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史三部曲」作者接受本報專訪:美中衝突會殃及人類未來

2020-12-06 百家號

從講述人類在幾十萬年間自猿類走到今天的《人類簡史》,到審視千百年後人類終極命運的《未來簡史》,再到直面21世紀人類所面臨的重大現實性議題的《今日簡史》,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的作品雖不乏爭議,但其宏大、獨特的視野和豐富的想像力不能不讓人嘆服。

10月下旬,在尤瓦爾·赫拉利來北京宣傳新書期間,《環球時報》記者見到了他。一如在「簡史三部曲」中所展現的深邃觀察力,從核危機到貿易戰博弈,從看起來支離破碎的「全球化地圖」到天下分分合合的態勢,從「後真相」時代的信息爆炸到進化帶來的「生物學偏見」,這位新銳歷史學家暢談了他對人類命運問題的各種思考。

許多人忘記了核戰爭的危險?

一個傻子就足以發動一場戰爭

環球時報: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宣布將退出《中導條約》,同時有報導稱美國要全面升級核武庫。您在《今日簡史》中表示,「一些民族主義領導人雖然嘴上咄咄逼人,但對於實際發動戰爭卻非常謹慎」。川普會成為一個例外嗎?

赫拉利:我個人不了解川普,也不是美國問題專家。目前,世界仍處於我們曾看到的最和平時期,更多人死於暴飲暴食而非人類暴力。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但我們要謹記,這並非源自神賜的奇蹟,而是人類做出明智決定,尤其是廣泛的國際合作的結果。一旦人類開始輕率做決定,國際合作惡化,那麼戰爭就會捲土重來。

如今,許多人都已忘記核戰爭的危險。但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每個人都非常擔心核戰爭不可避免,最終冷戰以和平方式結束。1945年以來沒有任何國家再使用核武器,人們幾乎認為和平理所當然,並已遺忘過去。可是,危險仍在,如果我們不謹慎行事,那麼更緊張的國際局勢就有可能帶來一場最嚴重的冷戰,甚至第三次世界大戰。

就戰爭而言,智慧和愚蠢之間存在一種內在失衡。和平需要很多有智慧的人共同努力,但有時,一個傻子就足以發動一場戰爭。我並非特指任何一位領導人。世界的這種不幸的失衡屬性使開展合作比發動戰爭更難。

環球時報:我們現在有足夠多明智的政治家嗎?

赫拉利:當下政治智慧稀缺,尤其因為政客們對未來缺乏積極有意義的遠見。

審視當今世界,你會看到許多國家的政治人物無法為未來做出有意義的構想,例如:三四十年後我們將走到哪一步?相反,他們提供的唯一東西是對過去的懷舊幻想。他們想像過去的某個黃金時代,並向人們承諾將讓昔日重現。這只是幻想。過去根本沒有那麼美好——我是歷史學家,我可以告訴你,生活在過去並沒有那麼多樂趣可言,何況我們無論如何也無法回到過去。

新技術正在徹底改變世界,尤其是人工智慧(AI)和生物科技。面對未來,我們需要新構想,並且要將新技術和氣候變化帶來的新危險考慮進來。不幸的是,世界上太多政客要麼不了解這些新挑戰,要麼不知道如何應對。

環球時報:眼下很多人為美中貿易戰擔憂,有人說它像一場較量哪方先讓步的「膽小鬼遊戲」,您認為會如何發展?

赫拉利:目前的趨勢是孤立主義上升,合作減少,從貿易開始,然後蔓延到其他領域。更詭異的是,這並非僅發生在中美之間,目前的美國正在攻擊其盟友,破壞其與加拿大、墨西哥、西歐、日本和韓國之間的傳統同盟關係。

我真的不理解美國為何這麼做,但結果是,過去幾十年幾代人建立的整個合作架構正失去平衡並遭到破壞。即便美國改弦易轍,人們也不太可能再信任它。假設川普在2020年選舉失敗,新總統迅速改變政策並試圖加強與加拿大、德國及中國的關係,屆時人們會說,誰知道再下屆總統會做什麼?如果每次不得不等待4年才能知道發生什麼,那麼在任何領域都無法進行長遠規劃。

我認為做出改變的方式之一是,打造一種相對不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合作和信任機制。所有其他國家都不坐等美國領導它們,而是構建一個無論誰成為美國總統都能正常運作的全球共識。

環球時報:可是,今天依然有相當多外國媒體和政客無視中國的發展,而是緊盯與北京的意識形態分歧。您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赫拉利:這種狀況正在發生變化。每個人都意識到中國的巨大發展,如今中國無論在經濟還是政治上都變得與美國平起平坐。人類21世紀的未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兩個超級大國間的關係。倘若兩國進入軍備競賽或新冷戰,尤其是在人工智慧領域,那麼它將是人類面臨的最嚴峻狀況。

我希望兩國能克服意識形態分歧和緊張關係,至少一定程度上在對人類生存至關重要的領域開展合作。上個月(9月)我在美國,眼下我在中國,我正嘗試告訴人們:看,我並非研究美國或中國的專家,我也知道雙方都有合理關切,但你們需要在某種程度上將視線投向這些矛盾之外。就真正的大問題而言,比如氣候變化或人工智慧,除非兩國找到合作方式,否則整個人類都會遭殃。

越來越多政客宣揚「本國優先」?

需要改變這種「對話模式」

環球時報:中國古語稱,「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作為歷史學家,您如何看待世界戰爭與和平的周期規律?

赫拉利:這話並非完全正確。回顧歷史長期發展趨勢,你將看到「合」比「分」的力量更強大。是的,你看到帝國起起伏伏,看到合作後狼煙又起,但從長期看,你會看到更大的趨勢是合作。

一萬年前,人類被分成眾多幾乎沒有任何聯繫的小部落。如今,全世界是一個文明的一部分,國家間有非常緊密的經濟聯繫和不少政治文化協議。當然,分歧依然存在,但最大的分歧通常存在於家庭成員之間。我們與家人之間的「鬥爭」遠多於與陌生人。國際舞臺上也是如此。

環球時報:過去幾十年,人們紛紛討論全球化的好處,如今反全球化力量快速上升。是什麼導致了這樣的劇變?

赫拉利:原因太多。正如所有重大歷史性發展一樣,全球化並非完美無瑕。在20世紀,全球化的領軍者多為西方國家,尤以美國最突出,之前是英國。它們從全球化、自由貿易等領域中獲益頗豐,但現在這些國家環顧四周,意識到「我們或許也曾受益,但中國等其他國家的受益程度其實遠超我們,(所以)我們不再那麼想要它了」。如今,那些曾經的全球化領軍者反而成為反全球化的領軍者。

從長期看,包括美國人在內的每個人都應意識到,良好的全球關聯符合所有人利益。倘若全球化分崩離析,大家都得吃苦頭。這並非僅僅因為由此產生的經濟困難,還因為我們在21世紀面臨三大全球問題——核戰爭、生態崩潰和科技顛覆。缺乏全球合作,我們就無法解決這些問題中的任何一個。你不可能靠一個國家的力量應對氣候變化,也不可能僅在一國內對人工智慧和生物科技進行規範。這是比貿易更應引起美國關注的問題。

環球時報:但未來開展有效合作的前景似乎有些悲觀,越來越多的政客為贏得選舉而宣揚「本國優先」。

赫拉利:你說得對。這種狀況正在發生,而且極其危險。當我說我們需要全球合作以解決全球問題時,無法確保人們真會這麼做。歷史上,人類破壞性的行為方式比比皆是。我希望我們能克服目前民族主義和孤立主義愈演愈烈的趨勢,這正是我寫這本書(《今日簡史》)的目的——改變目前的對話模式。

那些民族主義政客試圖通過談論移民、恐怖主義、一個國家的工作流向另一個國家等話題來贏得支持,我想嘗試改變這種對話並告訴人們,移民和恐怖主義都是重要問題,但不是最重要的問題。最重要的是核戰爭、生態崩潰和科技顛覆,應對這三大問題的唯一有效方式是全球合作。因此,如果你將票投給那些破壞全球合作的政客,或許能有效應對移民問題和恐怖主義,但註定會使我們無法應對氣候變化和科技顛覆。

「後真相」時代信息泛濫?

我們要尋找真正重要真實的故事

環球時報:您說,當今時代,人們對舊的故事,比如自由主義、全球化失去信心,人們處於幻滅與憤怒的虛無主義時期。這種狀況將持續多久?

赫拉利:我不知道。這並非不可避免。為未來勾勒一個新構想和人類新故事的關鍵,首先是意識到眼下的危險和可能性,尤其是有關新技術的。科學家、政客及普通民眾都需要明白人工智慧和生物科技意味著什麼。

我並不認為每個人或每位政治家都應獲得計算機科學或生物學博士學位,這不可能,但你確實需要有基本的了解。例如,包括政治人物在內的許多人都認為人工智慧並不那麼危險,因為人工智慧將永遠無法了解人類感情或與人類爭奪需要創意的工作。我認為他們完全不了解情況。

人工智慧已變得比人類更擅長理解人類的特定情感。我們已經進入一個機器比許多人更能通過你的語氣判斷你的情緒狀態的時代。在特定領域,例如遊戲和西洋棋,機器已經能夠展示出優於人類的創意。所以,任何聲稱計算機將永遠無法具有創意因而不必擔心的人,根本不了解我們正在面臨的挑戰。

環球時報:您曾說「人類是『後真相』物種」,當前出現的「後真相」時代和信息爆炸之間存在關聯嗎?

赫拉利:是的,信息爆炸正在改變審查制度和宣傳方式。過去,信息稀少,如果想操縱一個人,可以對他封鎖信息。如今信息泛濫,幾乎不可能完全封鎖,相反,他們開始利用更多信息來「淹沒」別人。

你可以通過將人們的注意力轉移到無關或相對不重要的事情乃至假新聞上,來實現操縱,你能通過了解這些人的弱點做到這一點。例如,人們擔心恐怖主義。在美國,「9·11」以來恐怖分子每年平均殺害幾十人,而每天死於車禍的人通常要更多。但利用恐怖主義故事進行「轟炸」,使人們每天花費整整一小時閱讀相關的駭人故事,這就如同灌輸對恐怖主義的恐懼,使你認為這是世界上最嚴峻的問題,因此不再關注氣候變化等其他問題。你不看有關氣候變化的信息,儘管網際網路上到處都有;許多人不相信氣候變化,因為他們正過度忙於閱讀有關恐怖主義的故事。

環球時報:「這是一個信息爆炸卻多半無用」的時代,但許多人似乎已習慣於接觸鋪天蓋地的無關信息。這個趨勢有轉變的跡象嗎?

赫拉利:我希望有,但我不知道將發生什麼。目前還看不到任何重要轉變。問題之一是新聞市場的運作方式。目前在世界大部分地區,新聞市場的原則是免費閱讀令人刺激的新聞,以此換取關注。真正重要的資源就是人們的關注。新聞越刺激、有趣、令人害怕,得到的關注就越多。吸引人們關注的最簡便途徑是「按下他們的情感按鈕」,無論是「恐懼按鈕」還是「仇恨按鈕」。這如同一種惡性循環。每天,你都在給仇恨、憤怒和恐懼「添油加料」。我們需要轉向不同的模式,重要的不是捕獲人們關注的刺激新聞,而是真正重要、真實的故事。

問題在於,很多情況下,重要且真實的故事也是複雜的。它們不會那麼輕易地引發共鳴。從進化的角度講,我們的大腦存在一個問題,它導致一起小型恐怖襲擊這樣的事遠比氣候危機更能有效吸引我們的注意力。我們需要意識到,這就是大腦的運轉方式,我們要找到規避這種內在「生物學偏見」的方法。

本報記者 李艾鑫

相關焦點

  • 以色列歷史學家、「簡史三部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專訪:美中衝突...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李艾鑫】編者按:從講述人類在幾十萬年間自猿類走到今天的《人類簡史》,到審視千百年後人類終極命運的《未來簡史》,再到直面21世紀人類所面臨的重大現實性議題的《今日簡史》,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的作品雖不乏爭議,但其宏大、獨特的視野和豐富的想像力不能不讓人嘆服。
  • 尤瓦爾赫拉利簡史三部曲
    簡史三部曲,圖片來源於網路尤瓦爾赫拉利的三部著作《人類簡史》,《今日簡史》和《未來簡史》,他對人類命運的走向做出了預測。很少有讀者知道,赫拉利其實是一個歷史學家,這點尤其在簡史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人類簡史》中尤為突出,赫拉利於1976年出生於以色列,牛津大學歷史學博士,酷愛閱讀,在人類學、生態學、基因學等領域都有涉獵,是當下最受追捧的作者之一。
  • 精讀簡史三部曲,培養面向未來的孩子——果媽閱讀最新主題書單
    12月份,我們一起來讀以色列新銳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的人類簡史三部曲,全面了解人類的發展歷史,了解自己,了解未來的發展趨勢,把我們自己從過去中解放出來,站在更高的視野上去看向未來,如此我們才能真正地培養面向未來的孩子。
  • 尤瓦爾·赫拉利《簡史三部曲》,系列閱讀預告!
    尤瓦爾·赫拉利的簡史三部曲,可能許多朋友都有所耳聞,但是應該還有很多朋友想讀卻一直還沒讀過。我個人呢也是非常喜歡這三部曲——《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今日簡史》,那麼這次我和大家一起來閱讀一下這三本書到底講的是什麼,然後和大家分享一些個人的閱讀體會。
  • 尤瓦爾·赫拉利的《未來簡史》
    :上次我們聊過了赫拉利的《人類簡史》,這回想請您聊聊他的《未來簡史》。能夠成功升級的那一部分人就是神人(Homo Deus),他們是一個新的人種,階級分化會更加嚴重,人類將會分成幾個層級,最高層級的人類掌控著人工智慧並通過人工智慧統治下層人類,屆時整個人類社會為一小撮精英把握,而90%以上的人將成為無用的階級。
  • 《人類簡史》作者:國際合作是全球戰勝新冠疫情的關鍵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專訪:國際合作是全球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訪《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新華社耶路撒冷3月24日電 專訪:國際合作是全球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訪《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新華社記者陳文仙 尚昊以色列歷史學家
  • 《未來簡史》:從智人到神人,未來人類的終極命運將往何處?
    最近,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的《今日簡史》在國內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這部「簡史三部曲」的收官之作,給我們又帶來了許多的震撼。但是實際上《今日簡史》的英文名叫「21 Lessons for the 21st Century」,直譯為二十一世紀的二十一個問題,在中國出版的時為了與其他的兩部作品相映,於是才改名為」今日簡史「。
  • 少數派的未來猜想 | 和《未來簡史》作者聊完AI,我覺得自己會愛上...
    也許生活在2019年的人,會對這個案件感到不可思議。但在《未來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的判斷中,100年後人類夫妻因愛上電子設備而感情破裂,卻可能會成為一個並不罕見的現象。 尤瓦爾·赫拉利,這位來自以色列的作家,因為寫作「簡史三部曲」在全球聲名鵲起。在「三部曲」中,赫拉利從十萬年前地球初現生命跡象開始回溯,一路猜想到人類長生不老之後的生活。
  • 一分鐘看完簡史三部曲
    圖為作者 尤瓦爾·赫拉利(以色列)早已聽聞有兩本叫《人類簡史》和《未來簡史》的書大火,然而《未來簡史》還沒讀完,《今日簡史》已經出版。這幾天終於讀完,像是完成了一項艱巨的任務般令人開心。對我個人來說,簡史三部曲給我帶來了巨大的啟發,讓我對這個世界有了更加清醒的認識,是少有的好書。現在就拿出書中比較有意思的東西整理一下。1.人類(智人)為什麼擁有了遠超其他動物的力量,成為地球唯一的統治者?因為人類可以大規模合作,可以與陌生人合作。
  • 很多職業會在2050年消失?《人類簡史》作者這樣說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0月27日電(記者 上官雲)「21世紀人類還會面臨新的挑戰。其中之一,就是技術的顛覆力量。」25日,《今日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現身在北京舉行的「2018信睿論壇」,並分享了對人工智慧的一些看法。
  • 他山石5周年|《人類簡史》作者、歷史新銳尤瓦爾·赫拉利
    在今年疫情之初,《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在《金融時報》近日發表了文章《冠狀病毒之後的世界》,文章探討了疫情之下的人類危機,其中包括監控、隱私、全球合作等關鍵問題,該文繼《人類簡史》一書後,再次刷屏社交網絡(原文閱讀點這裡~)。
  • 未來的人類社會,將會是什麼樣的?
    未來簡史 作者:尤瓦爾·赫拉利 我們將去向何方? 尤瓦爾·赫拉利在《未來簡史》中以宏大的視角審視人類未來的終極命運,表達出驚人的預測:「人工智慧和生物基因技術正在重塑世界,人類正面臨全新的議題。生命本身就是不斷處理數據的過程,生物本身就是算法;計算機和大數據,將比我們自己更了解自己。未來,只有1%的人將完成下一次生物進化,升級成新物種,而剩下99%的人將徹底淪為無用階級!」
  • 少數派的未來猜想 |和《未來簡史》作者聊完AI,我覺得自己會愛上一...
    也許生活在2019年的人,會對這個案件感到不可思議。但在《未來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的判斷中,100年後人類夫妻因愛上電子設備而感情破裂,卻可能會成為一個並不罕見的現象。尤瓦爾·赫拉利,這位來自以色列的作家,因為寫作「簡史三部曲」在全球聲名鵲起。在「三部曲」中,赫拉利從十萬年前地球初現生命跡象開始回溯,一路猜想到人類長生不老之後的生活。
  • 尤瓦爾·赫拉利:我為何能寫出「簡史三部曲」
    尤瓦爾的第一部作品《人類簡史》顯示出了他的天才與博學,這部著作名為簡史,實則超脫於歷史學之外,以豐富的人類學、生態學、心理學知識,展示了一個別具一格的人類進化史。這部作品提出了很多讓人驚嘆的觀點,比如「會講故事」是智人戰勝其他人種,稱霸地球的主要原因。
  • 《未來簡史》:人類步入巨變的前夜?
    但是現在,人類第一次有可能改變這一生命模式,進入智能製造和設計的無機領域。    讀懂歷史才能看透未來。尤瓦爾·赫拉利的《人類簡史》在全世界有42種語言的版本,在中國也有數百萬冊銷量,讀者讚嘆「原來歷史書讀起來可以這樣有趣」。在《未來簡史》中,作者延續了他特別的視角和靈動的筆觸,站在歷史的過去看未來,開篇的一段關於草坪歷史的講述就讓人耳目一新。
  • 《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冠狀病毒之後的世界
    《人類簡史》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近日在《金融時報》發表了一篇長文《冠狀病毒之後的世界》。在文中,尤瓦爾·赫拉利談到疫情結束後,世界向何處去的問題,以及對目前各國沒有統一行動的計劃,反而各自為戰、競相關閉邊境的擔憂。
  • 外交部新聞司長陸慷接受美媒英文專訪:「一中」原則不能談判
    美國國家廣播電視臺(NBC)1月24日晚間新聞播出了對中國外交部新聞司司長陸慷的英語專訪,陸慷就南海問題、臺灣問題以及中美貿易關係等熱點話題做出了一系列回應。美國國家廣播電視臺(NBC)對中國外交部新聞司司長陸慷進行英語專訪。這是中國外交部官員首次就川普上任接受西方媒體的專訪。
  • ...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訪《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
    新華社耶路撒冷3月24日電 專訪:國際合作是全球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訪《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新華社記者陳文仙 尚昊以色列歷史學家、《人類簡史》三部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教授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
  • 《未來簡史》:人機大戰,誰才是未來的主宰
    但是,它正在我們的生活中發生著。我們把它稱為「人工智慧」。早在200年前的人們,是無法想像的。當然,就像現在的我們,也無法想像200年之後的未來,會是個什麼樣子。他在2012年出版的《人類簡史》已成為全球現象級暢銷書,與2017年的《未來簡史》,2018年的《今日簡史》,並稱為簡史三部曲。在這部《未來簡史》中,作者分三個部分討論了人類的過去、現在和將來。他認為,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機器將會代替人類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 「簡史三部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在華發表演講 暢談新技術革命
    尤瓦爾·赫拉利      參考消息網10月29日報導 2018年10月25日,由中信出版集團和百信銀行聯合主辦的2018信睿論壇——新技術革命與人類共同命運在北京成功舉辦人類面對科技發展、技術顛覆、經濟危機、生態危機、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恐怖主義等諸多挑戰和問題。當今世界最重要的議題是什麼?哪些議題決定了未來人類的共同命運?今天的政府、組織和個人如何建立共識,共同努力解決這些問題?2018信睿論壇邀請了各領域頂級專家、學者,從新技術、經濟、金融、教育、生物等方面深入討論影響當今世界的重大議題,探索解決問題的可行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