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50年,人類世界會變成什麼樣?科學家:嚇人!

2021-01-15 尖端1號

到2050年,人類世界會變成什麼樣?科學家:嚇人!

我們的世界越來越熱了。在未來20年裡,預測告訴我們,全球某些地區的氣溫將上升得更高,這是一個完全無法控制的不可逆轉的發展。全世界的生態系統已經停止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總的來說,它們正在排放二氧化碳。海洋、森林、植物、樹木和土壤多年來吸收了我們排放的二氧化碳的一半。

2050年的可能世界

到了2050年,森林已經所剩無幾,大部分森林要麼被砍伐,要麼被野火吞噬,而永久凍土正在將溫室氣體排放到已經不堪重負的大氣中。到本世紀末,氣候變化可能是全球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生態系統服務變化的主要驅動力。地球表面溫度預計將上升2.0-6.4攝氏度,將會引發更多的水災和旱災。海平面將上升,到2100年這個幅度將為50-70釐米。隨著氣候變化速度的加快,世界範圍內生物多樣性的破壞將會加劇。

地球越來越高的熱量將會讓人類窒息,再過五到十年,地球上大片地區將無法居住。到2100年,澳大利亞、北非和美國西部的部分地區可能會被完全拋棄。或許到時候每個人都知道他們的子孫後代的未來是什麼,一個又一個的臨界點已經達到,直到最終不再有文明。人類將再次被拋到宜居區,聚集在小部落裡,蜷縮著、生活在任何一塊可以支撐他們的土地上。

事實上地球已經達到了幾個這樣的臨界點。首先是珊瑚礁的消失,還記得珊瑚礁嗎?那裡到處都是各種形狀和大小的五顏六色的魚,但是珊瑚現在幾乎不見了。澳大利亞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上墓地。人們一直在努力在赤道以北和以南的地方種植人工珊瑚,那裡的水比較涼,但是這些努力幾乎都失敗了,海洋生物也沒有回來。很快,任何地方都不會有珊瑚礁,或許幾年後,最後10%的珊瑚礁就會消失。

第二個轉折點是北極冰原的融化。北極的夏季海冰已經不復存在了,因為北極地區的變暖更嚴重,比其他地區高出6到8度。融化就發生在這個寒冷的地方,雖然這是個遠離大多數有人居住的世界,但它的影響很快被注意到。大融化是進一步全球變暖的催化劑。白色的冰過去用來反射太陽的熱量,但現在它已經不見了,所以黑暗的海水吸收了更多的熱量,擴大了海水的質量,並將海平面推得更高。

空氣中更多的溼氣和更高的海面溫度導致了極端颶風和熱帶風暴的激增。最近,孟加拉國、墨西哥和美國的沿海城市遭受了殘酷的基礎設施破壞和極端的洪水,造成數千人死亡,數百萬人流離失所。現在這種情況越來越頻繁。每天,由於水位上升,世界上一些地區必須撤離到地勢較高的地方。每天新聞都會出現這樣的畫面:母親們背著孩子,在洪水中涉水,房屋被山河般的惡性水流撕裂。新聞報導說,由於無處可去,人們住在水到腳踝的房子裡,他們的孩子因為床上長出的黴菌而咳嗽和喘息,保險公司宣布破產,倖存者沒有資源重建生活。受汙染的水供應、海鹽入侵和農業徑流是日常事務。由於多個災害總是在每個國家同時發生,基本的糧食和水救濟需要數周甚至數月才能到達遭受極端洪水襲擊的地區。瘧疾、登革熱、霍亂、呼吸道疾病和營養不良等疾病猖獗。

現在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南極西部冰原上,如果它消失了,它可能會向海洋釋放大量淡水,使海平面上升5米以上。像邁阿密、上海和達卡這樣的城市將成為不適合居住的水下城市,或許只剩下一些摩天大樓伸出水面。

而全世界那些選擇留在海岸的人,他們以捕魚為基礎的生活方式將徹底消亡。由於海洋吸收了二氧化碳,海水的酸性越來越強,而且現在的pH值對海洋生物非常不利,所有國家都禁止捕魚,甚至在國際水域也是如此。

與不斷上升的海洋一樣,內陸的乾旱和熱浪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地獄。廣袤的地區因沙漠化而遭受嚴重乾旱,野生動物已成為遙遠的記憶。這些地方幾乎不能維持人類的生命;它們的蓄水層很久以前就乾涸了,地下水幾乎沒有了。

世界各地的內陸冰川幾乎消失了,數百萬依靠喜馬拉雅山、阿爾卑斯山和安第斯山脈冰川來調節水資源供應的數百萬人正處於一種持續的緊急狀態:冬天山頂上不再有雪變成冰,因此春季和夏季也不會再逐漸融化。現在要麼是暴雨導致洪水泛濫,要麼是長期乾旱。當赤道帶變得幾乎不適合居住時,五億人口的流動人口從中美洲向北遷移到墨西哥和美國。其他人向南移動到智利和阿根廷的尖端,同樣的場景在歐洲和亞洲上演。

我們必須創造的世界

自2020年以來,我們成功地每十年將排放量減半。我們正在創造一個到2100年氣溫不會超過1.5攝氏度的世界。

在世界上大多數地方,空氣都是潮溼和新鮮的,即使是在城市裡,也感覺很像在森林裡散步,很可能這正是你正在做的。空氣比工業革命前更乾淨了。

我們首先得感謝那些樹,它們無處不在。不過儘管樹木的繁衍為我們贏得了消除碳排放所需的時間,但是我們仍然必須通過重新安置碳來應對氣候變化,樹木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並把碳放回屬於它的地方,土壤中。這當然有助於減少氣候變化。隨著越來越多的樹誕生和汽車的減少。每一塊空地,每一條髒兮兮的閒置小巷,都被重新利用,變成了一片蔭涼的小樹林。每一個屋頂都被改造成蔬菜園或花圃。曾經被塗鴉塗鴉的無窗建築,可能會鋪上青翠的藤蔓。

重建和解決城市氣候變化的難題至關重要,但必須採取進一步措施,這意味著全球重新布線的努力必須遠遠超出城市。全世界的森林覆蓋率現在是50%,農業已經發展到以樹木為基礎。或許到了2050年,我們的世界將會是另一個模樣,期待!

相關焦點

  • 前沿 | 2050年人類會變成什麼樣子?
    《智人》(中文譯本為《人類簡史》)一書的作者在他的新書《21世紀的21課》中向我們預言了2050年人類會變成什麼樣子。人類正面臨前所未有的革命,我們和我們的孩子們該如何應對一個充斥著史無前例的變革和極端不確定性的世界?今天出生的嬰兒到2050年將三十多歲,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這個嬰兒將活到2100年左右,甚至可能成為22世紀的活躍公民。
  • 1000年後的人類世界會是什麼樣?科學家給出的答案讓人們嚮往
    從鐵器時代成長為初步科技時代,用了6000年左右的時間,而從早期的工業時代到現在的科技時代,用了數百年的時間。通過以上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看出,人類的發展進步步伐正在不斷加快,所以人類未來的科技發展速度有可能還會更快,會快速實現一次次的科學飛躍。於是有人提出了這樣一個有趣的話題:1000年後的人類世界會是什麼樣?
  • 如果人類實現孤雌生殖,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電影《超體》中有一句臺詞:「當你回想生命之初,從生物演變,最初的那一刻起,從一個細胞分裂成兩個細胞起,生命的唯一的意義就一直在於傳遞已經學到的知識 「孤雌生殖」這一概念最早在1894年由科學家Owen提出, 指卵細胞具有發育成完整胚胎或個體的能力,
  • 猜想:如果能回到過去,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回到過去好像是每個人在面對生活困境時都會自我安慰的一個問答,如果能回到過去就好了,也不會變成現在的樣子,不過世上可沒有後悔藥哦。假如能回到過去,世界會變成什麼樣?說到穿越我們就會想到一些著名的時間悖論:祖父悖論、信息駁論、彼克爾悖論、性別悖論一、祖父駁論
  • 數字看世界:到了2050年,地球上會發生的10個驚人變化
    2050年,距離我們說近不近,說遠也不遠。幾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都在預測,強大的人工智慧可能將會主宰人類的未來。但即便是到2020的今天,這種情況也沒有發生,而科技的發展讓我們似乎逐漸看到了這種可能性。那麼,在2050年這一切是否會發生呢?到了那個時候,這個世界會怎麼樣呢?
  • 假如地球30%是海洋,70%是陸地,人類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有些人大膽假設一下,如果地球30%是海洋,70%是陸地,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海洋面積只有地球表面積30%的話,就無法產生足夠的水蒸氣、季風和洋流,整個地球的降水量將會大幅減少,屆時大約90%的陸地會成為不毛之地,地球上的耕地、草原、森林都會大幅萎縮,可居住的面積大幅縮小,到時候想養活一億人都很困難,如果還有考慮資源分布的話影響會更大,甚至人類會迎來末日
  • 假如地球30%是海洋,70%是陸地,人類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有些人大膽假設一下,如果地球30%是海洋,70%是陸地,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海洋是氣候系統最有力和最不可缺失的調節器,對氣候平均態的形成和各種尺度的氣候變革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海洋的比熱容比陸地大得多,所以海洋能減緩氣溫的突增、突減。這使得大多數沿海地區的氣溫相對穩定。
  • 科學家推測:地球氣候在2050年可能會發生重大變化,人類面臨考驗
    可能很多人覺得,霍金的預言不可能成為現實,可是在2019年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即將面臨一場異常劇烈的轉變,到2050年,世界上3/4的城市將經歷氣候大「變革」。在此情況下,還會有超過20%的城市將經歷地球上從未有過的天氣模式。科學家之所以發出這樣的研究結果,並不完全是預言,而是通過對地球生態的大量研究和檢測得出的一個可能結論。
  • 科學家發出警告,人類再不反省行為,2050年或面臨更大災難!
    科學家發出警告,人類再不反省行為,2050年或面臨更大災難!如今的地球承受的太多了,早已千瘡百孔。海洋汙染、全球氣候變暖、資源匱乏等問題日益嚴重,就算這些問題再怎麼嚴重,人類也視而不見,這是讓人最心痛的。
  • 人類消失後,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人類消失後,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千萬年 甚至一億年後 我們是否還能留下什麼 證明我們曾經存在過
  • 2050年,地球可能會遭受這4種打擊
    2050年,世界會變成什麼樣?根據目前的現狀預測出未來的數據,這並不是不可能。2050年,熱帶雨林可能面臨徹底毀滅。隨著人口的增長,棲息地的破壞是對動物和人類的主要威脅。每年,我們都會因為砍伐森林而失去大量的雨林,也就是我們獲得許多救命藥物的地方,而砍伐森林的原因大多是伐木和耕作造成的。
  • 1000年後人類文明會變成什麼樣?或許要取決於這「2」點因素
    1000年後人類文明會變成什麼樣?相信許多人都幻想過未來的人類世界會是什麼樣的,人類文明會發展到一個怎樣的發達程度。包括許多的科學家也都提出過設想,在一些科幻作者的小說當中,也有對未來科技的想像描繪。縱觀我們人類文明的發展,在過去的近兩百年裡發生了突飛猛進的變化,從原始的農耕文明(遊牧文明)迅速發展到了現在,已經能夠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原子能。那麼在1000年後人類的文明會發展到什麼程度?或許要取決於下面這2點因素。超光速目前光速是我們人類物理學可望而不可及的一個天花板,是一個人類始終無法企及的速度。
  • 梅德韋傑夫暢想2050年的中俄兩國:強大而繁榮
    受訪時,他暢想了2050年中國與俄羅斯的樣貌,認為兩國將成為強大、繁榮的現代化世界大國。主持人我們期待雙方能夠有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入的合作。習近平主席在十九大上提出了到本世紀中葉的中國發展目標。有網友問總理,在您腦海中,2050年的中國會是什麼樣子?
  • 多年後的地球會變成什麼樣?科學家畫出模擬圖,網友:保護地球吧
    多年後的地球會變成什麼樣?科學家畫出模擬圖,網友:保護地球吧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節目,人類也從來沒有想過以後的地球和未來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畢竟人類的壽命只有幾十年的時間,所以幾萬年之後的事情對我們來說就顯得格外遙遠了。
  • 澳科學家警告:如果全球氣候繼續變暖,人類文明將在2050年消失
    全球氣候變暖對地球生態環境造成的毀滅性影響已經有目共睹,而災難的始作俑者人類在這場史無前例的巨變中將會面臨什麼樣的命運呢?據美國科技媒體《Motherboard》報導,澳大利亞研究機構的最新預測頗為悲觀,認為2050年左右人類文明有很大機率全面崩潰。
  • 近200年爆炸式科技發展,未來幾十年會持續嗎?世界會變成啥樣
    縱觀人類的歷史,從人類誕生之初到現在,已經過去了450萬年。雖然大家都知道人類發展了非常久,但是看到這個數字相信也還是有不少人會感嘆,原來人類已經在這個星球上生存了如此之久。200年內,這是非常令人細思極恐的一點。
  • 如果人類能清楚看到電磁波,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因為它,我們可以看到這個世界上美好的景色,可以看到我們所愛之人的模樣,可以用眼睛來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可是,你知道嗎?我們眼睛所能看到的世界,只不過是神奇自然界中的一小部分,很多東西我們是用肉眼看不見的,比方說我們經常看到很多科學家在進行科學研究的時候都會藉助顯微鏡之類的精密儀器,而如果單純的用肉眼,我們將發現不了自然界中的無數奧秘。
  • 科學家預測,人類文明將在2050年遇到大問題,人類如何應對?
    為何說2050年是人類轉折點?會遇到什麼?人類能否提前預防?人類在地球上出現的時間大約有幾百萬年,已知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有生命的存在,也就代表人類未來只能在地球上生存,現如今的地球已經千瘡百孔,人類之前並沒有意識到要保護地球,對它進行了很大傷害,即便現在保護環境是每個人做的事情,依然有人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科學家稱或許在2050年的時候,人類文明或會消失。
  • 10萬年後人類會變成什麼樣?看到模擬圖後,網友暗自慶幸!
    10萬年後人類會變成什麼樣?看到模擬圖後,網友暗自慶幸!從地球在宇宙誕生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它是一顆不平凡的星球。地球孕育了無數的生物,已經有了46億年的歷史,在這期間地球發生過不小的變化,但總體的發展趨勢是好的。
  • 2050年中國什麼樣?
    《總綱》提出了到2050年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中國要在未來50年的時間內,全面達到世界中等發達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水平,進入到世界總體可持續發展能力前十名的國家行列。  多項目標與百姓相關  《總綱》描繪了到2050年中國可持續發展將要達到的各項具體目標,其中很多與百姓緊密相關。  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可達8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