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點臨近 人工智慧到底會通向哪裡

2020-11-27 億歐網

當我在桌面上揮動胳膊,就可以修改文本信息流的方向。

當我專心閱讀的時候,屏幕就會出現提醒,而新聞也會顯示出更多的章節。

整個房間所有的物體都如同眼睛一樣盯著我的各種行為,主動為我送上我想要的資訊。

在高速公路上,沿途經過的建築,往往只顯示針對我的廣告,因為他們認識我的車。

……

美國矽谷網際網路科技界的預言帝凱文.凱利,在他的新著作《必然》裡用整整一個章節的內容來闡述當人工智慧與媒體融合而可能產生的場景,簡直如同做夢一般。在凱文.凱利看來,這將是塑造未來30年的趨勢必然之一。

人工智慧先驅、未來學家雷·科茲威爾也有類似的預言:到了2020年,我們將成功通過逆向工程製造出人腦。2030年末,計算機智能將趕上人類。2045年,人工智慧會掌管全球科技發展。至此之後,人工智慧的摩爾定律被打破,科技將呈現爆炸式發展。

曾經奇點被看成空間時間的邊緣或邊界,只有給定了奇點處的邊界條件,才能由愛因斯坦方程得到宇宙的演化。就在人工智慧奇點來臨之前,那些站在浪潮之巔的先鋒者,如何審視這場史無前列的「大變局」?我們的世界又會形成怎樣全然的新秩序?

看起來,未來一切都「人工智慧」

有人說人工智慧是從「smart」到「intelligent」,有人也說人工智慧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這些答案都對,但都不全,人工智慧就是未來的一切。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Robotics,IFR)的定義,服務機器分為兩類:專用服務機器人(professionalservicerobot)和家用服務機器人(domesticuserobot)。其中,專用服務機器人是在特殊環境下作業的機器人,如水下作業機器人、空間探測機器人、搶險救援機器人、反恐防爆機器人、軍用機器人、農業機器人、醫療機器人及其他特殊用途機器人;家用服務機器人是服務於人的機器人,如助老助殘機器人、康復機器人、清潔機器人、護理機器人、教育娛樂機器人等。據IFR預計,到2018年全球銷售使用的個人服務機器人將達到3500萬臺,銷售額也將達到200億美元,其中家用服務機器人將有2500萬臺,娛樂休閒機器人900萬臺。

這還只是服務機器人的規模和所涉及的領域,如果再加上其他與人工智慧相關的領域, 可從另一項數據看到:到2020年,與「智能機器」技術相關的產品市場總營收將達到300億美金。這就意味著:我們未來將被人工智慧全面包圍,甚至部分生活和工作被人工智慧所取代。

不信,我們再看:2015年10月,Gartner公布了十大戰略預測,提出2016年是數位化的時代,在智能算法和機器人驅動的世界裡,人和機器人的關係將被新定義;預計到2018年,20%的商業內容將由機器撰寫;將有60億智能設備聯網;超過300萬工人將向「機器老闆」匯報;在增長最快的公司中,50%的公司中員工數將比智慧機器人少。

而根據最近一項調查,全球一半的人工智慧專家認為,2040年前將研發出人類級別的機器智能;90%的專家認為,這一技術將在2075年前實現。一些人工智慧專家談到了有朝一日對人類大腦展開「逆向工程」的可能性。與此同時,有些傑出的科技領軍人物警告稱,該技術產生的後果是難以預料的。SpaceX的創始人馬斯克認為,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可能比核武器更危險」。

這個結論算不上危言聳聽,事實上人工智慧發展正受以下四大「催化劑」作用加速前進:

1、雲計算快速發展,實現了大規模並行計算並降低了成本;

2、大數據訓練加速提升了人工智慧水平, 機器學習是人工智慧的核心和基礎,是使計算機具有智能的根本途徑。如今我們已經進入到大數據時代,來自全球的海量數據為人工智慧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3、「深度學習」技術的出現並逐步普及;

4、「人腦」晶片將從另一個方向打開人工智慧的大門,這也許將是人工智慧真正達到人類大腦水平的終極道路。

悄無聲息,人工智慧已經全面侵入人類生產生活

除了剛剛所說的,人工智慧正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活躍,並快速演變成各種形態並滲透到各個領域。當下我們接觸較多的就有:

1、硬體機器人,代表:NAO 機器人、優必選機器人

NAO機器人是目前全球最先進的類人機器人,也是在學術領域世界範圍內運用最廣泛的類人機器人。Aldebaran Robotics公司將Nao的技術開放給所有的高等教育項目,並於2010年成立基金會支持在機器人及其應用領域的教學項目。2007年7月,Nao被機器人世界盃RoboCup的組委會選定為標準平臺,作為索尼機器狗愛寶(Aibo)的繼承者。目前國內圖靈機器人已實現對NAO機器人的技術支持,為NAO機器人接入了具有最佳中文語義識別能力的圖靈機器人,為其安裝了一顆更加智能的「智慧大腦」。

國內這一領域的代表則是2016年的央視猴年春晚大放光彩的優必選公司,與孫楠同臺表演《心中的英雄》的跳舞機器人阿爾法,名為Alpha 1S,由深圳優必選科技有限公司研發。

2、虛擬機器人,代表:微軟小冰「Tay」、Hidi語音助手等

2014年,微軟發布了一款名為「小冰」的人工智慧伴侶虛擬機器人,並進入微博、微信、米聊等第三方平臺,通過與用戶的不斷聊天進行積累學習。據稱,「小冰」集合了中國近7億網民多年來積累的、全部公開的文獻記錄,藉助微軟在大數據、自然語義分析、機器學習和深度神經網絡方面的技術積累,通過精煉的幾千萬條真實而有趣的語料庫(此後每天淨增0.7%),理解對話的語境與語義,從而實現超越簡單人機問答的自然交互。只可惜很快就被「和諧」了。

時過兩年,微軟最近又推出一款名為「Tay」的推特線上聊天機器人,將其設定為一名19歲的美國少女,據說Tay能通過對話學習真實人類的說話方式,不斷完善自己,以更好地與人類交流。但就在Tay上線僅僅16小時之後,微軟就不得不將其緊急下線處理,甚至向公眾道歉,因為這款聊天機器人開始頻繁爆出粗口,其中不乏種族歧視、侮辱女性以及汙穢不堪的詞句。

HTC手機中內置的小hi也是一款非常智能的語音服務軟體,能夠幫用戶打開應用程式、訂日程、查詢生活信息、發送信息等多種功能。此外還有小i機器人以及蘋果手機用戶熟悉的「聊天機器人」Siri,甚至Facebook不久前也對外宣稱將發布自己的語音聊天機器人,並將在Messenger軟體中加入此類技術。

3、智能家居、代表:Nest智能溫控技術、海爾智能家具控制系統等

Nest智能溫控技術能通過不斷地觀測和學習用戶習慣的舒適溫度來對室溫進行動態調整,並節約能源,即Nest依託於強大的機器學習算法,能自己學習控制溫度。此外Nest還會通過Wi-Fi和相關應用程式與室外的實時溫度進行同步,內置的溼度傳感器還能讓空調和新風系統提供適宜的氣流。當用戶外出時,Nest的動作傳感器就會通知處理器激活「外出模式」。而海爾U+智慧生活作業系統是全球首個智慧生活作業系統,它涵蓋了整套智能家居解決方案。包括三大支撐:U+智慧家庭互聯平臺、U+雲服務平臺以及U+大數據分析平臺,通過這一系統,用戶只需12秒就可以實現與所有智能家居終端跨品牌、跨產品的互聯互通。這是目前行業最快的連接速度,用時僅為行業平均水平的40%。

4、資訊機器人,代表:天機智訊、微信朋友圈廣告

「天機智訊」是智搜旗下的一款資訊類APP,以「資訊機器人」為核心技術,通過大數據挖掘式分析和可視化BI呈現的方式,可全自動化智能聚合語義相關的資訊,通過主題閱讀的方式(天機智訊5.0版本設有「主題聚合」功能),能給用戶提供一種「更全面、更深入、更持續、更解渴」的閱讀方式,用戶更能深入還原事件本身,每家媒體的觀點、動態發展路徑一應俱全。 另外「天機智訊」可基於用戶自定義的主題追蹤(機智訊5.0設有「一鍵追蹤」功能),第一時間獲取感興趣的資訊,用戶不用到處檢索,只需看通過天機智訊為用戶追蹤的內容,就能找到用戶想要的答案。

微信朋友圈的信息流(Feeds)廣告推送也是基於自然語言解析、圖像識別和數據挖掘技術,通過分析用戶朋友圈語言特性,以及朋友圈圖片內容,根據對用戶收入和消費能力的分析來刻畫用戶畫像,並決定投放何種廣告,依託的也是自然語言解析和圖像識別等AI技術。

 除此之外還有谷歌、百度的無人駕駛汽車,博世的車載系統,甚至北京電信智能客服、「網易七魚」的全智能雲客服產品等都是人工智慧領域巨頭爭搶、創業者人頭攢動下的產物。

窺中管豹,看看還有哪些大趨勢

1、從當前看,人工智慧產品和服務能否切中用戶的剛性需求取決於人工智慧技術在產品背後能夠給予多大的支撐。當下仍然是產品熱,需求冷的局面,其主要原因在於所謂的智能硬體大多是「偽智能」產品,只是把原來功能性電子產品接入網際網路或添加搜集數據的功能,例如智能手環,智能機頂盒等,換湯沒換藥。華泰證券正在一份報告中指出:殺手級的智能產品和服務必然是建立在強大的AI技術支撐下的。典型的戰略布局分別有:

(a)家電企業轉型智能家居方向,以海爾和美的為代表;

(b)網際網路新貴從硬體入口開始卡位,以小米和360為代表;

(c)網際網路巨頭從AI技術發力打造生態圈,以百度和谷歌為代表;

(d)計算機硬體製造商轉型智能硬體的行業應用,以海康威視和大疆創新為代表。

另外天機智訊與微信朋友圈廣告也是人工智慧資訊服務的代表。

2、目前人工智慧商用仍然有限。除了Siri等語音識別功能等早期應用成果外,人類接受資訊的方式將加速進化。在凱文.凱利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到,所有物體都可以用於資訊,而所有的資訊工具已經搭載上了人工智慧,這就一躍而成了讀懂你內心的「資訊機器人」:它通過媒體完成與用戶需求的高智能匹配,從而不僅僅可以識別用戶、發現需求並智能匹配信息供給,更重要的是生成了新的用戶、創造了新的需求並很快又順暢地滿足了新用戶的新的信息需求。這也意味著傳媒業將從資訊時代進入到智能時代,『資訊機器人』還可以應用到各種場景,甚至內置於其他機器人中而成為他們的『最強大腦』。如今無論國際巨頭谷歌、facebook還是國內BAT,亦或是圖靈機器人、小i機器人、天機智訊等創業平臺都在重視智能對話、知識庫、技能服務等功能的構建。

3、目前除了受限於技術本身,人工智慧應用的普及還受性價比影響。而控制成本其實和規模和摩爾定律有關,一旦技術問題被解決,成本自然就會降低,普及速度就會加快。所以隨著提高計算機成本的下降以及搜集和處理數據能力的快速提升,人工智慧發展潛力巨大。

4、對於人工智慧未來極有可能是巨頭與新貴共舞的生態格局,儘管國際IT巨頭頻頻放「大招」但並不意味著創業者沒有機會,比如無人機的大疆、硬體機器人的優必選、做資訊的天機智訊、甚至做智能視頻監控系統的格靈深瞳等,只要在垂直細分市場紮根下去,均有可能分得一杯羹。

在行業人士看來,當人工智慧發展的拐點到來,無論是專用還是通用領域,圍繞「底層-中層-頂層」的技術和產品架構的生態圈將逐漸成形。其中:

底層為基礎資源支持層,由運算平臺和數據工廠組成;

中層為AI技術層,通過不同類型的算法建立模型,形成有效的可供應用的技術;

頂層為AI應用層,利用中層輸出的AI技術為用戶提供智能化的服務和產品。

每一層架構中,都有不同的企業參與,最終形成圍繞AI技術,產品和服務的生態圈。另外一旦人工智慧技術取得突破,極有可能誕生新的商業模式,帶來巨大的市場想像空間。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場顛覆性的變革。

或許正是那句,人工智慧,未來已來。

本文經授權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億歐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相關焦點

  • 奇點臨近,臨近北京
    奇點臨近,臨近北京我買了一本《奇點臨近》,還沒有開始看。這本書後來影響了一所大學的誕生——奇點大學。那本書所講的人工智慧領域的奇點意味著在某個不可避免的時刻機器的智力將超過人類。奇點大學並不是一所通常意義的大學,學生進來學4年,獲得國家認可的文憑。
  • 「人工智慧」60年 機器智能臨近「奇點時刻」
    技術與產業革命的新引爆點    從1956年到2016年,人工智慧已經60歲。為什麼偏偏到了此刻,「老夫聊發少年狂」,它從一眾新興高科技中脫穎而出?    美國作家盧克·多梅爾在《人工智慧》一書中提出「奇點」的概念,奇點指的是機器在智能方面超過人類的那個點。
  • 寫給2017:奇點臨近,我的人生何去何從?
    2005年,庫茲韋爾在《奇點臨近》的預言,10年後的今天漸次舒展,日漸清晰。我所看到,影響當今世界文明進程的兩大重要元素,都在2016年呈現出革命的態勢。新的生產力(人工智慧),新的生產關係(美國新政),推動著世界,朝一個我們所陌生方向前行。
  • 人工智慧:奇點隨時會到來!
    8、奇點臨近!可能是任何時刻!大家好,我是婁剛,恆松資本的創始合伙人,我們今天一起來聊一聊人工智慧。新聞背景 2018年2月15日,百度阿波羅無人車亮相。3月19日晚,Uber無人駕駛SUV在無人駕駛模式下,撞到路人並致死。
  • 奇點臨近:一場來日盛宴或是末世悲劇
    「奇點理論」只是庫茲韋爾眾論點中的一個,大意是「在『奇點』來臨之時,機器將可通過人工智慧進行自我完善,超過人類本身,開啟一個新的時代。」這是比較謙虛的說法,更通俗點的講法是,科技才是人類未來的救世主。    《奇點臨近》這本書和電影《我,機器人》看起來像是在講類似的事情:到了21世紀的某一年,人工智慧已經發展到完全融入人類生活的階段,兩者相互依賴。
  • 夜讀薦書|《奇點臨近》
    今天,2020年的第一次夜讀薦書,我們將和您分享夜讀嘉賓——東方港灣董事長但斌推薦的《奇點臨近》。《奇點臨近》這本書能讓你更積極看待人類社會的發展。《奇點臨近》(美)Ray Kurzweil 著 董振華 李慶誠 田源 譯機械工業出版社人工智慧作為21世紀科技發展的最新成就,深刻揭示了科技發展為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影響。
  • 奇點大學:人工智慧與「奇點理論」
    似乎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地方,它正是那個讓無數聰明的腦袋所為之瘋狂的奇點大學。不過話說回來,這間所謂的大學,和傳統的大學有著一個顯著的不同:相比較傳統大學更多的是傳授現有的科學技術知識而言,奇點大學更加偏重對於未來的探求:人工智慧、生命科學與網絡計算是著重關注的三個領域,而特別是在人工智慧領域,奇點大學的創始人之一 Ray Kurzweil曾經提出了一個驚世駭俗的理論:「在『奇點』來臨之時,機器將可通過人工智慧進行自我完善,超過人類本身,開啟一個新的時代。」
  • 百度考霸「預言」科技未來:人工智慧已「奇點臨近」
    種種跡象顯示,也許過不了多久,中國人將成為地球上較早享受人工智慧服務的族群,儘管絕大部分人也許對此毫無察覺。  雷·庫茲韋爾曾在《奇點臨近》中描述一個「改變世界的思想力量也在加速」的世界,並預言人工智慧將在2030年超過人類智能。至少在中國,人類正在趨近這一現實。
  • 《奇點臨近》當計算機智能超越人類
    《奇點臨近》解讀版內容簡介:本書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展示了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科技現象作為一種「奇點」思潮,揭示了其在世界範圍內所產生的廣泛影響。本書全書分為以下幾大部分:第一部分人工智慧,第二部分問題延伸,第三部分拓展人類思維,第四部分推理,第五部分通信、感知與行動,第六部分結論。本書既詳細介紹了人工智慧的基本概念、思想和算法,還描述了其各個研究方向最前沿的進展,同時收集整理了詳實的歷史文獻與事件。適合於不同層次和領域的研究人員及學生,是高等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人工智慧課的課外讀物,也是相關領域的科研與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 2045奇點臨近 未來論壇在20日北京創立
    2045奇點臨近 未來論壇在20日北京創立 2015-01-21 09:22:3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一群最早關注網際網路創新的牛人,一批可穿戴設備、人工智慧、生物科技裡走在最前沿的行業投資大佬,還有把虛擬實境和體感遊戲結合得最好、用投資來實現目標的重要玩家,等等等等。他們是未來論壇創立大會上的演講者,他們是未來論壇的創始人,聽到這一串名字,讓你不興奮都不行。
  • 但斌薦讀|《奇點臨近》:換個角度看世界
    本期讀書《奇點臨近》作者:Ray Kurzweil(美)譯者: 李慶成 董振華 田源直到今天,我仍然相信這樣的人生觀:無論我們面對什麼困境——商業、健康、人際關係等問題,以及這個時代面臨的科學《奇點臨近》這本書能讓你更積極看待人類社會的發展。主編有話說《奇點臨近》提供了一個嶄新視角,展示了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科技現象作為一種「奇點(通常指未定義的點)」,在世界範圍內產生廣泛影響。作為一本預測人工智慧和科技未來的「奇書」,它為更多人提供了大膽的假設和深入的思考。
  • 但斌薦讀 | 《奇點臨近》:換個角度看世界
    《奇點臨近》作者:Ray Kurzweil(美)  譯者: 李慶成 董振華 田源直到今天,我仍然相信這樣的人生觀:無論我們面對什麼困境——商業、健康、人際關係等問題,以及這個時代面臨的科學、社會和文化的各方面挑戰,都存在一種正確的思想引領我們走向成功,而且我們可以找到這種思想。
  • 奇點臨近
    會不會真像電影《終結者》一樣,被機器給終結了呢?       這是個終極的哲學問題,很宏大,我們一點一點看,庫茲韋爾在這本書裡提出一個獨特的世界觀,他認為人類歷史可以分為六大階段,每一個階段信息傳輸效率都比前一個階段大幅提高。
  • 黑洞將會通向哪裡?
    黑洞將會通向哪裡?  據國外媒體報導,假如可以穿越黑洞,你會去往哪裡?會有什麼等待著你?假如你能安然無恙地回來,又能講述什麼風趣的故事呢?  所有這些問題都可以用一句簡單的話來答覆,那便是「誰知道呢?」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黑洞的奧妙依然莫測高深。落入事件視界之後,實際上便是越過了一層屏障。一旦有人掉下去,就再也不能把信息傳回來了,他們會被巨大的引力撕成碎片。
  • [GIF 2015 前瞻] 庫茲韋爾:奇點臨近,我們該如何與機器共同進化
    夏日的某天,在矽谷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營地的一間屋子裡,大約40名奇點大學的學生正在上課,谷歌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的臉出現在一臺可移動的機器人上,從屋子一處移動到另一處,傾聽不同小組學生提出的問題並給出反饋,而他本人卻在幾十英裡之外的家中。這就是奇點大學課堂上的典型場景。
  • 奇點臨近:當機器人革命我們的生活,和我們的「關係」
    而在《奇點臨近》一書中,這位麻省理工的高才生,奇點大學校長雷·庫茲韋爾再次發出預言稱,在技術回歸定律的作用下,人工智慧將在2050年前後完成對人類生物智能的超越,人類將能夠憑藉這一突破與人工智慧進行融合徹底改造自身,實現物種的進化。而這就是奇點的本質。
  • 區塊鏈是《奇點臨近》來臨前最後一塊拼圖
    雷·庫茲韋爾在2011年寫的《奇點臨近》中,提到在2045年,計算機智能將會是整個人類智能的10億倍,同時描繪出了人生如何永生的終極答案:一切物質都將具有智能,而人類將獲得永生。這可能也是馬雲不斷在說的拿著望遠鏡在找對手的原因,因為新的對手會在企業無法察覺的情況下,突然跨界侵入進來而無法察覺,甚至無法抵抗。
  • 通向強人工智慧
    目前對此沒有絕對的定義,或許相當於通用人工智慧。但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強人工智慧至少具備認知智能。認知智能至少包含知識和推理。強人工智慧強在哪裡?強在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弱人工智慧只知道結果。比如:阿爾法狗知道如何下贏人類棋手,但無法解釋所用的規則和方法,因為他根本不關心下棋的規則。當規則稍微變化以後,這個碾壓人類的智能就立即變成弱智。因此弱人工智慧很難遷移。
  • 人工智慧可能帶來的五個奇點
    有些觀點或許過於驚世駭俗,但不管這些奇點是否真的臨近,這些問題卻都值得我們思考,因為日益顯著的變化已經或正在不斷發生。本文則是在最寬泛的意義上來使用奇點這個感念。1.人工智慧給我們帶來的一個現實挑戰就是「規範奇點」已然來臨——人工智慧不可阻擋地突破人類既有的法律和道德規範。2016年5月7日,美國佛羅裡達州發生自動駕駛汽車撞車事故。
  • 圍棋人機大戰落幕,人工智慧奇點即將來臨?
    不過,今天我們可能聽到的更多是科幻作家弗諾·文奇 (Vernor Vinge)或者企業家雷·庫茲韋爾 (Ray Kurzweil,代表作《奇點臨近》)的預言,他們都認為未來幾十年,這樣一個奇點就要到來,屆時機器將取代人類。而如物理學家霍金,企業家比爾・蓋茨、馬斯克(Elon Musk)等人在反對人工智慧時也多少暗含了奇點存在並會毀滅人類的意思。