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星空中的中國星

2020-09-27 光明日報

【浩瀚星空中的中國星】

北鬥一號立項到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幾代北鬥人在高端技術空白地帶白手起家,用信念之火點燃了北鬥之光。他們把深沉的家國情懷融入科技強國的創新實踐中,他們是浩瀚星空中最閃亮的那顆星。面對這支滿懷志氣和勇氣的團隊,你有哪些話想說?

@浩瀚太空:以北鬥定位服務為例,大到地理測繪、救災減災、應急搜救,小到地圖導航、共享單車、快遞查詢,背後都有北鬥的身影。如今,北鬥正不斷改善我們的日常生活。

@徵途:聽說北鬥團隊平均年齡才只有30多歲,真的很佩服他們。他們正在自己有激情、有精力、有意願的階段做著造福於民的事情。有時候幻想自己如果也是團隊的一員,老了之後一定要讓兒孫們知道自己做了多麼了不起的事情。

@大愛無疆:既振奮又自豪,向所有參與北鬥導航系統工程的英雄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橋在水上:絕對是載入史冊的功績!國家擁有了如此關鍵的核心技術,感謝你們的無私奉獻,感謝你們的堅持不懈!

@時來運轉:你們是一支了不起的團隊。這是我們的核心技術,誰也別想「卡脖子」。

@勇哥:致敬中國北鬥人!我們為你們驕傲,為你們自豪,為你們點讚!

(本報記者 任歡整理)

相關焦點

  • 未來宇宙星空將閃耀更多「中國星」
    早年發現的小行星大多以希臘神話中神仙的名字命名,後來隨著小行星發現數目增多,許多國家、城市和知名人士的名字成為小行星的星名。為了統一規範,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專門組成了由國際著名科學家組成的小行星命名委員會,負責接受和審議全球新小行星的命名工作。
  • 浩瀚太空新添「吳偉仁星」
    9月8日,「吳偉仁星」命名儀式在京舉行。為褒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中國航天六十餘年來,已有以錢學森、孫家棟、欒恩傑等老一輩科學家為代表的多位功勳航天人榮獲小行星命名。
  • 浩瀚太空新添「吳偉仁星」
    9月8日,「吳偉仁星」命名儀式在京舉行。為褒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
  • 今天,浩瀚太空新添「吳偉仁星」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浩瀚太空再添一顆以中國科學家姓名命名的小行星——「吳偉仁星」。今天,國家航天局在北京宣布,為褒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來自國家航天局的消息稱,中國航天六十餘年來,已有以錢學森、孫家棟、欒恩傑等老一輩科學家為代表的多位功勳航天人榮獲小行星命名。
  • 今天,浩瀚太空新添「吳偉仁星」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浩瀚太空再添一顆以中國科學家姓名命名的小行星——「吳偉仁星」。今天,國家航天局在北京宣布,為褒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
  • 浩瀚太空有了一顆「吳偉仁星」
    本報北京9月8日電(記者陳海波)浩瀚的太空上,又有了一顆以中國航天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吳偉仁星」。為褒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命名儀式8日在北京舉行。中國航天六十餘年來,已有錢學森、孫家棟、欒恩傑等多位航天人榮獲小行星命名。
  • 《浩瀚的星空風景》金眼彪-協助拍攝
    浩瀚的星空風景圖片一組浩瀚的星空風景【第1幅圖】此作品由蘭州攝影愛好者雍先生在著名的馬鞍山地區拍攝浩瀚的星空風景【第2幅圖】>此作品由廣州攝影愛好者宣先生在著名的嶽陽地區拍攝浩瀚的星空風景【第3幅圖】此作品由哈爾濱攝影愛好者薊先生在著名的濟南地區拍攝
  • 浩瀚太空新添一顆以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命名的「吳偉仁星」
    據微信公眾號「中國探月工程」消息,9月8日,「吳偉仁星」命名儀式在京舉行。為褒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
  • 《浩瀚而美麗的星空》神火將軍-協助拍攝
    沙汀 《困獸記》十八:仿佛他們的心思,全被燦爛的星空吸引住了。浩瀚而美麗的星空【第1幅圖】此作品由紹興攝影愛好者宰先生在著名的德陽地區拍攝浩瀚而美麗的星空【第4幅圖】此作品由洛陽攝影愛好者豐先生在著名的許昌地區拍攝浩瀚而美麗的星空【第5幅圖】此作品由陝西攝影愛好者閔先生在著名的金華地區拍攝
  • 星空銀河與星軌的拍攝技巧
    這時除了晨曦攝影之外,高山上的星空、銀河與星軌也是搶手的風景攝影題材之一。這一篇我們就用簡單的文字,帶大家進入浩瀚的星空夜裡。浩瀚的星空、一望無際的星空銀河、星軌,都是夜裡拍攝的好題材。星軌作品最適合的拍攝時機?星軌作品最適合的拍攝時機是在月半以後,月出前的2個小時,或是月沒前的半個小時。這2個時間點的好處為何?
  • 抬頭可見浩瀚星空!來主城這裡看唯美星河驚豔夜空
    然而,夜幕低垂之後,在近郊一些群山之巔卻深藏著另一幅夢幻至極的璀璨美景,不用遠足,重慶主城附近也能輕鬆目擊到絢爛星空。8月9日夜,難得的晴朗無雲天氣悄然而至,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在海拔大約900米的巴南區聖燈山林基水庫見到了繁星閃爍的如鏡夜空,久違的銀河撕裂深邃的天幕,將滿天碎鑽石從天際撒下,抬頭便肉眼欣賞到整片浩瀚星空與壯麗銀河,讓人心曠神怡。在大都市光汙染日益嚴重的今天,自然生態環境優越的近郊群山也是市民和追星者值得一去的觀星好去處。
  • 洞見丨浩瀚星空裡的中國腳步
    2020年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著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衝進太空。歷史性的一刻瞬間燃爆網絡,短短一個小時,「天問一號」在網際網路上的相關搜索熱度飆升1560%;與此同時,上百萬網友熱情地參與到中國火星探測工程在百度App平臺啟動的全球徵名活動中。
  • 進口全新奔馳商務車 奔馳V250浩瀚星空
    進口奔馳V250浩瀚星空系列在材質選擇上,座椅以及吧檯的部分,使用機器工藝壓制的亮光圓點牛皮和染色自然紋牛皮拼接,奔馳V250浩瀚星空系列並且選用金絲線菱形格進行點綴奔馳V250瀚星空限量版——金星商務車採用全隔斷設計,建伍音響、32寸電動升降式液晶大屏以及下置吧檯為商務娛樂的主體,吧檯於座椅完美結合,吧檯中嵌英國進口遊艇級鐘錶,座椅採取邁巴赫S500反向座椅。
  • 《浩瀚唯美的星空風景》神火將軍-協助拍攝
    沙汀 《困獸記》十八:仿佛他們的心思,全被燦爛的星空吸引住了。浩瀚唯美的星空風景【第1幅圖】此作品由福建攝影愛好者龍先生在著名的莆田地區拍攝浩瀚唯美的星空風景【第4幅圖】此作品由南陽攝影愛好者楊先生在著名的嶽陽地區拍攝浩瀚唯美的星空風景
  • 手機星空攝影教程,如何用手機拍出浩瀚的星空?
    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說說用手機拍攝星空的方法,教大家如何用手機拍出浩瀚的星辰銀河。最重要的,拍攝的地點不能在城市中,城市中有非常複雜的人造光,會影響到星空的曝光,最好在人造光少的野外拍攝,燈光越少越好。:Nightcap,軟體裡面有拍攝星空和星軌的模式,切換到相應模式即可直接拍攝。
  • 浩瀚太空新添一顆「吳偉仁星」
    中新網北京9月8日電 (郭超凱)9月8日,「吳偉仁星」命名儀式在北京舉行。為褒揚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
  • 盤點國內三大最佳觀星地,帶你去看最美的浩瀚星空
    天文愛好者將天空的明亮度分為九級,從第一級的完全黑暗的天空到第九級的市中心的天空,一般而言,只要能達到四級(鄉村/郊區過渡處的天空)或更黑暗的天空下,就可以感受到與城市中星空的巨大差異——不僅是肉眼觀測到的星星數量成幾倍增長,甚至可能有很多「新奇」發現的。若是觀星地點可以滿足:1、海拔高,最好3000以上;2、遠離非自然光源;3、晴天多、風力適中、風沙少。那便是特別好的觀星地點。
  • 星空、星軌這麼美,原來是這麼拍攝出來的
    浩瀚的星空,總是那麼的美麗,令人嚮往。現在的攝影器材越來越強大,星空攝影是很多人所喜歡的一類攝影主題,星空拍攝能夠帶領你在黑暗中探尋光年外的星光。今天小編就總結了幾招,教你拍攝浩瀚無邊的星空大片!1、地點時間上的選擇拍攝星空時,我們儘量避開雜光,尤其是在城市中,各種人工光源照射在夜空中,很難拍攝出我們想要的星空照。因此我們選擇的拍攝地點最好是在郊區,或者是海拔較高的山上,這時候我們才能夠避免雜光的汙染。選擇的地點最好是視線開闊的地方。說完地點的選擇,我們在來說說時間上的選擇。
  • 今天起浩瀚太空新添「吳偉仁星」
    為褒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如今,浩瀚太空又多了一顆弘揚熱愛祖國、勇於創新、敢於擔當、甘於奉獻的科學家精神,見證中國航天事業蓬勃發展、行穩致遠的「吳偉仁星」。
  • 覽浩瀚星空,從星辰開始
    01宇宙伊始古時候的中國人認為,整個宇宙就是一個混沌的類似雞蛋一樣的世界,在這樣的世界中誕生了巨人盤古,盤古開天闢地雖然這只是天地誕生的神話故事,但充分證明了古代中國人觀天的事實。「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空像一個巨大的圓頂穹廬籠蓋著一望無際的大地,「天圓地方"的學說,表現了古代人對於整個世界,甚至整個宇宙的真實想法,通過眼睛」觀天「是產生如此結論的原因之一。與此同時,西方世界也產生了類似天圓地方的結論,平坦的大地,陡峻的山脈,甚至是穹頂一樣的天空,周而復始的太陽,一切的一切,從星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