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奇點來臨,我在哪裡?

2020-11-30 驅動之家

上個周末,我參加了2015年極客公園創新大會。今年是美國奇點大學校長Ray Kurzweil先生的中國首秀。奇點大學由美國宇航局與Google公司籌建。需要科普的是,奇點大學的奇念JI,不念QI。奇與偶是中國群經之首《易經》中常見的數理概念。奇點的英文叫Singularity,這是近年來頻頻出現在科幻小說的一個詞。奇點是一個轉折點,當科技進步到一個程度,機器會自動複製進化,超越摩爾定律,簡單地說,就是人工智慧超越人本身。Ray Kurzweil先生把奇點定格在2045年,也就是三十年之後。

三十年後,小刀崔剛過一個甲子,我的孩子崔小號大概是我現在的年齡,好期待啊。這是來自世界一流的科技家的嚴謹推算,不是妄談。不過,小刀崔對此保持疑問,在數據分析與連結一切的角度,科技無疑可以超越人類;但是從人文與人性的角度,機器不可能簡單地僭越一個人。比如,機器可以將你的生活數據化,但無法完成一篇有溫度的文章。科技可以儲存所有的唐詩宋詞,並且根據格律演變出風格不同的詩詞,但這次詩詞只是數據化的組合,沒有跌宕的情感,沒有人性的光芒,沒有傳世的價值。科技已經顛覆與消滅太多的職業,但是我的愛好寫作這一項,卻無法替代。想到這裡,我的心安定了,三十年後,奇點降臨後,小刀崔依然還是那個單純碼字的,依然還用閱讀與寫作來梳理夯實自己的生活。我最沉迷的事情,就是儘可能有完整沉靜的閱讀時光,在不同的文字世界看到這個世界無盡的風景。                         

從北京熱鬧的科技嘉年華大會,回到我的故鄉,一個安靜的小城市。當我坐在溫煦冬陽的窗臺沿邊,喝著紅茶看光與影一點點挪移,我產生了質疑。固然,今天中國的網際網路炙手可熱風起雲湧,我雖然只是一個媒體從業者,從旁觀的角度已經屢屢戳中了G點。但這些興奮中,也有焦灼和忐忑。每天閱讀消化來自朋友圈的信息,我指的是價值信息,已經足以耗掉人的一天的精氣神。我對今日頭條與昨天剛剛發布的微信頭條,也有疑問。最熱門傳播最廣的信息,不一定是價值信息。看看今天頭條與微信頭條的頭條,多數是段子與鬧心的社會新聞。機器有助長人的劣根的一面。最近也感覺到,微信的問題是總是把同好聚集在一起,公號如此,朋友圈也如此。漸漸地,就釀就了信息繭房。網際網路應該是參差之美,老是在一個圈子裡兜兜轉轉,沒勁。

所幸的是,這次極客公園的大會,有許多大佬也開始反思。美團CEO王興帶來他最近的思考。他說,物質是原子的組合,網際網路是比特的聚集。有的網際網路經濟直接是比特代替了原子,比如電子書,你習慣了在Kindle上閱讀,那麼紙質書的意義就大打折扣了。但有些網際網路經濟只是比特輔佐原子去發展。比如去餐館搓一頓,你可以在美團上找優惠券,也可以叫外賣上門,但代替不了在飯館裡的用餐體驗。

隨後,阿里巴巴集團UC移動事業群總裁俞永福呼應了王興的觀點,他呼籲在一個網際網路時代,請敬畏「非網際網路力量」。過去阿里與小米的成功,核心不在網際網路,而在於非網際網路力量,阿里懂商,小米懂製造業。俞永福在PPT上演示,網際網路與非網際網路像一個太極圖,不可須臾分離。小刀崔觀察,在IT界,俞永福是第一個把太極陰陽思維引入網際網路領域的。

我過去一年讀了幾本有關科技的書,發現在科學與倫理與人文的交叉領域,有許多似是而非爭論不休的問題。比如,未來機器人多大程度地代替人類?比如,大數據與個人隱私的衝突。許多權威都持截然不同的觀點,今天看了一位大神褒揚的文章,明朝又聽到另外一位高手積累反對的聲音。裹挾這樣的時代洪流其中,你的靈魂和思想仿佛被各種力量拉扯著,有的甚至被對立的兩端竭力撕裂著。我會無所適從,不知道該聽誰的。真理太遙遠,大師太忽悠。

這次極客大會的主題是「覺醒與進化」。覺和醒是兩個概念。覺在前,醒在後。覺是覺知感受,醒是醒悟明白。覺是身體層面的,醒是心理層面的。我想,只有用心感悟了,才可以理解今天網際網路種種繁雜的現象吧。很多科技問題,不單單是技術討論,也是哲學問題、倫理問題,更是人文拷問。中國的傳統哲學是陰陽平衡,是兩元論,如果單純地從非黑即白的角度看待網際網路,一個人的寫作就等同於機器人,如果暗攜黑心當水軍,甚或淪入阿鼻地獄了。      

我是一位太極拳愛好者,聽到了王興與俞永福的思考有所悟。所謂陰陽,也不是完全的數量對比,而是能量對比。所以,商業與網際網路的融合是偽命題,網際網路就是商業,未來的商業盡數網際網路化,商業與網際網路二者雌雄合體。另外,我們應當在個人的私生活與科技之間,劃定一道界限,使生活的某些部分必須獨立,不受數據控制。

微信公號:小刀崔閱讀館

相關焦點

  • 宇宙起源於奇點爆炸,奇點又起源於哪裡?一個點如何炸出宇宙?
    138億年前奇點爆炸,炸出了宇宙所有物質,那原材料來自哪裡?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美國天文學家艾德文·鮑威爾·哈勃通過天文望遠鏡發現宇宙星系之間的距離隨著時間的推移正在變得越來越遠,也就說整個宇宙都在膨脹,這就是著名的哈勃定律。
  • 技術奇點必將來臨,人工智慧終將超越人類
    智人這種技術知識的快速膨脹,必將導致技術奇點的來臨。何謂技術奇點呢?這種技術奇點的到來將由超越人類智慧的機器智能或者人造超智慧體所引發。如果沒有有效的控制手段,引發技術奇點效應後,人工智慧定會失去控制,到時人類所面臨的局面,將一發而不可收拾。技術奇點效應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產生人造新物種,相比於人類其更具智慧。人類在發展的道路上,要麼在本質上產生跳躍式的進化進而可以繼續生存,要麼被滅絕。所以,人類對於人工智慧還是小心點為好。
  • 圍棋人機大戰落幕,人工智慧奇點即將來臨?
    而在目前的討論中,有一種說法十分聳人聽聞,那就是AlphaGo的勝利意味著奇點來臨。但是,大家對奇點的熱議中存在很多模糊地帶,因此下文將對奇點的誕生、內涵和誤區逐一進行梳理。對奇點本身的正反辯護網上都有不少,力挺的比如Tim Urban《AI革命》(網上流傳的謝熊貓君的文章就是翻譯的此文),反對的比如Toby Walsh《奇點可能永遠不會到來》,雖然在我看來後者完爆前者,起碼是正兒八經的研究者發表在預印本的文章,而前者完全就是一個炒作的噱頭。但仍要強調的是,這其實不是一個自然科學問題,而是一個科學預測,一個歷史學的人文科學問題。
  • 區塊鏈是《奇點臨近》來臨前最後一塊拼圖
    雷·庫茲韋爾在2011年寫的《奇點臨近》中,提到在2045年,計算機智能將會是整個人類智能的10億倍,同時描繪出了人生如何永生的終極答案:一切物質都將具有智能,而人類將獲得永生。我之前之所以不相信《奇點臨近》觀點的成立,是因為現在所謂的大數據獲得的很多數據是不真實、甚至是虛假的,拿假的數據『餵』出來的人工智慧(AI)不可能真實解決具體人的具體需求。而隨著2018年跟隨工信部的走訪,看到區塊鏈技術應用落地的具體成果而言,我看到《未來簡史》中提到的那個『未來』。
  • 宇宙誕生於奇點,那麼這個奇點位於哪裡?其實我們都是它的一部分
    如果我要說它就誕生在每個人的身邊,甚至是你身體所在的位置,可能很多朋友都不相信,然而,其實這個點在我們的宇宙中是無所不在的,因為我們的宇宙本身就是那個點變成的,如果不考慮宇宙的變化的話,我們也可以說宇宙就是那個點。
  • 奇點來臨:人工智慧時代的奇幻世界
    奇點即人工智慧超過人類智能的時刻。目前來看,奇點的來臨比我們大多數人想像的都要早。最近中國有一家曠視科技公司,剛剛獲得4.6億美元的融資,投資它的是螞蟻金服,富士康,還有中國國資委旗下的國家資本。大家為什麼這麼看好曠視科技?一個是因為刷臉技術,一個是深度學習。放眼全球,人工智慧的發展稱得上是如日中天。
  • 凜冬將至,奇點時刻來臨!人工智慧會不會毀滅人類?
    套用一句不太合適的話「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因為奇點時候過後,人類已經變成了兩個物種!有科學家預言,2045年是人類的又一個「奇點時刻」。人類創造的人工智慧是將人類帶進更美好的未來,還是將人類丟進歷史的垃圾堆,這是一個問題?
  • 宇宙是由奇點大爆炸形成的,那麼這個奇點的位置現在在哪裡?
    宇宙形成於138.2億年前的奇點暴漲,儘管有著太多的反對者,但依然無法改變這個暴漲理論風行科學界,隨後佔領了全世界......如果想確定那次暴漲的中心在哪裡?似乎並不能.....因為暴漲的是那個奇點,而暴漲的結果是整個宇宙,並非是你所想像的那樣,一個手榴彈爆炸了,彈片四散亂飛,並不是!!而是一個無限小直徑的奇點膨脹而已,你想現在找這個點在哪裡......其實就是整個宇宙,因為我們整個宇宙就是從那個點膨脹而來的!
  • 科學家推測,奇點將會在2045年來臨,人類可能被人工智慧取代
    人類科學奇點會在2045年前來臨這個不是未來人說的是科學家推測的。什麼是奇點?奇點又叫奇異點。奇點就是在某一個領域裡存在但又無法解釋,無法理解的一個東西。比如在數學領域。無限大和無限小,無限大這個東西在數學領域裡是存在的但是你說無限大有多大,你也不知道有多大。
  • 假面騎士zero one:倘若技術奇點真的來臨,科技將該何去何從
    「當技術奇點真的來臨,修瑪吉亞對人類是否還會心存善良?亦或是邪惡?!」值得注意的兩點是,一是當刃唯阿問伊茲為什麼明知或人會有危險,還是讓他去,伊茲沒有正面回答,但是當刃唯阿離開時,伊茲卻說她不能知道當技術奇點來臨時修瑪吉亞是否還會心存善良,但是她選擇相信或人。值得向大家一提的是,當智能產生自己的意識時,就說明已經到達了技術奇點,但當伊茲已經產生了自我意識之後,還是選擇相信或人,這就值得深思了。
  • 宇宙源於奇點大爆炸,當初那個奇點位於哪裡?我們所能看到的都是
    那麼這個點來自於哪裡呢?它又處於如今宇宙的哪個位置呢?可能人們都好奇這類的問題,然而有些問題還沒有答案,比如形成如今的宇宙的這個奇點從何而來?怎樣產生的?奇點所在的空間是怎樣的?都還是個謎。我們的宇宙是由奇點發生大爆炸形成的,因此奇點大爆炸又稱為宇宙大爆炸,我們的宇宙由此而來。一般認為在發生大爆炸之前,宇宙是沒有空間的,大爆炸之後,宇宙才有了空間和時間。那麼當初發生了爆炸的那個奇點,如今處於宇宙中的什麼位置呢?
  • 當奇點來臨——人類將如何避免被機器人當作大猩猩一樣圈養?
    儘管奇點有很多面,但它最重要的含義是:我們的技術將匹配並大大超越我們認為的人類最優秀品質的精細化和靈活性。— 雷·庫茲韋爾,《奇點即將來臨:當人類超越生物學》在30年內,我們將擁有創造超人智力的技術手段。不久之後,人類的時代將會結束。」
  • 138億年前創造宇宙的那個奇點目前在哪裡?
    基於現代宇宙學,時間和空間都有一個開端,那就是138億年前的一個奇點,宇宙就是從最初的那個奇點膨脹而來。138億年過去了,創生宇宙的那個奇點目前在哪裡呢?關於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為什麼現代宇宙學會認為宇宙起源一個奇點。在20世紀初,穩恆態宇宙模型是主流理論。
  • 奇點大學:人工智慧與「奇點理論」
    似乎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地方,它正是那個讓無數聰明的腦袋所為之瘋狂的奇點大學。不過話說回來,這間所謂的大學,和傳統的大學有著一個顯著的不同:相比較傳統大學更多的是傳授現有的科學技術知識而言,奇點大學更加偏重對於未來的探求:人工智慧、生命科學與網絡計算是著重關注的三個領域,而特別是在人工智慧領域,奇點大學的創始人之一 Ray Kurzweil曾經提出了一個驚世駭俗的理論:「在『奇點』來臨之時,機器將可通過人工智慧進行自我完善,超過人類本身,開啟一個新的時代。」
  • 宇宙中的物質是從哪裡來的?真的來自大爆炸的奇點嗎?
    宇宙中的物質來自哪裡?宇宙擁有非常恐怖的物質儲量,包含恆星、行星、黑洞甚至暗物質在內,宇宙中所有的物質對人類而言是一個無法想像的數字!這些物質都是來自於大爆炸之前的奇點?這樣的說法難以令人信服!宇宙中的物質在數學上,奇點被認為是未定義的點,而在物理上,奇點則被認為是一個質量無限大,密度無限大,體積無限小的點,所有的物理法則在奇點處失效(至少我們無法證明這些法則在奇點處還有效)!
  • 【極客養成指南】什麼是奇點?
    這枚球體,就是第一個奇點。第一個奇點:137 億年前,神秘起點時間和空間是人們認識的一種錯覺。——愛因斯坦大多科學家認為在宇宙誕生之初,曾有一個點具有所有物質的勢能,又由大爆炸轉化為宇宙物質的質量和能量,這就是「宇宙學的奇點」。
  • 奇點哪裡不如小包總?看過這些你就知道
    看《歡樂頌》的時候,不理解為什麼安迪就是無法愛上奇點,明明奇點看上去已經真的是盡心盡力的在愛她了。你看,熱烈追求,坦誠相待,愛屋及烏的善待小明。然而結果,安迪依然離他越來越遠。(安迪、奇點駕車-圖片來源百度,侵刪和閨蜜聊到此處,閨蜜但笑不語,給我講了她和她家老公的故事。
  • 人工智慧可能帶來的五個奇點
    比如著名理論物理學家霍金就反覆告誡世人:「在我的一生中,我見證了社會深刻的變化。其中最深刻的,同時也是對人類影響與日俱增的變化,是人工智慧的崛起。簡單來說,我認為強大的人工智慧的崛起,要麼是人類歷史上最好的事,要麼是最糟的。」「人工智慧的成功有可能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大的事件。但是人工智慧也有可能是人類文明史的終結,除非我們學會如何避免危險。」
  • 宇宙誕生138億年後,還能找到大爆炸的奇點位置在哪裡嗎?
    宇宙誕生於一場大爆炸,這是現代天文對宇宙來歷的一個解釋,而宇宙的中心則是一個絕對參考系的存在,根據大爆炸理論,宇宙的所有物質都來自於這個點,從理論上來解釋,它就是整個宇宙的爆心,那麼請問它在哪裡?宇宙的絕對參考系存在嗎?
  • 宇宙誕生138億年後,還能找到大爆炸的奇點位置在哪裡嗎?
    宇宙誕生於一場大爆炸,這是現代天文對宇宙來歷的一個解釋,而宇宙的中心則是一個絕對參考系的存在,根據大爆炸理論,宇宙的所有物質都來自於這個點,從理論上來解釋,它就是整個宇宙的爆心,那麼請問它在哪裡?伽利略的相對運動實驗告訴我們,如果我知道自身的運動狀態,必須要有一個參考點!要不然我們連地球自轉都發現不了,而參考系找錯了,反而會認為漫天的繁星繞著地球轉,這使得滿腹經綸的亞里斯多德都栽在陰溝裡了,而託勒密卻將這陰溝理論發揚光大,成了傳承千年的地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