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60年 機器智能臨近「奇點時刻」

2020-12-01 中國網

   人工智慧一般被認為是通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類智能,產生具有類人智能的計算系統。其概念從1956年提出,經歷了跌宕起伏「三起三落」的60年。隨著硬體、軟體、大數據、深度學習等技術發展到一定水平,人工智慧開始呈井噴式發展,從長期不溫不火狀態驟然變熱。

 

  人工智慧幫助人類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生活品質。但對人工智慧的發展感到欣喜的同時,也要理性面對人工智慧對人類提出的挑戰。

  

  技術與產業革命的新引爆點

  

  從1956年到2016年,人工智慧已經60歲。為什麼偏偏到了此刻,「老夫聊發少年狂」,它從一眾新興高科技中脫穎而出?

  

  美國作家盧克·多梅爾在《人工智慧》一書中提出「奇點」的概念,奇點指的是機器在智能方面超過人類的那個點。目前,人工智慧在技術和產業兩個方面臨近「奇點時刻」。

  

  第一,信息革命正從技術深化到科學,向智能方向提升,人工智慧正處在科技革命的奇點上。信息革命發端於信息技術革命。電子計算機、通信網絡、網際網路、雲計算、物聯網……分別代表著信息技術革命這頭大象的不同部位。一直發展到大數據,信息技術這頭大象的全貌才開始從科學的高度顯現。以數據科學為基礎的人工智慧,代表著信息技術向信息科學的質的飛躍,第一次將信息技術發展到信息科學的高度。

  

  如果說智慧的本質是「容易地應對變易」,那麼人工智慧是將理性與感性結合起來,像人類那樣容易地應對「變易」。人工智慧60年的發展,一直在探索「容易地應對變易」的具體方法。上世紀50年代的傳統人工智慧過於迷信理性算法。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神經網絡這種「感性」方法流行,才找到了處理非規律性事物的方法。2006年後,兼具理性與感性的深度學習成為人工智慧的新主流。2016年,人類終於迎來了人工智慧的一個重要時刻。2016年3月,谷歌圍棋(Alpha Go)電腦程式,運用將感性與理性結合的蒙特卡洛算法,以4∶1的成績戰勝世界冠軍、韓國棋手李世石。Alpha Go的勝利,標誌著人工智慧一個重要奇點時刻的到來,人工智慧正在成為下一代技術革命引爆點。

  

  第二,信息革命正從科學轉化為技術,向智慧產業深化,人工智慧正處在產業革命的奇點上。信息革命成熟於產業革命。技術革命的奇點,催生產業革命的奇點。技術革命率先引爆工業自動化、醫療健康等領域,使人工智慧迅速向市場化、產業化方向發展。

  

  以智能汽車為例,汽車電子已佔整車成本的40%。如果汽車部件和附加值中的智能貢獻比重超過50%,汽車就會發生質變,達到奇點。一旦所有行業智能比重超過50%,產業智能化的奇點時刻就將到來。

  

  為現代化發展更換「發動機」

  

  發展人工智慧的最大意義在於為現代化發展更換「發動機」。諮詢公司埃森哲研究了美國、芬蘭、英國等12個發達國家發現,預計到2035年,人工智慧將幫助這些國家生產率提高40%左右。

  

  在當前的人工智慧研究領域,美國充當了領頭羊的角色。其他一些發達國家也在人工智慧開發上各有投入,日本側重降低成本,強化智能製造能力,加大人工智慧投入。歐盟以「人腦項目」為未來新興技術旗艦項目,側重於對數據的研究。德國注重科技研發和技術成果轉化,在人工智慧申請專利數量上位列全球第四,但在機器人、神經網絡、語音識別及圖像識別等領域有一技之長。

  

  「弗蘭肯斯坦情結」能否解開

  

  從短期看,人工智慧推動經濟自動化和社會智能化。人工智慧提高自動化水平,從而提升生產力,積累大量財富。但自動化是否影響就業成為爭議的焦點。由於中美工人工資存在較大差距,美國資本家寧可用自動化來替代工人,而不是增加就業。與自動化用機器代替人不同,人工智慧平臺通過應用接口(API)接入大量增值應用(APP),可以為開發者創造廣泛的靈活就業機會。阿里雲研究報告提出在人工智慧平臺化的趨勢下,未來人工智慧將呈現若干主導平臺加廣泛場景應用的競爭格局,通過APP開發者開發大量細分場景應用,將比自動化更有效地激活靈活就業。

  

  人工智慧在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社區等方面有突出表現。新型柔性機器人能夠做飯、洗碗,還可以鋪床、洗衣服、遛狗,人工智慧還能幫你挑選穿搭、決定晚餐吃什麼。虛擬實境、增強現實和混合現實結合人工智慧等技術已經可以替代真人導遊。

  

  從長期看,人工智慧將驅動經濟向服務化、高端化方向轉型,驅動社會向靈活化、智慧化方向轉型。變易就是差異化,差異化對應的是需求價值上的高端化和供給上的服務化。工業化和自動化的主要經濟效果是需求越差異化,差異化供給的平均成本越高,而人工智慧實現與工業化相反的經濟效果,即需求越差異化,差異化供給的平均成本越低。

  

  對人工智慧的安全問題,人類歷來有弗蘭肯斯坦情結。英國小說家瑪麗·雪萊的小說《弗蘭肯斯坦》講述了一位理工科學生創造了一個科學生物,這個生物最終變成了殺人狂。人工智慧會不會在超越人類智力後,與人類作對呢?美國奇點大學校長雷·庫茲韋爾預言,這個奇點會出現在2045年。但《人工智慧》一書的作者多梅爾認為,不在於人類是否能設計出比自身好的東西,而在於政策是什麼以及人們決定要用技術去做什麼。2016年9月,英國標準化協會發布了《機器人和機器系統的倫理設計和應用指南》,希望以機器人倫理指南為突破口,探索規避這類風險。目前各國政府、企業也越來越重視這一問題。

  

  對人工智慧發展帶來的負面問題如何監管,是國際社會普遍關心的話題。隨著技術的開發和成熟,如何將其納入現有監管框架中,需要各國政府更多地參與探索。

來源: 人民日報    | 作者:    | 責編:俞舒珺    電子信箱:184042016@qq.com    

相關焦點

  • 奇點臨近,臨近北京
    奇點臨近,臨近北京我買了一本《奇點臨近》,還沒有開始看。這本書後來影響了一所大學的誕生——奇點大學。那本書所講的人工智慧領域的奇點意味著在某個不可避免的時刻機器的智力將超過人類。奇點大學並不是一所通常意義的大學,學生進來學4年,獲得國家認可的文憑。
  • 寫給2017:奇點臨近,我的人生何去何從?
    站在50年後的未來回望今天,絕非《萬曆十五年,一個無足輕重的年份》。2005年,庫茲韋爾在《奇點臨近》的預言,10年後的今天漸次舒展,日漸清晰。我所看到,影響當今世界文明進程的兩大重要元素,都在2016年呈現出革命的態勢。
  • 人工智慧可能帶來的五個奇點
    關於人工智慧技術的未來發展前景,目前主要有兩種猜想。一種觀點認為,人工智慧在根本意義上終究只是對人類思維的模擬,看起來像是智能並不意味著機器會擁有自主意識,因此,人工智慧不可能超越人類智能水平,只能是輔助人類的機器工具。但是,另外一種觀點則堅持認為,人工智慧不可能鎖死在人類智力水平上,與人類智能水平並駕齊驅的強人工智慧終將到來,這一時刻就是所謂的技術「奇點」。
  • 奇點臨近:一場來日盛宴或是末世悲劇
    「奇點理論」只是庫茲韋爾眾論點中的一個,大意是「在『奇點』來臨之時,機器將可通過人工智慧進行自我完善,超過人類本身,開啟一個新的時代。」這是比較謙虛的說法,更通俗點的講法是,科技才是人類未來的救世主。    《奇點臨近》這本書和電影《我,機器人》看起來像是在講類似的事情:到了21世紀的某一年,人工智慧已經發展到完全融入人類生活的階段,兩者相互依賴。
  • 奇點臨近 人工智慧到底會通向哪裡
    2030年末,計算機智能將趕上人類。2045年,人工智慧會掌管全球科技發展。至此之後,人工智慧的摩爾定律被打破,科技將呈現爆炸式發展。就在人工智慧奇點來臨之前,那些站在浪潮之巔的先鋒者,如何審視這場史無前列的「大變局」?我們的世界又會形成怎樣全然的新秩序?
  • 奇點臨近:福音還是噩耗——人工智慧可能帶來的最大挑戰
    簡要地說,「奇點」就是指機器智能超過人類智能的那一刻,或者說智能爆炸、人工智慧超越初始製造它的主人的智能的那一刻。稍稍回顧一下歷史。據說,1958年,被譽為「計算機之父」「博弈論之父」的約翰·馮·伊諾曼在和數學家烏拉姆談論技術變化時使用了「奇點」一詞。
  • [GIF 2015 前瞻] 庫茲韋爾:奇點臨近,我們該如何與機器共同進化
    奇點大學始建於2008年,創始人是雷·庫茲韋爾(Ray Kurzweil),它的宗旨是解決「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奇點大學這個名稱來自於庫茲韋爾提出的「技術奇點」這個概念,即人類的科技會在未來幾十年呈現指數式的進步;當2045年的技術奇點到來時,機器的智能會超越人類智能,人類也會將大腦上傳到雲中,實現永生。
  • 夜讀薦書|《奇點臨近》
    今天,2020年的第一次夜讀薦書,我們將和您分享夜讀嘉賓——東方港灣董事長但斌推薦的《奇點臨近》。《奇點臨近》這本書能讓你更積極看待人類社會的發展。《奇點臨近》(美)Ray Kurzweil 著 董振華 李慶誠 田源 譯機械工業出版社人工智慧作為21世紀科技發展的最新成就,深刻揭示了科技發展為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影響。
  • 百度考霸「預言」科技未來:人工智慧已「奇點臨近」
    種種跡象顯示,也許過不了多久,中國人將成為地球上較早享受人工智慧服務的族群,儘管絕大部分人也許對此毫無察覺。  雷·庫茲韋爾曾在《奇點臨近》中描述一個「改變世界的思想力量也在加速」的世界,並預言人工智慧將在2030年超過人類智能。至少在中國,人類正在趨近這一現實。
  • 奇點臨近
    聽到這裡,你可能會問,這樣看來,機器什麼都可以取代,那麼未來人類何去何從?會不會真像電影《終結者》一樣,被機器給終結了呢?       這是個終極的哲學問題,很宏大,我們一點一點看,庫茲韋爾在這本書裡提出一個獨特的世界觀,他認為人類歷史可以分為六大階段,每一個階段信息傳輸效率都比前一個階段大幅提高。
  • 奇點臨近:當機器人革命我們的生活,和我們的「關係」
    這是人類設計、製造的計算機首次在曾被業內人士認為不可能的項目上擊敗了人類的頂尖高手,震驚了全世界,讓數十年前或者數年前的幻想成為了現實——通過海量數據並配備快速運算功能的硬體進行訓練的人工智慧在兩年內便擁有對戰花費十幾年時間認真苦練的圍棋高手,人工智慧開始超越人類的生物智能。但是,相較於比賽的輸贏本身,這一場比賽的背後意味著什麼才是我們真正應該關心的。
  • 《奇點臨近》當計算機智能超越人類
    《奇點臨近》解讀版內容簡介:本書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展示了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科技現象作為一種「奇點」思潮,揭示了其在世界範圍內所產生的廣泛影響。本書全書分為以下幾大部分:第一部分人工智慧,第二部分問題延伸,第三部分拓展人類思維,第四部分推理,第五部分通信、感知與行動,第六部分結論。本書既詳細介紹了人工智慧的基本概念、思想和算法,還描述了其各個研究方向最前沿的進展,同時收集整理了詳實的歷史文獻與事件。適合於不同層次和領域的研究人員及學生,是高等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人工智慧課的課外讀物,也是相關領域的科研與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 奇點大學:人工智慧與「奇點理論」
    「……嗯……這個,你說的這個確實是好建議,但是目前的技術水平來說這件事兒還只能停留在科幻雜誌上啊……」確實沒錯,現在的科技水平來說,想讓智能電視這種機器能夠具有像人類一樣的智能還確實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請注意,並不是無路可走),值得我們高興的是也確實有這麼一群人在為了「讓機器具有超過人類的智慧」這個目標而努力著。
  • 奇點臨近,百度無人駕駛汽車將與時間賽跑
    奇點臨近的時間有時很遙遠,但有時又未必像我們想像的那樣遙遠。 1894年滑翔機試飛成功的消息讓經營自行車生意的萊特兄弟立志飛行事業,到1903年他們造出依靠自身動力飛行的「飛行者1號」在美國試飛成功,不過9年時間,人類飛向了天空。 如今,無人駕駛汽車領域也正走向奇點臨近的時刻。
  • 惠普科學家:人工智慧(AI)領域中的「奇點」時刻已經提前
    惠普公司的一位頂級科學家稱,人工智慧(AI)領域中的「奇點」時刻已經提前:到2029年,機器人將比人類更聰明,該時間點比科學界之前預期的早了11年。
  • 從《星際穿越》看奇點來臨,人工智慧或成科技公司競爭焦點
    在奇點大學的創始人,美國未來學家雷蒙德·庫茲韋爾的理論中,所謂奇點是指人類與其他物種(物體)的相互融合。確切來說,是指電腦智能與人腦智能兼容的那個神妙時刻。而在《星際穿越》當中,聰明、可愛又幽默的機器人TARS、CASE和KIPP給人印象很深。這個四四方方的智慧機器人,具有高度的智能,能夠與人類的無縫配合,則堪稱是雷蒙德·庫茲韋爾的「奇點理論」的情景體現。
  • 類人機器人在進步,奇點臨近了?
    科學家們正在開發更智能的軟體,使機器人能和人交流並具備學習能力。從某種角度說,類人機器人的研發是真正考驗人類智慧的行為,這也就意味著,人工智慧在未來很可能達到一個我們無法想像的水平。(石黑浩製作的「雙生子」系列機器人是迄今研製的與真人最為接近的類人機器人作品)人工智慧的擔憂
  • 人工智慧奇點與人類未來
    「奇點」是描述人工智慧(AI)及其社會影響未來前景的重要概念。推動AI進一步發展而趨近奇點,將AI奇點可能帶來的危機轉化為機遇,開啟人類美好未來,這一切都亟待哲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在葆有現實感、歷史感的基礎上相向而行。
  • 為什麼我說《奇點臨近》的作者是個騙子?
    出門問問是一家人工智慧領域國內領先的創業公司,去年10月獲得谷歌的C輪投資,創始人李志飛是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計算機博士,創業之前是谷歌總部的科學家。近期,李志飛作客中歐創享+,為二期的同學們做了長達兩個多小時的創業乾貨分享,我們節選李志飛談人工智慧的部分內容在微信上跟大家分享。
  • 凜冬將至,奇點時刻來臨!人工智慧會不會毀滅人類?
    套用一句不太合適的話「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因為奇點時候過後,人類已經變成了兩個物種!有科學家預言,2045年是人類的又一個「奇點時刻」。人類創造的人工智慧是將人類帶進更美好的未來,還是將人類丟進歷史的垃圾堆,這是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