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都沒出去人類怎麼知道銀河系是什麼樣的

2021-02-25 天文在線

利用中性氫原子發出的21釐米線!其實都是些不直觀的方法,除非能夠跑到銀河系外拍攝到整個銀河的全貌,就像從地球上可以拍攝到整個仙女座星系全貌一樣。但人類的探測器才剛剛跑出太陽系而已,所以還差很遠。本文將為您講解觀測銀河系樣子的歷史發展。

 

 

古代歷史發展

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公元前450-370年)提出,夜空中被稱為銀河的亮帶可能是由遙遠的恆星組成的。然而,亞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年)認為銀河系是由「一些大而眾多且緊密相連的恆星的熾熱氣體燃燒」

、引起的,並且「燃燒發生在大氣的上部,在我們的世界與天體運動相連的地區。」 新柏拉圖哲學家奧林匹奧多羅斯·小奧林匹亞(公元495-570CE)對這一觀點持批評態度,他認為如果銀河系位於月球之下(也就是位於地球和月球之間),那麼它在地球上的不同時間和地點就會出現不同,並且它應該具有視差,而這種視差是不存在的。在他看來,銀河系是一種天體。

根據莫哈尼·穆罕默德(Mohani Mohamed)的說法,阿拉伯天文學家阿爾哈森(965-1037)首次嘗試觀察和測量銀河系的視差。他的結論是,因為銀河系沒有視差,它必須遠離地球,所以它不屬於大氣層。安達盧西亞天文學家伊本·巴哲(「Avempace」,d.1138)提出銀河系是由許多恆星組成的,並且這些恆星幾乎相互靠得很近,由於來自次級物質的折射效應,所以它們看起來像是一幅連續的圖像。在14世紀,敘利亞出生的伊本·凱伊姆(Ibn Qayyim)提出銀河系是「在固定恆星球體中聚集在一起的無數小恆星」。

近現代歷史的發展

1610年,義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伽利萊(Galileo Galilei)使用望遠鏡研究銀河系並發現它由大量微弱的恆星組成,因此銀河系由許多恆星組成的實際證據出現在1610年,這是人類第一次用光學望遠鏡近距離的觀測銀河。1750年,英國天文學家託馬斯·賴特(Thomas Wright)在他的《宇宙原始理論或新假設》中(正確地)推測,銀河系可能是一個由大量恆星組成的旋轉體,這些恆星通過引力聚集在一起,類似於我們的太陽系,但規模要大得多。由此產生的恆星圓盤從圓盤內部的角度可以看作是天空中的一條帶。在1755年的一篇論文中,伊曼努爾·康德詳細闡述了賴特關於銀河繫結構的想法。我們在銀河圓盤內部的視角看,由此產生的恆星盤可以看作是天空中的一個帶。

第一個描述銀河系形狀和太陽位置的是弗裡德裡希·威廉·赫歇爾爵士(Frederick William Herschel),這一任務是由威廉·赫歇爾在1785年通過計算天空不同區域的恆星數量來完成的,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數恆星」計數法。他製作了一個太陽系接近中心的星系形狀圖。1920年,雅各布斯·卡普坦(Jacobus Cornelius Kapteyn)用一種精細的方法得到了一個(直徑約15秒差距)小的橢球星系的繪製圖,其中太陽靠近中心。哈洛·沙普利(Harlow Shapley)基於球狀星團編目的不同方法繪製了一種完全不同的圖像:一種直徑大約70秒差距且中心遠離太陽的扁平圓盤形狀。不過這兩個分析都沒有考慮到星系平面中存在的星際塵埃對光的吸收,但是羅伯特·朱利葉斯·特魯普爾(Robert Julius Trumpler)在1930年通過研究疏散星團來量化這種效應之後,我們的主星系銀河系的形狀開始有了新的改變。

威廉·赫歇爾繪製的第一幅銀河系形狀圖,我們的太陽位於其中心。圖片來自知乎

現代歷史的發展

1944年,亨德裡克·C·范德胡斯特(Hendrik C. van de Hulst)預言:我們可以從星際原子氫氣中探測到波長為21釐米的微波輻射(21釐米線); 結果在1951年便發現來自星際氫原子的輻射線。這種輻射不會被銀河系內星際塵埃所吸收掉,因此它的都卜勒頻移可以用來繪製我們銀河系中氣體的運動。這些觀察結果導致了我們假設星系中心是一種旋轉棒結構。利用改進的射電望遠鏡,也可以在其他星系中追蹤到氫原子。在20世紀70年代,薇拉·魯賓(Vera Rubin)發現,我們觀測到的銀河轉速與可見的恆星和氣體質量預測之間存在差異。今天,人們認為星系旋轉問題可以解釋為存在大量看不見的暗物質。

1951年,揚·奧爾特(Jan Hendrik Oort)與他的同事探測到了中性氫21釐米波,這個發現在射電天文學上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奧爾特很快認識到它在研究銀河繫結構方面的潛力。1952年,他們初步完成了觀測,由奧爾特在羅馬舉行的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大會上公布了他們探測到的銀河系旋臂結構。1958年-1959年,奧爾特等人又繪製出人類第一幅銀河系的中性氫21釐米波分布圖,證實了銀河系的漩渦結構,還發現了正在膨脹的3千秒差距旋臂。

奧爾特等人繪製的第一幅銀河系的中性氫21釐米波分布圖,太陽位於圖的上方,空白之處是被銀河中心擋住的區域。圖片來自:The galactic system as a spiral nebula (Council Note)

在20世紀90年代,天文學家們開始懷疑銀河系是棒旋星系而不是一個普通的旋渦星系。他們的懷疑在2005年被斯皮策空間望遠鏡的觀測證實,這表明銀河系中心的棒比之前預想的還要大。棒旋星系指的是中間具有由恆星聚集組成短棒形狀的螺旋星系。短棒通常會影響在棒旋星系裡的恆星與星際氣體的運動,它也會影響旋臂。棒旋星系的旋臂則由短棒的末端湧現。而在普通的螺旋星系中,恆星都是由核心直接湧出的;在星系分類法以符號SB表示。銀河系,我們的太陽系所在地,被歸類為棒旋星系。

歐洲南方天文臺可見光和紅外巡天望遠鏡(VISTA)的數據生成的銀河系旋臂示意圖,其中圖下方圓圈是太陽的位置。數據日期:2013年9月12日,圖片來自:NASA/JPL-Caltech/ESO/R. Hurt

 

參考資料

1.WJ百科-英文版(Galaxy/Milky Way)

2.知乎

 

文章作者:零度星系(天文在線)

審核人員:小抽

最終審核:零度星系(天文在線)

編輯用時:2018年09月25日-2018年09月26日

審核用時:1小時

最後更新:2018年11月9日星期五

注意:所有信息數據龐大,難免出現錯誤,還請指出錯誤所在好加以改之。

結束,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全文排版:天文在線(零度星系)

轉載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本文由天文在線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人類連太陽系都沒有出去過,銀河系的全景照片是怎麼來的?
    我們人類走過的最遠地方是月球,這距離地球僅僅只有38萬公裡。假若算上探測器,人類如今走得最遠的探測器是旅行者1號,在連續飛行了43年後,如今已距離地球220公裡以上了,已經在星際空間裡馳騁了,但太陽系的半徑足足有1光年,旅行者一號想要飛出去還需要數萬年。
  • 人類連太陽系都走不出去,那銀河系的鳥瞰圖是從哪裡來的?
    我們對太空的幻想都來自於照片的直觀感受,也來源於科學家的研究。科學家曾告訴過我們,銀河系是太陽系所在的棒旋恆星系統,包含著1500-4000億顆恆星,還有各種各樣的黑洞,連太陽系也是其中的一員。而為了方便理解,科學家專門給我們提供了一些鳥瞰圖。
  • 人類連太陽系都走不出去,又怎麼會有銀河系的鳥瞰圖呢?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科學家告訴我們,銀河系是一個擁有1至4千億顆恆星系的巨大星系,而我們的太陽系就是其中的一員。為了方便我們理解,科學家還特意給我們提供了很多銀河系的圖片,其中不乏一些銀河系的鳥瞰圖,例如下圖。
  • 人類永遠也離不開銀河系?為啥這麼說?看看太陽系的大小你就知道
    相信大家都知道,現如今人類的科技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我們對世界的認知也不再局限於地球,早在51年前,人類就已經登上了月球。甚至在不久的將來,遙遠的火星甚至也會出現人類的腳印。這一切都讓人覺得,似乎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最終衝出太陽系、衝出銀河系並不會是什麼難事!
  • 人類一直被太陽系「困住」,怎樣拍到銀河系的照片?難道是假的?
    銀河系照片從何而來?人類連太陽系都沒離開,一切都是假的嗎?銀河系對於人類是個龐大存在,提起銀河系自己的腦中都會浮現這樣一種畫面,它被各種「花裡胡哨」的星系包圍,這是所有人對銀河系的印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意識到這樣一個問題,人類連太陽系都難以飛出去,為何能夠了解銀河系的模樣?那難道我們所看到的銀河系並非是真實?如果銀河系的照片是虛假的,那麼他們這樣做有何目的呢?
  • 銀河系照片是假的?人類連太陽系都沒離開,照片是誰拍攝呢?
    說到銀河系大多數人的眼中都會浮現出這樣一個畫面,一個圓盤狀的圖形上面布滿了五彩斑斕的星點,這就是大多數人對於銀河系的印象了,但是有網友卻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科學家們稱現在人類想要走出太陽系都非常的困難,走出銀河系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我們連銀河系都沒有走出,又是如何繪製銀河系的樣貌的呢?難道我們所看到的銀河系是假的嗎?這些照片是從何而來呢?
  • 銀河系照片是假的?人類連太陽系都沒離開,照片是誰拍攝呢?
    說到銀河系大多數人的眼中都會浮現出這樣一個畫面,一個圓盤狀的圖形上面布滿了五彩斑斕的星點,這就是大多數人對於銀河系的印象了,但是有網友卻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科學家們稱現在人類想要走出太陽系都非常的困難,走出銀河系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我們連銀河系都沒有走出,又是如何繪製銀河系的樣貌的呢?難道我們所看到的銀河系是假的嗎?這些照片是從何而來呢?
  • 人類被「騙」了?我們從未離開太陽系,銀河系的照片是怎麼來的?
    科學家們稱現在人類想要走出太陽系都非常的困難,走出銀河系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我們連銀河系都沒有走出,又是如何繪製銀河系的樣貌的呢?難道我們所看到的銀河系是假的嗎?這些照片是從何而來呢?光年對人類來說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單位,而銀河系的直徑早就已經超過了10萬光年,依照我們現在的技術無法走出太陽系更無法繪製出銀河系之外的圖像,也無法在太陽系之外用這樣的角度來拍攝太陽系的高清圖片,但是我們卻對仙女座星系非常的了解,依照這一星系對其進行參考,繪製出了銀河的大致樣子。
  • 太陽系處於銀河系的什麼位置, 銀河系又處於宇宙中的什麼位置?
    ,人類走出了地球,發現並不是這樣的,太陽系太陽才是老大,地球在圍繞太陽轉動,而且地球比太陽小100多萬倍,我們知道,太陽系是銀河系眾多星系中的一個小星系,而宇宙又是由無數個星系組成的,銀河系是一個棒旋星系,它擁有四條旋臂!
  • 我們都知道太陽系隸屬於銀河系,那麼銀河系又隸屬於什麼呢?
    我們生存的地球位於太陽系之中,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於我們而言,太陽系何其之大,縱使如今的人類科技已經非常發達了,但距離走出太陽系依舊是遙遙無期!除卻八大行星之外,太陽系中還存在數百顆衛星以及數以億計的小型天體和彗星。
  • 目前為止人類仍然飛不出太陽系,那麼是銀河系全貌是如何知道的?
    人類自科技發展以來,致力於探索宇宙,對宇宙科學家們也是有很多不同的理論,但是唯一他們共同認為的是,宇宙當中存在著無數的星系跟天體,目前我們人類能夠觀測到的範圍也是非常的有限,甚至說我目前是沒有辦法走出太陽系的,那麼下面小編跟大家聊的就是目前為止人類仍然飛不出太陽系,那麼是銀河系全貌是如何知道的
  • 地球繞太陽一周就有四季的變化,那太陽系繞銀河系是否也有變化?
    當太陽公轉到夏季時對應地球的就是恐龍主宰地球,秋季時人類主宰地球還有兩季因為時間久了都被恐龍破壞了,就好比人類滅絕以後寒季的地球主宰只能發現人類的生存遺蹟而沒有恐龍的遺蹟。地球繞太陽轉是因自轉離心而形成公轉,公轉每年678三月離太陽最近,其它月份則沿橢圓軌道遠離太陽故有四季之變,曰夜之分,而太陽繞銀訶轉是銀河系中心軸將全部星系帶領軸轉不是那一顆轉的事,軸轉時它們之間的位置沒絲毫影響,全部星座在軸力臂統領中運轉,與行星運轉絕緣之分。每個星系星座都距很遠最近的也有三五光年,銀河系是一旋禍狀圓盤,銀心是超大超強引力物組成。
  • 從未離開過太陽系,人類是如何知道銀河系的全貌和位置的?
    人類自科技發展以來,致力於探索宇宙,對宇宙科學家們也是有很多不同的理論,但是唯一他們共同認為的是,宇宙當中存在著無數的星系跟天體,目前我們人類能夠觀測到的範圍也是非常的有限,銀河系是一個直徑長達16萬光年的恆星系統,太陽系就位於一條獵戶臂的懸臂中,距離銀河系中心大約為2.6萬光年。
  • 太陽系在銀河系裡的運行軌跡是什麼形狀?
    宇宙創造了我們,給了我們生存的機會,所以人類對於它是敬畏的,也是充滿好奇心的。我們的科技發展的越來越好,人類也慢慢走向了對天文方面的研究,相信每一個都想知道宇宙的秘密。這也就是我們科學家之所以對這一切永不停息一直探索的原因,對於我們能夠了解到宇宙這件事情,我們是非常自豪的。渺小的人類可以踏入這麼龐大的宇宙,這是多麼偉大的事啊!  銀河系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個詞,那麼銀河系究竟是什麼呢?
  • 地球在太陽系內,太陽系在銀河系內,銀河系又在哪裡?
    從遠古時代,我們人類就開觀察和思考我們所在的世界。我們在哪裡?世界是什麼樣子的?最初的時候人們認為天是圓的,大地是方的。天空就像一口圓形的大鍋扣在大地上。腳下的大地則是漂浮在無邊的大海上。再到後來人們發現天上的日月星辰總是每天從東方升起在西方落下。它們好像就是在「地下」繞了一下後又升起來了。於是人們開始思索一個問題「我們腳下的大地是不是一個圓球呢?」
  • 為什麼說人類永遠飛不出銀河系?看看太陽系的真實大小你就明白了
    51年前,我們人類就已經登上了月球,在不久的將來,遙遠的火星上也將出現人類的腳印,人類發射的兩個「旅行者號」探測器更是早就衝出了太陽風的影響範圍,這一切都使人感覺到,人類的科技在不斷地進步,只要假以時日,人類要走出銀河系似乎也不是太難。然而事實卻並不是這樣,在對銀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後,你就會發現,銀河系就像一個牢籠,人類深陷其中,很可能永遠都逃不出去。
  • 地球繞著太陽轉,太陽系繞著銀河系轉,那銀河系繞著什麼轉呢?
    ,太陽引力一直沒消失,所以地球一直圍繞太陽在公轉至今,在太陽系中還有七顆像地球那樣的行星在圍繞太陽公轉,這八顆行星及其衛星,還有部分小行星、隕石和太陽共同組成了太陽系。太陽系圍繞銀河系中心黑洞公轉,公轉周期為2.5億年不僅僅地球擁有公轉中心,太陽系其實也有一個公轉中心,這個公轉中心就是銀河系的中心,根據科學家觀測和分析,在銀河系中心存在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太陽系受到這個黑洞引力的影響,於是圍繞這個黑洞進行公轉,我們知道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周期為365天,也就是一年,那你知道太陽系的公轉周期是多少呢
  • 如果人類製造出光速飛船,能夠縱橫銀河系嗎?科學家表示不可能
    同時,我們還在1977年先後發射了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它們的目標是走出太陽系,探索更加遙遠的星空。旅行者一號經過43年的飛行,目前它距離地球已經有210億公裡,是人類航行最遠的探測器。那麼旅行者一號飛出太陽系了嗎?答案是沒有,根據科學家對太陽系的觀測,算上奧爾特雲,太陽系的直徑達到了一光年以上。以旅行者號的速度,想要飛出去,恐怕需要數萬年的時間。
  • 太陽系在銀河系的什麼位置,你們知道嗎?大概4環多一點
    ,要知道在宇宙中文明星球可能不止一個,但數量也是非常稀少的。這其實跟太陽系在銀河系所處的位置也有很大關係,那太陽系在銀河系的位置在哪裡?我們知道,太陽系是銀河系眾多恆星系當中的一個,算是很小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星系,但就是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行星卻誕生了智慧生命人類。相信看過銀河系全曩圖的朋友都知道,我們太陽系在銀河系的位置其實非常偏,按現代城市規劃來說,屬於郊區,再細一點從北京的城市布局來說,太陽系在銀河系的位置大概相當於4環左右。
  • 飛船超越光速都沒用?人類文明真止於銀河系?還有宇宙奧秘要破解
    我們知道,這個宇宙是浩瀚無垠的,宇宙中的天體也可以說是數不勝數。就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所在的銀河系來看,光恆星就有1000億到4000億顆。那麼圍繞著恆星旋轉的行星的數量,就要在這些恆星的數量上,至少都要再乘以一個十。那麼在宇宙中有多少個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