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看完簡史三部曲

2020-12-05 嗚蒙

圖為作者 尤瓦爾·赫拉利(以色列)

早已聽聞有兩本叫《人類簡史》和《未來簡史》的書大火,然而《未來簡史》還沒讀完,《今日簡史》已經出版。這幾天終於讀完,像是完成了一項艱巨的任務般令人開心。對我個人來說,簡史三部曲給我帶來了巨大的啟發,讓我對這個世界有了更加清醒的認識,是少有的好書。現在就拿出書中比較有意思的東西整理一下。

1.人類(智人)為什麼擁有了遠超其他動物的力量,成為地球唯一的統治者?

因為人類可以大規模合作,可以與陌生人合作。而人類之所以可以大規模合作,是因為人類可以共同相信虛構的故事,可以創造想像的實體,如國家、公司、錢、神。

2. 為什麼人類文化會走向融合統一?

因為貨幣、帝國和宗教。貨幣,萬物可換,萬眾相信;帝國,使用武力迫使統一;宗教,社會秩序和階級只是想像的產物,所以十分脆弱,而宗教讓這些脆弱的架構有了超人類的合法性,發展出了具有約束力的規範和價值觀。

3.資本主義是什麼?

資本主義認為經濟就像一張可以越做越大的餅。生產所得利潤,用來再生產,帶來更多的利潤,如此循環。個人一種欲望滿足之後,會產生另一種欲望,從而不斷刺激生產。利己就是利他。資本主義,促成了工業的飛速發展,但也帶來了許多地方的生態災難,造成了數以億計的動物被剝削。同時,也產生了一個與過去相反的現象:富人謹慎投資,窮人隨性消費。

4.快樂是什麼?

最初一些人認為快樂是由各種實質因素(如健康、飲食和財富)構建的產品,後來人們傾向於說快樂在於客觀條件和主觀期望之間是否相符。也有人說快樂就是快感,是生化系統的讓人產生的一種感覺。許多哲學和宗教認為,快樂的關鍵在於追求真我、了解真正的自己。快樂是什麼,未有定論。

5.機器會不會搶走人的工作?

大概率會。在過去,舊職業被淘汰,會產生新職業,但這一次不一定。人類有兩種能力,身體能力和認知能力,過去機器在身體能力上取代人類,但未來機器可以在認知能力上也可以取代人類。目前許多生物學家都認為生物是算法。每種動物都是各種有機算法的集合,而沒有理由相信非有機算法永遠無法超越有機算法。不僅如此,算法可能還會擁有金錢和土地,可能成為人的僱主、房東。由此還會誕生一個新的龐大的階級,全球無用階級:這群人沒有任何經濟、政治或藝術價值,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

6.人有沒有自由意志?

一些實驗已經表明,只要能刺激人腦的正確位置,愛、憤怒、恐懼等複雜感受也可以被創造或抑制。人只是生化算法的組合,在無數事件裡,敘事自我編織出一個永不完結的故事,給每項體驗賦予意義,所以人類並不存在一個唯一的真我。人即將面臨各種設備、工具和制度,而這些東西不允許個人自由意志的存在。所謂自由意志,很可能也只是虛構的故事。

6.近期會發生世界大戰嗎?

幾乎不可能,但不排除微小的可能性。核武器的發明,使得世界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和平年代。發生世界大戰,就不會有贏家,只會是集體自殺。即使戰爭勝利,也無法獲得所打敗國家的科技和體制的知識。與戰爭的費錢相比,和平中的貿易,顯然能夠帶來更多利益。但是,永遠不能低估人類的愚蠢。

7.世界的真相是什麼?

許多人都是媒體宣傳的受害者,人們身邊充斥著謊言與虛假,但人類不是很在意真相。目前的社會架構,讓不喜歡了解真相的人可以維持一種幸福的無知狀態,而想要了解真相的人則需歷經艱難。政治宣傳的核心是將幾個重點不斷重複。為當權者服務還是為真相服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要想不被洗腦就要明白,可靠的信息,需要昂貴的代價;科學文獻,是目前最可靠的知識來源。

相關焦點

  • 尤瓦爾赫拉利簡史三部曲
    簡史三部曲,圖片來源於網路尤瓦爾赫拉利的三部著作《人類簡史》,《今日簡史》和《未來簡史》,他對人類命運的走向做出了預測。很少有讀者知道,赫拉利其實是一個歷史學家,這點尤其在簡史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人類簡史》中尤為突出,赫拉利於1976年出生於以色列,牛津大學歷史學博士,酷愛閱讀,在人類學、生態學、基因學等領域都有涉獵,是當下最受追捧的作者之一。
  • 尤瓦爾·赫拉利《簡史三部曲》,系列閱讀預告!
    尤瓦爾·赫拉利的簡史三部曲,可能許多朋友都有所耳聞,但是應該還有很多朋友想讀卻一直還沒讀過。我個人呢也是非常喜歡這三部曲——《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今日簡史》,那麼這次我和大家一起來閱讀一下這三本書到底講的是什麼,然後和大家分享一些個人的閱讀體會。
  • 除了《時間簡史》三部曲,霍金另一個三部曲也值得科學家們取鑑
    大部分公眾知道《霍金三部曲》,從《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到《大設計》;但只有相對少的人知道霍金主創的另一個三部曲——兒童科普三部曲。 後者似乎並未全部寫就,其首部曲《喬治開啟宇宙的秘密鑰匙》十年前先在法國出版。
  • 尤瓦爾·赫拉利:我為何能寫出「簡史三部曲」
    在當紅節目《一本好書》裡,王自健以「類脫口秀」形式演繹了這本書的主要內容,頗為精彩,值得一看。截止2016年,該書已授20多個國家版權,可謂風靡世界。尤瓦爾·赫拉利也因此獲得了無數青年粉絲。我國在2014年引進了此書。
  • 精讀簡史三部曲,培養面向未來的孩子——果媽閱讀最新主題書單
    從孩子一出生開始,我們就被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思想所衝擊著。可是,你有沒有思考過真正的起跑線到底是什麼?是孩子上了多少錢的早教班?孩子進入多麼好的學校?還是孩子使用各種多麼智能益智的高科技玩具?在我看來,這些都不是。
  • 一次性解決你21個人生困惑 | 「簡史三部曲」重磅收官
    早在2013年,英國發布的一款名叫LivesOn的應用,就可以在Twitter帳號所有者去世之後,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搜尋引擎分析用戶的消息歷史,了解其喜好的領域和說話風格,從而繼續以死者的口吻發布消息。最終,這個應用並沒有得到大規模推廣,但是數據所有權帶來的一系列問題,越來越不容忽視。
  • 《人類簡史》三部曲 從動物到上帝,對人類社會最精確的剖析
    這本《人類簡史》用一個旁觀者的視角解釋了人類的發展史,包含了從原始智人到現在社會的發展全過程。《人類簡史》用一種物種研究的視角來觀察人類的發展過程,有講故事的方式來講述人類的進步。從第一個智人使用工具,發展到國家王權更替,再發展到現代社會,這本書詳細地描寫了人類的發展過程。
  • 五分鐘看完《未來簡史》人類的未來將會何去何從
    我們會不會被人工智慧機器人所替代,如果你也對這些問題感興趣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尤瓦爾.赫拉利的這本《未來簡史》這本書共分為三大部分,對應著人類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其實像小編我其實不太想了解自己是怎麼來的但倒是很想知道自己是怎麼沒的,也就是《未來簡史》這本書中的第三部分的主要內容智人失去主要控制權,遵從內心將變得毫無意義,你長大之後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的夢想是什麼。
  • 5分鐘看完鋼鐵俠十年戰袍演變
    時光網訊 今年恰逢漫威宇宙10周年,2008年的《鋼鐵俠》乃開篇之作,繼昨日分享的美隊戰袍演變後,「Albro Movies」製作另一款視頻,讓你5分鐘看完鋼鐵俠歷代戰袍」,土豪託尼斯塔克這些年換的"衣服"真多。
  • 霍金去世,《時間簡史》銷量暴漲!看不懂?別不好意思,學學畢飛宇...
    但是,問題來了,你真的看懂《時間簡史》了嗎?如果你看不懂,不要覺得不好意思。畢飛宇就寫過一篇《我讀》,他在裡面大方承認自己真的看不懂:「我一點也不懷疑專業人士可以讀懂這樣的論述,可是,我讀不懂……我和許多人討論過這本書,有一句話我問得特別多:『你讀得懂嗎?』得到的回答令人欣慰:『讀不懂。』我很喜歡這個回答,直截了當。
  • 一分鐘看懂時間簡史
    即使,多數人並不明白他的理論,也並未閱讀過他的暢銷著作《時間簡史》,就像有評論者說的:滿屏悼念,怎麼不見人寫讀後感?於是,我想寫個《時間簡史》讀後感幫助大家在茶餘飯後多一個談資,裝B的時候也能帶上一絲學術的味道。《時間簡史》是霍金寫得一本超級暢銷的科普書,號稱比夢露談性的書還要暢銷,整個地球上,每750人就擁有一本《時間簡史》。
  • 豆瓣評分9.1的《人類簡史》,到底揭開了哪些人類秘密?
    他的代表作有簡史三部曲:《人類簡史》,《今日簡史》和《未來簡史》。當然了,馬虎的朋友注意了,《時間簡史》可不是他的喲,而是霍金大大的科學著作。此書的簡介提出了一個饒有趣味的問題:「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6種不同的人,為什麼現在只剩下我們自己?」
  • 一分鐘看完梯度下降法
    看圖一(1),還記得線性回歸方程(線性回歸模型)麼,簡單來說就是熟悉的 「y=kx+b」。只是「k」變成了「w」,指代「weight」;「b」還是自己,指代「bias」,偏差。看圖一(2),要計算線性回歸方程與實際的(x,y)點是否吻合貼近,就要計算方程的「y」值與實際點「y」值的差值。所以,才有了損失函數(Loss Function)。而且為了求出方程與所有實際點的整體差距,於是把所有的差值開平方求和。因此,才有了對Loss Function求和匯總的損失函數(Cost Function)。
  • 以色列歷史學家、「簡史三部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專訪:美中衝突...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李艾鑫】編者按:從講述人類在幾十萬年間自猿類走到今天的《人類簡史》,到審視千百年後人類終極命運的《未來簡史》,再到直面21世紀人類所面臨的重大現實性議題的《今日簡史》,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的作品雖不乏爭議,但其宏大、獨特的視野和豐富的想像力不能不讓人嘆服。
  • 空間簡史實在沒有閱讀的必要
    最近讀了(空間簡史),讀完的感受就是:它都講了什麼?一個字:「懵」!為什麼這麼說呢?我發表發表我讀這本書的感悟吧!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先大致翻了翻這本書,初始感覺:嗯,不錯不錯,總共就兩百頁,也不多,認真看的話一天就能看完」。
  • 漏洞百出的"簡史",為什麼也能暢銷?
    此外,有的更把舊的中文譯名改成「簡史」,如房龍的The story of mankind雖然早有《人類的故事》這一通行譯名,但2017年後的新版都改名為《人類簡史》,或以「人類簡史」作為關鍵詞。這恰恰構成一個有趣的反諷:置於一本書最前面的序言事先張揚地告訴讀者,要警惕這本書內容的不可靠,但這本書卻一躍成為持續多年的現象級暢銷書。作者還適時撰寫了《未來簡史》《今日簡史》兩部作品,構成了同樣暢銷的「簡史三部曲」。
  • 少數派的未來猜想 |和《未來簡史》作者聊完AI,我覺得自己會愛上一...
    但在《未來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的判斷中,100年後人類夫妻因愛上電子設備而感情破裂,卻可能會成為一個並不罕見的現象。尤瓦爾·赫拉利,這位來自以色列的作家,因為寫作「簡史三部曲」在全球聲名鵲起。在「三部曲」中,赫拉利從十萬年前地球初現生命跡象開始回溯,一路猜想到人類長生不老之後的生活。作為一名深諳歷史規律的作者,赫拉利對未來的猜想建立在對過去的追問上。
  • 「簡史三部曲」作者接受本報專訪:美中衝突會殃及人類未來
    從講述人類在幾十萬年間自猿類走到今天的《人類簡史》,到審視千百年後人類終極命運的《未來簡史》,再到直面21世紀人類所面臨的重大現實性議題的《今日簡史》,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的作品雖不乏爭議,但其宏大、獨特的視野和豐富的想像力不能不讓人嘆服。
  • 漏洞百出的「簡史」,為什麼也能暢銷?
    作者還適時撰寫了《未來簡史》《今日簡史》兩部作品,構成了同樣暢銷的「簡史三部曲」。尤瓦爾·赫拉利「簡史三部曲」《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今日簡史》(譯者:林俊宏;出版:中信出版集團)書封。據說,赫拉利撰寫「簡史」系列,靈感是來自大衛·克裡斯蒂安的「大歷史」(big history)概念。這一概念上世紀80年代在西方興起,新世紀傳入中國,隨著「簡史」的流行,「大歷史」也一改沉寂局面,進入到媒體和大眾視野。幾年前,如果問一個普通讀者何謂大歷史,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準是黃仁宇的「大歷史」(Macro-history);而現在已經不是了。
  • 王朔:看完三本書 解開所有事
    原標題:王朔:看完三本書解開所有事王朔(資料圖)人民網北京7月23日電(陳苑)作家王朔曾在一次採訪中透露,有三本書給過自己很大幫助,「對我而言,這三本看完,看明白以後,可以解開所有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