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奠定了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的理論基礎

2020-12-03 央視網

馬克思主義奠定了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的理論基礎

原標題:

  ——學習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

  汪亭友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5月4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出席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講話高屋建瓴,視野宏大,思想深刻,內容豐富,是一篇光輝的馬克思主義綱領性文獻。這是有著8000多萬黨員、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執政黨,在世界面前高揚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堅定馬克思主義崇高信仰,讓馬克思、恩格斯設想的人類社會美好前景不斷在中國大地上生動展現出來的莊嚴宣誓。

  講話深切緬懷了馬克思一生的豐功偉績,深刻闡釋了馬克思主義科學內涵及其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巨大作用,科學概括了中國共產黨創造性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壯闊歷程和和偉大成就,指明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要求,極具理論指導性和現實針對性,意義重大而深遠。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就新時代如何學習馬克思、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提出了九個方面的重要要求。其中第一個方面的要求,就是「要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於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思想」。

  習近平總書記把馬克思主義關於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思想,作為新時代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的首要要求,而且把這一思想與堅定共產黨人理想信念聯繫起來,認為這一思想是共產黨人堅守精神家園的理論基礎。習近平指出,馬克思科學揭示了人類社會最終走向共產主義的必然趨勢。馬克思堅信歷史潮流奔騰向前,只要人民成為自己的主人、社會的主人、人類社會發展的主人,共產主義理想就一定能夠在不斷改變現存狀況的現實運動中一步一步實現。馬克思主義奠定了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的理論基礎。這一深刻見解把握了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本質和精髓,需要新時代每個堅定的共產黨人牢牢謹記、深刻領悟。

  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今天我們談資本主義以前的人類社會演變更替的規律,如奴隸社會必然取代原始社會,封建社會必然取代奴隸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必然取代封建社會,絕大多數人是能夠認同的,因為歷史充分證明了這個規律是客觀存在的,馬克思主義對這個規律的揭示也是在總結歷史和事實的基礎上得出來的。但要說社會主義必然取代資本主義,人類最終進入共產主義,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科學真理,恐怕有人就不那麼認同了,甚至一些黨員幹部不能從心底裡完全接受。或許他們在政治上會擁護,但在思想認識上還不能形成自覺,還不能把它變成靈魂深處堅定不移的信仰。

  造成這一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觀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觀方面的因素,但處於第一位的是主觀方面的因素。主觀方面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馬克思主義關於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思想缺乏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思想上理論上如果不清醒,政治上行動上就不會堅定。所以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堅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比如,2012年11月17日,他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指出,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說,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

  2015年9月1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體學習時他又指出,我們共產黨人的根本,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信念,對黨和人民的忠誠。立根固本,就是要堅定這份信仰、堅定這份信念、堅定這份忠誠,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足了功夫,才會有強大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在這兩段論述中,習近平用「政治靈魂」「精神支柱」「共產黨人的根本」形容堅定理想信念具有極端重要性。類似的論述還有不少。

  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共產主義必然勝利這一社會發展規律的得出,不是馬克思、恩格斯主觀臆想出來的,而是他們運用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分析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結果。由於資本主義社會存在生產社會性與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佔有這一自身無法克服的基本矛盾,使得周期性經濟危機的爆發成為資本主義經濟無法跳出的「怪圈」,成為資本主義社會揮之不去的夢魘。

  馬克思主義誕生以來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充分證明了這一鐵的事實。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要徹底解決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就需要適應生產社會化的要求,以社會主義公有製取代資本主義私有制,由社會佔有生產資料並調節國民經濟。這就是《共產黨宣言》中提出「兩個必然」的理論根據,也是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堅守精神家園的理論基礎。

  當然,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需要經歷一個長期的過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但無論歷史經歷怎樣的曲折,人類社會發展的總趨勢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

  在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兩種制度並存、資本主義仍佔主導的當今時代,堅定理想信念顯得尤為重要。衡量一名黨員是否合格,關鍵看他是否真誠信仰馬克思主義,對共產主義、社會主義抱有堅定信念,看他能否堅持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共產主義必然勝利這一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黨員幹部只有具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才能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勤奮工作、廉潔奉公,為理想而奮不顧身去拼搏、去奮鬥、去獻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這也是我們今天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的一個重大意義之所在。如同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的,堅守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像馬克思那樣,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

  堅定理想信念要同腳踏實地結合起來。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黨的最高理想、最終目標同黨的基本綱領和現階段的主要任務科學地結合統一起來,勝利地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任務、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改革開放以後我們黨領導人民開始新的偉大革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黨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要完成的根本任務。這就要求我們黨既要堅持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又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完成黨在現階段的主要任務。要深刻認識實現共產主義是由一個一個階段性目標逐步達成的歷史過程,把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統一起來、同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統一起來,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要科學認識馬克思主義關於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思想,就必須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如同其他任何一門科學一樣,是需要經過刻苦學習才能系統掌握、靈活運用。習近平指出,要深入學、持久學、刻苦學,帶著問題學、聯繫實際學。他還說:「共產黨人要把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當作一種生活習慣、當作一種精神追求,用經典涵養正氣、淬鍊思想、升華境界、指導實踐。」這些重要論述,明確了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方法和根本要求,它應該成為每個黨員幹部的座右銘,在全黨全社會掀起一股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的熱潮,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行動指南。(責任編輯 郭素萍)

  (本文為中國人民大學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協同創新中心階段性成果)

相關焦點

  • 金民卿:堅定的理想信念必須建立在對馬克思主義的深刻理解之上
    全黨同志必須把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作為畢生追求,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這段話告訴我們,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必須要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築牢開展黨內政治生活的思想基礎。
  • 深刻認識堅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始終是激勵和鼓舞中國共產黨人不懈努力奮鬥的精神動力 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堅定信念要求黨員幹部必須要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簡單地說,理想信念就是一個人的志向。古人說:「志之所趨,無遠勿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無堅不入,銳兵精甲,不能御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
  • 習近平: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是共產黨人的必修課
    這一崇高理想站在了人類道義制高點,成為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忠貞不渝、堅強不屈的堅定信仰和不懼任何風險、戰勝一切困難的精神支柱,成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團結廣大人民砸碎舊世界、創造新世界的精神旗幟。第五,深刻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革命綱領。《共產黨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無產階級上升為統治階級,爭得民主,並利用自己的政治統治,儘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
  •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關于堅定理想信念的重要論述
    【理上網來·喜迎十九大】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定理想信念的重要論述  作者:唐愛軍 (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理想信念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尤其是著眼於如何堅定理想信念提出了一系列基本原則和具體要求。
  • 繼承科學理論 堅定理想信念 推進偉大事業
    繼承科學理論 堅定理想信念 推進偉大事業——「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理論研討會」發言摘登  編者按  為重溫恩格斯的生平事業、理論貢獻和精神風範,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意義和時代價值,始終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
  • 做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無神論者
    對此,我們要加強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引導、督促廣大黨員幹部堅定理想信念,做徹底、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無神論者,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正是在這一意義上,馬克思主義以徹底的唯物論,實現了人類思想史上的偉大變革。 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大廈中,構成其理論基礎的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這一新唯物論世界觀,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上的萬事萬物不僅組成了整個世界,而且它獨立於人的意識、精神和觀念之外,並統一於物質。
  • 《共產黨宣言》與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
    1847年11月,共產主義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會委託時年29歲的卡爾·馬克思和27歲的弗裡德裡希·恩格斯為同盟起草綱領,於是共產黨人周詳的理論和實踐綱領——《共產黨宣言》(以下簡稱《宣言》)於1848年2月在倫敦出版了。《宣言》的發表,標誌著馬克思主義和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誕生。
  • 科學認識和忠實踐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
    對待科學理論必須有科學態度,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重要前提是要科學認識共產主義。共產黨人要堅持把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當作一種生活習慣、當作一種精神追求,用經典涵養正氣、淬鍊思想、升華境界、指導實踐。 共產黨員是共產主義的信仰者和實踐者,要保持理想追求的政治定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個政黨的衰落,往往從理想信念的喪失或缺失開始。我們黨是否堅強有力,既要看全黨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堅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黨員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堅定不移。」
  • 共產黨員要做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無神論者
    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旗幟鮮明地指出:「共產黨員要做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無神論者,嚴守黨章規定,堅定理想信念,牢記黨的宗旨,絕不能在宗教中尋找自己的價值和信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9年歷史表明,共產黨員做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神論者,是保持共產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具體體現,是做一個合格黨員的基本要求。
  • 用信念和真情研究宣傳黨的創新理論
    深入學習嚴高鴻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對於廣大理論工作者不斷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以高度的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推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創新發展和理論武裝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堅定信念,始終堅持以黨的創新理論為指導  理想信念是鼓舞人們前進的強大動力,更是共產黨人強大的精神支撐。
  • 以思想碰撞夯實理想信念之基
    革命理想高於天,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樹立取決於對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性認知和情感認同,取決於對一個個具體思想問題和現實問題的解決。
  • 《理論自信:做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者》
    在線閱讀  【基本信息】  教材名稱:理論自信——做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者  作者:陳先達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  【內容介紹】  本書針對當前中國社會的現實問題,對人們關於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信仰等存在的疑問,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及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等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和論述,文字通俗易懂,將嚴肅的理論問題通俗化
  • 淺談對「堅定理想信念」的認識感悟
    首先來講講為什麼要堅定理想信念  大家都知道,一個人若身體缺鈣,就容易骨質疏鬆,患上軟骨病,立不起來。同樣,一個人若精神沒有支柱,就會導致思想迷茫、萎靡頹廢,甚至是誤入歧途。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會「缺鈣」。
  • 思想政治工作要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
    堅持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是我們黨思想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始終保持堅定的理想信念,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我們的優勢。在革命戰爭年代,我們黨開展鬥爭的條件十分艱苦,不但物質條件極其惡劣,而且還有敵人的白色恐怖。然而,我們黨靠著堅定的理想信念,實現了由小到大的發展,最終奪取了革命的勝利。
  • 共產黨人是堅定徹底的唯物主義者--二論崇尚科學破除迷信
    這種思想和行為涉及黨的根本理論和思想基礎,涉及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政治信仰,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這是一個必須解決又必須慎重對待的問題:需要劃清唯物和唯心的界限;正確區別和對待人民群眾與黨員幹部在信仰方面出現的問題;共產黨員和領導幹部必須做堅定徹底的唯物主義者,而不能在任何時候任何問題上陷入唯心主義的泥坑。
  • 心得體會|求真務實 堅定理想信念
    心得體會|求真務實 堅定理想信念 2020-10-22 18: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理論創新是中國共產黨砥礪前行的不竭動力
    理論創新的核心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中國共產黨人確立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從開始就不是把它當作單純的學理對待,而是作為觀察和改變國家前途命運的工具。堅定地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積極投身現實的偉大鬥爭,這是建黨之始就具有的鮮明特點和優點。
  • 創立實現美好生活制度的理論指南——《共產黨宣言》導讀
    【四川日報】《共產黨宣言》是人類思想殿堂的璀璨明珠,是滋養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不斷前進的精神力量,為我們黨帶領人民實現民族復興提供了理論邏輯、行動邏輯,是創立實現美好生活制度的理論指南。馬克思時代對制度的徹底決裂或者更迭是建立在徹底與資本主義鬥爭的基礎上的,是建立在為實現共產主義的制度建構基礎上的。質變總需要一個量變的過程,最終實現共產主義並非昔日之功,只有在不斷建立和完善更加促進「人的徹底解放」,符合「人的全面發展」,實現「全體人的共同富裕」的制度體系中才能徹底地「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
  • 「四史」為建設現代化國家奠定思想基礎|求知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歷史研究是一切社會科學的基礎,承擔著『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使命」,「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借鑑歷史,可以給人類帶來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開創明天的智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建議》指出,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引領廣大黨員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
  • 以思想理論建設賦能黨的全面領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把思想理論建設放在先進性建設的首位,自覺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武裝全黨。當前,加強思想理論建設有助於不斷夯實和提升黨的全面領導能力,對於永葆百年大黨的先進性、純潔性以及不斷把百年大黨建設得堅強有力具有重要意義。  深刻認識思想理論建設與提升黨的全面領導能力的辯證關係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