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娥姐,一個擁有兩個孩子的寶媽。關注我,娥姐帶你了解更多好用又有效的育兒知識。
養娃套路多,在這條道路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深坑與誤區。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少走彎路,避開那些養娃道路上的育兒誤區呢?下面,就和娥姐一起來扒一扒,那些錯誤的常見育兒經驗吧。
1、寶寶滿月後要不要剃胎頭?
寶寶滿月對很多人而言都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而在許多地方都有給寶寶剃胎頭的習俗。老一輩的人認為,滿月時給寶寶剃胎頭能讓寶寶的頭髮又黑又長,越長越好。那麼這樣的做法真的正確嗎?是否有科學依據?
事實上,寶寶頭髮好壞主要受遺傳因素和後天身體狀況的影響。如果父母頭髮好,寶寶頭髮則一般不會太差。父母頭髮差,那麼寶寶頭髮相應也會受到影響。而寶寶營養不良體質較差,同樣會使寶寶頭髮又稀又黃。因此,給寶寶剃胎頭同頭髮的好壞之間沒有因果關係。
相反,夏天給寶寶剃胎頭不僅容易曬傷頭皮、招致蚊蟲叮咬。在給寶寶剃胎頭的過程中,還容易傷到寶寶頭皮,導致發炎感染等症狀。由於寶寶頭皮自衛能力不強等原因,滿月時剃胎頭,不僅會影響寶寶頭發生長,還可能導致毛囊炎等。因此,給寶寶理髮最好等寶寶3個月以後。如果擔心夏天天氣太熱寶寶頭髮較長生痱子想要提前理髮,那麼最好用酒精清洗好理髮工具,等寶寶睡著之後再理髮。
2、睡扁頭
古人認為,腦後有反骨是叛徒的代名詞。而在我國北方的很多地區,為了不讓自家寶寶長「反骨」,讓頭型更加好看,寶寶出生後就會將書本、木板等硬東西墊在頭部,讓寶寶的頭型從球狀變成扁平狀。這種習俗,被稱為「睡扁頭」。
剛出生的小寶寶腦殼還沒有發育完全,如果施加壓力的話很容易就會出現變形。長期睡在書本、木板等硬枕頭上,後腦勺自然會變扁。那麼,扁腦殼就真的不會出現反骨仔嗎?小寶寶睡扁頭,長大後頭型真的好看有福氣嗎?
現代研究表明,睡扁頭很可能會影響寶寶顱腦發育,形成「扁頭症候群」,影響智力發育。對寶寶的語言、行動、認知等產生影響,危害寶寶健康成長。且圓頭孩子比扁頭孩子頭型更好看,平均智商水平更高。
3、邊看手機、電視邊吃飯
很多家長為了讓寶寶乖乖的不哭鬧,總會選擇把手機、電視打開,讓寶寶邊看手機、電視邊吃飯。卻不知道這樣的方法既會影響視力,又不利於寶寶消化系統的健康發育,容易導致寶寶積食。
家長在養育寶寶的過程中,除了要讓孩子吃好吃飽以外,還應當注意良好習慣的養成。不要因為害怕麻煩而草率行事,要知道糾正懷習慣比好習慣的養成更加複雜。所以家長要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幫助寶寶養成好習慣。
上面這些關於養娃道路上的育兒誤區,大家都知道了嗎?
我是娥姐,讓我們一起健康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