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人機器人在進步,奇點臨近了?

2020-11-27 雷鋒網

昨日上午,東京三越百貨總店出現了一位身著和服的美女為遊客引路、介紹食品區信息及店內活動。這位名為Aiko Chihira的接待小姐是東芝研發的人形機器人。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之前曾報導過東芝推出的一款藝伎機器人,能夠陪客戶交談,為客戶唱歌。未來,該機器人還可能會演奏古典音樂或照顧人類,而這次搖身一變,成為了三越百貨的引導員。不過,Aiko還無法回答遊客們的提問。

實際上這並不是Aiko的首次登場。早在去年十月份,妹子便在日本CEATEC2014大會上以前臺接待員的身份和大家見面了。

4月22日至5月5日,東芝將在店內舉辦宣傳活動,而Aiko無疑將為展會吸引不少人氣。

一張圖看懂機器人種類

機器人形形色色,國際上沒有制定統一的劃分標準。有的按負載重量分, 有的按控制方式分, 有的按自由度分,有的按結構分,有的按應用領域分。下面這張圖以功能作為分類標準,可以一管窺豹,看看機器人家族有多麼龐大。

不難看出,今天介紹的Aiko Chihira屬於娛樂休閒機器人(因為並不涉及什麼高精尖的工作,而且在機器人裡顏值算是滿分了!這個看臉的世界啊)。

不過,這種在外形上刻意追求類人化的機器人看起來很炫酷啊,不過大家又了解多少呢?

類人機器人,你知道多少?

《攻殼機動隊》裡,草薙素子身體的絕大部分已經被義體化,成為了一個機器人。但真實世界裡,類人機器人的實現難度有多大?

類人機器人是開發難度最高的機器人之一,因為人臉有上千塊肌肉,而機器人要對人的指令做出反應,還要模擬人的表情。目前,類人機器人可以用於娛樂和服務。科學家們正在開發更智能的軟體,使機器人能和人交流並具備學習能力。從某種角度說,類人機器人的研發是真正考驗人類智慧的行為,這也就意味著,人工智慧在未來很可能達到一個我們無法想像的水平。

(石黑浩製作的「雙生子」系列機器人是迄今研製的與真人最為接近的類人機器人作品)

人工智慧的擔憂

在《奇點臨近》一書裡,雷·庫茨魏爾在讚美科技進步的同時,也描述了一個「改變世界的思想力量也在加速」的世界,並預言人工智慧將在2030年超過人類智能。

但很多走在科技前沿的人對人工智慧並不感到樂觀。比如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人工智慧將成為巨大威脅。

「我們需要萬分警惕人工智慧,它們比核武器更加危險!」

比爾·蓋茨也表示要警惕人工智慧的存在。

「我正在關注超級智能。首先,在開始的時候機器會為我們做很多工作,這些機器並不是超級智能。如果我們處理得很好的話,這應該是具有積極意義的。那之後的幾十年,人工智慧會強大到足以引起人們的關注。我同意埃隆·馬斯克和其他一些人的說法(埃隆·馬斯克最近表示人工智慧「可能比核武器更危險。」),不明白為什麼有些人並不關心。」

霍金在去年也發表了類似的言論:

「我們已經擁有原始形式的人工智慧,而且已經證明非常有用。但我認為人工智慧的完全發展會導致人類的終結……一旦經過人類的開發,人工智慧將會自行發展,以加速度重新設計自己。由於受到緩慢的生物演化的限制,人類不能與之競爭,最終將會被代替。」

知乎此前也掀起了一場大的討論,在這個問題下面《為什麼有很多名人讓人們警惕人工智慧?》,大家都紛紛給出了自己的看法,詳情請戳這裡。

但@尚之森 提到了一個重要的觀點:

人工智慧是人類對「智能」的模擬,目的是實現某個人類能完成的工作,所以受人們對智能的理解限制。
即使配合上神經網絡模型和遺傳算法的訓練,目前的程序也只能在「這個程序達到了預期目標但我也不知道它怎麼達到目標的」方面讓人吃驚而已,程序本身不會演化出嶄新的能力(在我所知的案例中),即只會接受訓練,不能創造新事物。
所以目前的人工智慧只是工具而已。

不管怎樣,機器人出現的本意,原是希望它能為人類服務。但如果出現了不可控的變化,那也只能說,這其實是科技給我們開的一個弔詭的玩笑吧。

所以,我們要好好活著,畢竟小編還是無比期待節點到來的那一刻的,能夠見證歷史什麼的,真是再棒不過了。「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未來如何,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via engadget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奇點臨近:當機器人革命我們的生活,和我們的「關係」
    而在《奇點臨近》一書中,這位麻省理工的高才生,奇點大學校長雷·庫茲韋爾再次發出預言稱,在技術回歸定律的作用下,人工智慧將在2050年前後完成對人類生物智能的超越,人類將能夠憑藉這一突破與人工智慧進行融合徹底改造自身,實現物種的進化。而這就是奇點的本質。
  • 奇點臨近,臨近北京
    奇點臨近,臨近北京我買了一本《奇點臨近》,還沒有開始看。這本書後來影響了一所大學的誕生——奇點大學。那本書所講的人工智慧領域的奇點意味著在某個不可避免的時刻機器的智力將超過人類。奇點大學並不是一所通常意義的大學,學生進來學4年,獲得國家認可的文憑。
  • 奇點臨近:一場來日盛宴或是末世悲劇
    「奇點理論」只是庫茲韋爾眾論點中的一個,大意是「在『奇點』來臨之時,機器將可通過人工智慧進行自我完善,超過人類本身,開啟一個新的時代。」這是比較謙虛的說法,更通俗點的講法是,科技才是人類未來的救世主。    《奇點臨近》這本書和電影《我,機器人》看起來像是在講類似的事情:到了21世紀的某一年,人工智慧已經發展到完全融入人類生活的階段,兩者相互依賴。
  • 「人工智慧」60年 機器智能臨近「奇點時刻」
    人工智慧一般被認為是通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類智能,產生具有類人智能的計算系統。其概念從1956年提出,經歷了跌宕起伏「三起三落」的60年。隨著硬體、軟體、大數據、深度學習等技術發展到一定水平,人工智慧開始呈井噴式發展,從長期不溫不火狀態驟然變熱。
  • 但斌薦讀|《奇點臨近》:換個角度看世界
    疫情期間,很多人利用「宅家」時間,通過讀書完成自我提升。經濟之聲新媒體特別策劃《閱讀的價值》。本期,東方港灣董事長但斌為我們講述:換個角度看世界。本期讀書《奇點臨近》作者:Ray Kurzweil(美)譯者: 李慶成 董振華 田源直到今天,我仍然相信這樣的人生觀:無論我們面對什麼困境——商業、健康、人際關係等問題,以及這個時代面臨的科學
  • 但斌薦讀 | 《奇點臨近》:換個角度看世界
    疫情期間,很多人利用「宅家」時間,通過讀書完成自我提升。經濟之聲新媒體特別策劃《閱讀的價值》。
  • 夜讀薦書|《奇點臨近》
    今天,2020年的第一次夜讀薦書,我們將和您分享夜讀嘉賓——東方港灣董事長但斌推薦的《奇點臨近》。但斌推薦:很多人擔心經濟的發展,但是如果切換到數字經濟,比如像晶片、5G、人工智包括基因技術等,你看到的是另外一個角度,我覺得人類社會的發展是指數級的變遷。《奇點臨近》這本書能讓你更積極看待人類社會的發展。
  • 區塊鏈是《奇點臨近》來臨前最後一塊拼圖
    雷·庫茲韋爾在2011年寫的《奇點臨近》中,提到在2045年,計算機智能將會是整個人類智能的10億倍,同時描繪出了人生如何永生的終極答案:一切物質都將具有智能,而人類將獲得永生。相信現在每個人都會在生活中感慨: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快了,這是技術進步在指數級發展的結果;也是技術變革變得更深刻、更貼近人們最剛性需求場景,針對具體問題提供更高效、廉價解決方案的結果。
  • 寫給2017:奇點臨近,我的人生何去何從?
    2005年,庫茲韋爾在《奇點臨近》的預言,10年後的今天漸次舒展,日漸清晰。我所看到,影響當今世界文明進程的兩大重要元素,都在2016年呈現出革命的態勢。新的生產力(人工智慧),新的生產關係(美國新政),推動著世界,朝一個我們所陌生方向前行。
  • 奇點臨近
    這後兩個階段還沒有到來,可以說這後兩個階段才是真正的奇點。如果這一天到來,用庫茲韋爾的話說就是奇點來臨,人類歷史將徹底改變。現在我們聽這個可能覺得是天方夜譚,但是庫茲韋爾說,現在基因技術,納米機器人技術和人工智慧技術,這三種技術正在全面融合,按照指數增長的運算速度,推動人類走向奇點。
  • [GIF 2015 前瞻] 庫茲韋爾:奇點臨近,我們該如何與機器共同進化
    夏日的某天,在矽谷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營地的一間屋子裡,大約40名奇點大學的學生正在上課,谷歌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的臉出現在一臺可移動的機器人上,從屋子一處移動到另一處,傾聽不同小組學生提出的問題並給出反饋,而他本人卻在幾十英裡之外的家中。這就是奇點大學課堂上的典型場景。
  • 「奇點」何時到來--中國數字科技館
    在一本生動描述機器人對人類發動戰爭的科幻小說《機器人啟示錄》中,一個有著嬰兒外形、似淳樸的機器人,這樣教訓製造「他」的人類。近年來,類似上述的場景和話題,我們也常常能在科幻電影中觸及。  現實中,史蒂芬·霍金、比爾·蓋茨、埃隆·馬斯克等著名人士,最近幾年都曾發出警告說:人工智慧可能是我們面臨的最大滅絕風險。
  • 《奇點臨近》當計算機智能超越人類
    《奇點臨近》解讀版內容簡介:本書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展示了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科技現象作為一種「奇點」思潮,揭示了其在世界範圍內所產生的廣泛影響。
  • 科技與欲望邊界的衝撞:從恐怖主義到奇點臨近
    【編者按】本文作者李智勇,原標題為:《從恐怖主義到奇點臨近這並非第一次恐怖襲擊,肯定也不是最後一次。把這類恐怖襲擊和迅猛發展的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各種科技結合在一起看,我們會發現人類文明處在一種冰火兩重天的境地,且與天堂與地獄等距。
  • 丹灶代言人| 劉峰:丹灶「奇點臨近」
    作為一個新丹灶人,在劉峰印象中,丹灶鎮務實而又有誠意的政府、獨特紮根在基因中的創新精神,以及「奇點臨近」的爆發力深深地吸引著他。    實力:創新基因紮根,彎道超車軟實力 「人與山交匯之處,總會有奇蹟發生。」這是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的話,而劉峰認為,人與山結合就是「仙」字,當年葛洪選擇丹灶煉丹修仙,這個地方一定有奇蹟。
  • 奇點臨近 人工智慧到底會通向哪裡
    ,只有給定了奇點處的邊界條件,才能由愛因斯坦方程得到宇宙的演化。就在人工智慧奇點來臨之前,那些站在浪潮之巔的先鋒者,如何審視這場史無前列的「大變局」?我們的世界又會形成怎樣全然的新秩序?其中,專用服務機器人是在特殊環境下作業的機器人,如水下作業機器人、空間探測機器人、搶險救援機器人、反恐防爆機器人、軍用機器人、農業機器人、醫療機器人及其他特殊用途機器人;家用服務機器人是服務於人的機器人,如助老助殘機器人、康復機器人、清潔機器人、護理機器人、教育娛樂機器人等。
  • 《科學24小時》 - 「奇點」何時到來--中國數字科技館
    在一本生動描述機器人對人類發動戰爭的科幻小說《機器人啟示錄》中,一個有著嬰兒外形、似淳樸的機器人,這樣教訓製造「他」的人類。近年來,類似上述的場景和話題,我們也常常能在科幻電影中觸及。  現實中,史蒂芬·霍金、比爾·蓋茨、埃隆·馬斯克等著名人士,最近幾年都曾發出警告說:人工智慧可能是我們面臨的最大滅絕風險。
  • 奇點大學眼中未來:人壽命翻番 被機器人反超
    獵雲網 11月25日報導(文/清楠)一個月前,奇點大學這所美國新興的培訓機構在國內科技讀者中未必有多少人聽過或熟悉。
  • 人工智慧可能帶來的五個奇點
    許多學者認為,當前人類歷史的發展階段距離奇點已越來越近。有些觀點或許過於驚世駭俗,但不管這些奇點是否真的臨近,這些問題卻都值得我們思考,因為日益顯著的變化已經或正在不斷發生。本文則是在最寬泛的意義上來使用奇點這個感念。1.人工智慧給我們帶來的一個現實挑戰就是「規範奇點」已然來臨——人工智慧不可阻擋地突破人類既有的法律和道德規範。
  • 當奇點來臨——人類將如何避免被機器人當作大猩猩一樣圈養?
    儘管奇點有很多面,但它最重要的含義是:我們的技術將匹配並大大超越我們認為的人類最優秀品質的精細化和靈活性。— 雷·庫茲韋爾,《奇點即將來臨:當人類超越生物學》在30年內,我們將擁有創造超人智力的技術手段。不久之後,人類的時代將會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