們在實驗結束後搬動所有蘿蔔的過程中,還意外地發現,「沮喪蘿蔔」大部分都比較堅硬,觸碰上去猶如石頭,而「開心蘿蔔」則要柔軟得多。

多樣結果表明,蘿蔔的變化與表揚和批評並沒有關係,那麼,「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又從何說起?

金牛教育發表的關於「蘿蔔教育」的文章

網友質疑:

實驗毫無科學根據,反而會毒害了娃娃

該文章經金牛區教育局微信公眾號發出之後,立即引起網友的質疑和討論。

文章表達的結論是:孩子們每天對著蘿蔔說的話,其實我們生活中也經常,聽別人這樣說或者對別人說,至於說過之後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我們不知道,也從來不去想。可是我們不知道,並不意味著「生命不知道」,我們尊重每一個生命,最後呈現出來的結果不盡相同。

但是網友質疑,支撐這些教育意義的實驗,根本沒有「神奇」一說,也沒有科學依據。

4月初,記者在金泉小學校外,就語言對蘿蔔的變化是否有關係的問題詢問了多名學生,得到的答案是不一樣的,有的學生說:「還是有一點。」而有的則稱,「沒有關係,都是假的。」還有一位學生說,「我後來在家裡面又做了一次實驗,結果發現不管你說什麼,兩個蘿蔔都是要爛的。」

一些家長則認為,這項「蘿蔔實驗」對娃娃的教育有好處。有家長認為,先不說有沒有科學依據,這個活動對培養娃娃情商大有好處,「教會他們怎麼說話,其言可善,換種方式說話和溝通,達到的效果會不一樣。」在對方看來,現在好多人就是不會說話,讓聽者難受。「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是需要借用一些形式上的東西去引導的。」

不過更多的家長和網友認為,這個實驗沒有科學做支撐,讓孩子接觸這種「意念控制」的東西是很可怕的,沒有基本的科學精神。「很簡單,你這個實驗,就是讓孩子覺得你說的話真的能左右一個蘿蔔,科普現在不僅沒有從娃娃抓起,反而還從娃娃毒害起了。」

學校回應:

純粹從科學實驗來界定不妥,這只是學校的一個教育活動

針對網友在微信上的留言,金泉小學校長卓彥進行了逐一的回覆。「教育需要的是親歷,要去切身感受每一個生命的過程,」。

卓彥告訴記者,他們看到別的學校在做這個實驗之後,發現絕大部分被表揚的蘿蔔比較好,並且宜家也做過類似的實驗,包括日本有人出過一本名叫《水知道答案》的書,只不過這本書爭議比較大,「因此我們預估被表揚的蘿蔔會長得更好,但任何東西要以事實說話,但這種事實能夠反映什麼情況,就是仁者見仁。

卓彥表示,如果純粹從科學實驗來界定的話不太妥,該實驗其實更多的是學校的一個教育活動。「呈現出來的實驗結果有三種狀況,大部分被表揚的蘿蔔長勢較好,也有一部分被批評的蘿蔔出現逆生長,反過來長得更大,還有一部分蘿蔔變化不大,無論哪種情況都是正常的結果,希望在蘿蔔的變化中,能夠讓大人和娃娃都有所觸動。」每一個孩子通過蘿蔔對比實驗,有了自己的思考和對生命的理解,理解沒有正確與否,從過程中體驗,體驗中感悟,這就是教育的本真。

記者根據學生們寫的「蘿蔔實驗」感悟發現,在試驗期間,學生們不僅用圖畫和文字記錄蘿蔔變化,還在實驗結束後寫了總結,無論哪一種結果,都有一種具有教育意義的解釋,比如「被批評的蘿蔔長得好,是因為它越挫越勇,被表揚的蘿蔔長得不好,是因為它驕傲自滿,安於現狀,從此墮落。」從這一層面說,那無論說好話還是歹話,都是正確的。

卓彥提到的《水知道答案》,這部片以及同名暢銷書是由日本商人江本勝創作,他在冷室中以高速攝影的方式來拍攝水結晶的照片,發現水對祈禱、音樂和文字具有感知能力,例如在水的旁邊貼一個寫著「憤怒」的紙條,水結晶的照片就會很難看,如果在水的附近貼一個寫著「謝謝」的紙條,水結晶的照片就非常漂亮。

而直到現在,《水知道答案》都沒有被科學界所認可,甚至被認為是一門偽科學。

專家觀點:

植物生長與此無關,如此教育不科學

曾有媒體報導,廣州某小學學生們熱衷進行「米飯實驗」:把三碗米飯放在冰箱裡,每天上學前捧出來,對著第一碗說「你美得像個天使,我真捨不得扔了你!」之類的讚美話,對著第二碗說「你這麼噁心,還敢待在我家裡,我要好好教訓你!」之類的惡言惡語,而對第三碗則不理不睬。據聞過了一個月後,「奇蹟」發生了,聽了好話的米飯散發出香氣;挨罵的米飯變黑髮臭;遭到不理不睬的米飯流出了髒水。相關報導一出,社會輿論譁然。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潘開文直接回擊稱,「摘下來的蘿蔔,存放一個月的話早就爛了,除非進行保鮮處理和及時乾燥。」因為蘿蔔生長期,自己具有免疫能力,很多微生物進不去,一旦被摘下不生長了,微生物很快侵染,並將其分解,也就是腐爛。蘿蔔保鮮,跟保鮮劑、氣溫、水分有關。從現有的知識水平來講,語言左右植物、蔬菜生長變化,這是不存在。

那為什麼兩個蘿蔔放在同一個地方、存放相同的時間,變化的程度和速度會不一樣,對方解釋,爛得慢的蘿蔔還有生理活性,並未完全成熟,可以抵禦微生物侵入,但時間都不會太久。

而從教育意義來說,教育專家熊丙奇認為,如此方式缺乏科學依據,帶有很多的唯心色彩,教育教學的環節還是要基於科學,學校的初衷沒有問題,讓孩子學會讚美,但要考慮手段是否科學,是否尊重教育規律。

四川師範大學教授遊永恆說,如今很多教育方式缺乏科學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既然沒有科學依據,但又要作為一種教育的形式,這樣對孩子的行為反而是個誤導,「無論什麼樣的教育,至少方式必須符合科學常理的,強調對孩子的鼓勵,或者挫折教育,可以選擇的方式有很多,不應該去選擇這種可能會誤導學生的方式。」

(原題為《「沮喪蘿蔔」比「開心蘿蔔」壞得快?學校蘿蔔實驗引爭議》)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來論|「蘿蔔實驗」是用偽科學熬製的「雞湯」
    面對兩個普通的白蘿蔔,成都金牛區金泉小學的學生們,對其中一個說讚美的話,而對另一個則用力罵。這是學校師生為期一個月的實驗,讓孩子們用不同的語言對待兩個蘿蔔,感受語言對蘿蔔的作用。該實驗引起了不少家長和網友的質疑,學校方面對此解釋,該實驗確實沒有科學依據,主要是對學生起到教育作用。
  • 沮喪蘿蔔壞得快?強扯「雞湯」的教育只是偽科學
    「見到你真高興,有你這樣的朋友在身邊,好開心!」「真討厭,滾一邊去,看見你心裡就來氣。」成都金牛區金泉小學的學生們,對著一個蘿蔔說讚美的話,而對另一個蘿蔔則使勁罵。原來,這是學校師生為期一個月的實驗,讓孩子們用不同的語言對待兩顆蘿蔔,感受語言對蘿蔔生長的作用。
  • 國際空間站首次收穫新鮮蘿蔔 未來將在太空重複蘿蔔實驗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近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飛行工程師最近拔出了在國際空間站高級植物培養環境中種植的20根蘿蔔,用錫紙包裹好,以便冷藏至明年送回地球。研究人員稱,這一成果為較長期月球和火星之旅的食物生產播下了希望的種子。
  • 「來自星星的蘿蔔」—國際空間站首次收穫新鮮蘿蔔
    這一看起來天方夜譚的事情已經變成了現實,快來和小編一起看看是怎麼回事吧。,用錫紙包裹好,以便冷藏至明年送回地球。研究人員稱,這一成果為較長期月球和火星之旅的食物生產播下了希望的種子。首次在零重力環境下成功種植並收穫NASA發布的一份說明書介紹,蘿蔔是首次在零重力環境下成功種植並收穫,此前成功收穫的農產品包括紅色長葉生菜
  • 長像鳳梨,富含花青素,竟然是一根蘿蔔
    長像鳳梨,富含花青素,竟然是一根蘿蔔引進日本原種,中國試種多年,終於種出符合中國人口味的紫丹鳳梨蘿蔔,形似鳳梨、口感甜脆。機美食開發老劉,全網同名。烈焰紫心,滿滿花青素。為了讓蘿蔔健康生長,讓大家吃到更新鮮的蘿蔔,我們在設施大棚內種植,讓蘿蔔達到「落纓成熟」標準的時候才進行採收。這個時候,蘿蔔的水分足、甜味濃鬱、口感好。但相對露天生產,成本有所上升。有機種植方式,設施隔離病蟲害,吃得安心,吃的健康。獨特日子種植技術+有機種植方式,提升鳳梨蘿蔔口感。
  • 櫻桃大小的蘿蔔,陽臺盆栽長得快,好看又好吃!
    盆栽櫻桃蘿蔔是一種小型蘿蔔,為中國的四季蘿蔔中的一種,因其外貌與櫻桃相似,故取名為櫻桃蘿蔔。盆栽櫻桃蘿蔔具有品質細嫩,生長迅速,外形、色澤美觀等特點,適於生吃。蘿蔔起源於歐洲、亞洲溫暖海岸,是世界上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早在4500年前,古埃及已食用蘿蔔。中國2200年前也已有蘿蔔的文字記載。
  • 什麼是蘿蔔 吃蘿蔔有什麼好處
    什麼是蘿蔔?蘿蔔是冬季比較常見的一種蔬菜,蘿蔔分為白蘿蔔和胡蘿蔔,白蘿蔔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蔬菜,生吃熟吃都可以。那麼,你可知道吃蘿蔔有什麼好處呢?蘿蔔怎麼做好吃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蘿蔔吧。什麼是蘿蔔蘿蔔(學名:Raphanus sativus L. )十字花科蘿蔔屬二年或一年生草本植物,高20-100釐米,直根肉質,長圓形、球形或圓錐形,外皮綠色、白色或紅色,莖有分枝,無毛,稍具粉霜。總狀花序頂生及腋生,花白色或粉紅色,果梗長1-1.5釐米,花期4-5月,果期5-6月。
  • 成都千名小學生用蘿蔔牙籤搭高塔 學校:從蘿蔔塔中撿知識
    原來,成都市雙林小學的孩子和家長,最近在籌備一個「蘿蔔牙籤塔」的「首屆『馨』創客嘉年華」活動。4月15日一大早,全校2000名學生和500名家長,分成每4人一組,每組兩斤蘿蔔、200根牙籤,開始了為期一小時的搭「蘿蔔牙籤塔」比賽,「以班級為計分單位,搭得越高越好!」五年級6班學生段瀟天言簡意賅對記者說出遊戲規則,忙不迭和隊友研究策略。
  • 缺氧冰蘿蔔種植方法攻略 如何種植冰蘿蔔
    作為同一家公司打造的、《饑荒》姐妹篇性質的《缺氧》同樣也是一款充滿策略性的生存模擬類遊戲在《饑荒》中玩家從始至終都不用擔心的氧氣這一問題,到了《缺氧》中還要隨時為氧氣的存量以及質量而採取各種手段措施,避免角色因為缺氧而死亡。   當然《缺氧》中對角色的生命造成威脅的元素絕不僅僅只有氧氣這一要素,常見的諸如疾病、飢餓、寒冷等等都是導致角色死亡的普遍現象,其餘千奇百怪的死亡威脅也隨時隨地的潛伏在暗處,稍有不注意就有可能使得遊戲結束。
  • 缺氧冰蘿蔔怎麼種植 缺氧冰蘿蔔種植步驟
    導 讀 大家知道缺氧冰蘿蔔怎麼種植嗎?
  • 蘿蔔屬長日照植物,光照充足,則植株生長較好
    蘿蔔屬長日照植物,光照充足,則植株生長較好蘿蔔別名:蘆菔,萊菔等。原產於我國,屬十字花科一二年生植物。蘿蔔的根為深根性,小型蘿蔔的主根深約60~150釐米,開展度60~100釐米,大型蘿蔔播種後85天將近採收時,主根深達178釐米,側根開展度達246釐米,並且根系的生長在各生長期內也不同。肉質根的形狀、大小、色澤等因品種而異。根有圓、扁圓、長圓筒、長圓錐形等。肉質根的皮有白、粉紅、紫紅、青綠等色,蘿蔔的肉色有白色,但也有青綠、紫紅色等。
  • 蘿蔔的防癌作用原理 哪些人不適合吃蘿蔔?
    原標題:蘿蔔的防癌作用原理 哪些人不適合吃蘿蔔?   「癌症」是一個讓大家聽起來聞風喪膽的詞,人們都懼怕他,它與人類之間的戰爭永遠都沒有停止過,人們都在想方設法的去戰勝它,阻擋它侵襲人類。所以,現在各種各樣高科技的醫療設備,各種微量高效的醫學藥品,各種價格高昂的抗癌食品層出不窮。
  • 萬壽竹與樹蘿蔔 | 相似的陌生人
    同樣的長花梗吊著開口向下的瘦長鈴鐺,別致誘人。↑萬壽竹~百合科萬壽竹屬萬壽竹(Disporum cantoniense),別名竹葉參、山竹花等。莖節節如竹莖,葉狹長似竹葉,但與禾本科竹子不同的是它的花,傘形花序,花朵朵下垂,由暗紅過渡到青黃,配色很是獨特,不豔麗,卻耐看。
  • 缺氧冰蘿蔔怎麼轉移 冰蘿蔔怎麼種植和使用
    缺氧冰蘿蔔怎麼轉移 冰蘿蔔怎麼種植和使用時間:2017-03-18 12:15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缺氧冰蘿蔔怎麼轉移?冰蘿蔔怎麼種植和使用?相信大家都還不是很清楚吧,想知道的就跟上小編的步伐去看看吧!
  • 蘿蔔中獨特的風味是什麼?生吃蘿蔔為啥會打嗝
    這根蘿蔔並不像這道謎語裡如此雍容華貴,反而非常的接地氣,是人們餐桌上的家常便飯。蘿蔔又稱萊菔、蘆菔,屬十字花科蘿蔔屬的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雙子葉植物。關於蘿蔔的起源說法不一,有人認為起源於西亞,有人認為起源於中國。中國《詩經》中有對蘿蔔的記載,「採菲採葑」,其中菲就是蘿蔔的意思。蘿蔔的品種較多,主要有紅蘿蔔、青蘿蔔、白蘿蔔和水蘿蔔等。
  • 缺氧怎麼增加冰蘿蔔 缺氧冰蘿蔔種子修改方法圖文教程
    導 讀 《缺氧》是一款休閒沙盒遊戲,很多玩家還不知道遊戲中如何增加冰蘿蔔,怎麼修改冰蘿蔔種子,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缺氧冰蘿蔔種子修改方法圖文教程
  • 蘿蔔風味獨特功效好 渾身都是寶
    蘿蔔雖不像謎語字面上那麼雍容華貴,但其豐富的營養成分,確實稱得上渾身是寶。蘿蔔又稱萊菔、蘆菔,屬十字花科蘿蔔屬的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雙子葉植物,是人們餐桌上常見的食材。關於蘿蔔的起源說法不一,有人認為起源於西亞,有人認為起源於中國。中國《詩經》中有對蘿蔔的記載,「採葑採菲」,其中「菲」就是蘿蔔的意思。蘿蔔的品種較多,主要有紅蘿蔔、青蘿蔔、白蘿蔔和水蘿蔔等。
  • 蘿蔔燒羊排,冬季最愛的美味
    食堂的師傅太善解人意了,中午做了蘿蔔燒羊排,哎呀,太暖心了。蘿蔔燒羊排,是白蘿蔔、胡蘿蔔攜手燒羊排,這個燒,不是紅燒,菜裡沒有醬油色,白蘿蔔純潔如玉,胡蘿蔔紅得鮮亮,羊排色澤質樸,紅辣椒給羊排添一份紅辣,拍成塊的老薑、還有粒粒的茴香為羊排正味。
  • NASA收穫史上首批「太空蘿蔔」
    12月9日消息,美國宇航局(NASA)表示,人類史上第一批「太空蘿蔔」11月30日已成功收成據報導,美國女性太空人魯賓斯11月30日在國際太空站上,採收了20棵蘿蔔,並用鋁箔紙將其包好,置入冷藏室中,2021年將把它們送回地球,供科學家研究。
  • 蔬菜中的蘿蔔硫素有望治療肥胖等--中國數字科技館
    蔬菜中的蘿蔔硫素有望治療肥胖  日本金澤大學等研究人員比較了吃添加蘿蔔硫素的高脂肪食物的小鼠和吃不含有蘿蔔硫素的高脂肪食物的小鼠的體重。這些孿生兄弟(姐妹)年齡大都在40到60歲之間,來自社會各個階層,經濟狀況不同,教育水平不同——有的已擁有博士學位,有的卻連小學也未念完,居住地也不同——或鄉村或城市,或國內或國外。考察結果顯示:家庭收入、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都不是決定幸福感的主要因素。而令人驚奇的是,很多對雙胞胎在長時間內同時感到幸福,而另外很多對則在幾個月、甚至幾年中,同時、同樣地經受著種種心理問題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