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職業會在2050年消失?《人類簡史》作者這樣說

2020-12-03 中國經濟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0月27日電(記者 上官雲)「21世紀人類還會面臨新的挑戰。其中之一,就是技術的顛覆力量。」25日,《今日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現身在北京舉行的「2018信睿論壇」,並分享了對人工智慧的一些看法。

尤瓦爾·赫拉利是牛津大學歷史學博士,關注領域涉及歷史學、人類學、生態學、基因學等,著有暢銷書《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今日簡史》等作品。對近些年科技的飛速發展,以及人工智慧的出現,他也有所關注。

在今天,人工智慧似乎已經無處不在。它可以導航,提醒會議議程,甚至可以向用戶推薦適宜的旅行路線……這無疑幫助人們節約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

而且,在某些科幻小說或電影中,常有這樣的情節:機器人擁有了與人類相同的意識和感情,從而發生了一系列的故事。所以,有人開始發問:未來人類的工作崗位,會被人工智慧取代嗎?

「沒有人知道在2050年的時候勞動力市場會變成什麼樣子,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它會完全跟今天的勞動力市場不一樣。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會改變很多職業,很多職業將會在2050年消失。」尤瓦爾·赫拉利預測道。

當然,老的職業消失了,隨著時間推移、社會發展,新的工作崗位會創造出來。尤瓦爾·赫拉利表示,問題就在於今天並不知道這些「新崗位」會是什麼樣的,「而且,真正大的問題是,你需要對所有人進行重新培訓,才能適應新的工作崗位」。

他舉例說,假設你是一個40歲的卡車司機,未來有了自動駕駛的卡車之後失業,可以去做瑜伽老師或去編程,但這可能會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情。而且,上述新的工作崗位很快也會改變、消失,所以就需要不斷地重新培訓、重塑。

這些需要培訓和「重塑」的人們還要面臨自身心理問題。尤瓦爾·赫拉利表示,比如你40歲時要培訓,50歲時又要再培訓,60歲時還要培訓……是否心理上能足夠強大,來適應這樣一些變化?

「21世紀我們擁有人工智慧、生物技術,關鍵就在於如何明智使用這些技術。」他說,如果不喜歡或者害怕未來可能出現的結果,「那可以採取相關的行動制止或者防止這些行動的出現」。

有人還曾擔憂,人工智慧的飛速發展,會令機器擁有與人類相同的感情與創造力,進而對人類自身生存造成影響。

尤瓦爾·赫拉利則表示,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機器或者人工智慧會有這樣一種意識,「人工智慧和意識有很大差別。前者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問題,但意識是讓我們能夠有感情、感到開心、恨或者愛,二者不能混為一談」。

「飛機和鳥都會飛,它們飛的方式不一樣。飛機現在飛得比鳥快得多,但是它沒有翅膀和羽毛。在未來,可能人工智慧會越來越發達,但我不認為人工智慧會有意識。」尤瓦爾·赫拉利進一步解釋道。

「我們只能活在當下,不能活在過去或未來。」尤瓦爾·赫拉利稱,也沒有人能夠預測未來,「現在最重要的技能是什麼?就是你的思維要有靈活性。外面的世界在變化,這樣你才能夠應對變化、聚焦於當下。你可以花很多時間來學習、接受培訓」。

「不管我們是否接受,技術都一定會改變我們的生活。我們必須不斷學習新技術、擁抱新的變化。」尤瓦爾·赫拉利表示,同時,還要花一點時間站在更宏觀的層面,看到自己在眾人當中的位置,了解自己潛在的可能性,「讓自己成為更有創造力和更快樂的人,這是我們的功課」。

當然,他也提到,自己講述的這些未來可能出現的情景並非是一個預言,而只是一種可能性,「因為技術永遠不會是我們命中注定的命運」。(完)

相關焦點

  • 《人類簡史》作者:現在的「人類」將會徹底消失?
    ——《人類簡史》投資界5月25日消息,在《九鼎投資未來論壇》上,《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對下一輪革命浪潮來臨之際,未來人類生活場景將發生的一些改變進行了場景畫像和分析因此我們會面臨一個社會問題就是數以億計的無用階層將何去何從?以下為《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演講實錄刪減版:大家好,我想借用這個機會跟大家談一談下一輪的革命浪潮,在人類歷史當中有很多大的革命,包括政治、經濟、社會變革,但是有一件事其實一直都沒有改變,人類歷史中一直都沒有變的就是人類本身。
  • 前沿 | 2050年人類會變成什麼樣子?
    美國連線雜誌網站8月12日刊登了題為《尤瓦爾·赫拉利預言2050年人類會如何》的文章,作者為尤瓦爾·赫拉利,
  • 《人類簡史》作者:30年後,孩子靠這4點拼過人工智慧
    我們投入大量精力,教孩子如何用C 、怎麼說英語,然而當我們的孩子30歲的時候,他會發現AI比人類更精通這些技能。這些未來的公民,應該得到怎樣的教育?今天我們推送的文章,來自《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希望您可以從他的觀點中得到啟發。
  • 2050年後的地球,這5種事物或會消失,讓人類科技更進一步!
    2050年後的地球,這5種事物將會被代替,讓人類科技更進一步!人類高速發展的同時,對這個地球帶來了很大的傷害,在2020年許多災難似乎在暗示人類,如果再肆意破壞地球環境,人類將從這個地球上消失。一些科幻小說作家在不斷揣測未來地球將會是什麼現象,現如今人類已經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和100年前的地球也有很大差距,對此科學家推斷30年後的世界將是另一般景象,那麼30年後的世界將會發生什麼呢?
  • 《人類簡史》作者談疫情給世界帶來變化 3個例子
    綜合外媒4月9日報導,暢銷書《人類簡史》 和《未來簡史》的作者,耶路撒冷大學教授尤瓦爾-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 )4月1日接受法國《觀點》周刊採訪,分析瘟疫大流行給現世與未來帶來的變化,以及人類社會面臨的選擇。
  • 人工智慧或超越人類,代替人類生存發展,2050年人類或「消失」!
    人類已經存在了有幾百年的時間安排,這短短的幾百年之內,人類的科技不斷飛速發展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那麼有人會問我們人類究竟是怎樣誕生的,在生命的盡頭又是什麼呢?人類文明發展迅速基本達到了鼎盛,而有科學家也表示如果我們再持續這樣發展下去的話,或許人類科技下一個爆炸就在2050年,距離我們也只不過僅僅只有30年的時間。為什麼這麼說呢?
  • 人類2050年必須移民太空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將於本周二(7月9日)發表的一份報告警告,人類正以遠超出地球負荷的高速度耗用地球資源,如果現代人(特別是西方發達國)繼續如此消費揮霍,「地球至2050年將斷氣完蛋」,耗盡資源,除非人類真的能及時殖民外星。
  • 《人類簡史》作者赫拉利開啟抖音直播
    赫拉利在《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今日簡史》中得出的一系列具有顛覆性姿態的結論,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謂「刷新三觀」:農業革命是歷史上最大的騙局;自由人文主義是一種建立在現實基礎上的宗教;在智人的世界中,金錢是虛構的,公司和國家也是虛構的;而從智人的發展史看來,進步基本上是一種幻覺……他所建構的敘事,令歐巴馬、比爾·蓋茨以及矽谷高管們著迷
  • 起底「山寨版」《人類簡史》:職業寫手 署外國筆名
    在豆瓣,一位買到《人類簡史——我們人類這些年》的讀者如此感慨。大量吐槽出現在豆瓣和亞馬遜等平臺,該書在豆瓣評分低至2.5分,並被打上了「山寨」字樣。  該書由九州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作者署名「亞特伍德」,腰封標紅並加大加粗的推薦語是:「一部讓你大開眼界的奇作!」
  • 尤瓦爾·赫拉利:2050年,我們會做什麼樣的工作?
    本文來源:《今日簡史》 中信出版集團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暢銷書《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作者,牛津大學歷史學博士,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教授,全球矚目的新銳歷史學家。這樣一來,那些落在後方的人會面臨怎樣的命運?美國選民大概會同意,亞馬遜和谷歌這些美國企業在美國繳的稅,可以用來為賓夕法尼亞失業的礦工或紐約失業的計程車司機提供津貼或免費服務。只不過,如果是川普口中的「屎洞國家」,美國選民是否也會同意把稅金拿去補貼這些地方的失業民眾?如果你以為真有這種可能,還不如說聖誕老人和復活節兔子會跳出來解決這個問題。
  • 對話"未來簡史"作者赫拉利:人類還有用嗎?
    新智元推薦   來源:價值中國 授權轉載  採訪人:朱逸飛、王珊   【新智元導讀】前後歷時一個多月,價值中國網記者與21世紀裡程碑式的人類學著作《人類簡史》、《未來簡史》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進行了深度對話
  • 世界50%珊瑚已消失 2050年或將是珊瑚礁「末日」
    世界50%珊瑚已消失 2050年或將是珊瑚礁「末日」 2015-05-07 15:09:19  海洋經濟急速地走下坡路  如果把海洋比做一個國家、它每年的生產總值等同於一國的國內生產總值,那麼海洋將是排在美中日德等國之後的全球第七大經濟體,它的年生產總值約為2.5萬億元。海洋所提供的價值,包括每年為人類提供各種水產品,它是各種貿易和運輸的載體,它吸收了約30%由人類燃燒化石能源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它還是人類所嚮往的旅遊勝地。
  • 2050年人類將移居火星?真有這樣的事
    當時,據醫生診斷,他只能活兩年,就這樣被禁錮在輪椅上,只有三個手指可以活動,痛苦的疾病已經將他的身體嚴重扭曲,他的頭只能朝著右邊,肩膀也是一高一低,不能寫字,看書都只能依靠一種翻書的機器,就是這樣,他在手術後的幾天寫下了世界名著《時間簡史》,奇蹟般的活了下來,就算這樣,在往後的幾年霍金逐漸的全身癱瘓並失去了說話的能力,後來在1985年,因為換了肺炎,做了穿氣管的手術,這次徹底剝奪了他的說話能力
  • 2050年,會發生什麼?為什麼說是人類最重要的一年?
    2050年,被大家稱為是關乎人類命運的一年,這是什麼原因?科技的出現,能讓一個國家在世界上佔領主導地位,科技代表一個國家的強大,在科技的前提下出現了科學,科學界有眾多偉人,一些偉人也曾留下過許多預言,這些預言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慢慢實現了。
  • 【1971-2050 計算革命簡史】從摩爾定律到「消失」的計算機
    原標題:【1971-2050 計算革命簡史】從摩爾定律到「消失」的計算機 1 新智元編譯 來源從1971年的4004年推出到2016年年中,摩爾定律大約走了22步驟。要按照這個速度發展到2050年,意味著還要往前推進17步,在這種情況下,工程師必須找出原子體積比氫原子還要小的元素來構建計算機。任何人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 科學家預測,人類文明將在2050年遇到大問題,人類如何應對?
    為何說2050年是人類轉折點?會遇到什麼?人類能否提前預防?人類在地球上出現的時間大約有幾百萬年,已知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有生命的存在,也就代表人類未來只能在地球上生存,現如今的地球已經千瘡百孔,人類之前並沒有意識到要保護地球,對它進行了很大傷害,即便現在保護環境是每個人做的事情,依然有人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科學家稱或許在2050年的時候,人類文明或會消失。
  • 《人類簡史》作者最新演講:人類將會失去這些力量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筆記俠」(ID:Notesman),尤瓦爾 · 赫拉利: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歷史系教授,現象級暢銷書《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作者;36氪經授權發布。 今天我要跟大家介紹的可能是我們這個時代最著名、重要的科學發現,或者可以說是整個21世紀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個演變,我們稱之為「人工智慧」。
  • 全球第一個將下沉的城市,預計在2050年徹底消失,原因讓人心痛
    全球第一個將下沉的城市,預計在2050年徹底消失,原因讓人心痛現在隨著全球的氣候不斷變暖,海平面也在不斷地上升,這給很多的沿海城市和海島城市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問題。現在基本上所有的城市都在飛速發展,在各個城市當中各處高樓大廈拔地而起。
  • 較真| 2050年香蕉將完全消失?不,這是一個「翻譯事故」
    較真要點:「因全球變暖,2050年香蕉將完全消失」的熱傳新聞,實際上只是俄羅斯媒體的翻譯錯誤。該研究結論正確的總結是:因過去數十年的全球氣候變化導致香蕉逐年增產的情況即將結束。查證者:反海外謠言中心2019年9月5日,國內很多大媒體轉載了一條新聞,稱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研究表明,因全球變暖,到2050年香蕉或將完全消失。這條新聞自然很驚悚,毫不意外地成為了當日熱門。這是真的嗎?當然不是。
  • 專家:庫茲韋爾和《未來簡史》作者都在痴人說夢
    庫茲韋爾(Ray Kurzweil)公開聲稱:人類將在2029年獲得永生。寫作《未來簡史》的赫拉利也聲稱通過基因修改技術,人類將達到永生。我認為隨著生物醫學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研究的深入,隨著細胞治療技術和醫學影像技術等前沿技術的不斷進展,人類的壽命是會不斷延長的。但說要在2029年就達到永生絕對是痴人說夢。對於《未來簡史》的作者赫拉利津津樂道的基因修改技術,我也想潑一些冷水:基因技術遠遠沒有想像的那麼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