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珊瑚已消失 2050年或將是珊瑚礁「末日」

2020-11-25 中國新聞網

世界50%珊瑚已消失 2050年或將是珊瑚礁「末日」

2015-05-07 15:09:19來源:今日早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唐云云

2015年05月07日 15:09 來源:今日早報 

參與互動

(

)

  全球變暖成海洋首要威脅

  世界上50%的珊瑚已經消失

  海洋又有壞消息傳來。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波士頓諮詢公司(BCG)等機構5月6日發布的《重振海洋經濟》報告,全球海洋的價值超過24萬億美元,但如今由於人類過度地依賴化石能源,氣候變化已經成為海洋面臨的首要威脅,這使得全球海洋經濟正在下滑。

  海洋經濟急速地走下坡路

  如果把海洋比做一個國家、它每年的生產總值等同於一國的國內生產總值,那麼海洋將是排在美中日德等國之後的全球第七大經濟體,它的年生產總值約為2.5萬億元。海洋所提供的價值,包括每年為人類提供各種水產品,它是各種貿易和運輸的載體,它吸收了約30%由人類燃燒化石能源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它還是人類所嚮往的旅遊勝地。另外,海洋還間接地產生許多無形資產。

  這篇報告分析說,全球2/3的海洋基礎經濟依賴於健康的海洋環境,然而它正在急速地走下坡路。

  2050年是珊瑚礁的「末日」

  當氣候變化懷疑論者正在舉棋不定時,海洋已經成為全球氣候變暖「最大的受害者」。

  海水錶層溫度的上升使得海水pH值隨之降低,導致海洋生態環境隨之改變,已經威脅到海洋動植物的棲息地。

  工業和城市的擴張正在改變海岸線的面貌,填海工程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這份報告指出,在海岸線上,紅樹林的毀滅速度超過森林消失速度的3-5倍。

  除了紅樹林之外,許多其它海洋物種也正在經受「劫難」。報告說,世界上50%的珊瑚已經消失,如果溫度上升和人類的破壞持續下去,2050年將是珊瑚礁的「末日」。

  是按下重啟鍵的時候了

  聯合國糧農組織2014年最新的全球漁業資源報告顯示,海洋在2012年為人類提供了超過1億噸水產品。《重振海洋經濟》卻指出,全球90%的漁業資源都已經被過度開發或充分利用。

  海洋漁業的退化在全球各地都顯現出來。在中國,從北方的黃海渤海到南方的三沙,漁民也在經歷著漁業資源退化的惡果。在三沙海域捕魚的老漁民王振金說,20年前出海一個月就滿載而歸 ,現在2個月也不行。

  儘管海洋的問題聽起來極為嚴重,但報告的作者們認為現在扭轉困局還為時不晚。

  「是按下重啟鍵的時候了。」他們寫道。 據澎湃

相關焦點

  • 人類已失去超世界半數的珊瑚礁,誰來拯救珊瑚?
    ——紀錄片《追逐珊瑚》2019年,被譽為澳大利亞「皇冠上的明珠」的大堡礁,徹底失去了 50%的珊瑚。同年9 月,英國《自然》雜誌發布的相關文章稱:如果氣候持續變暖,預計全世界的珊瑚礁將在 2070 年全部消失。珊瑚是什麼?為什麼重要?它消失得有多快?我們還能看到美麗的珊瑚礁嗎?數據難以想像。
  • 珊瑚瀕臨滅絕,人類也將遭受毀滅性打擊
    2019年,全球最知名的色彩專家,PANTONE將「活珊瑚橘」(Living Coral,色號16-1546)選為年度代表色2016年大堡礁失去了29%的珊瑚大片大片的珊瑚礁開始白化、消失。,預計至2030年,會有超過90%的珊瑚礁岌岌可危,到了2050年珊瑚礁將瀕臨滅絕,地球上也會失去大量的海洋物種。
  • 海洋奇觀或將不復存在!2100年珊瑚或將消失
    2月18日,據外媒報導,在2020年世界海洋科技會議上提出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上升的海面溫度和酸性水可能會在2100年之前對所有現存的珊瑚礁棲息地造成毀滅性破壞,這也對珊瑚礁保護工作帶來全新挑戰。
  • 珊瑚礁:潛水員自願充當「園丁」,修復泰國瀕臨滅絕的珊瑚
    人們擔心,到2050年,世界上大多數的珊瑚將會消失,而希望能以環保的修復技術的形式出現,就像在Koh Ha島看到的那樣與泰國許多最受歡迎的島嶼不同的是,哇哈島的魅力完全隱藏在水下。圍繞著這個多巖石群島的船隻每天大約上午10點開始瘋狂活動,潛水員和潛水者抵達這裡,準備驚嘆這個位於斐斐島東南約35公裡(22英裡)處的地區的珊瑚。
  • 2100年珊瑚消失
    在近日於美國聖地牙哥舉行的2020年海洋科學會議上,一項新的研究報告顯示,到2100年,不斷上升的海水表面溫度和酸性水域可能讓現存的珊瑚礁棲息地全部消失,這意味著這些地區的修復項目可能面臨嚴重挑戰。由於氣候變化和汙染,科學家預測,未來20年內,70%到90%的珊瑚礁或消失殆盡。一些組織試圖通過將實驗室裡生長的活珊瑚移植到瀕臨死亡的珊瑚礁上,來遏制珊瑚數量的下降。他們提出,新珊瑚將促進珊瑚礁的恢復,使其重回健康狀態。但新研究發現,到2100年,合適的珊瑚棲息地將所剩無幾。
  • 到2050年,人類世界會變成什麼樣?科學家:嚇人!
    2050年的可能世界到了2050年,森林已經所剩無幾,大部分森林要麼被砍伐,要麼被野火吞噬,而永久凍土正在將溫室氣體排放到已經不堪重負的大氣中。到本世紀末,氣候變化可能是全球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生態系統服務變化的主要驅動力。地球表面溫度預計將上升2.0-6.4攝氏度,將會引發更多的水災和旱災。
  • 美麗珊瑚礁20年後將消亡?
    臺灣「農委會」5月22日發布開放珊瑚開採的管理辦法,該管理法相當於對珊瑚保護的全面撤防。由於珊瑚礁對海洋生態環境的重要意義,此舉引起海洋生態專家的強烈擔憂。國際珊瑚礁學會為號召各國和地方政府推動珊瑚礁研究與保育工作,將1997年定為國際珊瑚礁年(IYOR),並對全球的珊瑚礁進行了一番「總體檢」。
  • 25年一半多珊瑚白化 自然奇觀大堡礁正在消失
    研究世界七大自然奇觀之一澳大利亞珊瑚礁系統狀況的專家報告稱,大堡礁正在以超乎想像的速度消失。研究稱,人類活動引發的氣候變化正在加速所謂的白化現象,即珊瑚失去其重要的共生藻類,變白,最終可能死亡。報告作者、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海洋生物學家特裡·休斯說:「我們發現,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大堡礁的小型、中型和大型珊瑚的數量減少了50%以上。無論是淺水還是深水,幾乎所有物種的珊瑚數量都在下降。2016年和2017年,破紀錄的氣溫引發了珊瑚大規模白化,這是受影響最嚴重的年份。」
  • 全球超一半珊瑚已死亡 科學家妙手移植「超級珊瑚」回海裡
    全球超一半珊瑚已死亡 科學家妙手移植「超級珊瑚」回海裡  Emma Chou • 2019-12-28 10:31:57
  • 外媒:25年一半多珊瑚白化,自然奇觀大堡礁正在消失
    據《每日郵報》報導,一項研究發現,由於過去25年的氣候變化,大堡礁超過一半的珊瑚已經白化。研究世界七大自然奇觀之一澳大利亞珊瑚礁系統狀況的專家報告稱,大堡礁正在以超乎想像的速度消失。研究稱,人類活動引發的氣候變化正在加速所謂的白化現象,即珊瑚失去其重要的共生藻類,變白,最終可能死亡。
  • 外媒:25年一半多珊瑚白化,自然奇觀大堡礁正在消失
    據《每日郵報》報導,一項研究發現,由於過去25年的氣候變化,大堡礁超過一半的珊瑚已經白化。研究世界七大自然奇觀之一澳大利亞珊瑚礁系統狀況的專家報告稱,大堡礁正在以超乎想像的速度消失。研究稱,人類活動引發的氣候變化正在加速所謂的白化現象,即珊瑚失去其重要的共生藻類,變白,最終可能死亡。
  • 大堡礁珊瑚:1995年以來損失高達50%,未來或不復存在
    珊瑚礁是由珊瑚蟲組成的一種結構。珊瑚蟲是海洋中的一種腔腸動物,在生長過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鈣和二氧化碳,不斷分泌出石灰石,並粘合在一起。這些石灰石經過數百年至數千年的壓實、石化,形成了珊瑚礁,為許多動植物提供了生活環境。縱貫澳大利亞東北沿海,綿延2000多公裡的大堡礁是規模最大的珊瑚礁群,有大小2900個珊瑚礁島。
  • 1995年以來,澳大利亞大堡礁珊瑚減少逾50%
    澳大利亞ARC珊瑚礁研究卓越中心的科學家對全球最大的珊瑚礁群——大堡礁的健康狀況及規模進行研究後發現,自1995年以來,受海洋變暖等氣候因素的影響,大堡礁的珊瑚損失了一半以上。研究發現,自1995年以來,由於氣候變化導致海洋變暖,澳大利亞大堡礁的珊瑚損失了一半以上。Scientists found all types of corals had suffered a decline across the world's largest reef system.科學家發現,在全球最大的珊瑚礁群大堡礁中,所有類型的珊瑚都在減少。
  • 深海璀璨—拯救世界珊瑚礁:肯·內迪邁爾和珊瑚修復基金會的故事
    深海璀璨——拯救世界珊瑚礁:肯·內迪邁爾和珊瑚修復基金會的故事《深海璀璨——拯救世界珊瑚礁》講述了美國珊瑚修復基金會創始人、海洋英雄肯·內迪邁爾的真實故事,集人物傳記和科普知識於一體。肯·內迪邁爾從小喜歡海洋,並且迷上了色彩絢爛、形態各異的珊瑚。
  • 熱水中的尼莫:珊瑚白化和珊瑚礁的未來
    隨著氣候變化和海水溫度上升,曾經五顏六色的珊瑚變成了褐色並死亡,研究人員將探索珊瑚白化對於那些稱為珊瑚礁的生物來說意味著什麼。我們潛入一個巨大的死珊瑚殘肢,通過觀看它的外表,我們猜測它曾經是一個巨大的桌形軸孔珊瑚。 伍倫貢大學(UOW)魚類行為生態學家Marian Wong博士指著死珊瑚的殘肢,通過用手划過脖子的動作來指出該珊瑚已經死亡了。
  • 海洋生物滅絕引發「蝴蝶效應」:30年後,地球上一半的氧氣將消失…
    埃菲社在6月5日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專家對埃菲社記者指出,氣候變化可能會改變洋流和海洋中氧氣的生成西班牙海洋科學研究所下屬的地中海氣候變化研究小組日前發布了一份報告,匯總了近30年來海洋研究活動中獲得的數據。該報告指出了海洋溫度和鹽度的升高,以及這些趨勢對生態系統的影響:從改變洋流到升溫帶來的「漂白」效應導致珊瑚死亡,以及維持光合作用過程的困難。光合作用是食物鏈的基礎,可產生地球上50%的氧氣。
  • 雙語:1995年以來 澳大利亞大堡礁珊瑚減少逾50%
    澳大利亞ARC珊瑚礁研究卓越中心的科學家對全球最大的珊瑚礁群——大堡礁的健康狀況及規模進行研究後發現,自1995年以來,受海洋變暖等氣候因素的影響,大堡礁的珊瑚損失了一半以上。
  • 「漸行漸遠」的美麗「珊瑚礁島嶼」它是眾多海洋生物棲息的島嶼!
    海洋中的綠洲分布在南北緯30度熱帶和亞熱帶淺水區的珊瑚礁是自然界最壯觀、最奇妙的「創造」之一。珊瑚礁的美麗在於它的顏色和多樣性。珊瑚是由珊瑚蟲組成的,還有各種各樣的奇怪的海洋動物,它們在珊瑚周圍遊動、爬行和滑行。它是許多動植物的家園。據說世界上50萬種海洋動物中有四分之一生活在珊瑚礁水域。
  • 閱讀|1995年以來,澳大利亞大堡礁珊瑚減少逾50%
    研究發現,自1995年以來,由於氣候變化導致海洋變暖,澳大利亞大堡礁的珊瑚損失了一半以上。Scientists found all types of corals had suffered a decline across the world's largest reef system.科學家發現,在全球最大的珊瑚礁群大堡礁中,所有類型的珊瑚都在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