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奇點來臨——人類將如何避免被機器人當作大猩猩一樣圈養?

2021-01-12 老胡說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儘管奇點有很多面,但它最重要的含義是:我們的技術將匹配並大大超越我們認為的人類最優秀品質的精細化和靈活性。— 雷·庫茲韋爾,《奇點即將來臨:當人類超越生物學》

在30年內,我們將擁有創造超人智力的技術手段。不久之後,人類的時代將會結束。」—弗諾·文奇——《即將到來的技術奇點》

文奇和庫茲韋爾是兩個主要支持者技術奇點科學家,這是人工智慧的概念和整體技術進步,在不久的將來,呈指數增長的機器將比人類更聰明,普通的人類將越來越落後於它。

顯然,科學界的大多數成員都同意,需要有一套規則,所有負責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的人都必須遵守。然而,這些規則究竟是什麼,仍是未知數。這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因為這項技術仍處於起步階段,而且迄今為止,向公眾發布的用於大眾消費的那部分技術還相對無害。Siri和Roomba幾乎不會對人類的生存構成威脅。

然而,我們人類以對未知領域的恐懼而聞名。而我們並不真正理解的東西,往往會被我們消滅。現在,我們控制著機器智能的進化。當奇點來臨時,我們的創造物超越了我們,也許只需要幾個小時、幾分鐘甚至幾秒鐘,它們就會超越我們,以至於我們不再理解它們。

我們的科幻小說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圍繞著機器人和人工智慧展開的,它們有了自我意識,要麼試圖佔領世界,要麼讓人類滅絕,這是有原因的。我們認識到這是一種可能性。人類擅長想出新奇的方法來危害自己。我們也意識到這一點。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我們有兩個選擇:

放棄或取締所有在AI的工作。就像任何試圖在世界範圍內控制核武器或在道德上有問題的醫學研究一樣,這是不可能成功的。一些玩家會同意,但許多人不會。人類對滿足好奇心和獲得優勢的欲望是不可克服的。除此之外,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努力確保每個人都意識到潛在的危險,並建立一個框架,在這個框架內,他們的創造物必須在其中運行,並盡最大努力防止我們即將到來的人工智慧控制的機器人傷害我們。幸運的是,自從我們研究奇點以來,我們就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3條法則

著名科幻作家、未來學家艾薩克·阿西莫夫在1942年的短篇小說《江湖》中提出了他標誌性的機器人三大定律。後來他又加了一條「零」定律,他意識到這條定律必須先於其他定律。它們是:

定律0: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袖手旁觀,任由人類受到傷害定律1: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因不作為而讓人類受到傷害。定律2: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給它的命令,除非這些命令與第一定律相衝突。定律3: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的存在,只要這種保護不與第一定律或第二定律相衝突。阿西莫夫將這些法則應用到他在以下虛構作品中所描述的幾乎所有機器人身上,它們被今天的大多數機器人專家和計算機科學家認為仍然是非常有效的。

自從在社會中與人類共存的真正的機器人成為一種真正的可能性,而不僅僅是科幻小說的產物,機器人的想法就成為了技術領域的一個真正的子領域,將我們所有關於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知識與法律、社會學和哲學結合在一起。隨著技術和可能性的發展,許多人已經把他們的想法加入到討論中。

電子隱私信息中心的主席,馬克·羅滕貝格認為,阿西莫夫的名單中還應該包括兩項法律:

定律4:當被要求時,機器人必須向人類展示它們作為機器人的身份和本性。定律5:當被要求時,機器人必須向人類展示它們的決策過程。6條規則

微軟現任執行長薩蒂亞納德拉列出了他認為人工智慧科學家和研究人員應該遵循的六條規則:

人工智慧必須存在,以幫助人類;人工智慧的內部運作必須對人類透明;人工智慧必須在不損害任何獨立群體的情況下使事情變得更好;人工智慧的設計必須保證個人和群組信息的私密性;人工智慧必須足夠接近,人類可以防止意外傷害;人工智慧不得對任何一方有偏見。5個問題

谷歌的計算機科學家也提出了5個不同的「實際研究問題」,供機器人程式設計師考慮:

機器人不應該做任何事情,使事情變得更糟;機器人不應能夠「發揮其獎勵功能」;如果缺乏做出正確決定的信息,機器人應該向人類尋求幫助。只要機器人保持安全,在這個過程中不傷害人類,它們就應該保持好奇。機器人應該識別和適當的反應空間和情況,他們發現自己在。5個原則

或許最直接的人類保護指南是由英國藝術與人文研究委員會和工程與物理科學研究委員會共同提出的的狀態:

機器人的設計不應該僅僅或主要是為了殺死或傷害人類。人類,而不是機器人,是負責任的代理人。機器人是用來實現人類目標的工具。機器人的設計應確保其安全性。機器人是人工製品,區分機器人和人類總是有可能的。總是有可能找出誰對機器人負有法律責任。

這些擬議的規則中有一些已經被忽視了。例如,納德拉的「人工智慧的內部運作必須對人類透明」。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有許多人工智慧程序已經被應用於醫療診斷、下棋和車輛控制等領域,這些程序使用機器學習來不斷改進。然而,即使是機器本身也不知道它們到底是如何工作的,而且它們背後的程式設計師和機器人專家也無法跟上它們的創造物的一切。

很明顯,這些信條的主旨是我們必須盡最大努力來阻止我們的人造物殺死我們。如果我們認為他們是人類的「孩子」,我們當然有很多工作要做。總的來說,大多數父母在撫養孩子方面都做得很好,他們最終都尊重人類的生命。但相當比例的人口變成了壞蛋。有時是父母不好,有時是基因不好,有時沒有明顯的原因。

如果我們發現自己生活在奇點之中,而我們的孩子很快就超出了我們監視他們的能力,我們可能就無法依賴我們為他們制定的任何規則。它們的進化將超出我們的控制。我們可能很快就會發現自己處在一個類似於大猩猩或大熊貓的位置上。

因此,最好是向他們灌輸我們希望自己能更好地遵循的道德觀念,並希望我們的孩子能自我監督。

相關焦點

  • 避免人工智慧機器人毀滅人類 這五種方法我看行
    避免人工智慧機器人毀滅人類 這五種方法我看行  人工智慧奇點來臨,強人工智慧必然出現  人工智慧奇點來臨,未來科學家雷蒙德·庫茲韋爾預測,人工智慧會在2045年,爆發式發展。到了2045年,人工智慧可像人類大腦那樣,不僅會運算、畫畫、作曲,更可以駕車、寫作、決策、鑑寶甚至社交。隨之而來的,計算機業的發展也將不可限量,並大大超越人類智能。
  • 凜冬將至,奇點時刻來臨!人工智慧會不會毀滅人類?
    人類每到一個進化節點,進化後的人類會毫不留情的滅絕自己的創造者!套用一句不太合適的話「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因為奇點時候過後,人類已經變成了兩個物種!有科學家預言,2045年是人類的又一個「奇點時刻」。人類創造的人工智慧是將人類帶進更美好的未來,還是將人類丟進歷史的垃圾堆,這是一個問題?
  • 技術奇點必將來臨,人工智慧終將超越人類
    智人這種技術知識的快速膨脹,必將導致技術奇點的來臨。何謂技術奇點呢?它是根據人類技術發展史的進程所總結出來的一種觀點,該觀點認為未來技術發展必將會在很短時間內發生無限進步,產生「技術大爆炸」。這種技術奇點的到來將由超越人類智慧的機器智能或者人造超智慧體所引發。
  • 科學家推測,奇點將會在2045年來臨,人類可能被人工智慧取代
    人類科學奇點會在2045年前來臨這個不是未來人說的是科學家推測的。什麼是奇點?奇點又叫奇異點。奇點就是在某一個領域裡存在但又無法解釋,無法理解的一個東西。比如在數學領域。無限大和無限小,無限大這個東西在數學領域裡是存在的但是你說無限大有多大,你也不知道有多大。
  • 奇點來臨:人工智慧時代的奇幻世界
    奇點即人工智慧超過人類智能的時刻。目前來看,奇點的來臨比我們大多數人想像的都要早。最近中國有一家曠視科技公司,剛剛獲得4.6億美元的融資,投資它的是螞蟻金服,富士康,還有中國國資委旗下的國家資本。大家為什麼這麼看好曠視科技?一個是因為刷臉技術,一個是深度學習。放眼全球,人工智慧的發展稱得上是如日中天。
  • 世界上最聰明的大猩猩,生火做飯20年,是把自己當作了人類嗎
    導語:世界上最聰明的大猩猩,生火做飯20年,是把自己當作了人類嗎?緊跟大腳丫,世界在腳下,歡迎點閱本期內容。人類總以地球上最高級的生物自居,覺得使用工具是我們獨有的能力,有種說法是人類和其他靈長類動物最初的區別就是學會了直立行走和使用火,並且認為現在的大猩猩、猴子之類的動物想要演化成人類是非常困難,甚至可以說基本不可能的。但國外有隻大猩猩就打破了這一觀點。
  • 圍棋人機大戰落幕,人工智慧奇點即將來臨?
    而在目前的討論中,有一種說法十分聳人聽聞,那就是AlphaGo的勝利意味著奇點來臨。但是,大家對奇點的熱議中存在很多模糊地帶,因此下文將對奇點的誕生、內涵和誤區逐一進行梳理。關於奇點的理論中傳播最廣的一個觀點是說,奇點來臨之後人工智慧是呈指數增長的,人類文明卻是線性增長甚至停滯不前的。但是,這個論點本身十分不明確,它沒有給出以何種指標來表示人工智慧與人,任何一個對計量法有著清楚認識的人都知道,選取什麼樣的計量指標作為評價好壞的標準結果會大不相同,因為指標是帶有研究者價值負荷的。
  • 人工智慧可能帶來的五個奇點
    其中最深刻的,同時也是對人類影響與日俱增的變化,是人工智慧的崛起。簡單來說,我認為強大的人工智慧的崛起,要麼是人類歷史上最好的事,要麼是最糟的。」「人工智慧的成功有可能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大的事件。但是人工智慧也有可能是人類文明史的終結,除非我們學會如何避免危險。」
  • 假面騎士zero one:倘若技術奇點真的來臨,科技將該何去何從
    「當技術奇點真的來臨,修瑪吉亞對人類是否還會心存善良?亦或是邪惡?!」在最新一集zero one中,以滅亡迅雷率領吉格及一大批已連接滅亡迅雷站的修瑪吉亞進攻醫院展開,二騎被滅重傷住院,而其主治郝醫生卻是修瑪吉亞,由於飛電公司高層為避免更大的損失,通過衛星澤亞強制關閉醫院裡所有的修瑪吉亞,以致人手不足,眾多患者面臨危險,當然也包括了二騎在內。
  • 人工智慧奇點與人類未來
    「奇點」是描述人工智慧(AI)及其社會影響未來前景的重要概念。推動AI進一步發展而趨近奇點,將AI奇點可能帶來的危機轉化為機遇,開啟人類美好未來,這一切都亟待哲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在葆有現實感、歷史感的基礎上相向而行。
  • 奇點臨近
    聽到這裡,你可能會問,這樣看來,機器什麼都可以取代,那麼未來人類何去何從?會不會真像電影《終結者》一樣,被機器給終結了呢?       這是個終極的哲學問題,很宏大,我們一點一點看,庫茲韋爾在這本書裡提出一個獨特的世界觀,他認為人類歷史可以分為六大階段,每一個階段信息傳輸效率都比前一個階段大幅提高。
  • 奇點大學:人工智慧與「奇點理論」
    「……嗯……這個,你說的這個確實是好建議,但是目前的技術水平來說這件事兒還只能停留在科幻雜誌上啊……」確實沒錯,現在的科技水平來說,想讓智能電視這種機器能夠具有像人類一樣的智能還確實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請注意,並不是無路可走),值得我們高興的是也確實有這麼一群人在為了「讓機器具有超過人類的智慧」這個目標而努力著。
  • 當奇點來臨,我在哪裡?
    今年是美國奇點大學校長Ray Kurzweil先生的中國首秀。奇點大學由美國宇航局與Google公司籌建。需要科普的是,奇點大學的奇念JI,不念QI。奇與偶是中國群經之首《易經》中常見的數理概念。奇點的英文叫Singularity,這是近年來頻頻出現在科幻小說的一個詞。奇點是一個轉折點,當科技進步到一個程度,機器會自動複製進化,超越摩爾定律,簡單地說,就是人工智慧超越人本身。
  • 愛滋病源自非洲黑猩猩及大猩猩,它們是如何將病毒傳染給人類的
    愛滋病病毒(HIV),又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攻擊損害人體的免疫系統,使人體對各種感染、腫瘤失去抵抗力,並最終可導致死亡的發生。2015年,經多國科學家研究發現,引起人類愛滋病的愛滋病病毒(HIV),已知的4種亞型,M、N、O、P毒株,與黑猩猩與大猩猩體內的SIV病毒(猿猴免疫缺乏病毒)高度相似。
  • 悟空奇點網:為企業和用戶打造更有價值的AI資訊+社交平臺
    為企業和用戶打造更有價值的AI資訊+社交平臺悟空奇點網站是2018年的夏天正式上線,成立網站之初,我們就將它定位為是一個平臺,悟空奇點網涵蓋目前主流AI領域:人工智慧、生命醫療、物聯網IOT、智能穿戴,以及特別開設的新界觀點專欄,此專欄目的在於解決和探討科技未來對人類生活
  • 孫正義:AI奇點將到來 智慧機器人會和人一樣多
    導語:軟銀集團創始人孫正義(MasayoshiSon)近日表示,人工智慧(AI)奇點將到來,有朝一日智慧機器人的數量將和人一樣多。
  • 從《星際穿越》看奇點來臨,人工智慧或成科技公司競爭焦點
    在奇點大學的創始人,美國未來學家雷蒙德·庫茲韋爾的理論中,所謂奇點是指人類與其他物種(物體)的相互融合。確切來說,是指電腦智能與人腦智能兼容的那個神妙時刻。而在《星際穿越》當中,聰明、可愛又幽默的機器人TARS、CASE和KIPP給人印象很深。這個四四方方的智慧機器人,具有高度的智能,能夠與人類的無縫配合,則堪稱是雷蒙德·庫茲韋爾的「奇點理論」的情景體現。
  • 奇點大學眼中未來:人壽命翻番 被機器人反超
    儘管是一個很小的未經授權的教育機構,但奇點大學已聚集了世界上最為前沿的技術領域研究人員,學校不提供傳統學位和正式認證,但其入場券一點兒也不比哈佛的容易,要求學員必須是專精於某一項具體的技術,並且必須成立過公司。奇點大學的使命是教育、鼓勵和教授那些帶頭人將呈幾何級數增長的技術應用在處理人類的重大挑戰方面,例如機器人、人工智慧、計算、3D列印、可穿戴設備、生命科學、空間、納米技術等。
  • 「奇點」何時到來--中國數字科技館
    在一本生動描述機器人對人類發動戰爭的科幻小說《機器人啟示錄》中,一個有著嬰兒外形、似淳樸的機器人,這樣教訓製造「他」的人類。近年來,類似上述的場景和話題,我們也常常能在科幻電影中觸及。  現實中,史蒂芬·霍金、比爾·蓋茨、埃隆·馬斯克等著名人士,最近幾年都曾發出警告說:人工智慧可能是我們面臨的最大滅絕風險。
  • 法媒:如同人類一樣 大猩猩也形成了「複雜的社會」
    參考消息網7月14日報導 法媒稱,一項研究顯示,大猩猩形成朋友和家人等社會聯繫的方式與人類驚人地相似,這或許能讓人們洞悉自己的社會行為是如何進化的。據法新社7月9日報導,野生大猩猩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密林中,因此研究人員難以對其進行行為研究。眾所周知,大猩猩的小型家庭單位是由佔主導地位的雄性和多名有後代的雌性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