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5月19日訊 2008年,長沙生態動物園一隻雌性斑鱉遠嫁蘇州,與蘇州動物園的一隻雄性斑鱉共同承擔起繁衍後代的重任。但7年過去,這對「夫妻」始終還是沒有傳來「好消息」。記者今日從長沙生態動物園了解到,今年5月6日,國內外專家已經為斑鱉實施了人工授精手術,順利的話,最快八九月份小斑鱉有望降生。
此次試驗為全球首例
長沙生態動物園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為斑鱉實施人工授精的是國際龜鱉生存聯盟(TSA)專家、澳大利亞西部大學的龜鱉動物繁殖生物學家傑拉德·庫克林。
5月6日,專家將雄斑鱉從水裡撈上來,將其固定並實施局部麻醉,抽取部分精液,再用注射器注入雌斑鱉的輸卵管。經過近20個小時的觀察,斑鱉人工授精基本獲得成功。
專家介紹,由於這樣的試驗為全球首例,目前還不能確定是否能得到受精卵。「人工授精是否成功,要等到雌斑鱉產卵以後才能知道。」斑鱉壽命一般可以達到三四百歲,蘇州西園寺就曾有一隻存活了400多年的斑鱉。這次人工授精的雄斑鱉年齡雖然近100歲,雌斑鱉也在80歲以上,但它們仍然處於生育壯年。
為何7年沒繁殖後代
其實長沙的斑鱉姑娘「遠嫁」後的第一年,斑鱉夫妻就有過交配,雌鱉也產下過100多枚卵,遺憾的是,沒有一個是受精卵。
2009年的4月-7月,斑鱉夫妻進行了多次合籠交配,雌鱉先後在池邊的沙灘上產下4窩卵。令人驚喜的是,發現了受精卵的存在。第一批中受精卵有2枚,第二批中有5枚。令人遺憾的是,無論是在沙灘上孵化的卵,還是孵化箱中的卵,孵化不到一周的時間內,即胚胎發育初期便已死亡。
此次斑鱉實施人工授精是個探索,根據中外專家目前進行的雄斑鱉精子活力檢測等指標來看,情況不錯,但到底能不能就此迎來小斑鱉還需要耐心等待。
■記者 彭可心 通訊員 傅姍
小資料
斑鱉是全球最大的淡水鱉,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臨滅絕物種清單中被列為極危物種,被稱為水中大熊貓,全球僅剩3隻。目前國內已知存活的斑鱉僅有兩隻,一隻是蘇州動物園的雄斑鱉,另一隻是遠嫁蘇州的長沙斑鱉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