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自古男兒有壯志凌雲、氣吞山河的虎賁之士,有文質彬彬、巧捷萬端的爾雅之才。湖北省漢江中級人民法院就有這樣一群好男兒,在抗擊疫情的危難時刻,在中院黨組的帶領下,他們挺身而出,哪裡需要就戰鬥在哪裡,無論身在什麼崗位,都用出色的成績填寫了滿分的答卷,被大家公認為「暖男」的政治部幹警楊保就是其中亮眼的一個。
才思敏捷的「高產作家」
「我到崗了,請給我分配任務。」2月12日上午,楊保準時來到院裡,要求分配工作任務。「你怎麼跑出來的?」政治部副主任吳濤很奇怪,他知道楊保所在的市政府小區因為有疑似病例,已經被隔離封閉管理。原來,楊保拿著單位開的工作證明,軟磨硬泡,好不容易才「突圍」來到單位。「我要和大家一起戰鬥!」楊保堅定地說。
根據院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分工安排,全院所有人員分為三個分隊,楊保被編入第三隊綜合後勤組,負責撰寫部分宣傳稿件、巡視機關防疫執紀監督和相關後勤保障等工作。
作為首批加入通訊組的成員,領命編輯新聞報導,在自己的崗位上,他最感頭疼的正好是新聞宣傳。雖然之前也撰寫過不少匯報材料、調研論文,但很少寫過新聞宣傳稿件。「既然領導把工作交給我了,就不能當逃兵,一定要把任務完成好。」楊保暗暗下定了決心。
當時正值疫情爆發的高峰期,人心惶惶,全院幹警下沉一線後,每天面臨無數突發事件,湧現出一個又一個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通過新聞宣傳來鼓舞士氣、弘揚正能量的作用凸顯。
「從哪裡著手呢?」每天沉在三個工作群裡尋找新聞線索的楊保,面對著不停跳出的消息和圖片,在思索著。2月15日上午,一則本院車隊駕駛員緊急護送幼兒就醫的小視頻被他捕捉到了。「這個素材好!」楊保立馬通過電話連線在場幹警,了解事發經過,並要到了現場拍攝的原始照片。當所有的素材都瞭然於胸後,坐在辦公室裡,楊保在電腦鍵盤上噼噼啪啪地敲擊著,一篇《病毒無情 人間有愛》的通訊報導很快就完成了。收到稿件的小編眼前一亮,當天的漢江中院官微報導就發出了,很快,這篇報導被省高院官微和最高法院官微相繼轉發。當同事們紛紛對楊保點讚時,一股小小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恆雅名苑值勤點昨天發生了一件感人的事,值得好好報導一下。」領導把一個宣傳線索交給了宣傳組。「我去吧。」楊保又領命出發,他有點喜歡去一線採訪了,哪裡有生動鮮活的素材,是他寫宣傳稿的動力源泉。原來,該小區出現一個發熱的疑似病人,需要上門測溫確認,社區工作人員有些擔心,而我們的幹警主動提出在前面入戶,承擔測溫任務,事後,社區幹部發來了感謝的簡訊。冒著有可能感染病毒的危險,我們的幹警衝在了一線,實在太感人了!楊保在電腦前坐下,略一思索,一篇《我們先上,你退後》的新聞稿便誕生了。稿件當天刊發出後,大家紛紛轉發、點讚,既為不畏危險的一線幹警,也為及時挖掘線索宣傳報導的「小記」。
「保哥,你去規劃局值勤點採訪一下吧。」「好的。」
「保哥,三八節快到了,能不能給在一線的『半邊天』畫個像?」「沒問題」... ...
楊保的創作熱情被點燃了,他每天不是在去值守點找線索的路上,就是通過電話、微信採訪對象,或者在電腦前時而思考,時而快速地敲擊鍵盤,一篇篇各有特色的新聞宣傳稿件不斷地產出。接下來的時間,他以每天1-2篇的頻率連續發表了《堅守陣地 亮劍戰役》、《抗擊疫情 「麗」行而上》、《只為多愛你一點》等15篇報導,成為大家公認的「高產作家」,在中院掀起一股新聞採寫熱潮。在楊保的帶動下,通訊組成員競相奔赴前線採訪,一線同志主動提供素材、相互舉薦,大家擰成一股繩,為這場特殊的戰役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挺身而出的「白袍勇士」
「一線值守點人手告急,我是黨員,我請戰!」2月19日,一場突如其來的雨雪襲擊了江漢平原,在室外值守點擔任值守任務的第二隊部分幹警因風吹雨淋而病倒,值守點人手緊張,得知此消息後,楊保一邊心疼生病的「戰友」,一邊主動向院領導請纓上一線。
「讓生病的同志安心回家休息,我來頂上!」面對不可預知的危險,說不怕是假的,但身為一名黨員,一名法院幹部,就是應該挺身在前,哪裡有困難,哪裡有危險,哪裡就有我,楊保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領導經過考慮,看到他的態度很堅決,就答應了他的請求。
妻子知道楊保要到一線去擔任值守任務,忍不住地擔心,新冠病毒的傳染性太強了,萬一不幸感染上那可怎麼辦?楊保笑著寬慰她,沒事的,我有厚厚「鎧甲」,百毒不侵。出門前,他還不忘叮囑妻子,千萬不要讓父母知道,免得他們擔心。
穿上厚厚的防護服,戴上護目鏡,瞬間成了一名「白袍勇士」。早上八點,楊保就準時出現在仙桃市幹河辦事處德政園社區三豐鼎城值守點。
「您好,請出示通行證明。」「同志,請主動配合測量體溫。」「按仙桃市防疫指揮部的規定,每戶三天只能一人出門,請遵守規定。」這樣的話,楊保每天要說上無數遍。
三豐鼎城小區常住有3200餘名居民,每天除因參與防疫任務的公職人員出入約120人次外,其他持證出入人員日均近200人次,人員流動性大、居家留守老人多,情況複雜,易感染風險隱患大。到崗後,楊保迅速進入角色,小區保安年紀較大,他便承擔了絕大部分值守任務,測溫、出入登記、人員勸返、協助居民購物,忙得不亦樂乎。
「37.3,溫度有點高,您稍微等一下,我過五分鐘再幫您測一測。」一位騎車下班回來的居民被測到體溫偏高,有點緊張,楊保忙安慰她。「剛運動過,有可能體溫偏高,我再幫您測一下手腕,這個比較準。」經過再次測量,36. 8,體溫正常,該居民舒了一口氣,再測額溫,也降下來了,「謝謝你,小夥子!」
「婆婆,您就在門口等一下,您要的雞蛋我去街對面幫忙買過來。」「這個太重了,我幫您提進去。」楊保站在崗上,就沒有停下來的時候,他把工作中的細緻、認真、熱心、耐心同樣用在小區值守上……
「小夥子辛苦了!」小區居民紛紛為這個熱心的小夥子點讚,還有居民特意送來水果、點心。
「在崗一分鐘,盡責60秒。」楊保就是這樣,把值守的崗位當作戰鬥堡壘,嚴防死守,全力保障三豐鼎城小區「零確診、零疑似」,守護著一方淨土。問他累不累,他只是笑笑「一線值守的同志真的很辛苦,我還想盡力多做一些。」
任勞任怨的「貼心保姆」
「咦,保哥,你怎麼穿著雨靴過來的?」3月9日,風雨交加,楊保準時出現在單位辦公樓裡,有說有笑地和大家一起搬牛奶、運送餐盤,有眼尖的同事發現他穿著一雙高筒雨靴在忙活。
他不好意思地回答「哦,上午雨太大,騎車不方便,我走過來上班的」。從楊保住的市政廣場到院機關,幾乎橫跨了仙桃城區,有五六公裡,為了不耽誤工作,他找出了許久不用的雨靴,早早地撐著傘走出家門,頂著風雨,足足走了50多分鐘,工作一點都沒耽誤。
因疫情防控期間道路交通管制,為不影響上班,從一開始起,楊保就一直這樣步行上下班。後來好不容易找別人借了臺電動車,年久失修電瓶老化,又沒有遮雨棚,經常騎到半路就沒電了,他就推著走。遇到下雨天乾脆提前一小時步行出門,旁人不主動問起,他從不透露過半點困難。「正好活絡活絡筋骨,我覺得挺好的。」他幽默地輕輕帶過,似一抹清風。
「謝主任在家嗎?我們來入戶做一個登記。」漢江中院幹警宿舍樓一棟一單元,楊保敲開了退休幹部謝良雲家的門。這樣的工作,從疫情防控工作開始,他幾乎每周都要做一次,每次都帶有「楊氏」特有的細緻、認真、一絲不苟。哪家住幾棟幾單元幾樓幾號,家裡有幾口人,有沒有武漢旅行史……他是一幅活地圖,對宿舍區每家的情況都瞭然於胸。「最近不要出門了,要買什麼可以在手機上操作進行團購,二維碼貼在樓棟門口了。」一邊忙著每家一人不漏地測體溫,一邊還不忘記再三貼心地叮囑。
「食堂要注意環境衛生,操作人員必須戴好口罩和帽子」「機關大樓噴消毒液要調好濃度,每天上班前和下班後要定時噴」「婆婆,現在疫情還很嚴重,不能出來曬太陽,快回家吧」……作為機關疫情防控巡查隊的成員,大院裡每天都能看到楊保和小夥伴們穿梭的身影,細心地巡視著機關院內每一個角落,排查著每一個可能出現的隱患。
「保哥,幫忙搬一下牛奶」「保哥,去食堂取餐了」「保哥,快來搭把手,防疫物資到了」……熱心快腸又勤快的楊保常常是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幫手。
漢江中院黨員進社區工作三隊的微信群裡,天天都能看到他的身影,通訊員有他、機關巡視小分隊有他、扛藥品、搬牛奶、送菜飯都有他,同事們都說保哥是個典型的「暖男」,笑稱他是「無處不在的貼心保姆」。
耐心細緻的「超級暖男」
楊保有一個幸福的小家庭,他的妻子娜姐也是一名政府機關的公職人員,在抗「疫」伊始便投入戰鬥,經常很久才能回家一次,留下二歲多的女兒需要照顧,平時只有老人伸手幫一下忙。
每天中午忙完工作,楊保通常要匆匆忙忙地騎上舊電動車趕回家,他放心不下年幼的女兒。娜姐在家的時候,很多帶小孩的問題之前沒有經手過,楊保難免手忙腳亂,但他樂此不疲。白天緊張繁忙的工作,晚上回家還要應對女兒的各種「問題」――流鼻涕了、幾天沒拉臭臭了、鬧情緒了……這些既是新課題,也是保哥的日常功課。
「小孩子話好多,每天拉著我聊到11點還不睡,不依她就撒嬌,好難哄。」他帶著倦意說。可一段時間下來,講故事、搭積木、親子遊戲他得心應手,成了女兒最粘的老爸,他自己也樂在其中,對家有了更多依戀。
每天和妻子電話聊天就是楊保最幸福的時刻,互相提醒加強防護,注意安全,平安歸來是他們聊天的日常。「這段時間我也體會到了妻子的辛苦,和為這個家的付出,所以我為家人做再多都是值得的。」他感慨地說。
楊保的父母親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身體狀況不太好,楊保對父母也多了一份擔心。他細心地給父母準備好酒精、消毒液和口罩,反覆叮囑他們要多注意保暖,多加強營養,提高身體免疫力。最近一段時間,母親高血壓病又犯了,幾次測的血壓值都高出正常值很多,楊保趕緊抽空中午去買藥送回家,回單位上班的時候,心裡仍然有些放心不下。「家人永遠是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我是守護家人最堅強的鎧甲。」楊保對家人的牽掛溢於言表。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暖男」保哥不畏懼、不怕難、不退縮、勇向前,進可上陣禦敵,退可固守一方。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了新時代青年人的責任和擔當,我們相信,無數個像他一樣甘於奉獻的新青年,定會以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初心和使命,竭盡所能護一方平安。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武漢的櫻花開了,奼紫嫣紅,江漢平原的油菜花開了,流金溢彩,讓我們共同期待一個無「疫」的精彩世界。
END
【作者:劉利雯】
原標題:《最美漢江人•抗「疫」風採錄之㉚楊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