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礁:潛水員自願充當「園丁」,修復泰國瀕臨滅絕的珊瑚

2021-01-11 社會生活那些事兒

人們擔心,到2050年,世界上大多數的珊瑚將會消失,而希望能以環保的修復技術的形式出現,就像在Koh Ha島看到的那樣

與泰國許多最受歡迎的島嶼不同的是,哇哈島的魅力完全隱藏在水下。圍繞著這個多巖石群島的船隻每天大約上午10點開始瘋狂活動,潛水員和潛水者抵達這裡,準備驚嘆這個位於斐斐島東南約35公裡(22英裡)處的地區的珊瑚。然而,在遊客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些人卻有著不同的目的。他們不僅一心要欣賞珊瑚,而且還想拯救它們。

世界各地的珊瑚礁都處於危險之中。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統計,2014年至2017年間,溫暖的海水造成了有史以來最長的全球珊瑚白化事件。今年4月發表在《自然》(Nature)科學雜誌上的一份報告稱,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系統——澳大利亞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失去了約30%的珊瑚。非營利組織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2011年發表的一篇論文表明,到2050年,全球90%以上的珊瑚將消失。該研究所與自然保護協會(Nature Conservancy)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世界保護監測中心(World Conservation Monitoring Centre)等機構合作。

科學家說,珊瑚礁是海洋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佔所有海洋物種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研究表明,如果沒有它們,食物鏈和當地漁業將很容易崩潰。研究表明,珊瑚礁可以吸收高達97%的海浪能量。

為了提高人們對情況變得多麼可怕的認識,國際珊瑚礁倡議宣布2018年為「國際珊瑚礁年」。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科學家和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為保護地球上的珊瑚礁所做的努力越來越多。但是,幫助恢復是一個緩慢而費力的過程,需要持續的監測,以及經常不存在的資金和資源。

儘管珊瑚有石相的吸引力,但形成珊瑚礁的珊瑚——也就是所謂的硬珊瑚——實際上是活的生物體,它們分泌碳酸鈣形成保護性骨骼。和許多瀕危物種一樣,珊瑚是緩慢繁殖首領,和增長率從幾毫米到10釐米,每年根據物種,可以滋養,和水溫度、鹽度和動蕩。一個成熟的珊瑚礁的形成可能需要1萬年的時間。

世界媒體對珊瑚礁的破壞主要歸咎於旅遊業,報導集中在遊客人群上,他們踩著珊瑚,汙染周圍水域。在東南亞,包括泰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在內的幾個國家已經對公眾關閉了熱門的旅遊景點,以便讓珊瑚有時間恢復。

然而,一些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現在開始將旅遊業——尤其是潛水——視為全球珊瑚礁衰退的解決方案。

馬來西亞海洋學家和自然資源保護者阿努阿·阿卜杜拉相信他已經找到了修復世界珊瑚礁的答案。他說,通過為休閒潛水者提供簡單的「珊瑚園藝」技術,珊瑚礁恢復項目可以迅速推出。

受熱帶森林重新造林技術的啟發,Anuar於1981年開始研究這些相同的方法如何應用於「水下雨林」,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珊瑚礁。

這並不容易。在最初的15年裡,只有失敗。

Anuar希望找到一種「有機的替代方案」來替代佔主導地位的工程方案,這種方案依賴於人造結構,比如混凝土或沉沒的船隻,以此來建造新的珊瑚礁。

他說:「並不是把東西扔進水裡就能使珊瑚恢復健康。」「這就是汙染。」

珊瑚園藝包括在苗圃中種植珊瑚,然後在珊瑚礁上重新種植。這些方法中得到普及環保人士在最近幾十年,因為「從工程解決方案,比如身體重建與混凝土、珊瑚礁生態解決方案,與珊瑚或重建,更加節省成本,典型的復甦更成功」,道爾頓說Hesley,底棲生物生態學和高級研究員珊瑚礁修復實驗室邁阿密大學的,在美國。「這是雙贏。」

涉及的一些技術,然而,是複雜的,很多仍然需要人為struc溫度。Anuar開始尋找快速有效地將珊瑚與海底巖石結合的方法。2004年至2005年,他在馬來西亞的Perhentian群島進行了一項試驗項目,並開發了珊瑚催化劑。膠粘劑會在幾周內溶解,使活珊瑚附著在巖石上。到2006年,珊瑚催化劑已經準備好被更廣泛地使用。

和恢復熱帶雨林一樣,恢復珊瑚礁的過程從選擇「幼苗」開始,這些幼苗將在苗圃中種植。

「我們尋找破碎的珊瑚,在它們死去之前,我們拯救它們,給它們第二次生存的機會。」當他們長大後,他們將成為一個新的殖民地。

在鑑定出「患病」的珊瑚後,碎片被帶到水面,然後用催化劑將它們附著在一塊巖石上,然後放在水下的保育室裡。

「你只需要把一小塊像這樣的東西放進巖石裡,」Anuar告訴五名潛水員,他們來到Koh Ha學習這項技術,向他們展示他從一個較大的珊瑚上切下的一塊碎片。

簡化技術會為小進行提卡的目的沒有投入普遍做法的一種方式,但作為一個狂熱的潛水員,Anuar承認那些共享他的激情將coral-restoration項目完美的合作夥伴。

2012年,阿努阿開始通過他於2010年在吉隆坡成立的海洋探索組織(Ocean Quest),在主要位於東南亞的潛水學校和度假村組織課程。今天,海洋探索代表愛迪在汶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馬爾地夫和越南,以及在墨西哥和加勒比地區,並提供課程度假村和潛水學校合作,從為期一天的研討會提供了一個基本的了解珊瑚園藝為那些Divemaster認證培訓師課程,它允許那些有資格管理恢復自己的項目。

迄今為止,海洋任務已經認證了800多名馴獸師和1000名珊瑚園丁。其中三名培訓人員駐在香港,但儘管進行了令人鼓舞的可行性研究,但目前還沒有在這裡開展項目。

「在這個數字中,大約有100人在積極地進行珊瑚繁殖或監測珊瑚苗圃,」Anuar說,而Ocean Quest參與了20多個項目。

來自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曼紐爾·聖·馬丁兩年前在Koh Phi Phi島上參加了培訓課程,並在Koh Ha以北幾公裡的地區參與了兩項恢復方案。

聖馬丁說,在他20多年的潛水生涯中,他親眼目睹了珊瑚礁的退化,並發現自己無法參與保護工作而感到沮喪。

「每個在海裡呆了很長時間的人都看到過珊瑚礁消失。我想做點什麼,」這位41歲的潛水教練說。當他參加了由阿努阿爾組織的珊瑚繁殖課程時,機會來了。「這些課程將珊瑚恢復開放給潛水員,而之前它是留給科學家的,」聖馬丁說。

Saffron Kiddy並不打算成為一名全職潛水員。在倫敦的一個電視製作人,她決定學習水下視頻書寫單位為了加強她的簡歷——但在Kohφφ2002年培訓後,她發現自己迷上了。為了靠近大海,她搬到了離Koh Ha不遠的Koh Lanta島。2006年,她在那裡創辦了潛水學校Scubafish。

但是Koh Lanta周圍表面下的美麗正在迅速消失。

「這是一個迫切需要幫助的領域。幾乎沒有剩下任何珊瑚,」基德說。「我們參與了許多環保項目,但感覺規模太小。我們在尋找更具體的東西。

「潛水員是這個項目的好夥伴,因為我們每天都在那裡。如有需要,我們可以監察及保護珊瑚」

——Saffron Kiddy

在2016年,Koh Lanta的Pimalai度假村組織了一個海洋探險培訓項目,Kiddy受邀參加。同年12月,Kiddy與Anuar和度假村合作,在Koh Ha啟動了珊瑚礁修復項目。

阿努阿爾訓練潛水員。從Scubafish中選出了5個,他們評估了這個區域,尋找生病的珊瑚來修復和合適的苗圃地點。這並不容易。珊瑚在生長的初期非常敏感,許多因素會導致保育室的失敗,包括波浪作用、汙染和訪客頻繁。

「當年12月的一場大風暴摧毀了第一個託兒所,」阿努阿爾說。「我們重新開始,在一個更隱蔽的地方重建了它。」

因為Koh Ha屬於μKoh Lanta國家海洋公園,紅海地區限制從遊泳明沒有救生衣,這有助於保護珊瑚被處理,但遊客仍然是一個問題。

「潛水員是這個項目的好夥伴,因為我們每天都在那裡,」基德說。「如有需要,我們可以監察及保護珊瑚。」

學校為潛水的遊客提供了一個環境精神簡報之前,遠足,同時監視他們,以確保沒有人破壞珊瑚礁。

傳播不會決定項目的成敗。使它成功的是整個系統和將要做它的人,」Anuar說。「所以我們的目標主要是潛水員作為合作夥伴,但我們也試圖讓當地社區參與進來,比如村長或學校校長,這樣他們就能了解珊瑚的價值。」

在世界其他地區的類似項目中,當地社區的作用已被證明是關鍵。例如,在佛羅裡達,邁阿密大學的公民科學項目拯救珊瑚礁,採用了與海洋探索相似的技術,為潛水員提供了珊瑚礁恢復的基本知識,Hesley說。在加勒比地區,一些使用珊瑚園藝方法的修復項目正在與當地社區合作。

這位科學家解釋說:「你在這些地方看到的成功的一部分是,他們得到了許多當地利益相關者的參與。」「很多這些社區都依賴珊瑚礁和漁業,所以他們知道什麼是危險的。」

在Koh Ha以北的瑪雅灣(Maya Bay),有一條田園詩般的沙灘,在世紀之交好萊塢大片《海灘》(the Beach)中名聲大噪,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Leonardo DiCaprio)主演的影片或許是旅遊業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危害的最著名例子。隨著電影的成功,成千上萬的遊客開始來到這裡,船隻在海灣拋錨,破壞珊瑚。塑料和其他垃圾被傾倒。

6月1日,政府引用每天5000名遊客的數據,禁止瑪雅灣的船隻航行4個月,這是為了讓阿努阿爾參與的一個項目能夠恢復這一地區。

瑪雅灣並不罕見。主任根據Dhana Yingcharoen海洋和沿海缺點vation泰國的部門分工的海洋和沿海資源,全國約78%的珊瑚是「受損」狀態。他說,受影響最大的是雅培群島,位於邦加省,斐斐群島,位於克拉比,普吉島的瑞查群島。國家公園內的一些島嶼現在每年雨季都要關閉。

Dhana說:「珊瑚被關閉的原因是為了保護珊瑚免受越來越多遊客的傷害。」他補充說,這項措施已經在蘇林群島產生了積極的效果。

去年,政府推出了一項為期20年的海岸及海洋資源保育政策計劃。它由國家公園、野生動植物保護和海洋與海岸資源部門管理,要求潛水導遊通過水下保護課程,並將海洋活動限制在指定區域。

然而,專家說旅遊業並不是珊瑚的唯一威脅。

「這不僅是全球變暖,或汙染,或acidifica。你真的不能把手指指向一個人。「旅遊業有自己的破壞性影響,但漁業和工業也一樣,汙染了水域。」

Dhana聲稱,主要原因是自2011年以來的水溫上升。

海水變暖會導致珊瑚將其組織中的藻類排出體外,這一過程被稱為「漂白」,這會使珊瑚變白,最終導致珊瑚死亡。海洋的酸化,大氣層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引起的領域,也對珊瑚礁的生存構成嚴重威脅。

此外,一些人擔心完全禁止與珊瑚相關的旅遊將弊大於利。在同行評議的《科學指導》雜誌(ScienceDirect) 2017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來自世界各地主要大學的科學家估計,珊瑚礁旅遊的價值每年接近360億美元,相當於珊瑚礁國家所有沿海旅遊價值的9%以上。他們認為,這些錢並不一定是犧牲健康的珊瑚和可以發揮積極作用在研究vation,幫助減少有害的活動,比如在釣魚。科學家說,對珊瑚礁的探訪也可以幫助資助和鼓勵保護珊瑚。

「在一些情況下,旅遊業是不錯的。這是可以做到的,是可持續的,礁帶來價值的創造條件,人們會做更多的工作來照顧它,」報告的合著者說馬克·斯伯丁的身體、錫耶納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在義大利。

斯伯丁點為例,印度尼西亞,費舍爾人停止使用炸藥魚為了成為海洋公園護林員和導遊的地區coral-related旅遊是提升。

「在自然保護區總是有爭議的。但是如果它被正確地教導並且潛水員尊重指導方針,它就會起作用」

——曼努埃爾·聖·馬丁

珊瑚園藝也不乏批評者,他們認為恢復珊瑚的成本相對較高,而且從一開始就沒有解決導致珊瑚退化的問題。他們表示,這些資源將更好地用於解決政府在碳排放等領域的政策。但即便是批評人士也承認,做點什麼總比什麼都不做要好。

聖馬丁說:「自然保護區總是存在爭議。「但如果教授得當,潛水者尊重指導原則,它就會起作用。」

他解釋說,為了確保遵循這種方法的原則,恢復項目至少需要一位全職項目經理。

聖馬丁說:「僅靠志願旅遊是不可能有真正的保護項目的。」「你需要有真正忠誠的人。」

Koh Ha已經在孕育希望。在這項計劃開始不到兩年的時間裡,珊瑚以令人鼓舞的速度在苗圃中生長。再過一年,一些人將發育成熟,可以進行移植手術。

「這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期,」基德說。「通過這個項目,你可以很快看到結果。」

現在,隨著息肉逐漸形成新的菌落,預計它將呈指數增長。

基德說:「希望通過這個項目,我們能夠拯救該地區的珊瑚免於滅絕。」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她和她的潛水員夥伴們將繼續每天跳入水中,以保護和培育水下的生物奇蹟。

就讓我們共同關注和保護海洋生物賴以生存的珊瑚礁,愛護我們賴以生存地球家園!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在珊瑚育種取得的突破有助於拯救瀕臨滅絕的珊瑚礁
    據外媒報導,在繁殖瀕危珊瑚方面的突破,可能會對Florida Reef Track珊瑚礁產生巨大的影響,有助於拯救瀕臨滅絕的珊瑚礁。
  • 「珊瑚園丁」的貢獻(環球走筆)
    以造礁珊瑚為核心的珊瑚礁生態系統,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被稱為「海洋中的熱帶雨林」。珊瑚礁養活著1/4的海洋物種,迄今為止,地球上還沒有發現像珊瑚礁一樣支持如此多物種的其他生態系統。可以說,地球的健康與珊瑚礁密不可分。然而受氣候變化影響,對溫度異常敏感的珊瑚生存前景不容樂觀。
  • 珊瑚瀕臨滅絕,人類也將遭受毀滅性打擊
    2016年大堡礁失去了29%的珊瑚大片大片的珊瑚礁開始白化、消失。珊瑚礁對避免全球各地海岸線的風暴,和腐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部分珊瑚礁還可以充當天然的海水過濾器。珊瑚失去了與之共生的藻類,而這些藻類是珊瑚賴以為生的食物資源,這會讓珊瑚更易受到危險和其他疾病的侵染,甚至會讓整個珊瑚群體餓死。在亞太地區的一項研究還發現,珊瑚礁還受到110億塊塑料的汙染,導致珊瑚病。
  • 瀕臨滅絕的大西洋珊瑚產卵了
    近日,位於美國佛羅裡達州坦帕市的佛羅裡達水族館表示,在歷時兩年、耗資450多萬美元之後,他們終於在實驗室裡成功地誘導瀕臨滅絕的大西洋(600558)珊瑚產卵。佛羅裡達珊瑚礁是世界上第三大珊瑚礁,位於佛羅裡達群島的海邊,寬約6至7公裡,從士兵島以東的福伊巖到馬克薩斯群島以南的福伊巖,綿延270公裡。
  • 深海璀璨—拯救世界珊瑚礁:肯·內迪邁爾和珊瑚修復基金會的故事
    深海璀璨——拯救世界珊瑚礁:肯·內迪邁爾和珊瑚修復基金會的故事《深海璀璨——拯救世界珊瑚礁》講述了美國珊瑚修復基金會創始人、海洋英雄肯·內迪邁爾的真實故事,集人物傳記和科普知識於一體。肯·內迪邁爾從小喜歡海洋,並且迷上了色彩絢爛、形態各異的珊瑚。
  • 全球珊瑚礁遭嚴重破壞 海底之花瀕臨滅絕(圖)
    全球珊瑚礁遭嚴重破壞 海底之花瀕臨滅絕(圖)IT.SOHU.COM 2004-12-10 07:53  轉自: 人民網   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的骨骸與少量石灰質藻類及貝殼等長期膠結而形成的一種有孔隙的鈣質隆起。
  • 民間珊瑚保育站晉級科普基地
    新區黨工委書記王京東表示,大鵬新區正探索建立可複製的海洋生態環境修復關鍵技術和管理服務體系,打造世界級人工珊瑚修復示範區。 四大珊瑚群繁衍47種 生態狀況有改善仍未脫險 珊瑚礁系統是眾多海洋生物賴以生息的生物鏈條。
  • 為了修復退化嚴重的珊瑚礁 我們在海底「造林」
    在實際的操作中,第一類方法更為重要,因為不去除威脅,珊瑚礁做再多的人工修復也無法恢復。但對於退化嚴重的珊瑚礁來說,其自我恢復能力衰退,即便實施保護也難以恢復,就需要採用兩類方法結合的方式進行修復。從上個世紀開始,人們就嘗試進行珊瑚移植和培育。日本、以色列、美國是較早開始這方面研究的國家。不過隨著東南亞國家對珊瑚礁的重視,從上世紀末,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也開始了相應的嘗試。
  • 珊瑚修復基金會慶祝世界海洋日
    為了紀念「健康的海洋,健康的星球」這一今年的主題,基於佛羅裡達礁島的珊瑚修復基金會 舉辦了有史以來的第一屆Plantapalooza。此次活動將發現八艘船隻,約有70名志願者,在七個不同的珊瑚礁地點種植了1000顆健康的鹿角珊瑚。在宣傳世界海洋日有關國際海洋意識的信息的過程中,他們還將幫助拯救世界上受威脅最大的珊瑚礁系統之一。
  • 珊瑚礁遭破壞致魚類減少 潛水員海底放置「魚公寓」
    珊瑚礁遭破壞致魚類減少 潛水員海底放置「魚公寓」 (1/4) "← →"翻頁
  • 珊瑚:亟需保護的海洋「熱帶雨林」
    澳洲的大堡礁,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珊瑚礁,但卻先後經歷了兩次大規模的珊瑚白化。珊瑚一死亡,棲息於上面的魚類和無脊椎動物隨之消失,整片海域陷入死亡般的寧靜,幾乎沒有任何生物。同時,過量的二氧化碳也會造成海水酸化,一樣能對珊瑚礁產生嚴重的威脅。
  • 熱水中的尼莫:珊瑚白化和珊瑚礁的未來
    然後在2016年的夏末,大量的珊瑚礁白化導致了淺水珊瑚的大量消失。2016年冬季的海面溫度仍然高於平均水平,到2017年初,珊瑚礁上積累的熱應力導致第二波大規模珊瑚白化。蝦虎魚試圖在垂死珊瑚中尋找安慰。
  • 問吧精選|如果珊瑚礁滅絕,我們的海底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本期題主我是廖寶林,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海洋環境保護高級工程師,珊瑚保育中心主任。2006年開始從事珊瑚礁保護與基礎研究,至今已從事珊瑚礁保育事業十幾年。 致力於珊瑚礁生態保護、生態修復、珊瑚人工繁殖以及海洋生物的保護與救助等。
  • 臺灣科學家研究氣候變化會否造成珊瑚滅絕
    新華社臺北3月19日電(記者喻菲 祁星)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造成一些地區的珊瑚礁出現白化現象,未來珊瑚會否因此滅絕?臺灣科學家最近研究發現,海水酸化、溫度上升會影響珊瑚生長,但某些珊瑚依然能夠適應變化存活下來。
  • 深海真的是珊瑚的庇護所嗎?
    長期以來,深海一直被視為瀕臨滅絕珊瑚的潛在庇護所;但是,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事實並非如此。這是地球上隱蔽的地方之一,充滿永恆的陰鬱和迫在眉睫的危險,令人毛骨悚然,極少人曾經在此探險。在這樣的地方總有一種荒誕的感覺,偶爾會出現「吱吱」的聲音;但這裡是Luiz Rocha和他的團隊研究深海珊瑚礁的地方。
  • 星「探」珊瑚!自主海洋衛星助力我國南海海域珊瑚礁保護與修復
    記者日前從自然資源部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了解到,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計劃利用自主海洋衛星和高分衛星數據開展南海珊瑚礁分布調查監測和分布狀況遙感技術研究。此外,結合其他遙感衛星海面溫度數據,計算珊瑚白化熱點、珊瑚礁白化周熱度等珊瑚礁白化指標,為我國南海海域珊瑚礁保護與修復跟蹤監測提供支撐。據悉,珊瑚礁不僅是海洋生態系統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高效的天然防波堤。
  • 全世界最美的珊瑚礁島,太令人嚮往了,趕緊帶上潛水裝備去探索吧
    人們也發現了很多以前所未知的美麗海域,包括很多珊瑚礁島。這裡就有幾個非常特別的珊瑚礁島,讓我們一起來探索吧!10. 安德羅斯島安德羅斯島是巴哈馬群島中最大的島嶼,也是世界上第三大堡礁的所在地。島礁兩端的距離超過230公裡,提供了許多觀察海底生物的機會。礁石的岸邊是安靜,平和的,大約有2.5米,非常適合初學潛水員。
  • 世界上最大的活珊瑚礁群,由於嚴重的海洋汙染使一些珊瑚白化而死
    溫暖而朦朧的陽光投向蔚藍色的海面,一簇簇珊瑚礁像盛開的花朵一樣盤踞在神秘的海底。絢麗多彩的熱帶魚類自由地遊蕩著,在陽光和海水的作用下飄忽閃爍。露出水面的珊瑚礁很快就被覆蓋上了一層白沙。鳥類的糞便使那裡的土壤愈加肥沃。它們們把那些繁殖速度驚人的植物種子攜帶到島上,在那裡生根、發芽、結果。這些植物與水裡的生物一樣守衛著大堡礁的每一寸海域。
  • 攝像機第一次拍到珊瑚白化全過程:珊瑚礁殘忍驅趕藻類
    珊瑚礁白化的問題已經嚴重到了我們不容忽視的地步。如今,科學家們首次拍攝到了珊瑚礁白化的過程,這比人們以往能預測到的都要迅速而嚴重。對於外行來說,珊瑚礁白化的原因通常被歸為環境變化,譬如氣溫上升和汙染加重。珊瑚礁本身並不會長出能讓他們色彩斑斕的「帽子」----這要歸功於生活在珊瑚組織內的藻類。
  • 溫暖、酸化的海洋與珊瑚滅絕
    根據一組科學家的研究,海洋溫度的變化對珊瑚和海葵的多樣性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一項新的研究,發表於8月31日的雜誌上。新的遺傳分析表明,珊瑚和海葵,已經在這個星球上存在了7.7億年。經歷了氣候的巨大變化、海洋化學環境的波動和幾次大規模生物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