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研究外星文明的朋友可能會知道,外星人的種類有很多,其中就包括我們熟悉的人族、神族和爬蟲族等等。而這個爬蟲族的一個典型代表就是蜥蜴人。
提到蜥蜴人,普遍會認為這是一支冷血、好戰、侵略並喜歡以「神」的姿態示人的種族。他們在銀河繫到處侵略和殖民,並建立了大量的殖民地。這其中也包括地球所在的太陽系。
之前咱們說過,火星最開始是有生命的,只不過由於一場毀滅性的戰爭徹底改變了火星的生態系統,使得火星不再適宜居住,所以一部分倖存下來的火星人轉到了地下生活,而另一部分移民到了地球。
關於這場毀滅性的戰爭,有各種說法,其中有一種說法就是說,當初蜥蜴人侵略了天琴星並反客為主,使得天琴星人四散而逃,其中有一部分天琴星人來到了太陽系,選擇了火星和火星外側的「莫迪克」的行星。
在這裡咱們也解釋一下,看過咱們之前關於「月球前世今生」那篇文章的朋友應該知道,咱們提到過蘇美爾文明出土的稱之為「創世史詩」的七塊泥板描述了太陽系形成之初和現在是不一樣的。
當時有一顆名叫尼比魯的行星帶著它的衛星闖入了太陽系,改變了太陽系的格局。這種改變就包括當時的地球失去了十個較小的衛星,只留下了月亮這一顆衛星。也包括將土星的衛星冥王星拖拽成了一顆行星。
不過「創世史詩」中提到的只是太陽系形成的部分情景,還有一些內容並沒有提到,其中就包括上面咱們說到的「莫迪克」。
在天琴星人來到太陽系的時候是沒有水星的,所以金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那顆星球,其後是地球、火星、「莫迪克」、木星、土星等等。
沒想到的是,天琴星人來到太陽系落腳之後,蜥蜴人就追了過來,並且利用一顆巨大的彗星撞擊「莫迪克」,結果在其與「莫迪克」擦肩而過的時候,結合其和木星、火星三者之力就將「莫迪克」撕扯成了碎片,這些碎片就是我們今天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看到的小行星帶。
而大彗星上散落下來的冰塊破壞了火星的大氣層,並且在三力角逐的過程中,火星也偏離了原有的軌道。而由於大部分大氣層被破壞,使得火星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樣子。
隨後,那顆大彗星又朝著地球飛來,一部分彗星的冰塊就散落向地球,並且在離心力的作用下,集中落在了南極和北極的位置。
不過這還沒完,此時太陽、地球和這顆大彗星之間又發生了一場較量。在這場較量中,地球的運行軌道也發生了偏移,並在太陽的炙烤之下,地球上的水不斷蒸發形成了大氣層。當然,地球上浮出水面的陸地便越來越多了。
而那顆大彗星自己,也被太陽巨大的引力捕獲,形成了今天的金星。當然,金星表面的霧氣實則就是這顆大彗星蒸發的水分所致。所以,金星的由來實則是太陽捕獲的那顆大彗星所致。
當然,事實是不是這樣咱們不知道,不過這種說法至少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思路。宇宙的奧妙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所以探索宇宙的過程會讓人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要保持「見怪不怪」的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