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星際穿越》正在熱映,裡面有不少燒腦的專業物理詞彙。據說讓很多文科生和物理盲都很抓狂,不少人看完電影大呼看不懂,並為此大損「腦細胞」。而《星際穿越》裡出現的一些專業物理詞彙當中,「奇點」一詞尤其引起我的關注。這主要是因為百家最近將要舉辦一期活動,而邀請的正是由Google和NASA(美國航空航天總署)聯合創建的奇點大學的三位教授來講課。
《星際穿越》當中的「奇點」
那麼,什麼是奇點呢?在奇點大學的創始人,美國未來學家雷蒙德·庫茲韋爾的理論中,所謂奇點是指人類與其他物種(物體)的相互融合。確切來說,是指電腦智能與人腦智能兼容的那個神妙時刻。
而在《星際穿越》當中,聰明、可愛又幽默的機器人TARS、CASE和KIPP給人印象很深。這個四四方方的智慧機器人,具有高度的智能,能夠與人類的無縫配合,則堪稱是雷蒙德·庫茲韋爾的「奇點理論」的情景體現。這個智慧機器人不但能夠被設定情緒,還能完全理解人類的語言,而且還能在危機時刻完全自主的替代人類操縱飛船。從電影的表現來看,其智能化程度已經完全超越人類,並且由於機器人是由特殊的材質組成,比人類更能夠應對惡劣的環境。從某種意義上,如果按照生物進化論的角度去看,影片當中所表現的人工智慧機器人完全是比人類更加先進的物種,甚至在不久的將來,取代人類成為藍色星球上的主宰,也完全有可能。
當然,我們研究人工智慧的目的,並不是希望讓智慧機器人取代人類,而是讓人工智慧更好的造福人類。就如雷蒙德·庫茲韋爾所希望的那樣,希望在一個「奇點」,能夠讓人類與人工智慧相互融合,以迎接人類新紀元的到來。而這個新紀元,必定是一個人類高度文明,能夠走向更廣闊的宇宙。
人工智慧:科技公司未來競爭焦點
另一方面,人工智慧領域已經成為網際網路巨頭公司一個重要的課題。而在國內的網際網路公司當中,目前對人工智慧領域的關注最多的是百度,這也許是跟百度的技術基因有關。特別是創始人李彥宏有深厚的技術背景,曾在矽谷公司任職,一直推崇技術驅動,其所持有的「超鏈分析」技術專利,更是成為奠定整個現代搜尋引擎發展趨勢和方向的基礎發明之一。
在過去二十年的網際網路行業發展當中,網際網路更多的是藉助計算機技術,革新了不少傳統行業,帶來了不少商業模式的創新。並使得娛樂、文化、傳媒、遊戲等各個領域,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受益於網際網路,人們比以前獲得的信息更豐富,更及時,消除了不對稱,解放了生產力,並使得人們在網際網路當中得以娛樂和生活。
而對於網際網路公司來說,其存在的核心除了是商業模式的創新之外,最重要則應該是來自於技術革新。顯而易見,科技不僅僅需要改變人們的現有生活方式,提升人們的生活效率,更多的應該著眼於未來。比如人工智慧,比如生物技術,比如無人駕駛等等,這些前沿技術的研發和創新,將更大程度的造福人類,並將帶領人類走入一個新的時代。而這也可能是百度對人工智慧這一未來有可能大行其道的技術如此推崇和重視的根本原因所在。而2014年5月,原史丹福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和電子工程系副教授、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吳恩達先生加盟百度擔任百度首席科學家,更讓我們對百度在人工智慧方面的探索充滿了期待。
並且,若真如科學家雷蒙德·庫茲韋爾在他的科學著作《奇點臨近》預測的那樣,由於電腦計算能力巨增和其成本的驟減,到2045年「奇點」時刻就回出現。那麼,在未來的30年當中,科技公司們競爭的焦點必將是集中在人工智慧這一前沿領域,畢竟在哪個「奇點」,就如《星際穿越》當中表現的那樣,在未來人們是要與機器人並肩作戰,並緊密生活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